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與柏拉圖美學思想之比較分析

2016-12-13 00:03邊萃薛婧婧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審美情感理性理念

邊萃++薛婧婧

摘 ? 要: 孔子和柏拉圖分別是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的思想先驅,二人美學思想對中西方美學的發展影響深遠。本文就二人美學思想的基礎和出發點,對美的根源和本質的探討以及在審美和文藝心理活動中情感因素的突出地位及特點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客觀地評價他們在美學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學地促進中西美學的融合,更好地推進現代美學建設。

關鍵詞:仁學;理念;審美情感;理性

中圖分類號:B22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243-01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年)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時也是中國美學的開山鼻祖,柏拉圖(前427-前347年)作為古希臘時期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同樣以其美學思想被視為西方美學的開拓者。二人的美學思想影響深遠,分別為中西方美學傳統的形成和美學思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果要探究中國美學與西方美學的特點和差異,就必須從研究這兩位美學家的美學思想特點入手。

一、孔子和柏拉圖美學思想的基礎和出發點不同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美學思想的基礎便是仁學。仁學是孔子的一種道德哲學,所謂“仁者愛人”,孔子賦予“仁”的含義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尤指親善互愛的待人方式,在此基礎上孔子又將“仁”的理念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鬃诱J為“克己復禮”為仁,主張恢復西周時期自上而下的禮法制度,其目的雖為維護奴隸制宗法制度,保障統治階級的利益,但也具有普遍的人民性,表現出對人民的重視和愛護,充分反映出人本主義色彩在春秋末期的體現。

柏拉圖的美學思想的基礎和出發點是理念論。理念論是柏拉圖建立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所謂“理念”,是指一種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識和客觀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是宇宙中普遍永恒的原理大法。柏拉圖認為,世界的本原就理念,理念是第一性的,是恒定不變的唯一真實,我們所接觸到的現實世界是源自理念世界而產生的摹本,是第二性的。這種理論完全顛倒了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一種唯心主義思想。另外,其理念論與宗教神學有著共同的認識根源,如柏拉圖在探討美的來源的問題上就屬于神秘主義或半神秘主義,他似乎認為,真正的美是神靈賜予的,“神對于詩人們像對于占卜家和預言家一樣,奪去他們的平常理智,用他們做代言人,正因為要使聽眾知道,詩人并非借自己的力量在無知無覺中說出那些珍貴的詞句,而是由神憑附著來向人說話”。

如果說,孔子的美學思想由于與其仁學相聯系,因而具有鮮明的感性實踐和道德倫理特色,那么柏拉圖的美學思想則由于與其理念論相結合,因而具有深厚的理性思辨和宗教神秘主義色彩。兩種思想體系差別在美學思想上的烙印是顯而易見的。

二、在探討美的根源和美的本質上,孔子和柏拉圖分別采用了不同的途徑,并各自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自古希臘時代的柏拉圖以來,美的本質問題就成了美學中最深奧、最困難的問題之一,也是從柏拉圖開始,就不斷有學者試圖給“美”下一個定義。因此,基于理念論,柏拉圖提出,感性具體事物的美是相對的,是不真實的,而美的理念才是真實存在并且永恒不變的。柏拉圖說:“一個東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為美本身出現于它之上或者為它所“分有”,……美的東西是由美本身使它成為美的?!庇纱丝梢?,“美本身”或“美的理念”是先于具體的美的事物,并且決定著具體事物的美的,是美的根源和美的本質。柏拉圖假定存在著一個可以脫離具體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詢問“美本身”究竟是什么,這里,柏拉圖其實是忽視了實體與屬性之間的根本區別。

孔子則從其仁學出發,把美與人的感性實踐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其對于美學問題的提出與探討,既與當時社會的政治、倫理和人生理想緊密相關,也是組成早期人類思想整體的重要內容。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所強調的,就是美與善的一致與和諧。與此同時,孔子也充分肯定了詩歌、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本身的美,把美同藝術的特征和感性形式聯系在一起。值得肯定的是,孔子強調了“美”與“善”分別作為藝術表現形式和藝術表現內容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因此,他既看到了美與善之間的和諧與一致,又能夠認識到美與善屬于不同范疇,這是對春秋前美善同義的傳統觀念的一種突破,無疑成為中國美學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歷史性飛躍。

孔子論美,重在美與人的社會倫理實踐的聯系,強調美與善的相互統一。這不僅與柏拉圖否定現實世界美的真實性的觀點完全不同,而且也與柏拉圖強調理念世界的美即是真的思想大相徑庭。

三、在對美感的認識上,孔子和柏拉圖都注意到審美和文藝心理活動中情感因素的突出地位及其特點,但兩人對審美情感的作用及其與理性的關系卻有不同的分析和解釋

柏拉圖對審美和藝術的情感特點及作用的分析主要是以其建立在理念論基礎上的倫理學說為依據的。柏拉圖的倫理學說是抬高理性、貶低情欲的。他認為人的靈魂由理性、意志和情感(欲望)三個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各有其不同的功能和地位。理性居于統率地位,其功能是發號施令,指揮靈魂的其他部分。意志則為理性而行動,協助理性控制情欲。情欲的唯一功能便是服從。真正的德或最高的德須以理性為基礎,而情欲則是人性中的無理性和低劣部分,它應當受到理性的控制??墒?,柏拉圖在考察和分析審美和文藝心理活動時,卻認為審美和藝術的情感作用是排斥理性,不受理性控制的,因而也就不符合他的倫理學說。

孔子在評價詩、樂時,曾提及審美和文藝心理活動中情感因素的突出特點?!墩撜Z》作為記錄孔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有關孔子談論詩歌對人的陶冶作用的語段:“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睆拿缹W角度分析,孔子認為,詩歌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興、觀、群、怨”這四個方面,即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鍛煉合群性、學得諷刺方法,言簡意賅地概括出了詩歌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心理特點。而在四個方面中,孔子把“興”擺在“興、觀、群、怨”的首位,不難看出他對于藝術審美的情感作用、情感特點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孔子并沒有忽視情感活動與認識活動和理性作用的關系,而是在考察美感心理特點的時候,將藝術欣賞、審美活動中的情感和認識、感性和理性有機地結合和統一起來進行分析探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對二人美學思想的比較之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審辯他們各自的合理優越之處和欠缺不足之處,可以更客觀地評價他們在美學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譬如,柏拉圖強調美的本質和普遍性而將其與美的具體事物相區別,重視對藝術與現實關系的研究;孔子強調審美和藝術的情感特點以及情與理的和諧統一,重視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等等,都是他們各自對人類美學思想寶庫的獨特貢獻。如果我們能通過孔子和柏拉圖美學思想的比較,正確地評價和吸納其合理的、有價值的東西,那么,我們就會在中西美學的融合中推進科學的現代美學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柏拉圖(古希臘).朱光潛(譯).文藝對話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4.

[3]葉郎.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審美情感理性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課堂教學改革
遵循課程理念,探尋專業成長之路
欲望膨脹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用心處事
淺談色彩中的色調
理性思考嚴謹推理優先概念
高中語文教學與審美情感培養
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探討
用比喻構筑的審美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