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記者到學者:轉型之路困惑何在

2016-12-05 02:06潘新
中國記者 2016年9期
關鍵詞:困惑記者學者

潘新

內容提要 作者認為,從記者到學者既面臨著把實踐轉化為教學和嚴苛的科研挑戰,也面臨著體制難題和媒體迅速變遷下,經驗和知識被掏空的風險。

關鍵詞 記者 學者 轉型 困惑

最近有一些優秀媒體人在新聞一線摸爬滾打多年后紛紛轉身走進校園。這當然與高校新聞教育亟需一批有業界經驗的專業教師有關。不過,認真考量一下這個時間節點,你會發現,轉型潮的背后,其實與當下傳統媒體受到嚴重擠壓的殘酷現實有關。

媒體人面對困境的這種新選擇是否有風潮之虞?

我的轉型之路卻是始于10年前的2006年。那時,傳統媒體至少還沒像現在這樣被人唱衰,夸張點說,還是一紙風行的時候。當年我的選擇在今天看來,至少應該說是更理性些。

那么,從記者到學者的轉型之路到底有多遠?是充滿陽光的康莊大道還是荊棘密布的坎坷之路?也許,我的經歷、我的思考、我的困惑可以對想轉型、正轉型的同行有所裨益。

一、從記者到學者,至少有二道需要跨越的門檻

就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樣,記者到高校當老師還是有很多優勢和長處的,最顯見的就是豐富的業界經歷了。帶著這種經歷走上講臺,就如同兩只偶然相遇的螞蟻一樣,只要將觸須輕輕一碰,經驗和教學便會融會貫通地噴涌而出。記得當年我走進校園是非典報道“戰役”結束不久,剛剛獲得了中宣部授予的全國新聞界抗擊“非典”新聞宣傳優秀記者的稱號。于是,在新聞采寫、深度報道、專題制作等課程中,我信手拈來的一樁樁真實可信的報道案例,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批改作業時,多年編輯崗位練就的功夫,也讓學生對批改意見口服心服。而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采寫實踐時,“師傅帶徒弟”的指導方式更是讓學生受益匪淺。正是這樣的業界經歷優勢,讓我很快就站住、站穩了三尺講臺。而這背后還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就是10年媒體經歷磨練而成的個人綜合素質,它激勵著我在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中,去面對、去適應、去突破。

當然,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從記者到學者的另一面則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和挑戰,至少有二道門檻是需要跨越的。

首先是如何把豐富的實踐經驗內化成教學的內容。一門課程畢竟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僅僅只會說“采訪故事”,還必須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為學生搭建起有規則、有規律,可借鑒、可操作的知識體系,進而還要能夠流暢、生動、形象地把它表達出來,用時尚的表達句式就是要有良好的知識分享與傳播能力。如果跨越不過這道門檻,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名“講座老師”。

接下來就是更為嚴苛的科研挑戰了。很多人以為,當老師無非就是把課上好就是完成任務了。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在中國現有教育體制下,高校教師完成上課工作量就等于一個人每天必須吃飯睡覺一樣,只滿足這些生存的基本要求,不去上班、社交,你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高校教師的科研工作比教學任務更重要。往高點說,它是高校教師服務社會的價值體現。往低點說,你要進步,你要晉升,全賴這科研成果了。當年我就是戴著“主任編輯”的副高頭銜進入校園的,10年的努力追趕還是未能轉“正”,問題就出在科研課題方面的不足。這是轉型高校的媒體人致命的軟肋。因為不管是從教育背景還是學術積累或是科研方法等,媒體人都要比“從學校到學?!钡哪切├蠋焸冞d色。如果你不去再學習再出發,就很難適應高校的“游戲規則”,甚至會被淘汰。

二、接踵而至的N多困惑

在接受挑戰與考驗的10年里,接踵而至的是N多的困惑。

首先遇到的便是實踐教學的問題。多年媒體工作經歷告訴我,新聞采寫是一種應用性能力,只聽不寫是練不出好筆頭的。因此,當我走上講臺的第一天,就給自己定下目標,絕不能把采寫課上成“講故事”課,一定要多安排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多參與真實采訪,多動手寫作??僧斈憬邮终n程之后就會發現,影響制約實施理想的條條框框太多了。比如既定的教學大綱規定好了多少學時的理論講授課時,你讓學生參與實踐,有違大綱規定。你帶學生走出課堂哪怕是在校園的某個點進行實踐活動,也是不符合教學地點要求的,都得提前寫申請報批。布置寫1篇新聞稿,全班80幾號人,總得每人改一遍吧,這是當編輯時養成的職業習慣了。想當年每天播發的每一條新聞不都是字字句句審出來的,連標點符號也不例外。所以,當我挨個面對面給學生批改作業時,有學生竟然發微博說:“這是我上大學見到的第一個如此批改作業的老師!”難道大學老師不是這樣批改作業的?其它課程我不敢妄自議論,至少新聞采寫課應該是這樣!

可堅持幾個學期下來后困惑隨之又產生了:雖然效果很好??膳牧刻罅?,每屆近百人的學生量真是容不得如此“精雕細琢”。況且,占用的課余工作量也是無法計入教學工作量的。所以,也就難怪不會再有人如此批改作業了。

但你心里明白,新聞采寫是記者最基本的技能,如果只是紙上談兵,不去親口品嘗梨子的滋味,怎能培養出業界需要的人才?要解決這些問題,涉及課程的方方面面,觸動的是現行教育體制的頑疾,非一日改革能成,也非一人努力能就!

大批量培養人才出不了精品,能否另辟蹊徑?轉機源于2008年的香港考察。浸會大學的工作室培養機制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窗?;貋硪院?,由我牽頭組建了三人行新聞工作室。這是課余實踐活動的新平臺,只向那些對新聞有熱情、有抱負、專業基本功比較扎實的優秀學生開放,一般在大二下學期以雙向選擇的方式納新10人左右,利用課余時間在老師指導下開展業余新聞創作,所有采制的新聞或作品均以在專業媒體上刊播或參賽為目標,實行“師傅帶徒弟”的作坊式指導。幾年運作下來,確實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帶出了一批精英學子,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困惑:師生雙方的勞動得不到應有的承認和肯定。于是,經過論證審核,校方同意開設工作室課程,學生有學分,教師有工作量。這看似好事的進展很快又派生了新的困惑:既然是一門謀,校方就要按課程來管理,比如,必須機會均等地開放給所有學生自由選課,結果就有不符合工作室目標定位的學生摻雜進來了。比如,外出采訪又得逐級申報,常常遺失了一些抓好新聞的機會。比如,按照設班的要求校方對人數有底限規定,工作室課程又蛻變成了普選課程……如此困惑透露出,改革之難就在于無法逃脫體制的“緊箍咒”。

轉型高校的媒體人常常會被冠之于一個動聽的稱謂“雙師型”教師。當你戴著這個光環沉浸校園一段時間后會發現,這種“雙師”只是相對的。比如,現在就有這樣的提法,媒體人轉型高校兩年后就不能算是“雙師型”了。因為媒介的發展日新月異,一旦脫離這個行業兩年以上就等同于外行了。

回想走進高校的這10年,媒體的變化簡直讓人瞠目結舌,現在我已無底氣再以“雙師型”自居了。為了不夜郎自大,這10年,我努力敦促自己利用各種機會走回媒體,經常參與業界舉行的各種評獎會、研討會、聽評會等,籍此了解業界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但這樣的努力畢竟都是自發的、松散的,缺乏計劃性和有效性。據了解,香港高校就有這樣的制度設計,校方會定期派遣教師去校外媒體交流學習,然后返校再教學。一這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做法值得借鑒。

其實,以上的思考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困惑,就是媒體人轉型高校后,經驗和知識被掏空了怎么辦?10年前我參與非典報道的案例今天在90后的學生聽來,已是陳年往事,如果還永遠以此為例,津津樂道,注定難與學生產生共鳴。過去,你在傳統媒體浸淫歷練出的諸多看家本領,如今可能瞬間就被新媒體顛覆。比如,當你還在孜孜教誨學生如何制作新聞標題時,標題黨已成一種潮流撲面而來,你教或不教?以前,你專注于某一媒介,練就了單一的專業技能,或是能寫、或是能拍、或是能編,今天,面對媒介融合,你懂全媒體制作嗎?你憑什么教學生進行跨媒體創作?哪怕今天你是戴著新媒體人的頭銜走上講臺的,可諸如VR這樣的新技術、新課題明天也許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必定帶來媒介的不斷變化,轉型高校的媒體人如果固守原有的經驗和知識,注定是適應不了新聞教育發展需要的。那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媒體轉型人?自我救贖還是依靠體制?作為一名先行者,我是越走越困惑……

最后想借用上海大學陶建杰副教授的話作為本文的結語:“各行各業都是圍城,每一行都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壞。想進高校當學者的媒體人,做決定前,請先充分了解信息,謹慎地評估自己?!?/p>

編輯 張壘

猜你喜歡
困惑記者學者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電視編導與記者的區別
學者介紹
多媒體時代行業報紙編輯記者的素質分析和探究
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分析及闡述
全媒體背景下的黨報記者職業道德建設
小學國學教育之我見
達賴的“困惑”與解惑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