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濾袋的噴吹實驗研究

2016-12-16 06:05馬學軍鄧四二
新世紀水泥導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實驗臺清灰濾袋

馬學軍鄧四二

1.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23;2. 河南中材環保有限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02

8 m濾袋的噴吹實驗研究

馬學軍1,2鄧四二1

1.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23;2. 河南中材環保有限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02

針對袋除塵器中的8 m濾袋,建立清灰模擬實驗臺,通過改變清灰壓力、噴吹時間,測試噴吹管前后端所帶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值,進行對比,確定8 m濾袋在正常的清灰壓力下、最薄弱的位置,清灰效果完全可以達到要求,在工程中可以應用。

袋除塵器 8 m濾袋 清灰 實驗

0 引言

目前,水泥行業普遍可以接受的濾袋長度在6 m~7 m。一般認為,濾袋超過7 m時,受上升速度的影響,其間距必須足夠寬,才能將上升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但采用側向進氣技術后,濾袋長度理論上不再受上升速度的影響,可以任意加長[1],但清灰仍然制約著濾袋加長,故水泥行業大量使用6 m~7 m濾袋,很少使用8 m及以上長度的濾袋。

本實驗以8 m濾袋側壁正壓力峰值來反映除塵器的噴吹性能,結合除塵器結構設計中所要考慮的參數及本實驗臺的實驗條件,實驗選取噴吹壓力(分氣箱壓力)、噴吹時間、脈沖閥所帶濾袋前后位置作為變量,通過改變這些參數對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進行對比和研究。

1 實驗原理

在脈沖清灰過程中,粉塵層受到多種力的共同作用,總體來說分為兩種,即保留粉塵層的力和清除粉塵層的力。其中,保留粉塵層的力包括粉塵與濾料之間的粘附力及粉塵之間的粘附力。清除粉塵的作用力有以下三種: 慣性力、垂直于濾料表面的氣流動壓力和重力。

(1)慣性力。脈沖清灰時,壓縮空氣噴吹使濾袋內的壓力急劇上升,濾袋以及濾袋表面的粉塵層一起受到強力沖擊而獲得很大的加速度,沿濾袋向外做徑向運動(也就是膨脹)。當運動到極限位置(即最大位移處)時,濾袋在張力作用下加速度降為零并開始沿徑向向內收縮,而濾袋上附著的粉塵層在慣性力的作用下仍然以原始速度向外運動,當慣性力足夠大時,粉塵層就可以克服自身與濾料之間的粘附力與濾料分離,大量塵餅脫離濾袋表面,并在重力作用下降落至灰斗收集[2]。

(2)垂直于濾料表面的氣流動壓力。

(3)重力G。與濾料表面分離的粉塵依靠重力沉入灰斗。一些研究表明,重力在清灰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只要粉塵層所受的慣性力足夠大就可以從濾料表面分離下來。

當選定濾料且過濾處于平衡狀態后,影響清灰力的主要因素即為正壓峰值和正壓峰值到達時間,濾料所受的壓力越大,受力時間越短,則粉塵分離力就越大。本實驗臺主要通過改變噴吹參數來研究正壓峰值以及到達時間。

2 實驗裝置

脈沖噴吹實驗臺的總體結構設計見圖1。脈沖噴吹實驗臺包含了以下設備:

(1)脈沖閥。脈沖閥是脈沖清灰系統中的執行機構。本實驗臺可用多種脈沖閥做測試,得到不同脈沖閥在同等條件下測試袋頭、袋中、袋底的清灰壓力??紤]工程中使用較多的脈沖閥是GOYEN牌,本實驗臺主要依據CA76mmGOYEN脈沖閥(淹沒式)進行測試。

圖1 脈沖噴吹實驗臺的總體結構

(2)分氣箱。主要用于安裝脈沖閥并和噴吹管連接,根據GOYEN公司提供的脈沖閥噴吹一次的耗氣量數據可知,3″脈沖閥一次的噴吹氣量為800 L/次,考慮到本實驗臺為在無粉塵情況下進行的實驗室實驗,且噴吹管較長、噴吹孔較多,所以分氣箱需要做的足夠大,以保證噴吹時有穩定的壓力。為便于實驗室測定,分氣箱選擇400 mm×400 mm矩形管焊接制作而成,容量靠與之串聯的儲氣罐保證。

(3)噴吹管。工程實際應用中,由于處理煙氣量的不同,袋除塵器的選型不同,每個脈沖閥所帶的濾袋數目不同,也就是噴吹管的長度不同。為驗證距離脈沖閥近端和遠端的不同,將噴吹管孔個數設計為可調節的結構,可在1~23個孔之間變動。本實驗選用23孔的噴吹管,噴吹管直徑采用規格Φ89 mm×3.5 mm無縫管制作,噴吹孔徑16 mm~16.5 mm。

(4)濾袋。本實驗選用Φ160 mm×8 000 mm玻纖覆膜濾袋進行測試。

(5)控制柜。通過PLC實現脈沖發生功能、調節脈沖時間寬度,驗證在不同脈沖時間寬度下清灰時,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

(6)供氣系統。

空壓機:實驗采用螺桿式空氣壓縮機,其工作壓力為0.8 MPa,容積流最小為0.6 m3/min,轉速860 r/min,外形尺寸為128 mm×45 mm×92 mm。

儲氣罐:用來保證脈沖閥每次噴吹后分氣箱內的壓力能快速恢復至設定壓力,容積1 m3。

過濾器和減壓閥:過濾器保證進入儲氣罐和分氣箱的氣體沒有固體顆粒物,過濾壓縮空氣中的雜質,確保脈沖閥正常工作。減壓閥的作用主要是將0.7 MPa的壓縮空氣壓力調整至實驗壓力。

(7)數據采集系統。

壓力傳感器:濾袋上、中、下部噴吹時壓力一般小于2 000 Pa,故選擇采用傳感器量程為0~5 kPa,根據濾袋長度,在袋口、袋身(中部)、袋底各放置一個,測量濾袋從上至下清灰時壓力到達時間和大??;分氣箱、噴吹管的壓力一般在0.4 MPa以下,故選用傳感器參量程為0~0.7 MPa,在分氣箱上安裝一個,噴吹管前、后端各裝一個。

數據采集儀:本系統采集控制軟件選用中商用組態軟件“組態王”。

3 實驗結果

定義:靠近脈沖閥的一端稱為噴吹管前端,遠離脈沖閥的一端稱為噴吹管后端。

(1)首先對噴吹管前端和后端的噴吹壓力進行驗證,在噴吹時測量噴吹管前后端的壓力變化是否有差異,實驗如下:

當噴吹壓力為0.3 MPa,噴吹時間分別為100 ms、150 ms、200 ms時,測得噴吹管前后端的壓力分別見圖2。

當噴吹壓力為0.3 MPa,噴吹時間分別為100 ms、

150 ms、200 ms時噴吹管前端、后端壓力對比,見圖3。

圖2 測得噴吹管前后端的壓力

(2)由于噴吹管前端的壓力小于后端,如果前端濾袋清灰能達到要求,則后端的濾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故采用第3孔(前端)進行測試(總孔23孔)。

當噴吹壓力為0.3 MPa,噴吹時間分別為100 ms、150 ms、200 ms時,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對比分別見圖4。

由圖4可知,濾袋上部的壓力遠遠大于濾袋中下部,在0.3 MPa噴吹壓力下,袋口的壓力可以達到750 Pa以上,而中下部小于300 Pa,但濾袋上部衰減快,中下部衰減慢。脈沖時間的延長只是減緩了壓力衰減的時間,并沒有提高袋口的噴吹壓力,而中下部的噴吹壓力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0.4 MPa噴吹壓力,脈沖時間100 ms、150 ms、200 ms,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對比見圖5。

0.3 MPa噴吹壓力,不同脈沖時間下,濾袋上部的壓力對比及下部的壓力對比見圖6。

由圖6可知,延長脈沖時間未能提高袋口的噴吹壓力,只是延長了壓力衰減時間。對濾袋中下部來說,脈沖時間的延長,可以適當提高噴吹壓力,當脈沖時間從100 ms提高到200 ms時,噴吹壓力可以提升180 Pa左右。

圖3 噴吹管前端、后端壓力對比

圖4 噴吹壓力為0.3 MPa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對比

圖5 噴吹壓力為0.4 MPa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對比

圖6 0.3 MPa噴吹壓力不同脈沖時間下濾袋上部、下部的壓力對比

脈沖150 ms,不同噴吹壓力下,濾袋上部、下部壓力對比分別見圖7。

由圖7可知,在相同的脈沖時間下,提高氣源的噴吹壓力,在濾袋的上口與濾袋下部的壓力均可以得到相應提高(氣源的噴吹壓力由0.3 MPa提高到0.4 MPa后,袋口的噴吹壓力可以提升200 Pa左右,底部的壓力大約提高了60 Pa)。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濾袋允許的范圍下適當提高噴吹壓力、延長脈沖時間可以提高袋除塵器的清灰能力,對較長濾袋下部的清灰顯得尤為重要。

圖7 脈沖150 ms不同噴吹壓力下濾袋上部、下部壓力對比

(3)對于噴吹管后端的濾袋,根據上述實驗,在同樣的噴吹壓力下,由于后端較前端壓力高,濾袋上、中、下部的清灰壓力也更高。為此,在噴吹壓力0.3 MPa、噴吹時間150 ms的條件下,將濾袋各部位壓力進行測試。

前端和后端濾袋上部、中部及下部的壓力比較見圖8。

由圖8可知,在0.3 MPa噴吹壓力和150 ms的噴吹時間下,噴吹管前端和后端濾袋上部的壓力大約相差600 Pa。濾袋中部的壓力相差大約150 Pa,從上部到中部,壓力急劇下降,尤其是前端的濾袋,中部壓力只有400 Pa左右,該處的濾袋清灰時壓力最小,因此當前端濾袋的中部壓力滿足清灰要求時,整臺設備就可滿足清灰要求。在0.3 MPa噴吹壓力和150 ms的脈沖時間下,濾袋下部的壓力均超過了400 Pa,二者之間相差大約220 Pa。

圖8 前端和后端濾袋上部、中部及下部的壓力比較

(4)增加文氏管前后濾袋各部位壓力檢測的結果。

行業內對文氏管的作用存有爭議。有人認為,除塵濾袋清灰時,在高速氣流通過文氏管時誘導5~8倍于噴吹壓縮空氣的二次空氣進入濾袋,造成濾袋瞬間急劇膨脹,由于氣流的反向作用,使積附在濾袋上的粉塵脫落,可以大大提高脈沖電磁閥噴吹強度與效果,降低壓縮空氣耗用量,節省了能源。也有人認為,文氏管的內徑急劇變小,通過的氣流在此處形成瓶頸,增加了花板上下的阻力,從而導致除塵器整機阻力上升。

這里暫且不討論過濾狀態下的阻力升高問題,我們對增加文氏管前后的濾袋各部位壓力值進行檢測,發現無論是0.3 MPa還是0.4 MPa,加上文氏管之后,濾袋上中下部的噴吹壓力峰值明顯降低,持續時間也沒有延長,并不能合理解釋引流的作用,反而使正常過濾狀態下的設備阻力增大,建議不使用文氏管。目前,工程應用中不使用文氏管而正常工作的實例還是很多的。

4 結束語

本實驗從噴吹壓力(0.3 MPa、0.4 MPa)、噴吹時間(100 ms、150 ms、200 ms)和噴吹管前后端三個方面,通過調整各個參數,取得了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值,并在調整某個參數時對前后濾袋上、中、下位置處的壓力進行了對比。

從噴吹壓力上說,隨著壓力的增加,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也隨之上升,濾袋上部壓力的提升尤為明顯。但濾袋上部的壓力衰減很快,持續時間較短。濾袋中下部的壓力雖然較低,但相對于濾袋上部持續時間較長。由此可知,提高噴吹壓力也是改善清灰效果的一種手段。在工程實用中,由于濾袋承受的噴吹壓力極限不同,需要針對不同的濾袋采用不同的噴吹壓力。如,玻纖覆膜濾袋要求的噴吹壓力在0.25~0.4 MPa,氈類、芳綸等可以承受的噴吹壓力可達0.6 MPa,在滿足清灰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用低壓噴吹。若濾袋使用時間較長,阻力較高,在濾袋可承受范圍內,可以適當提高清灰壓力,以達到提升清灰效果的目的。

從噴吹時間上說,本實驗通過調整脈沖寬度,從100 ms到150 ms再到200 ms,對濾袋上部、中部、下部的壓力分別做了檢測。結果表明,當脈沖寬度在100 ms到150 ms間增加時,濾袋上、中、下部的壓力也隨之提高,但當脈沖寬度達到200 ms時,濾袋各部分的壓力不升反降,說明一味延長脈沖寬度時間并不能有效提升清灰效果。一般情況下,脈沖寬度設置在150 ms就可以滿足清灰要求,實驗結果也證明此時是噴吹效果最好的時候。

從噴吹管前后位置上說,噴吹管后端比前端的壓力大,無論是0.3 MPa還是0.4 MPa的噴吹壓力,前后端的壓力相差大約600 Pa。前后端壓力的差異在設計上要充分考慮,避免后端過度清灰,前端達不到清灰的最低壓力,而造成附著在濾袋表面的灰不能徹底清除,在使用中除塵器阻力增大。

根據上述實驗可知,相同的噴吹壓力下,噴吹管前端濾袋上部的壓力最大,噴吹管后端濾袋下部的最小。對于同一濾袋,上部的壓力最大,下部的較小,中部最小。因此只要噴吹管前端濾袋中部的壓力足夠,整臺設備的清灰問題就可以滿足,但同時,濾袋其它部位的壓力要在濾袋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在上述實驗中選擇8 m玻纖覆膜濾袋作測試用,從各個部位的參數看,完全可以滿足工程使用要求,在低壓脈沖袋式除塵器上可以推廣使用。

[1] 成庚生.中國硅酸鹽學會環境保護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北京: 中國硅酸鹽學會,2009.

[2] 袁彩云, 長濾袋脈沖噴吹清灰性能的研究[D]. 綿陽: 西南科技大學, 2012.

2016-09-28)

TQ172.688

B

1008-0473(2016)06-0093-05

10.16008/j.cnki.1008-0473.2016.06.020

猜你喜歡
實驗臺清灰濾袋
金屬纖維長濾袋清灰性能及清灰機理實驗探究
水力清灰技術在某600 t/d垃圾焚燒爐余熱鍋爐應用的試驗研究
基于PLC的液壓綜合實驗臺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電袋復合除塵器脈沖清灰控制技術
濾袋機械破損原因分析及改進方案
濾袋安裝過程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
一種基于虛擬儀器的電控柴油機實驗臺的設計
電控柴油機排氣沖程噴水實驗臺的設計及NO減排效果
太陽能有機朗肯循環系統性能測試實驗臺設計搭建
聯合法清灰技術在鋅焙燒余熱鍋爐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