?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護理對策探究

2016-11-28 12:03雷小明陳蕾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28期
關鍵詞:護理對策常見問題

雷小明 陳蕾

【摘要】 目的:分析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并探究其護理的對策,為當前的臨床穿刺工作提供借鑒。方法:回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36例患者的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患者的穿刺過程,共穿刺668次。分析穿刺結果,并探究穿刺中的護理對策。結果:一次成功穿刺率為94.91%,患者穿刺投訴率為7.19%;常見的穿刺問題有重復穿刺、針眼滲血、輸液不暢、留置滲液、針刺痛等。結論: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但是在穿刺中也存在重復穿刺、針眼滲血、輸液不暢、留置滲液、針刺痛等問題,因此當前的臨床穿刺工作應加強上述問題的預防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對策,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

【關鍵詞】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 穿刺過程; 常見問題; 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8-0096-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52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利用蝶翼針進行皮下植入無損傷穿刺,具有長期留置、創傷小、患者耐受等優勢,受到廣大需要接受長期間斷輸液患者的歡迎,成為腫瘤等需要接受長期化療疾病患者延長生命期限的關鍵[1-2]。但是在穿刺的過程中也會存在較多的問題,降低穿刺效果,如何提高臨床穿刺效果也成為當前臨床穿刺工作中的研究熱點。本文回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36例患者的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患者的穿刺過程,分析穿刺過程中的問題并探究其護理對策,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36例患者的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患者的穿刺過程,共穿刺626次。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47~74歲,平均(57.84±5.59)歲;肝癌22例,肺癌5例,腦血管疾病4例,乳腺癌3例,胃癌2例;輸液港型號:8F 22例,7F 1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穿刺均由同一組穿刺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來進行,具體如下:(1)將注射座中點作為消毒的中心,分別使用75%酒精、2%碘酒對皮膚進行2~3次的消毒,皮膚干燥后使用75%酒精再一次皮膚消毒;(2)分別用注射器抽吸容量為10 ml、20 ml的無菌生理鹽水,對蝶翼針與輸液接頭進行預沖;(3)選取鎖骨下窩作為注射座的埋設點,拱起并固定注射座并確定三指中點的位置,將蝶翼針針尖的斜面背向港口從注射座的中點在垂直窗臺下對注射座進行穿刺,直至注射部的底部,穿刺深度在0.5~1.5 cm;(4)回血后確認針頭位置,如位置無誤則棄去混有血液的生理鹽水并使用干凈的生理鹽水對輸液港進行清洗,之后連接正壓接頭;(5)用敷料包裹正壓接頭,同時在針翼下墊上合適厚度、面積的紗布并使用透明貼膜進行粘貼、固定,表明患者的姓名及穿刺的時間。所有患者使用的無損傷穿刺針均為美國巴德公司生產。

2 結果

在668次穿刺中,一次成功穿刺634次,一次成功穿刺率為94.91%;患者穿刺投訴次數48次,投訴率為7.19%。造成患者投訴的常見問題有重復穿刺、針眼滲血、輸液不暢、留置滲液、針刺痛等,其中以重復穿刺較為常見,見表1。

3 穿刺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護理對策

3.1 重復穿刺

與常規穿刺針相比,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較長,因此穿刺的角度較小,在穿刺中可有效避免損傷隔膜、漏液、輸液堵塞等情況的出現,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無損傷針的設計、護理人員、患者自身的原因等通常會給穿刺帶來較多的不良情況,造成臨床穿刺的失敗[3-4]。較為常見的穿刺問題有重復穿刺、針眼滲血、輸液不暢、留置滲液、針刺痛等,本研究中出現重復穿刺問題34次,投訴率為5.09%。造成重復穿刺的原因有注射座固定不穩、蝶翼針與注射座角度未垂直、患者不配合及護士操作不當,其中護士操作不當主要表現在固定注射盤時手指未成三角形狀固定、穿刺角度未達到標準的90°垂直穿刺。因此,在臨床穿刺工作中應加強護理人員的操作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術;同時在穿刺過程中注意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3.2 針眼滲血

本研究中出現針眼滲血被投訴5次,投訴率為0.75%。通常情況下,造成針眼滲血的原因是護理人員在穿刺時將患者的小血管挑破或者是在拔針后對穿刺點的局部按壓時間不夠。因此在進行穿刺時,護理人員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復穿刺;同時,如使用8F輸液港的注射座時則消毒的皮膚面積應對較大;如患者皮膚存在水腫情況則待水腫消失后再行穿刺;在拔針后進行3~5 min的局部按壓并覆蓋24 h的無菌敷料[5]。通過上述護理對策減少在穿刺過程中針眼滲血情況等的出現,保障臨床穿刺的安全性。

3.3 輸液不暢

本研究中輸液不暢2次,投訴率為0.30%。在臨床中,輸液不暢會影響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降低臨床療效,因此也是臨床穿刺中需要加強質量控制的內容。造成輸液不暢的主要原因有輸液時輸液管道脫開、絮狀物血漿堵塞導管、沖管及封管不當、穿刺針穿到港體側壁等,導致抽回血、推注時回血、輸液慢或者回血、輸液停止[6]。為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在臨床護理中應以螺紋接口輸液裝置為主并對連接裝置的通暢性進行實時的觀察。對進行抽血、胃腸外營養液輸注后使用20 ml的生理鹽水將接頭內血液、藥液沖洗干凈。

3.4 留置期間漏液

本研究中出現留置期間出現漏液3次,投訴率為0.45%,主要為在患者的連接輸液裝置外發現有藥液外流的情況,降低藥物的利用率。而造成留置期間漏液的主要為敷料選用或者粘貼手法不當、固定不良、患者觸碰敷料等多種原因。因此在臨床穿刺護理中護理人員應從上述原因著手提高穿刺質量。首先應選擇合適的敷料并用具有透氣、防水、防菌膠布固定[7];同時在粘貼敷料之前應確認消毒液充分干燥后粘貼;如碰到患者的皮膚皺褶處則進行無張力拉平皮膚后再行膠膜的粘貼,確保其牢固性;每日嚴格檢查患者的留針情況并及時更換敷料;此外,還要叮囑患者減少對置港側肢的使用,避免做劇烈運動,避免用手觸碰敷料以免針頭移位、脫出或者敷料掉落。

3.5 針刺傷

本研究中出現針刺傷4次,投訴率為0.60%。造成患者針刺傷的主要原因有護理人員的穿刺角度、力度不當,患者的不配合及蝶翼針客觀問題等原因。其中,客觀問題在于無損傷針的設計方面的缺陷,固有設計中在距離針尖0.5 cm處存在折反點,導致針體在穿刺時出現15°的弧度,帶來穿刺的隱患[8]。同時由于拔針時注射座存在的固有阻力,護理人員在拔針后在慣性的引導下手會出現反彈的情況,進而導致護理人員本針頭刺傷。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應充分暴露患者的穿刺、拔針部位,擴大穿刺、拔針的視野,克服穿刺盲點[9];此外,嚴格控制穿刺的進針角度與姿勢。同時對當前的拔針方法進行改良,可分兩步拔針,首先在垂直狀態下將針體外拔至折反點并作稍微的停頓減少慣性作用,第二步則順著針體的弧度將無損傷針緩慢拔除[10-11]。當前患者對于臨床穿刺的安全性、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給當前護理人員的臨床穿刺工作帶來的一定的挑戰。因此,當前的護理人員應重視穿刺過程中的問題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穿刺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穿刺質量,滿足患者的穿刺要求。

本研究中,一次成功穿刺率為94.91%;患者穿刺投訴次數48次,投訴率為7.19%。綜上所述,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但是對于重復穿刺、針眼滲血、輸液不暢、留置滲液、針刺痛等問題應加強預防與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對策,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

參考文獻

[1]焦俊琴,蘇金娜,李士穎,等.靜脈輸液港蝶翼針墊襯敷料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2):4309-4310.

[2]宋金菊.探討使用靜脈留置針常見問題及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4,27(9):366-367.

[3]吉鐵鳳.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腫瘤患者臨床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及護理對策[J].海南醫學,2014,25(20):3111-3113.

[4]王芳,于學鳳.股靜脈置管術臨床操作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5):30-32.

[5]代玲,周敏.靜脈留置針輸液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4):35-36.

[6]朱曉麗,張麗娟,張惠婷,等.二步扎針與拔除蝶翼無損傷針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7):1328-1330.

[7]俞紅華.蝶翼無損傷針在腹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中的留置及改進[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4,12(1):96-97.

[8]謝艷麗,師秀英.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蝶翼針穿刺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2A):152-153.

[9]周媛,周倩.腫瘤患者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并發癥及其護理對策[J].江蘇醫藥,2015,41(5):613-614.

[10]蘇金娜,焦俊琴,王建新,等.規范化管理在靜脈輸液港植入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19):2008-2009.

[11]韓薈.1例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化療藥物外滲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8):147-149.

(收稿日期:2016-06-30)

猜你喜歡
護理對策常見問題
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常見問題分析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淺談鋼板樁施工及常見問題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