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我國農機工程發展分析

2016-12-01 22:10蘇濤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6期
關鍵詞:新形勢發展

蘇濤

摘 要:在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下,全面提升農業工程的整體水平對于我國農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篇文章主要站在新形勢發展的角度下,對當前我國農機工程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新形勢;農機工程;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相關部門正在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的發展,以促進勞動生產水平的提升。然而,我國農村人口數量較多,農戶的土地范圍較大,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農機工程在發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1 我國農機工程發展的制約因素

1.1 農機工程綜合機械化水平低

我國農機裝備存在較多的矛盾,主要體現在農機動力較多、配套機不夠、一些大中型農機不能滿足當前發展需求等;糧食作物機械化沒有較高的水平,養殖行業等沒有較高的水平等。由于糧食生產機械化開始的時間提前,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依然有許多的不平衡。從總體發展來看,我國小麥的播種量以及收獲效率已經大于65%,在我國一些地區的播種水平已經達到85%左右,幾乎實現了機械化的目的。因為水稻在我國種植的面積很大、并且有著較高的總產量,然而水稻機收效率才在20%,而玉米的機播水平已經在45%,但是由于機收作業還處于發展階段,因此水平還比較低。

1.2 農機工程服務體系薄弱

近年來的機構改革,使得大部分省、市、區的農機管理機構降格或與其他農業部門合并,客觀上造成了農機化工作力度減少。受到沖擊最大的是農機基層服務體系。有的鄉鎮農機管理站資產被平調或處置,人員被遣散;有的雖然還承擔農機管理職能,但沒有經費保障,多數精力迫于生存而從事各種形式的創收活動,致使農機管理、安全監理、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抗災救災、社會化服務等工作得不到很好開展和落實。

1.3 農機工程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社會主義市場的不斷發展下,加大法律以及法規建設的力度,落實依據法律管理農機工程是促進農業的重要手段。在最近幾年里,相關部門出臺了有關農機工程管理的相關法律以及制度,對推動農機化的不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從總體上來說,因為農機化立法時間比較晚,所以還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有關要求,特別是針對農機化事業的發展、品質保障等內容的示范意識還不夠、沒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化發展帶來影響。

2 加快我國農機工程發展的對策

2.1 對農機工程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

第一,相關部門應當結合當前產業化經營的相關要求,事先發展水稻、大豆等高產量的農作物,并且采取烘干、加工等機械設備,將產業鏈不斷延伸,為糧食能夠提供穩定的服務,從而將糧食質量服務加以提升;加強對蔬菜生產、養殖加工的機械化;大力發展品種工程,如飼料工程、保鮮工程等;品質檢測以及相關的安全工程的農業機械化亦或是信息服務現代化,為相應的農業服務;主動推廣利于環境保護、節能的機械設備,進而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益處;第二,相關部門將農機工程中的發展順序從以往的管理模式逐漸轉變成新型的加工設備,通過恰當的手段進入到國內外的市場中,然后再依據有關要求以及相應的機械化,從而確定生產基地的成立;第三,從以往對生產數量的的側重逐漸轉變成以“量”和“質”相結合的雙重提升;從以往對農機動力增長的側重慢慢轉換成向增加作業機具偏重;由原來的單相作業逐漸轉變成復式作業機具側重。

2.2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區域特色農機工程

隨著農業結構改革的不斷發展以及農產品優化的實施,相關部門應當依據各種不同的地區特征以及具體的發展情況,從而選擇適當的農機化發展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對于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發達城市等可以事先達到農業現代化的效果,應當盡可能的使用恰當的手段以及投資條件,從而達到農機工程能夠埋入新的臺階,在促進農機工程中起到了帶頭的作用。

2.3 加強政策和法律建設,加大依法行政力度

一是農業部和各省、區、市農機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全國人大有關委員會做好《農機工程促進法》和加快制訂相關配套法規、規章的工作。為促進農機工程發展、依法治機提供法律依據。二是積極做好“十一五”農機工程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為今后農機工程發展確定階段奮斗目標。三是強化責任、依法行政?!兜缆方煌ò踩ā返某雠_,明確了農機部門在拖拉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執法地位,下一步是如何找準位置,確定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體制,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能,真正做到:吃透條款、落實責任、完善制度、規范執法。農機管理部門要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觀念,加強對農機安全生產的全面監督管理,依法對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農業機械的生產經營實行登記或者施行許可制度,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

2.4 建立和完善農機工程相適應的農村經濟體制

以家庭經營為基礎點來發展農機工程,應該以高度發達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基本條件。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培育農村土地市場,開展土地流轉,逐步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機工程的發展與實施創造有利條件。目前,下大力量度促進農機工程服務體系建設、穩定和加強縣、鄉兩級農機管理、服務機構,做到職能到崗和責任到人,確保農機工程社會化服務周全;對承擔基層公益性服務的編內人員應納入財政預算,保證其應用資金足額和到位。要鼓勵、支持發展多形式的農機工程服務組織,為農民經營、使用農業機械提供有關信息、示范、培訓、推廣、流通、維修等方面的服務;鼓勵農業生產經營者共同推廣、使用、合作經營農機工程和開展跨區作業服務,提高機械利用率、降低作業成本;要積極引導和扶持發展各類農機專業大戶、機具租賃和技術服務公司以及其他農機服務中介組織,逐步形成新型的農機服務產業鏈。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農民逐漸成為農用機械裝備投資最大的主體。

然而,實際狀況下,我國農民收入水平還比較低,諸多農民沒有條件購買大型的農機設備,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給予大力的鼓勵。一是提供適當的購機補貼政策;二是相關部門應當探索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幫助農民購買設備,從而促進機械設備可以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為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做出貢獻。

結束語

準確把握農機工程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明確建設現代農業的基本方向,將社會化服務作為主要對象,大力支持節本增效的理念,從而實現興機富民的目標,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結構,促進生產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礎上著重發展農業產品,完善相關制度,進而促進農業服務生產的不斷發展,確保農作物安全,提高農機工程的水平,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本篇文章只是簡單的對農機工程在發展中對產生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具體的措施還需和有關部門進一步做好探討工作。

參考文獻

[1]朱士岑.國外主要農機企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機市場,2005(03).

[2]肖偉群,曲劍波.全球農業機械裝備供需概述[J].農機市場,2004(02).

[3]王延輝,丁寒江.農機工業優勢再造和經營戰略[J].農機市場,2003(03).

猜你喜歡
新形勢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的外企財務管理建議分析及相關問題闡述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