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錢難買地

2016-12-16 02:01袁秀麗
房地產世界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價萬科用地

袁秀麗

10月,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層層加碼,商品房成交逐步下滑,全國土地市場也未能幸免,呈現“量價雙降”的走勢。據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0月,全國總金額超10億元、溢價率超100%的地塊有17宗,9月則有50宗、8月有46宗。隨著各地控地價、限房價、熔斷等土地政策陸續執行,約束了高價地出現的幾率。

如今對于房企來說,不再是有錢就能拿到地。但部分品牌房企并沒有放松拿地的步伐,反而視其為低成本擴充土地儲備的好機會。

供應趨緊成交縮水

10月以來,各地高價地頻繁出現的現象明顯衰減。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總金額超10億元,溢價率超100%的地塊有17宗,9月有50宗、8月有46宗。而到了11月前兩周,高價地數量仍維持在低位狀態,全國出現26宗超過10億元的地塊,其中溢價率超100%的11宗。

高價地數量減少的同時,土地成交額更是在大幅縮水。據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2016年10月監測的全國土地成交金額1892.76億元,環比下降95.53%,同比去年10月下降51.23%。

與此同時,土地成交單價也回歸至年內較低水平。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監測的40家品牌房企下滑最為明顯的當屬拿地成交均價,由9月份的9614元/平方米下滑至10月份4195元/平方米,下滑56.36%。

從目前市場來看,導致全國土地成交量明顯下調的原因,一是全國土地市場供應銳減,二是土地出讓方式更加嚴格。

在供應方面,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10月全國共推出土地5066宗,推出土地規劃建筑面積24866.32萬平米,環比下降19.68%,同比下降66.78%。其中,一線城市“土地荒”、“土地嚴”的局面愈演愈烈。該月一線城市共推出土地規劃建筑面積239.32萬平米,環比減少10.41%。

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北京10月共有4宗新的土地供應,較9月減少3宗,其中,2宗為商服金融類用地,2宗為工業用地,而居住類用地供應為0。成交上,10月北京共有3宗土地成交,與9月一致,其中僅1宗為居住類用地。

由于土地資源日益稀少,去年以來,北京土地價格不斷攀升,高價地頻繁出現,樓市日趨豪宅化、高端化,這對穩定房地產市場、滿足廣大中低端住房需求形成了挑戰。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這樣表示。

北京這一土地市場現狀幾乎是一線城市的縮影。10月其他一線城市供應及成交也是寥寥,據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上海共推出8宗土地,除浦東1宗商辦綜合用地外,其余幾宗都是動遷安置地和工業用地,而土地出讓收入和樓面均價較上月大幅下滑,降幅達78.97%和37.08%。廣州、深圳兩市共推出土地13宗,較上月小幅回落,宅地僅2宗。

土地政策蜂擁而至

在供應減少的同時,土地出讓制度更加嚴格。作為一線城市的代表,北京在9月30日出臺的樓市調控新政中,明確嚴控地價的同時,對試點采取限定銷售價格并將其作為土地招拍掛條件。同時鼓勵房企自持部分住宅作為租賃房源,滿足城市居民租房需求。此后的10月13日,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推出4宗“限房價、競地價”試點地塊,這也是落實“9 30”新政的首批試點地塊。

除北京外,10月,全國多地集中頒布土地調控政策,其中深圳、福建、南京等地推出土地限價令,而合肥要求房企限參拍1宗宅地,鄭州推出網掛熔斷機制,其目都在于控制土地價格。

10月17日,南京9宗地塊正式掛牌,這是南京樓市調控新政后首次土地拍賣。商住用地均設置了現房銷售起始價以及最高限價,同樣采用之前現房銷售和搖號的規則。在拍賣中新增一項規定,房企與股東、子公司不得競拍同一地塊。這意味著對開發商的資格審查更為嚴格,而之前9月21日南京出現的64家房企搖號拼搶江寧區1宗地塊的現象或將消失。

無獨有偶,合肥市近期出臺的房地產新政中規定,競買人報名參與居住用地競買時,每次拍賣會僅限參與其中1宗居住用地的競買。

10月19日,福建發布通知,要求土地拍賣時,如果土地競價的溢價率超過一定比例,可現場中止拍賣,采取“限地價、競房價”或“限地價、競配建”等方式出讓土地。

與福建的方法相似,10月31日,鄭州提出土地網掛熔斷,如果網上報價達到住宅用地出讓起始價150%時,網掛系統報(競)價中止,然后轉入現場一次競價或轉為網上一次競價。

相比之下,深圳宅地出讓條件更是罕見。11月10日,深圳推出三宗居住用地,首次采用“雙限雙競”辦法掛牌出讓,限的是銷售房價和成交地價,競的是成交地價和人才住房面積。以龍華宅地為例,地塊最高溢價率限制在30.23%、樓面價2.38萬元/平方米,這甚至低于兩年前龍光拿下龍華地王的單價2.51萬元/平方米。深圳多名市場人士認為,此舉基本是落實一個月前的“深八條”的相關規定。

隨著土地市場的變化,住宅地塊的出讓方式也在動態調整中。11月12日,南京國土局推出了最新一批地塊,與10月17日掛牌土地不同的是,這批土地中的5宗住宅用地并沒有設置最高限價,也不要求現房銷售。

9月28日,濟南的“濟八條”出爐,提高了土地競買門檻。但10月底的一場土拍可謂是全城矚目,期間由于網站負荷量過大,導致交易系統兩次崩潰,土拍被一度中止。11月1日,國土資源局連發了三個通知,呼吁大家要理性對待濟南樓市。業內人士認為,濟南不排除還有政策推出的可能,來抑制房企拿地的熱情。

品牌房企逆市儲地

針對各地集中出臺土地調控政策,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院總監嚴躍進表示,這是在拿地房企熱情高漲的背景下,為了防止價格過快上漲,政府做出一系列的行政管制措施。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截至日前,2016年從溢價率、樓面價、土地成交額看,均超過了歷史。隨著各地政策的出臺,從資金、需求、信貸等多方面約束收緊了地王出現的可能性。

10月的高價地主要出現在天津、長沙、南寧、上海、佛山、沈陽、南昌。嚴格執行調控政策的城市,幾乎告別高價地。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土地的“袋子”在收緊,但萬科在土地市場沉寂一段時間之后,9月、10月開始激進拿地,兩月共計拿地金額超兩百億元。

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2016年10月,萬科占據10月上市房企拿地金額TOP20排行榜榜首。10月共計拿地7宗,1宗來自廣州,土地成交總額1.46億元,其余6宗分別來自二線城市的大連、濟南、沈陽和天津。

同策咨詢研究部研究經理鄭靜認為,萬科拿地激進論也許只是針對拿地總額相對變化而言,萬科依然保持著謹慎的土地儲備和拿地策略。但從土地存續比來看,萬科亟待攻城略地,而從拿地金額和銷售額占比來看,萬科完全有能力“大手筆”消費。隨著一線和重點二線限購限貸調控政策的相繼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給土地市場集中降溫,也給萬科低成本擴充土地儲備提供了機會,此時萬科逆市拿地正是其聰明之舉。

雖然目前各地土地政策不斷加碼,但不少品牌房企并沒有放松拿地的步伐,尤其是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的土地,一直是各家房企爭食的盤中餐。

增大土地供應一直在調控政策中被頻頻提及。胡景暉認為,北京“9 30”新政中提到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重啟70/90政策合理調整土地供應結構,將有利于推進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土地供應結構,穩定房價。

猜你喜歡
高價萬科用地
高價收青麥作飼料?堅決禁止毀麥!
自然資源部:堅決防范臨時用地“臨時變永久”
買櫝還珠
2016年房地產用地供應下降逾10%
許家?。号e牌萬科后的3萬億夢想
許家?。号e牌萬科后的3萬億夢想
“高價”蘋果讓印度人“愛不起”
恒大舉牌萬科名利雙收
恒大舉牌萬科名利雙收
國土資源部啟動全國土地變更調查臨時用地審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