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研究

2016-12-05 08:50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李惠瑨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教育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李惠瑨

早在2010年國家頒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就明確了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相關任務;2014年人社部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提出了用四年時間扶持八十萬以上大學生創業的理念;2015年,國務院在《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隨著“互聯網+”概念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中,更是對“互聯網+”創業創新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梢?,國家對于創業創新工作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大,尤其是在互聯網2.0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創新成為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戰略分析

“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際上是創新2.0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新形態,是大數據背景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社會創新創業2.0推動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形態演進?;ヂ摼W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對我國重塑創新體系和增加創業智力支持服務“雙引擎”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

基于當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際,將“互聯網+”理念嵌入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一方面,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置身于社會創新創業的大體系之中,受到“互聯網+”及社會創新創業教育環境的影響,與外部機構實現聯合互動;另一方面,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又反過來作用社會創新創業的形成與發展,重塑了社會創新創業的新形態,并進一步以大數據的“互聯網+”放大影響力,優化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性,形成社會、互聯網+、高校三者間的“齒輪嚙合”效應,加速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增值空間。

二、“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瓶頸

歷經十五載春秋的努力,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以“創青春”創業大賽為龍頭,600多所高校開設了以SYB、KAB為代表的創業教育基礎課程,90%的高校已經開展創業教育①張昊民、馬君:《高校創業教育研究——全球視角與本土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近85%的高校建立了形式各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根據麥可思研究院2013—2015三年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4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2.9%,比2013屆(2.3%)高0.6個百分點,比2012屆(2.0%)高0.9個百分點。其中,應屆本科畢業生創業比例為2.0%,比上屆(1.2%)高了0.8個百分點;高職高專畢業生創業比例為3.8%,比上屆(3.3%)高了0.5個百分點。②《自主創業持續上升“重心下沉”趨勢初顯——2015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光明日報》2015年7月20日。對比三年的數據可以看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初步顯現,宏觀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呈現持續的上升趨勢。然而從深層次關于創新創業的專業相關度、創業行業范式、創業續航能力等微觀數據看,如何切實推進當前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性的提高,尤其是“互聯網+”背景下的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在正面臨著瓶頸期的迷茫問題。

(一)大學生創新高技術優勢缺乏、創業行業范式單一

2015年清華大學發布的《全球創業觀察報告(2014)》指出,中國青年創新者在中高技術上并沒有優勢,不到2%的青年創業是基于中高技術的創業,③Key Findings,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GEM 2014 Global Report(2014).http://www.gemconsortium.org/docs/3616/gem-2014-global-report.大學生創新高技術的優勢沒有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加以放大;從創業行業范式來看,2014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集中的前兩個行業類是教育業、零售商業(表1),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集中的前兩個行業類是零售商業、建筑業(表2),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相關、餐飲、百貨零售等行業,可見我國大學生創業還處于初始階段,并且仍以傳統的創業模式為主,“互聯網+”思維還沒能滲透到大學生創業范式的教育之中。

表1 2014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內自主創業最集中地行業(前五位)

表2 2014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內自主創業最集中的行業(前五位)

(二)大學生創業模式與專業化融入度低

相關調查顯示,2014屆畢業生創業項目與專業學習的相關性不大,創業大學生只有約三成創業項目與所學專業相關。具體來看,本科自主創業群體其創業項目與專業相關度為33%,高職高專自主創業群體該比例為27%?;ヂ摼W最有價值的不是顛覆,而是跨界和融合的能力,是對行業專業化的再次挖掘,用互聯網的思維去重新提升行業專業化?!盎ヂ摼W+”重要的是“+”,行業的專業化與互聯網完美結合,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三)大學生創業續航力不足

所謂創業續航力,是指創業過程中,在既有的知識、素養儲備下,能夠獲得的最大創業發展動力。創業續航力既是一個靜態的名詞,又是一個動態的動詞,“互聯網+”的創業環境下,創業續航力代表了創業者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毒蜆I藍皮書: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調查顯示,2011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就創業的人群,三年后仍堅持創業的比例為47.5%,其中本科有44.8%的人三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高職高專有48.9%的人三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①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大學生創業需要持續性,大數據反映出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續航力不足,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創業者因創業續航力不足而放棄創業。

三、“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對策

(一)突破傳統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提高創新創業教育預見性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社會創新創業2.0大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雖然高校在認識到社會對創業范式多樣化需求的基礎上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改革,將創業范式教育的種類進行了擴大,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但分析創業范式教育的制定過程,其模式依舊是“發現市場——引導進入市場”。不可否認,創新創業教育的設定源于市場需求,只有當市場需求進入大眾的視野時,市場需求的缺乏才會進一步演變為教育問題。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范式制定源于創新創業中的實際需求,這些需求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總認知、總需求。這種依托由“需求產生—發現市場—引導進入市場”傳統思維模式下制定的相關教育往往造成教育的滯后性,造成創新創業的一窩蜂、創業范式單一的困境。因此,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關注創新創業發展的時效性,更應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利用創新資源的共享與合作,促進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及時轉化,預測“互聯網+”創新創業未來發展的更高要求,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預見性,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由滯后性“發現市場—引導進入市場”的模式向前瞻性“預見需求—創造市場”的模式轉變,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力。

(二)完善創新創業法律體系教育,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了整體部署,在依法治國的社會大背景下,依法創新創業是加速我國創新創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更離不開法律體系保駕護航。

隨著中國“互聯網+”行動的開展,中國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學生創新創業中因法律問題導致創業失敗的案例,也促使我們認識到法律法規教育同樣是提升創新創業續航力的重要保障之一。完善的創新創業法律法規體系教育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部分,對創新創業教育具有戰略意義,高校創新創業法律教育的著眼點并非局限于學生掌握創業法律知識,更應該從宏觀的角度看到其對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自覺形成法律意識。高校創新創業的法律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協調才能發展,不可否認當前全國高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創業基礎”公共必修課一定程度上涉及了創新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教育,但此類必修課程難以全部包容創新創業中相關法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僅僅依靠“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創業基礎”中有限的創新創業法制教育,必然會出現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的法律真空地帶,導致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風險,降低創業續航力。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與之運轉協同的創新創業法律教育體系。一個完善的創新創業法律教育的體系中,除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創業基礎”外,還需要完善涉及創新創業主體資格、創新創業經營行為、權利的形式與救濟①謝育敏:《創業教育視野下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之思考》,《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2年第10期。等等各種法律教育,使得涉及創新創業的相關法律教育在縱向上實現“基本法”教育與“補充法”教育的銜接,橫向上“基本法”教育與“普通法”教育的溝通,建立一個縱向與橫向相互補充、協同運轉的法律教育體系,為創新創業的發展營造系統的法律教育體系,使之適應“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提高創新創業專業化程度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它所體現的是對社會發展趨勢、行為認知、區域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它所要求的是通過知識、能力、技能的綜合,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預測未來和應對未知的能力,實現對自我的實現與超越。這與專業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專業教育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地理解社會、理解世界,并通過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改變世界的教育目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二者不可分割的聯系注定了創新創業教育不能脫離專業教育而孤立存在。一個人所學的專業基本決定了他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習慣,而這種知識結構和思維習慣又基本決定其創業方向,特別創業初期的發展方向。②陳奎慶、毛偉、袁志華:《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實現路徑》,中國高等教育2014年第22期?!盎ヂ摼W+”新時代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不是顛覆專業教育,“互聯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思維是深度融合,使知識結構不斷優化,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再游離于專業知識之外,使得專業教育更加深化與具體化。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要求高校應當從頂層設計開始,在全校層面以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為輻射中心,設立院系層級的創新創業教育基地,以各院系的專業特色為基礎,結合相關教學資源和教育實際開設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業課程,使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培養的全過程;在課程建設上,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為磁石的課程群,以基礎性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依托,結合其他專業知識領域,形成跨學科的教育課程群,將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師、學生集中到課程群中進行創業教育,以多元化的知識結構聚合思維,從整體上優化課程體系,顯著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

高校輻射模式的頂層體系引導和磁石模式的課程群建設,能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連貫性和持續性,使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持續地激發對創業的興趣,不斷充實創業技能,有助于學生將創業意識形成自覺成為專業學習中的重要主題,從而有效促進創業與專業知識的高效融合,提高創新創業的專業化。

(四)構建“創新創業云”系統,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生命力

高校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是多層次多維度的多元化系統,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續多元信息的溝通與協調,“互聯網+”其實就是解決了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充分利用“互聯網+”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生態體系構建“創新創業云”系統,將各種相關信息放到“云”上,實現創新創業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的平臺作用,促進創新創業的大數據利用便捷化、互動化、透明化?!皠撔聞摌I云”系統的構建,能有效地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從著眼于傳統的指標轉移到非結構化的數據變量上。通過云系統高可靠性(High Reliability)、高擴展性(High Scalability)、高容錯性(High Fault-tolerant)、高訪問(High Concurrent Access)的特點①Fay Chang,Jeffrey Dean,Sanjay Ghemawat,Wilson C.Hsieh,Deborah A.Wallach.Bigtable: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for Structured Data.Proceedings of 7th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2004.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案例資源支持和過程支持。

“創新創業云”系統應當包括案例庫子系統、交流平臺子系統、模擬子系統、專家智庫子系統等。案例庫子系統能有效整合各高校創新創業的案例,實現案例共享,彌補各培養單位之間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平衡;交流平臺子系統通過在線交流學習的方式,激活“創新創業云”案例庫子系統的內在活力,讓學生自主獲取資源同時,感同身受的學習案例中的實踐問題,讓創新創業形成“傳、幫、帶”的系統效應;模擬子系統通過模擬創新創業中的各個環節,以創新創業過程系統化為導向,引導學生將與創新創業有關的知識點綜合運用于實踐,有效提升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專家智庫子系統以高校智力資源為依托,為畢業后的創客們提供智力支持,促進創業的效果,提升創業續航力?!盎ヂ摼W+”的社會改變了人們常規學習的方式,人們越來越習慣通過信息化的方式獲取知識和技能,②李惠瑨:《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內涵式發展研究》,《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5年第2期?!皠撔聞摌I云”系統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搭建“以人為本”的信息化互動學習平臺,提升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生命力。

今天,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影響未來人才的質量,更影響到了整個國家核心競爭力。在“互聯網+”的浪潮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需要主動突破,融入“互聯網+”系統,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猜你喜歡
互聯網+大學生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大學生之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