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量激素聯合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

2016-11-28 09:45夏智渝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聯合治療抗菌藥物

夏智渝

摘要:目的 對我院收治的細菌性角膜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微量激素與抗菌藥物聯合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細菌性角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有100例,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45例,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為(41.9±7.9)歲,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為50例。對照組采用抗菌藥物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抗菌藥物和微量激素藥物進行共同治療。結果 ①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視力情況治療的有效率明顯更高,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量激素與抗菌藥物在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上具有明顯的療效。

關鍵詞:細菌性角膜炎;微量激素;抗菌藥物;聯合治療;臨床療效觀察

細菌性角膜炎,屬于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是導致角膜盲的關鍵原因所在,其發病原因和病菌的感染密切相關。細菌性角膜炎對患者的眼部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導致患者失明。本文探討了微量激素與抗菌藥物聯合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細菌性角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有10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細菌性角膜炎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45例,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為(41.9±7.9)歲,細菌感染的基本情況如下: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有60例,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有40例。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為50例。在觀察組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齡25~53歲,平均年齡為(40.9±8.2)歲,細菌感染的基本情況如下: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有32例,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有18例;在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齡26~55歲,平均年齡為(41.5±7.8)歲,細菌感染的基本情況如下: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有28例,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有22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上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抗菌藥物進行常規治療,外用妥布霉素滴眼液,使用1次/30 min;左氧氟沙星眼用膠,睡前使用;青霉素,靜脈滴注,2次/d。治療療程為1個月。觀察組:在抗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藥物和劑量與對照組相同),采用微量激素藥物進行共同治療,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治療療程為1個月。

1.2.2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1個月后的療效和視力情況,同時觀察患者3個月后的并發癥情況。

1.2.3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角膜炎治愈時間在<1 w;有效:角膜炎治愈時間在1~2 w;無效:角膜炎治愈時間>1個月,甚至沒有治愈。

1.2.4視力情況 顯效:視力恢復超過0.4;有效:視力恢復程度為0.2~0.4;無效:視力恢復沒有達到0.2,甚至有所降低。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正態分布的數據進行t檢驗,對非正態分布的數據進行χ2檢驗,采用(x±s)表示數據的分布趨勢,n表示病例數,P<0.05表示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療效 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視力情況 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視力情況治療的有效率明顯更高,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并發癥 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與結論

細菌性角膜炎屬于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角膜疾病,患者由于各方面原因導致細菌感染而引發角膜炎,通常情況下,該疾病致病菌主要為革蘭陽性菌(表皮葡萄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菌等)和革蘭陰性菌(綠酮假單胞菌、大腸桿菌以及淋球菌等)。細菌性角膜炎具有很高的致盲性,發病緊急,病情發展快,并且伴隨嚴重的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臨床首選的治療方式為抗菌藥物療法,使用抗菌滴眼液進行外用,同時靜脈滴注抗菌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是,隨著細菌耐藥性不斷增強,僅僅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已經難以有效地阻止病情惡化,甚至會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對眼角膜的透明度產生危害性,也嚴重的損害了患者的視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純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對比,聯合使用微量激素和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其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視力恢復更快,同時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究其原因,采用微量激素和抗菌藥物結合治療能夠有效地減少新生毛細血管的數量,以促進角膜炎的康復,進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但是,采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需要謹慎把握激素的用量,避免劑量過度導致眼角膜膠原組織發生變性、溶解,容易致使角膜炎更加嚴重化。

綜上所述,微量激素與抗菌藥物在細菌性角膜炎的治療上具有明顯的療效。

參考文獻:

[1]季婷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9):273-273.

[2]陳鐵紅,李紹偉,呂芳奇,等.改良結膜瓣遮蓋術治療難治性角膜潰瘍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282-283.

[3]梁艷闖,王智群,李然,等.細菌性角膜炎病原學及耐藥性分析[J].眼科研究,2007,25(4):306-309.

[4]王皎皎,趙敏.細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及抗生素耐藥性的變遷[J].眼科研究,2008,26(11):868-872.

[5]孫旭光,王智群,羅時運,等.細菌性角膜炎病原學分析[J].中華眼科雜志,2002,38(5):292-294.

[6]白云潔,管懷進.細菌性角膜炎預后影響因素和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5):159-161.

[7]楊曉波.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急性細菌性角膜炎49例[J].中國藥業,2011,20(11):70-71.

編輯/翟辰萬

猜你喜歡
聯合治療抗菌藥物
Ⅰ類切口手術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臨床分析
貝那普利聯合不同藥物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效果探討
布地奈德聯合華法林鈉對結腸炎患者的治療價值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