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企業內控評價項目準備階段工作創新

2016-12-16 22:13成律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7期
關鍵詞:計劃創新

成律

摘要:本文結合國有企業優秀內控評價項目實踐,論述項目計劃的重要性,列舉項目準備階段應當引起重視的工作事項,勇于創新、做足準備工作以提升項目高度和質量,為同類項目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內控評價;計劃;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內控評價項目的基本程序

在當今復雜的商業環境中,每個企業都面臨眾多的風險因素,包括戰略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運營風險和法律風險等,自2008年以來,我國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陸續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指導企業建立健全以防范風險、規范管理、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內控評價項目是指企業為對本企業或其所屬單位內部控制設計、運行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評價結論而開展的活動。根據《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內控評價項目按其基本程序可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具體包括制定評價工作方案、組成評價工作組、實施現場測試、編制評價底稿、認定控制缺陷、匯總評價結果、編制評價報告等環節。

二、內控評價項目準備階段工作創新

在管理實踐中,計劃是其他管理職能的前提和基礎。開展內控評價項目,應當對項目計劃予以充分的重視,只有在評價組進點前做足準備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使項目取得預期成效,并提升項目的經濟性、效果性、效率性。

一般在內控評價項目進點前3日應當正式發布內控評價通知書,在此之前,均可視為項目準備階段,該階段的工作不僅僅是成立評價小組,制定內控評價方案,至少還應重視以下工作內容:1.項目立項;2.設計內控評價表;3.培訓。

(一)項目立項

凡擬納入內控評價年度工作計劃中的項目,應當至少綜合考慮以下因素:被評價單位的運營狀況、以前年度審計(內控評價)發現問題、所處行業形式、企業年初編制的風險報告、企業年度工作計劃等。以2015年某電力國企對旗下一家電解鋁企業開展內控評價項目為例,在年初立項時,綜合考慮了電解鋁行業發展趨勢、公司電解鋁企業扭虧控虧的工作計劃、年度風險報告中指出的電解鋁市場風險以及該子公司2014年度原經理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等因素,才納入內控評價年度工作計劃。如此才能突顯開展該項目的必要性,并可高屋建瓴指導內控評價工作方案的制定,使工作方案目標清晰、重點突出,令內控評價項目為企業降低成本、規范管理、應對風險多提良策,不僅發揮內控評價的免疫功能,更要發揮其增值功能。

(二)設計內控評價表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明確了內部控制體系至少包括18項業務流程(內控要素)。對每一項業務流程(內控要素)的內控評價,都可針對內控設計完整性和內部控制遵循性分別進行評價,評價發現的缺陷分別定性為設計缺陷和執行缺陷。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于《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之外細化或新增一些內控要素,如對標管理、稅務管理、生產運營管理、制度管理、綜合事務管理等,并按設計完整性、內控遵循性編制相應的業務流程主要風險點(關鍵控制點)。

根據評價前調查情況,可對項目評價的內控要素進行刪選,擇其重點,如被評價單位無擔保業務、研發業務,則可剔除該項評價要素。另外,根據評價前調查情況,可針對某項內控要素的不同關鍵控制點考慮賦予不同的分值或權重,如調查發現某電解鋁企業將其廠內炭塊短倒、裝卸業務進行外包,則在業務外包設計完整性中,外包業務安全管理制度設計比承包方資質遴選制度設計更加重要,應當賦予更多的分值或權重。

設計內部控制評價表是內控評價項目實施前的一項重點工作,是內控評價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終的填報完成即是項目的主要工作目標與成果。內部控制評價表與評價前調查工作相輔相成,它可有效指導調查工作,同時也根據調查情況進行調整。設計內部控制評價表應遵循SMART原則,做到:1.針對內部控制不同的要素或流程分別制表,2.針對被評價單位的特點羅列內控要素涉及的關鍵控制點(主要風險點),并賦予分值,注明評分規則,3.應便于內控評價項目實施階段的抽樣、測試、評價結果的填寫,4.應考慮與評價底稿建立索引關系,5.可對內部控制的設計有效性和執行有效性得分進行統計分析和整體評價。

(三)培訓

任何一個項目都有其自身特點,所以無論評價組的人員是專職內控評價人員、企業系統內借調人員還是外聘事務所人員,均需參加評價前的培訓,以便熟悉項目特點,申明工作紀律(尤其是保密紀律),增強業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評價前的培訓形式多種多樣。如召開內控評價方案討論會,通過召開討論會,集思廣益,一方面可調整方案與分工,一方面可讓評價組成員熟悉項目目標與工作重點。也可將評價前調查獲取的資料作為培訓材料發放給評價組成員,如可研、工藝流程的PPT、預算、明細賬、合同臺賬、各類會議紀要、制度框架及文本等,讓評價組成員提前熟悉,可安排評價組員根據分工,提前搜集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國標、行業標準等,以提前掌握評價依據,上述工作內容布置后應盡可能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討論,一方面檢驗評價項目準備工作的充分性,一方面通過交流令全體組員對評價項目測試工作“心中有數”,為項目實施做好鋪墊;可召開專題會向評價組進行介紹被評價單位工藝流程,令評價組成員進點后現場查看時把握主動權,降低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凡召開專題會議開展的培訓,應當做好記錄,以便于后期項目資料歸檔所用。

三、小結

開展企業內控評價項目,應當充分重視項目準備階段的各項工作,加強項目計劃管理,合理優化設計內部控制評價表,并勇于創新,做好評價前培訓工作??傊?,只有為內控評價項目做好“鳳頭”,方可保證項目實施階段、報告階段的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財會[2008]7號.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Z].

[2]財會[2010]11號.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Z].

[3]財會[2010]11號.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Z].

[4]國資發改委[2006]108號.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Z].

[5]企業內部控制編審委員會.企業內部控制主要風險點、關鍵控制點與案例解析[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5.2

[6]彼得·德魯克.管理的實踐[M].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9.

[7]楊潔.基于PDCA循環的內部控制有效性綜合評價[J].會計研究,2011.4.

猜你喜歡
計劃創新
米多多的暑假計劃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學做假期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