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滴雖小蘊濤聲——單線敘事下的宏大主題

2016-12-12 05:11陳炳健
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單線梧州傷者

◎陳炳健

水滴雖小蘊濤聲——單線敘事下的宏大主題

◎陳炳健

傳遞溫暖

佛經里有言:“一花一世界,剎那成永恒?!边@句話不僅反映了佛教的世界觀,也闡明了微觀與宏觀、瞬間與永恒在某種意義上的同一性。在文藝作品中,這一玄妙的邏輯關系體現得更加清晰。一滴水雖小,但它能映射一個世界的倒影;一首詩雖短,卻往往道盡了世間的情感和哲理。所以,在文藝的世界里,宏大的主題并不一定要用宏大敘事才能反映,有時微觀敘事更具直指人心、洞悉世界的作用。這一藝術規律近年來也開始被黨教片創作者所重視,有很多人開始嘗試以微觀敘事或單線敘事來反映較大主題。2014年我們拍攝的《溫暖同行》也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從單線敘事中另辟蹊徑

對于黨教片制作者來說,雖然接觸到的經常是一些比較大的主題,但卻未必運用得好宏大敘事。因為,宏大敘事追求全面、深刻,甚至盡善盡美,本身就是一種很難把握的敘事方法。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妨換一下思路,揚長避短,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考慮一下以微觀敘事來實現創作目的的可能性。

2012年,梧州市委組織部想拍攝一部專題片,來反映梧州市委組織部和梧州各界關懷返鄉摩托車大軍的事。廣西有很多農民工在廣東打工,近年來由于春運一票難求,無數農民工在春節期間會駕駛摩托車、電單車回家過年,這是一個全國關注的熱點問題。摩托車大軍從廣州、深圳等地出發,一路經肇慶、梧州進入廣西境內,偏遠地區的農民工還要向前經貴港、南寧直到河池、百色等地。長途跋涉,餐風飲露,其中辛苦自不用說,有時還會發生各種危險。為了他們的健康和安全,每到春運期間,梧州市委組織部都會聯合各部門,并發動社會志愿者,在沿途設立服務站,給遠道回來的鄉親送上一絲溫暖、一份關懷,這個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不計其數。故事太多,每一個似乎都不該遺漏;感動太多,每一點似乎都需濃墨重彩。用一部短促的專題片來講這么大的事件,感覺就像“挾泰山以超北?!?,讓人力不從心。這個片子我們前后準備了兩年,拍攝了大量的素材,也采訪了很多人,但卻遲遲沒有動手去制作,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講述、該講述什么。

直到2014年,我們在采訪中發現了我們的主角鄒丹。鄒丹的身上有一種說不清的特質,她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誰最需要幫助;她只要一出面,就能安撫住農民工的情緒,使人感到安心。我們覺得,這是一種天生的母性。這種母性不需去教,也不需去學,關鍵在于要擁有一顆飽含同情的心。從創作者的角度去看,這樣的一個女性其實不僅僅代表她自身,也能代表一種陽光普照式的集體溫暖。所以當時我們就做了決定,與其在故事的海洋中迷途,不如把這場敘事小型化,將集體的溫暖用鄒丹這樣一個人物來具象化地表達出來。就這樣,我們確定了創作的主導思路——單線敘事。

對事件的深入挖掘

專題片一般追求以充分的素材、翔實的資料和客觀的角度來強化敘事的說服力,這也一直是黨教片制作的主導思維。不過,新時期的傳播特點和受眾取向已經改變,觀眾已經不是被填鴨的對象,而是節目的選擇者,他們不再愿意觀賞和分析情節復雜、素材眾多的片子,寧愿選擇一個一目了然、發人深思的故事。單線敘事因此有了更廣闊的市場。不過,要想把這種敘事方法運用好,首先還是要把故事講精彩。

《溫暖同行》的情節主線是鄒丹在服務站幫助一個受傷孕婦的事情。為了講好這個故事,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首先,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跟拍鄒丹,因此鄒丹搶救孕婦的事件發生時我們就在她的周圍,自然記錄下了第一手素材。當然,摩托車因躲避面包車而倒下的那一瞬間我們不可能捕捉到,因為誰也不會提前知道這事故在哪一天、什么地點發生。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來的事非常牽動人心。當時我們與電視臺兵分兩路,一路繼續跟拍傷者,一路跟拍肇事者和交警。當傷者被送到服務點的時候鄒丹出現了,兩個人就此有了交集,造成了“巧合”。因此,我們拍下了鄒丹在救助這位孕婦時表現出的耐心、細心。孕婦剛送到服務站時,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異常,如果不是鄒丹耐心詢問、細致檢查,可能就發現不了危險,從而就會錯失挽救胎兒生命的最佳時機。而這些細節我們的鏡頭都沒有錯過,這是一件幸運的事。當然,幸運其實一直屬于有準備的人。

其次,我們在救助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當一個事件出現在面前時,如何紀實拍攝,如何引導主角表現,這是兩難。引導太多會影響事件本身的發展,不引導又可能會使事件發展過于平淡。所以,把握好采訪引導的度相當關鍵。我們是采取一種若即若離的鏡頭提示來達成有限引導的目的。當時,鄒丹站在傷者身邊不停地安慰,我們也以為沒什么大事,就任由鄒丹自己主導現場,甚至我們一度覺得可以關機離開了。但是鄒丹在詢問時逐漸凝重的表情使我們意識到了異常,開始把鏡頭一一瞄準鄒丹所問及的傷者身體上的各個部位。這種客觀介入也對鄒丹造成了一定影響,使她更加懷疑傷者的真實傷情。最后,鄒丹獲知傷者是位孕婦,再綜合其他一些跡象,得出了傷者腹內胎兒面臨險境的結論。

深入采訪

把握情節的升華點

單線敘事的外在結構特點就是講好一個故事,但是我們拍片不能單純地講故事,還要升華情感和主題,否則就不算是完成了創作。所以,在后期處理中,要把握好事件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節點來交代背景、烘托主題和升華情感,從而達成小中見大、滴水藏海的創作目的。

片子是從鄒丹這個人物開始切入的,通過畫面交代鄒丹是誰,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這時候因為事件還沒有發生,我們就乘機帶出關愛返鄉摩托車大軍這個大背景。這是必要的鋪墊,使觀眾迅速進入事件情境,并在片子的制高點設置了主題,領導全片的情節節奏和情感基調。

在事件發生過程中,我們跟隨傷者來到了服務站。在服務站里,鄒丹和傷者之間的交流也是漸進式的。鄒丹先要安撫住傷者的情緒,然后再與傷者拉近關系使其打消防備,接著才是詢問傷情,最后才根據判斷叫來了救護車。這個過程全部體現在熒屏上其實是比較冗長沉悶的,所以我們在此處適時地插入其他內容。一方面,交代現場環境,展現市直各機關給農民工送幫助、送溫暖的畫面,進一步地為深化主題做鋪墊;另一方面,用解說講述鄒丹以往的一些日?;顒?,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埋下伏筆。

傷者被送到醫院以后,接下來的敘事就具有一定的時間跨度了,情節的節奏開始變慢,細節也比較分散。此刻,一方面要強化這一部分的敘事效果,另一方面則要開始進行情節收束,所以我們適時地加強了敘事的抒情色彩,在升華主題之前先作情感升華。在這里我們也預先埋下了個伏筆,在片子開頭就用畫面和同期聲表現了鄒丹手機里嬰兒的相片和嬰兒的哭聲,讓鄒丹與嬰兒的命運連結在一起。而在孕婦進入病房接受救治的畫面之后,我們開始用照片資料和解說講出嬰兒出生的過程和孕婦一家對鄒丹的感激。最后,我們以嬰兒的笑聲為結尾,從而使片子的主題具有了更多深刻的內涵,關于生命,關于大愛。

就這樣,我們的片子從頭到尾也只講了一個故事。但是,意在言外,那種來自組織的濃濃溫暖之情,那種對于弱勢群體的拳拳關愛之心,早已經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出來。這時再羅列數據、引證其他素材,在我看來就有蛇足之嫌了。那么,片子就在這里戛然而止吧。

(作者單位:廣西梧州市委組織部)

猜你喜歡
單線梧州傷者
中共梧州城工委
中老鐵路單線長隧貫通 國內玉磨段完成投資近九成
單線重載鐵路雙接近區段設置方案探討
梧州工人運動的急先鋒
幫助
將傷者送往醫院后再開溜是否構成逃逸罪
八十多載后尋訪梧州
夢梧州(外兩首)
單線半自動車站接近區段電碼化探討
侗醫用木頭接骨保住傷者上肢66年1例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