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法治思維推進精準扶貧

2016-11-30 11:53吳敏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法治思維精準扶貧

吳敏

摘 要: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概念,為我國扶貧工作指明了新的思路。精準扶貧對于我國扶貧工作的高效開展,改善我國貧困居民的整體生活水平有著重要的政策影響。文章嘗試從法治思維角度來探究如何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進而為我國扶貧工作的開展以及居民總體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相關的參考。

關鍵詞:精準扶貧;法治思維;居民生活水平;扶貧工作

精準扶貧是指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在精準扶貧思維的指導下,全國扶貧工作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起來,進而實現扶貧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貧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依法開展工作,以法治思維來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對于精準扶貧的規范開展有著顯著的必要性。同時通過法治思維的指導,精準扶貧工作同樣也能夠找到更多的法律支持,進而為扶貧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提供保障,以保證我國扶貧工作的公平、公正。因此現階段在我國貧困工作現狀的前提條件下,相關的學者或者工作者應當積極的從法治角度來對扶貧工作進行探究,進而以法治思維推進精準扶貧,最終為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更多的參考。

1精準扶貧下法治思維的必要性

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是法治思維的重要特點,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過程中,以法律為準繩、為基本參考是扶貧工作規范、合理、公平開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文章在本節首先探究精準扶貧下法治思維的必要性,進而為探究以法治思維推進精準扶貧的探究提供相關的參考。

1.1扶貧工作的本質特點需要法治思維的推動

扶貧工作是我國的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關系我國長久發展以及居民總體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扶貧工作的開展不僅僅需要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同樣也需要我國法律的規范和支持,以保障扶貧共開展的規范性以及扶貧成果的持久性。因此作為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精準扶貧同樣也需要依法規范的開展,以法治思維推進精準扶貧,不僅符合扶貧工作本質的要求,更有利于我國扶貧工作的高效、規范開展。

1.2精準扶貧工作的規范、公平開展需要法治思維引導

精準扶貧的特點是有針對性的扶貧,即哪邊有貧困就幫扶哪邊。在這種精準化的要求下,工作的規范化、公平性對于扶貧工作開展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借助法治思維,以法治思維的規范性公平性來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規范化、公平化,對于整個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有著正向作用。所以,從精準扶貧工作的需求來看,法治思維的引導至關重要。

1.3精準扶貧的工作成果需要法治來進行保障

精準扶貧工作為扶貧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樣其工作成果也會更加的顯著,為了能夠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成果,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以及后期的維護中,法治的保障至關重要。從現階段扶貧工作的成果來看,通過法律的規范與保障,地區對于貧困人員的資助、技能培訓以及工作的扶持有了良好的成果,扶貧的針對性明顯,扶貧條件的審核規范,扶貧工作的公平性得到體現,同時扶貧的成果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因此,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同樣要以法治思維為指導,進一步實現扶貧工作的規范、合理、合法開展。

2法治思維在推動精準扶貧工作過程中的主要對策

根據前文的分析,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法治思維有著顯著的必要性,以法治思維推動精準扶貧,不僅能夠保障扶貧工作的規范、合理開展,更能夠保障扶貧工作的新成果。因此文章在本節,結合前文的分析,繼續對法治思維在推動扶貧工作過程中的主要對策進行探究。

2.1嚴格規章制度,充分體現法治思維

規章制度的合理制定時精準扶貧開展的基本參考與約束,因此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針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相關特點,就扶貧對象的選擇、貧困程度的評級、精準扶貧的措施、人員的責任方面制定出精細化的規定,進而將工作規范到文件之內,將責任落實到相關的崗位,以規章制度來約束精準扶貧工作,體現現階段精準扶貧工作的法治思維,真正實現扶貧工作的規范性、合理性、公平性。

2.2借助相關的法律規定對精準扶貧進行考核,保障工作的規范性

傳統扶貧工作的考核往往偏重于其成果,即對于扶貧工作實現的居民脫困情況進行考核,但是隨著我國扶貧工作開展的深化以及貧困面積的縮減,扶貧工作開展的效率、開展的方式以及規范性和合法性同樣也應當受到規范以及相關的考核。因此在現階段精準扶貧開展的過程中,相關的部門要嘗試從工作的過程切入來進行考核,并借助相關的法律規定來細化考核工作,評價其扶貧工作的規范性、合理性、合法性,以法律來約束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切實的保障精準扶貧工作高效扶貧住人目標的實現。

2.3適度引入法律人才,以人才實現法治思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推廣

扶貧工作參與人員的素質對于扶貧工作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以法治思維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適度的引入法律相關人才,以人才來推動法治思維的普及,進而以法治思維來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在這種機制下,法治思維能夠真正的融入整體的工作中來,精準扶貧工作的規范性、合法化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從而在高效率的工作下,整個精準扶貧工作才能真正的開展起來,精準扶貧的效果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結束語

本文結合現階段我國扶貧工作的實際特點,從法治思維的角度探究如何推動精準扶貧工作。從文章的分析來看,扶貧工作的本質特點需要法治思維的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規范、公平開展需要法治思維引導;而同時精準扶貧的工作成果需要法治來進行保障。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相關的人員應當積極在工作中融入法治思維,保障工作的規范性。針對精準扶貧的實際情況,文章繼續對運用法治思維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相關對策進行探究,文章認為,一方面要從規章制度入手,以法律為參考,制定相應的規范來約束扶貧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應當適度的引入法律規范來對精準扶貧工作進行考核,保障工作方式的規范性。最后,相關部門也應當適度的引入法律人才,以人才推動法治思維在精準扶貧工作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王克修.依法推進精準扶貧下貧困人口有序退出的對策建議[J].中國鄉村發現,2016,01:124-127.

[2]黃妮.在精準扶貧中發揮社會監督機制的作用[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05:27-30.

猜你喜歡
法治思維精準扶貧
運用法治思維做好秘書工作
法治思維視角下的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