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構建綠色生態治稅環境的思考

2016-12-16 22:10朱建國劉恒濤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7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綠色

朱建國 劉恒濤

摘要:當前,稅收工作面臨的整體治稅環境并不理想,還存在諸多不足與問題。本文以實證調查與問卷調查為依托,通過對基層稅收環境的剖析,找到制約和影響整體治稅環境的主要因素,并嘗試提出營造綠色生態治稅環境的途徑。

關鍵詞:治稅環境;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實證分析當前“治稅環境”面臨的問題與不足

(一)“治稅環境”的相關規定性

“治稅環境”泛指稅務機關在日常稅收征收管理工作中所面臨的的內外部形勢,即“對稅收活動有效程度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一切現實狀況?!睆膬炔縼碇v,稅收立法、稅制結構、稅種設置及稅收政策出臺等稅收制度“上層建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整體治稅環境的塑造及演進;從外部因素看,“治稅環境”包括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社會協稅護稅水平及稅收認可程度、稅務機關稅收執法、稅務稽查及納稅服務水平、稅收工作透明度、公平性等多個方面,涉及到稅務機關、納稅人、社會公眾等多方主體,是對“治稅環境”聯系最為直接、廣泛的因素。

(二)“治稅環境”問題與不足

1.從外部環境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地方政府對稅收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理解上的偏差。比如,隨著近年來國內外整體經濟形勢下行,稅收收入的增長幅度也因為新增稅源減少、原有稅源發展不足而逐年收窄甚至出現負增長,從而直接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為維持原有財政支出水平,地方政府都對稅務機關的收入任務提出了硬性指標和要求,而忽略了經濟稅源發展規律和現實狀況,導致稅務機關為完成稅收任務而突破正常、科學的征管手段,出現違背稅收規律行為的出現。

2.從內部因素分析,當前“治稅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依法治稅意識欠缺。突出表現在少數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依法行政觀念淡薄,在日常稅收征管中憑經驗、憑情理執法,只重實體法,忽視程序法,不按法定程序辦事,程序違法不算違法的思想依然存在,個別稅務干部甚至把行政管理權即稅收執法權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二是執法行為不夠規范。突出表現在部分稅務干部法律意識淡薄,文明執法程度不高,辦事的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不強。在執行稅法過程中,認為稅收工作就是完成稅收計劃任務,而忽視依法征管、稽查和依法處理稅務行政行為。有的對與稅收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掌握不夠,缺乏嚴格執法的綜合能力,使稅收執法存在隨意性;三是部分稅務人員的總體素質與稅收工作要求不相適應。從思想上沒有真正樹立“為納稅人服務”理念,依然將管理、檢查、處罰等措施視為加強稅收工作的唯一手段;在能力上不能及時更新完善自身的稅收理論知識及技能,無法滿足對納稅人的日常稅收管理要求;在作風上不能嚴格自律,導致侵害納稅人權益的行為時有發生,損害了稅務機關的形象;等等。

二、對營造綠色生態“治稅環境”的思考

(一)追求法治,注重德治。依法治稅作為依法治國理念在稅收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稅收現代化的必然要求。2015年2月,國家總局制定下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稅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從稅收工作實際出發,嚴格依法行政,堅持依法決策,以約束權力、保護權利為重點,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最大限度規范稅務人,加強稅法遵從和稅收共治,推進稅收法治化,促進稅收現代化”。在法治化的治稅環境下,納稅人對于自身的利益可以有明確的期待,自身權益可以得到有效維護,稅務機關及稅務人員的稅收管理工作也有了一體遵循的參照和規范。與此同時,以德治稅在綠色生態“治稅環境”構架過程中的作用也必須得到充分展現。雖然稅法是剛性的,稅收具有強制性,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引導廣大納稅人及社會群眾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榮恥觀,把履行納稅義務看成是自己天經地義,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守法經營、主動納稅”成為一種風尚;將“以德治稅”融入綠色生態治稅環境建設中,還需要稅務機關積極打造一支文明高效、執法嚴明、服務周到、作風扎實、遵章守紀的一流隊伍,使他們具備為事業獻身的敬業精神及對國家赤膽忠心的優良品格。

(二)追求公平,兼顧效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是最大的價值追求。沒有公平的環境,一切正常的經營活動也無從談起;對于政府職能部門來說,營造和維護好公平的發展環境,是重要職責所在??沙掷m的“治稅環境”首要的目標就是維護稅收的公平正義。在具體稅收工作中,這一目標體現在對同等經濟條件下的納稅人給予相同的稅收待遇,而不能以稅務機關及稅務人員的親疏喜好、征收難易等因素而對納稅人加以區分對待。同時,對于稅務機關來說,提高稅收管理效率同樣也是重要的價值追求所在。相對于以往單純命令性、強制性甚至是逼迫性的的稅收征管行為,建立在納稅人與稅務機關充分溝通、稅務人員規范執法及傾情服務基礎上的稅收環境更能使納稅人認同自身的納稅義務,同時可有效防范和化解可能的稅收風險發生,提高稅收管理征管效率。

(三)力求和諧,增進理解。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方面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另一方面為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供交通、醫療、教育、科技文化等基礎公共服務奠定堅實基礎。理想的治稅環境應當為“納稅人→國家→納稅人”這一稅收的本質提供良好的實現渠道及和諧的輿論環境,使納稅人及社會各界明白稅收不僅是國家建設需要,更是與自身的利益休戚相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打消納稅人對稅收的抵觸心理,降低偷漏稅等涉稅違法行為的發生幾率,還能使納稅人及社會各界對稅務機關的工作有更加準確的理解與定位,提高納稅遵從度和稅收工作認可度。

(四)加強協作,增進交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稅收工作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做好稅收工作,打造綠色生態“治稅環境”,單純依靠稅務機關來完成,顯然已不現實。目前,“綜合治稅”工作已在各地蓬勃展開,體現的就是“政府牽頭、稅務主導、部門協作、信息化支撐”的齊抓共管良好治稅局面。在當前及今后的稅收工作中,充分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作溝通,實現涉稅信息共享、誠信納稅環境共建等,全面把握整體稅源狀況及經濟發展面變化等信息,不僅可增強外界對稅收工作的理解支持,更能解決稅務機關對涉稅信息掌握不充分形成的“信息孤島”問題。不僅如此,加強部門協作與交流,還能夠切實保障納稅人權益。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綠色
節儉綠色
綠色低碳
綠色環保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