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入境旅游相關性分析(2002—2016)

2016-12-08 00:08劉小燕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入境旅游人民幣匯率相關性分析

劉小燕

摘要:旅游業具有敏感性的特征,匯率因素的變動會對出入境旅游產生顯著影響,對匯率變動與入境旅游業的關系進行研究具有必要性。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有關匯率變動對國際旅游業影響的研究文獻進行了歸納和分析,結合15年來的入境旅游相關數據和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論指出,人民幣匯率與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和入境游客數皆成反向線性關系。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入境旅游;相關性分析

一、匯率因素與入境旅游的相關性研究述評

國際旅游是伴隨著旅游客源國與目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而產生,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講,入境旅游的增加有利于擴大旅游貿易順差,僅2015年,中國接待入境游客13382.04萬人次,同比增長4.14%。2015年入境旅游外匯收入1136.5億美元,旅游服務貿易順差91.5億美元,這一切都直接反映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在世界范圍內的受認可程度。

在分析國際旅游的影響因素中,Anthony G. Webber(2001)將匯率作為解釋變量,選擇季度數據和9個主要旅游目的國,運用協整方法分析了澳洲境外休閑旅游的長期需求,他認為匯率變動勢必會影響旅游需求。Neelu seetaram(2010)利用動態面板數據的協整技術來確定澳大利亞的入境游客彈性,把收入、實際匯率和機票價格作為入境需求的決定因素,選擇1991年至2007年來源于10個主要市場的入境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從旅游需求彈性上進行了長期和短期的對比。

國內學者的研究中,定性研究方面,耿選珍、鄧建平(2006)、荊虹(2006)都認為匯率升值的會導致旅游人數的減少進而降低旅游外匯收入,但是存在一定的幅度問題。陳卓(2006)、劉晏兵(2006)對匯率變動幅度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認為小幅度變動的人民幣匯率并不能對入境旅游的需求量產生明顯影響。曾博偉(2007)認為人民幣的升值幅度過快,世界范圍內中國旅游業的價格優勢將逐漸喪失,可能減少價格彈性相對較小的商務、會議游客的入境游。

在定量研究層面,章澤武(2006)選取經濟增長、實際有效匯率指數作為自變量,建立入境旅游增長的回歸模型,分析了匯率的變動對入境旅游需求量的影響,他認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每上升1個點,可能會使入境旅游收入下降0.5465億美元。諶坤(2006)通過出入境游人數、人均旅游外匯收入、人民幣名義匯率以及人民幣實際匯率因素與旅游外匯收入的關系,得出人民幣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的適當貶值有利于旅游創匯。李承斌(2007)的協整分析發現,長期情況下,人民幣實際貶值或升值1%,將有可能導致國際旅游收入增加或減少37.9384%。趙東喜(2010)選擇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度數據,運用協整與誤差修正模型分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變化對美國市場需求的影響,他認為美國市場較為特殊,由于旅游者對中國旅游產品需求穩定性強,反而對旅游產品的價格不敏感。

二、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入境旅游數據分析

(一)15年來人民幣匯率變動(2002-2016)

2015年以前,人民幣升值趨勢明顯,2015年之后,尤其是2016年,人民幣貶值趨勢明顯。在人民幣納入SDR籃子貨幣之后,為了減弱人民幣這種高估的壓力,中國央行不得不宣布一套人民幣匯率新的權重指數,以為這樣做,人民幣對美元是貶值了,但對非美元并沒有貶值甚至可能是升值的。這樣,從數據上來看,這就既可以減弱維持人民幣高估之壓力,又能夠讓國際市場感覺人民幣并沒有貶值。

從人民幣對美元、日元、港幣和歐元四大幣種的匯率的數據和變動曲線來看,總體波動并不是特別大,除了日元在2007-2008年期間呈現明顯的升值趨勢,在2011年前后呈現明顯的貶值趨勢之外,就是2015年之后的較為明顯的貶值趨勢。

而人民幣對港幣、美元和歐元在2015年以前都是呈現總體的升值趨勢,2015年以后則是比較明顯的貶值趨勢。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幣對歐元則在2014年前后經歷了先貶值、再升值、再貶值的W型曲線。

(二)入境旅游人數與入境外匯收入

從趨勢圖和數據上來看,2002年至2013年的入境游客數和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基本保持平衡,波動幅度非常小,但是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增加非常迅速,超過100%的環比增長率。2014年之后,入境游客數和入境旅游外匯收入開始呈現上升態勢。

(三)人民幣匯率波動與中國入境旅游數據相關性分析

從15年來的人民幣匯率曲線變動和15年來的入境游客數、入境旅游外匯收入的數據來對比發現,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并沒有對入境游客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

李凌鷗(2004)、劉媛媛(2005)等人在很早前就研究過人民幣匯率對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和入境游客數的關系,都是以人民幣匯率為自變量構建簡單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荊虹(2006)、陳卓(2006)等人在研究時發現,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較小時,對入境旅游的影響非常細微。

本文將用回歸方程的方式進行檢驗15年來的人民幣匯率波動分別和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入境游客數之間的關系,從而驗證我們從數據趨勢中得到的結論,由于三個變量的單位并不一致,因此將三個變量都進行標準化處理,其中,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利用人民幣和四大幣種的標準化分數的算數平均數來作為總體波動數據,其他兩個變量則以15年來數據的算數平均數作為基礎,來計算標準分,從而得到表3。

將入境外匯收入標準分定義為Y1,入境游客數標準分定義為Y2,人民幣匯率標準分定義為X,則可得出兩個一元回歸方程:

Y1=a+bX; Y2=c+dX;

表3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可以計算出兩個線性方程分別為:

(1)Y1=6.46-5.461X; (2)Y2=1.635-0.635X;

從SPSS中得出,兩個線性方程相應的P概率都是小于0.05,代表變量X與Y1、Y2確實存在線性關系。而事實上,2015年以前,人民幣匯率總體是升值的,2015年以后則是貶值的。因此,從方程參數來看,可以得出,人民幣匯率的提升,會造成外匯收入的減少,匯率的提升代表的是貶值。同樣的道理,入境游客數也和人民幣匯率呈現出反向的關系。

結論

人民幣貶值勢必會造成大量資金逃出國內,但是從旅游業來看,情況相反,一方面,增加國外游客進入中國消費,擴大旅游服務貿易順差,國內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此基于增加對外宣傳,吸引國外游客進入;另一方面,會從某種程度上抑制國內游客的出境旅游意愿和出境后的購物意愿,將會有更多的民間閑散資金在國內進行消費,推動國內生產消費的新一輪高峰。

參考文獻:

[1]Anthony G.Webber.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Co-integration in Tourism Demand[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39(4)

[2]Neelu Seetaram.Use of Dynamic Panel Co-integration Approach to Model International Arrivals to Australia.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0,49(4)

[3]耿選珍,鄧建平.淺析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11)

[4]荊虹.論匯率變動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及對策[J].金融經濟,2006(24)

[5]陳卓.淺析匯率變動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J].財經縱橫,2006(06)

猜你喜歡
入境旅游人民幣匯率相關性分析
國內入境旅游波動周期研究綜述
我國入境旅游貿易發展現狀及策略探析
河南省入境旅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