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型鍋爐脫硫脫硝技術簡述

2016-12-06 02:33李天樂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6年10期
關鍵詞:石灰石濕法石灰

王 浩 張 帆 李天樂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3)

中小型鍋爐脫硫脫硝技術簡述

王浩張帆*李天樂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3)

近年來,SO2和NOx被納入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國家環境保護部頒布《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排放標準日趨嚴格。隨著大型火電廠已裝備脫硫脫硝設備,削減中小型鍋爐的SO2和NOx的排放量已是刻不容緩。通過概述中小型鍋爐脫硫脫硝技術及現狀,對比中小型鍋爐脫硫脫硝工藝,對脫硫脫硝工藝中存在問題提出了建議,為中小型鍋爐SO2和NOx治理提供技術參考。

中小型鍋爐;SO2;NOx;排放標準

鍋爐按容量可分為大、中、小型三類:容量大于420t/h,為大型鍋爐;容量大于60t/h,小于420t/h,為中型鍋爐;容量小于60t/h,為小型鍋爐。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燃煤鍋爐有70%[1]以上是中小型鍋爐,以供熱為主,布局分散,而且多處于人群聚居地和工商業區。

1 二氧化硫控制技術

中小鍋爐脫硫技術可分為三類:燃燒前脫硫、燃燒中脫硫及燃燒后脫硫(煙氣脫硫)。

1.1燃燒前脫硫

燃燒前脫硫是指利用選煤技術降低煤中硫成分,煤的含硫量可降低40%[2]。選煤技術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和微生物法。物理法是我國廣泛采用的選煤技術,主要有跳汰選煤、重介質選煤和浮選等,物理法針對煤中的無機硫成分;化學法針對煤中的有機硫成分,主要有堿液法和其他氧化法;生物脫硫是利用微生物(氧化亞鐵硫桿菌和氧化硫桿菌)將煤中硫分轉化為硫酸鹽。生物脫硫能去除煤中90%的黃鐵礦和40%有機硫[3]。物理法和化學法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產生廢水的較高濃度的懸浮物和COD。生物脫硫由于微生物繁殖速度有限,因而工業化程度較低。

1.2燃燒中脫硫

燃燒中脫硫是指在煤燃燒過程中,將煤中的硫分轉移到固體廢物中,減少SO2的排放,主要技術方法有煤粉爐直接噴鈣脫硫和型煤固硫。煤粉爐直接噴鈣原理是在爐膛低溫區域噴鈣,吸收SO2,脫硫效率僅為30%~40%,脫硫效率有限,通常和尾部活化器增濕相結合,可使脫硫效率達到70%以上[4]。固硫技術是通過向煤中加入固硫劑(石灰石),煤燃燒生成的SO2與固硫劑反應生成硫酸鹽而留在灰渣中,固硫技術的脫硫效率一般為40%~50%[5]。

1.3燃燒后脫硫(煙氣脫硫)

燃燒后脫硫即鍋爐煙氣脫硫,是當前主要的脫硫方法。煙氣脫硫技術原理是利用吸收劑吸收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并使其轉化為穩定的硫化合物。煙氣脫硫技術按脫硫劑及脫硫反應產物的狀態可分為濕法、干法及半干法三大類。其中濕法脫硫技術應用較為廣泛,主要的濕法脫硫工藝有石灰/石灰石-石膏法、鈉鈣雙堿法和氨法。

1.3.1石灰/石灰石—石膏法

工藝原理:鍋爐煙氣經進口擋板進入增壓風機,通過煙氣換熱器后進入吸收塔,洗滌脫硫后的煙氣經除霧器除去帶出的小液滴,再通過煙氣換熱器從煙囪排放,脫硫副產物經過旋流器、真空皮帶脫水形成脫水石膏,脫水石膏含水率小于10%。

圖1 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工藝流程

采用石灰或石灰石作為吸收劑時,濕法脫硫系統運行控制指標各不相同。

表1 石灰法和石灰石法脫硫運行控制指標對比[6]

石灰/石灰石-石膏法是主流脫硫工藝,90%以上的鍋爐煙氣脫硫采用該工藝,脫硫效率大于95%,技術成熟,運行可靠性高,對煤種適應性強。我國石灰、石灰石資源豐富,吸收劑價格低廉,但是脫硫設備易腐蝕、結垢、堵塞,此外脫硫石膏資源化利用是當務之急,每脫出1tSO2,產生2.7t石膏混合物,據統計我國脫硫石膏的利用率不超過10%,脫硫石膏處理已成難題[8]。

1.3.2鈉鈣雙堿法

工藝原理:它首先用一種堿(通常是氫氧化鈉或碳酸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氫鈉;然后在再生池內用石灰或石灰石將亞硫酸氫鈉再生成亞硫酸鈉,再生的吸收液循環再利用,而SO2以亞硫酸鈣和石膏的形式析出。

吸收脫硫過程:2NaOH+SO2→Na2SO3+H2O;Na2SO3+SO2+ H2O→2NaHSO3

堿液再生過程:2NaHCO3+Ca(OH)2→Na2SO3+CaSO3·1/2H2O+3/ 2·H2O

Na2SO3+Ca(OH)2→2NaOH+CaSO3

氧化過程:2Na2SO3+O2→2Na2SO4;2NaHSO3+O2→2NaHSO4

圖2 雙堿法工藝流程

鈉鈣雙堿法最早在美國和日本得到應用,脫硫效率為90%以上[9]。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鈣、硫酸鈣的溶解度較小,容易結晶析出,容易造成吸收塔設備及管道的堵塞;雙堿法采用鈉基脫硫劑,其堿性強,生成的亞硫酸鈉和硫酸鈉的溶解度較大,相對于石灰/石灰石-石膏法,雙堿法對設備的堵塞有較大改善。但是雙堿法工藝較為復雜,設備占地面積大;由于氧化副反應生產的硫酸鈉無法再生,需要不斷補充鈉基吸收劑,吸收劑的成本較高。

1.3.3氨法脫硫

工藝原理:鍋爐煙氣進入吸收塔,含氨的吸收液吸收煙氣中的SO2,脫硫后的凈煙氣經除霧按要求排放。吸收液吸收煙氣中SO2后在氧化設施中被氧化成硫酸銨,所形成的硫酸銨溶液脫水干燥,產物為含水率小于5%的硫酸銨。

吸收反應:NH3+H2O+SO2→(NH4)2SO3

氧化反應:(NH4)2SO3+O2→(NH4)2SO4

圖3 氨法工藝流程

氨法脫硫為液氣反應,接觸面積大,脫硫效率高一般大于95%;脫硫裝置的工藝簡單,布置合理,占地面積小,與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技術相比,占地面積可節省50%以上[10]。副產物硫酸銨價值高,經濟效益高;但設備腐蝕較為嚴重,脫硫劑氨水成本高,有足夠低廉的廢氨水來源的企業(化肥廠)適宜選擇氨法脫硫;氨易揮發逃逸,形成氣溶膠,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尤其對鋼結構建筑有較強的腐蝕。

綜上所述,從脫硫率、使用原料、副產品及其用途等方面,對比石灰石-石膏法、雙堿法和氨法的脫硫情況,結果如表2所示。

表23 種脫硫方法比較

2 氮氧化物控制技術

目前,控制NOx排放的技術措施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低NOx燃燒技術(爐內脫氮技術),依據NOx形成機理,改造鍋爐,抑制NOx生成。另一類是煙氣凈化技術,將生成的NOx還原為N2,從而脫除煙氣中NOx;常見的煙氣凈化技術主要有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SNCR)、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SCR)、SNCR-SCR聯合脫硝。

2.1低氮燃燒技術

低氮燃燒技術主要有空氣分級燃燒技術、燃料分級燃燒技術、煙氣再循環技術。

空氣分級燃燒的原理是將燃料燃燒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燃料在缺氧條件下燃燒,空氣量為總燃燒空氣量的70%~75%,降低NOx在該燃燒階段的生成量;第二階段,將剩余空氣送入爐膛,與第一階段煙氣混合完全燃燒。該方法可使NOx的排放量減少15%~30%[12]。

燃料分級燃燒的原理將爐膛分為主燃區、再燃區和燃盡區,在主燃區送入80%~85%燃料,在過量空氣系數大于1的條件下燃燒并生成NOx;在再燃區送入15%~20%燃料,使再燃燒區呈還原性氣氛,將NOx還原成N2;在燃盡區送入空氣,使再燃燃料完全燃燒。一般采用該方法可使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降低40%左右[13]。

煙氣再循環技術是將空氣預熱器前的一部分低溫煙氣抽出,直接送入爐內,降低燃燒溫度,降低氧氣濃度,NOx生成受限。煙氣再循環率為15%~20%,NOx減排效率約為25%[14]。

2.2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SNCR)

工藝原理:SNCR技術,即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是將氨水或尿素在一定的條件下與煙氣混合,反應溫度在800℃~1100℃,在不使用催化劑的情況下將NOx還原成為無毒的N2和H2O。當還原劑為氨(NH3)時,其發生的反應主要如下:

SNCR脫硝工程主要包括還原劑的儲備與制備、輸送、計量分配及噴射。SNCR技術是利用鍋爐爐膛作為脫硝反應器,通過改造鍋爐可實現此技術的利用,因此SNCR技術的建設周期較短、成本較低,適用于改造中小型鍋爐,具有較好的經濟性,但脫硝效率較低,實際運行結果表明,應用于大型電站鍋爐的SNCR的NOx的還原率只有25%~40%[15],可能造成較高的氨氣逃逸率。

2.3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SCR)

工藝原理:利用還原劑在催化劑作用下有選擇地與煙氣中的NOx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氮氣和水的方法。

圖5 SNCR工藝流程

圖4 SNCR工藝流程

SCR技術主要包括還原劑系統、催化反應系統、公用系統和輔助系統。SCR催化劑的主要成份為V2O5,催化劑類型可分為平板式、蜂窩式和波紋板型,反應溫度為320℃~400℃,催化劑分層布置,一般為2~4層[16]。煙氣中顆粒物、堿金屬(鉀、鈉)和砷會導致催化劑活性降低。SCR是一種高效脫硝技術,脫硫效率為70%~ 90%,但整套SCR系統壓力損失較大,約1000Pa[17],增加能耗,該技術投資、運行成本較高。低氮燃燒、SNCR、SCR技術比較。

3 結語

鍋爐燃燒前脫硫和燃燒中脫硫的脫硫效率有限,面對國家日趨嚴格的環保標準,當前中小鍋爐脫硫技術主要考慮煙氣脫硫,而煙氣脫硫技術中以濕法脫硫應用較為廣泛,因為濕法脫硫工藝是目前較為成熟可靠的煙氣脫硫技術,脫硫效率較高,能夠有效吸收煙氣中二氧化硫,使煙氣達標排放。但如何有效對濕法脫硫副產物的進行資源化利用,是濕法脫硫技術亟待解決的問題,以石灰/石灰石-石膏法為例,2010年,我國每年排出脫硫石膏1500×104t[19]。大量的副產物仍然以露天堆放為主,不僅占用土地資源,還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低氮燃燒技術對NOx的產生進行源頭控制,并且投資省,系統復雜性低,是最為經濟的脫硝方式,在我國很大一部分鍋爐燃燒器都進行了低氮燃燒技術改造,但低氮燃燒技術脫硝效率有限,為了確保鍋爐煙氣中NOx達標排放,低氮燃燒技術通常與SNCR或SCR技術聯合應用。SCR技術投資成本高、占地面積大,在大型發電機組應用廣泛;SNCR技術是一種建設周期短、投資少、脫硝效率中等的煙氣脫硝技術,它比較適合于對中小型電廠鍋爐的改造,SNCR技術和其他脫硝技術的聯合應用可在較低投資成本下進一步降低NOx的排放。例如針對無法加裝大量催化劑的中小型鍋爐,SNCR/SCR技術具備較好的應用前景。

我國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以煤為主要能源,我國大型發電機組均以裝備脫硫脫硝設備,當前控制中小鍋爐煙氣污染已是必然趨勢,中小鍋爐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采用有效適宜的脫硫脫硝技術,實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減排,這將對改善我國大氣環境質量和減少酸雨危害起到關鍵作用。

[1]楊飏.中小型鍋爐煙氣脫硫(FGD)的技術路線[J].中國環保產業, 2009(8):19-27.

[2]張海倫.中小鍋爐脫硫工藝探討[J].節能與環保,2000(5):13-14.

[3]陳行濱.中國燃煤電站鍋爐燃燒前脫硫技術分析[J].福建能源開發與節約,2002(1):44-46.

[4]蘇保玲.pH值控制在中小型鍋爐煙氣濕法脫硫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7.

[5]李彩亭,曾光明.我國中小型燃煤鍋爐脫硫技術現狀[J].能源工程,1998(2):9-12.

[6]陳蓮芳,徐夕仁,馬春元.石灰和石灰石濕法脫硫系統運行控制指標探討[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5,27(1):50-52.

[7]呂波,況世選.淺談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脫硫[J].科技致富向導, 2010(21):151-151.

[8]汪波,劉全祥.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工藝中存在的問題探析[J].中國環保產業,2008(11):44-46.

[9]吳穎,王崠.雙堿法煙氣脫硫技術研究進展[J].綠色科技,2013(2):149-152.

[10]姜樹偉,秦翠娟,盧作基.濕式氨法煙氣脫硫技術的競爭性分析[J].能源工程,2013(2):59-62.

[11]毛樹標.煙氣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分析[D].浙江大學,2005.

[12]黃東.火電行業氮氧化物控制技術經濟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

[13]楊飏.氮氧化物減排技術與煙氣脫硝工程[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

[14]黃東.火電行業氮氧化物控制技術經濟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

[15]路濤,賈雙燕,李曉蕓.關于煙氣脫硝的SNCR工藝及其技術經濟分析[J].現代電力,2004,21(1):17-22.

[16]楊衛娟,周俊虎,劉建忠,等.選擇催化還原SCR脫硝技術在電站鍋爐的應用[J].熱力發電,2005,34(9):10-14.

[17]周英貴,王生公.鍋爐煙氣脫硝方案選擇及其經濟性分析[J].熱力發電,2012,41(4):1-3.

[18]張棲.SNCR-SCR混合法在中小型鍋爐的應用前景研究[J].科技傳播,2013(12).

[19]戴海夏,錢華,耿春女,等.燃煤電廠煙氣脫硫石膏循環利用與市場需求分析[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7(11):1-3.

張帆(1988—),湖北宜昌人,碩士,從事環保工藝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石灰石濕法石灰
電石灰改良膨脹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昆鋼120t轉爐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藝生產實踐
不同有效成分的石灰消毒防病效果的比較試驗
燒結煙氣石灰石-石膏脫硫法三廢治理研究
一種自制的簡易進堆石灰石取樣器
用石灰食鹽水浸泡稻草喂牛好
基于石灰石巖性的超近距管溝爆破試驗研究
濕法脫硫除霧器性能及堵塞原因分析
轉爐煙氣濕法除塵技術的發展及改進
中蒙醫解毒化濕法治療布魯氏菌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