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傳送網的可移動主控自動保護倒換機制

2016-12-02 06:04唐世慶孫以澤
光通信技術 2016年4期
關鍵詞:處理器分布式輔助

唐世慶,孫以澤,王 琦,黃 蕾

(1.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上海201620;2.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206)

光傳送網的可移動主控自動保護倒換機制

唐世慶1,2,孫以澤1,王 琦2,黃 蕾2

(1.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上海201620;2.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206)

在研究光傳送網絡線性保護倒換和現存解決方案缺點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型可移動主控自動保護倒換機制與其分布式實現方法。介紹了可移動主控保護倒換的結構,描述了該機制在設備多個板卡的協同工作過程。采用FPG A實現的方法進行了仿真,并在網絡環境下進行了功能測試。

光傳送網;保護倒換;線性保護;光通路數據單元;子網連接保護;自動保護倒換;分布式實現

0 引言

隨著光傳送網 (OTN)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商用的實現,高效、穩定、靈活的傳送網絡對現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承載了數十吉比特每秒甚至太比特每秒速率業務的OTN網絡若出現光纖毀壞或其它網絡故障,會導致大量業務被迫中斷,因此,OTN網絡的生存能力至關重要。文獻[1]定義了OTN在光通路數據單元(ODUk)層面上完備的線性保護方案,接入設備到ODU核心設備的端到端子網工作域可通過冗余的(1+1或1:N)子網互連來保證網絡對故障的恢復。文獻[2~5]只對OTN保護機制的原理進行了論述。文獻[6]和文獻[7]研究了倒換故障和保護算法,但沒有涉及保護倒換控制方面的研究。文獻[8]介紹了一種簡單的用FPGA實現的1+1單向ODUk保護倒換控制方式,但實際應用中的保護倒換控制遠比文中提到的情況復雜,除了需要支持完整的自動保護倒換(APS)協議外,倒換控制設備的可靠性也至關重要。目前比較常規的硬件控制實現方式是將保護倒換功能集中在核心主卡中,該方式在核心主卡正常工作的情況下能實現工作路徑和保護路徑的及時倒換,保證業務穩定可靠地運行。但是,一旦核心主卡出現故障,保護倒換無法完成,接入節點將會丟失業務包。為解決集中式保護倒換控制方式不可靠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種新型的可移動主控自動保護倒換機制與其分布式實現方法。

1 光傳送網的連接保護

光傳送網的子網連接保護(ODUk SNCP)能應用于網狀、環狀和混合結構等任何物理拓撲的網絡。它不限制子網絡連接中的網元數量,無論是處在兩個連接點(CP)之間的子網絡連接,還是連接點與終結連接點(TCP)之間或兩個終結連接點之間的完整端到端網絡連接,都可以受到保護[9]。ODUk SNCP線性保護的保護類型有1+1、1:1和m:n。其中m:n的實現較為復雜,在實際應用中較少使用。SNCP 1+1/1:1保護示意圖如圖1所示,網元(NE)A和E之間有兩個獨立的SNC,一個作為工作路徑(W),一個作為保護路徑(P)。當工作路徑發生故障時,保護倒換控制單元將工作路徑倒換至保護路徑,保證業務正常傳送。APS信息在保護SNC上傳送,1+1單向保護方式不需要APS協議。

圖1 SNCP 1+1/1:1保護示意圖

保護倒換控制單元的設計與實現是保證業務正常倒換的關鍵,通常保護倒換控制功能被集中在核心主卡中,如圖2所示。核心主卡由APS FSM處理器、保護倒換表、路徑倒換、控制管理、OAM處理器和主CPU組成。當檢測到路徑信號失效(trail signal fail,TSF)、信號劣化(signal degrade,SD)或從APS包接收到遠端倒換請求時,APS FSM處理器把傳輸數據的路徑從工作路徑倒換至保護路徑。該保護倒換是由主CPU自動或手動實施的。同時,APS FSM狀態被報告至主CPU。

圖2 自動保護倒換控制集中式實現架構

隨著保護倒換組數量的增加,自動保護倒換控制集中式實現架構顯露出一些問題,如需要消耗更多的FPGA或硬件資源;增加CPU負載;由于缺少合適的冗余備份導致系統可靠性降低,這些都將對電信服務造成損害。

2 可移動主控APS機制與其分布式實現方式

為了解決保護倒換集中式實現架構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可移動主控APS機制與其分布式實現方式。APS主控部件可以在任何一個卡上,根據預定義的仲裁規則來決定各卡被設為APS主控卡的優先級,若其中一個卡為主控卡,則其它卡都為輔助卡。當主控卡中的APS主控部件發生故障時,根據優先級從多個輔助卡中選擇一個輔助卡作為APS主控卡,以替代原有主控卡的APS主控功能,以此保證保護倒換控制功能正常實施。在分布式結構中,保護狀態連接(Protection Status Interlink,PSIL)接口用來在主控卡和幾個輔助卡之間傳送SF/SD告警、APS信息和倒換狀態。

2.1 可移動主控APS機制與其分布式實現原理

可移動主控APS機制與其分布式實現方式的原理圖如圖3所示,每個可移動APS主卡都包括APS FSM處理器(APS主控部件)、APS輔助模塊(APS輔助部件)和APS代理模塊。每個可移動APS主卡中的APS FSM處理器通過APS代理模塊的主端口與所有可移動APS主卡中的APS輔助模塊連接。同樣,每個可移動APS主卡中的APS輔助模塊通過APS代理模塊的輔端口與所有可移動APS主卡中的APS FSM處理器連接,即每個卡上的APS FSM處理器都可以與其它卡上的APS輔助模塊實施通信,則任一可移動APS主卡中APS輔助模塊獲得的對應保護倒換組的SF和SD都可以被發送至任一可移動APS主卡的APS FSM處理器中,而任一可移動APS主卡中APS FSM處理器所確定的倒換結果可以被發送至任一可移動APS主卡的APS輔助模塊上。另外,從可移動APS主卡端口接收的APS信息和需要發送到端口的APS信息也能在APS FSM處理器和APS輔助模塊間傳遞。分布式PSIL作為在相應的卡之間傳送信息的接口。

當原設定的主控卡中的APS主控部件發生故障時,使用預先定義的仲裁規則,從作為輔助卡的可移動APS主卡中選擇一個可移動APS主卡作為主控卡。該預定義的仲裁規則是根據各可移動APS主卡對應的保護倒換組組號或卡的識別號來確定各主卡作為主控卡的優先級,通常以槽位0的卡作為默認的主控卡,當主控卡出現故障時,主控權將交給槽位1的卡;當槽位0和槽位1的卡都出現故障時,主控權交給槽位2的卡,以此類推。

圖3 可移動主控APS機制及其分布式實現原理

當可移動APS主卡為輔助卡時,其中的APS FSM處理器未被觸發,因此不處于工作狀態。僅當可移動APS主卡為主控卡時,APS FSM處理器才會被觸發進入工作狀態。另外,多個可移動APS主卡中只有一個可以被作為主控卡來使用。

2.2 可移動APS主卡工作過程

可移動APS主卡結構圖如圖4所示。APS輔助模塊包括缺陷映射單元、APS接收單元、APS發送單元和路徑倒換單元。APS代理模塊包括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缺陷映射單元從與之對應的保護倒換組的工作路徑中檢測到信號缺陷,并把這些缺陷映射為對應的SD或SF。APS接收單元從與之對應的保護倒換組的工作路徑中接收APS數據包。APS代理模塊中的發送單元把接收到的SF、SD和APS數據包發送至主控卡的APS代理模塊的接收單元中。

圖4 可移動APS主卡結構圖

若該卡為主控卡,APS代理模塊中的接收單元通過SF/SD合并單元合并SF或SD,并將結果發送至APS FSM處理器中。同時,APS選擇單元1將各APS輔助模塊接收到的遠端APS數據選出并發送至APS FSM處理器中。SF、SD和接收到的APS數據將觸發APS FSM處理器。APS FSM處理器根據各保護倒換組的SF、SD及APS數據生成保護倒換指示并發送APS數據包。該保護倒換指示包括用于指示APS倒換的信息和告知該主控卡的APS FSM處理器被激活的使能信息。保護倒換指示和APS數據包將通過APS代理模塊的發送單元經PSIL接口向各可移動APS主卡廣播。

APS代理模塊中的接收單元通過APS選擇單元2從主控卡接收到APS數據,并通過APS發送單元將其插入OTN數據結構的APS字段中。

各可移動APS主卡通過倒換結果選擇單元獲取與自己對應的保護倒換組的保護倒換指示信息,APS輔助模塊中的路徑倒換單元按照指示信息對其管理的保護倒換組中的工作路徑實施倒換。

2.3 PSIL接口

PSIL接口為各槽位間的多個可移動APS主卡傳輸數據。PSIL使用8B/10B編碼,速率為25MHz,有效數據帶寬為20MHz。鏈路級接收的錯誤和故障通過8B/10B編碼檢測,信息以小數據包的格式周期性傳輸,字節和數據包邊界支持K28.5編碼。檢測校驗和check_sum[15:0]被加入數據包結尾,數據包級接收的錯誤將通過check_sum和8B/10B編碼檢測。最小包間隙是12字節,PSIL接口發送的信息尺寸為40960比特,對于20MHz的鏈路,該信息可以在2.05ms內被傳輸。

3 應用實例

本文設計的可移動主控APS機制可應用于光傳輸單元(OTU)保護中,如圖5所示??蛻艨?中有兩個10G端口(A和B),該客戶卡1相對于工作線卡和保護線卡具有主控第一優先級。端口A和端口B的10G業務被分別送至對應的光通路處理器并通過交叉配置連接至工作線卡和保護線卡中。端口A和端口B的10G業務被分別映射至網元中并進入兩個線卡中,兩個線卡可以是OTU4接口。根據可移動主控APS機制,工作線卡、保護線卡和客戶卡都是主控APS功能的候選者。為避免沖突,我們選擇客戶卡中的APS主控部件為最高優先級。當某線路發生故障時,默認以客戶卡完成APS主控功能。APS主控部件將控制保護倒換并輸出APS信息到線端口。

客戶卡2同樣采用該機制,客戶卡2中的APS主控部件完成保護倒換功能并分擔系統中保護倒換處理的任務。

圖5 可移動主控APS機制在OTU4中應用實例

4 測試結果

本文根據圖5中的應用實例進行模擬仿真,采用FPGA實現了可移動主控自動保護倒換機制。假定客戶卡1在槽位2(slot2),客戶卡2在槽位3(slot3)。主控權初始在槽位2卡上,當工作通道信號失效,槽位2卡根據APS協議正確進行保護倒換控制。處理完成后,槽位2卡APS FSM處理器的處理功能(槽位2卡故障)被禁止,主控權轉移到槽位3卡上。當工作通道信號失效時,由槽位3卡進行保護倒換控制。主控權從slot2的中斷信號interrupt轉移到slot3的中斷信號interrupt,其仿真波形如圖6所示。通常保護倒換需在50ms內完成,而本機制只消耗了3.03ms即完成了主控權的轉移。因此,本機制的主控權轉移時間完全可以滿足保護倒換的時間需求,對業務無影響。

圖6 可移動主控轉移仿真波形

5 結束語

本文在研究光傳輸網絡線性保護倒換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可移動主控自動保護倒換機制與其分布式實現方法。通過這種靈活的保護倒換方式,解決了傳統集中式保護倒換控制方式不可靠的問題。同時,分布式實現方式易于增加保護組容量、簡化網絡管理、降低功耗、增強設備可靠性和靈活性。本機制支持1+1和1:N保護,特別對于大容量交換設備與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的高等級業務,本機制的多重保護機制能大大降低因系統故障造成的業務丟失概率,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創新的PSIL協議提供主控卡和輔助卡之間高質量的通信服務,降低了設備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仿真與實驗表明,本機制與其實現方式切實可行。

[1]ITU-T.Rec G.873.1-2011,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Linear protection[S].Switzerland:ITU-T,2012.

[2]連陽.OTN中保護倒換機制的研究[J].光通信技術,2009(1):16-18.

[3]關魯君,溫建中.OTN保護方式探索[J].廣東通信技術,2008(3):66-70.

[4]袁振濤,楊鑄.一種光傳送網保護方案的設計與實現[C].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 (下),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5]王璽.光傳輸網絡保護倒換[J].硅谷,2012(6):35-35.

[6]張映.OTN保護管理機制的研究與實現[D].武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2011.

[7]徐艷艷.光傳送網OTN中保護機制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4.

[8]JESOO KO,YOUN J W,KIM H G,et al.Implementation of ODUk Linea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the Packet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C].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Internet Proceedings.IEEE 2014.

[9]ITU-T.Rec G.808.1-2010,Generic protection switching-Linear trail and subnetwork protection[S].Switzerland:ITU-T,2010.

[10]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雙宿以太網的保護倒換方法以及實施該方法的分布式網元:中國,201210378853.X[P].2014-04-09.

Mobile master auto protection switching mechanism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TANG Shi-qing1,2,SUN Yi-ze1,WANG Qi2,HUANG Lei2
(1.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China;2.Shanghai Bell Co.Ltd,Shanghai 201206,China)

Based on investigating linear protection switching for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and the scheme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solutions,the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obile master auto protection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distributed implementation method.It introduces the mobile protection switching structure and descripts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equipment slot cards.It implements the way and simulates the mechanism on the FPGA platform,and tests the function of the method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TN,protection switching,linear protection,ODUk,SNCP,APS,distributed implementation

TN92

A

1002-5561(2016)04-0005-04

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16.04.002

2015-12-10。

唐世慶(1974-),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光傳輸產品芯片設計與驗證。

猜你喜歡
處理器分布式輔助
小議靈活構造輔助函數
倒開水輔助裝置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易混淆車輔助識別系統設計與實現
分布式光伏熱錢洶涌
分布式光伏:爆發還是徘徊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維協同仿真研究
提高車輛響應的轉向輔助控制系統
ADI推出新一代SigmaDSP處理器
西門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
火線熱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