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資助政策的探索與重構

2016-12-16 09:48肖鳴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7期
關鍵詞:探索政策

肖鳴

摘要:高等教育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而貧困大學生是高等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其家庭經濟條件是有限的,我國通過實行大學生資助政策,幫助了許多貧困大學生度過難過,但是不得不承認,目前的大學生資助政策還是有些許的問題的。本文對在校大學生、大學輔導員、資助中心管理人員進行調查和走訪,從不同的維度分析了目前大學生在資助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資助;政策;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一、生資助政策的內涵

根據《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湖北省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相關文件的說明,貧困生是“學生個人和其家庭所有的資金,無法支付其在校期間的學習等相關費用的學生”。而學生資助被定義為由公辦或私立院校提供的各種形式的獎學金、助學金等,其目的在于幫助貧困生支付相關的學費與生活費,在本研究中,大學生資助政策主要是由我國政府為解決貧困大學生上學問題而采取的政策及方案,其資助主體是高校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通過資助,引起社會關注,保障大學生完成其高等學歷教育。

二、生資助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實施主體的希望不同

目前在整個大學生的資助體系中,政府是政策的來源,各大銀行是經濟提供者,高校是實施者,而貧困學生為受利者。我國政府雖然是政策的直接起草者,但是針對的只是普適性的學生,地方政府對學生貸款工作的重視度不高,銀行作為資助貸款的提供者,其也是要在保障社會穩定及收支平衡中,適當獲取一定的利益,所以銀行也會多提供貸款的行為本身進行風險評估,并要求各大高校協助其辦理助學貸款的業務,所以在整個實施過程中,相關的法律保護、統籌兼顧、問題反映、第三方監管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責任義務劃分,在整個資助政策中的每個主體都缺乏主管上的能動性,資助實施的主體與高校執行者難以有默契的配合。

(二)信用機制不夠健全

國家助學貸款是大學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家助學貸款又分“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這兩種,二者不能同時申請,而社會誠信的缺失,相關金融機構在社會個人誠信上的宣傳活動不夠,以及學生對個人信用的不夠重視,都可能導致惡性不還貸事件的發生,目前政府把督促畢業生還貸的任務交給各個大學,各高校在具體執行時也只能是以宣傳為主,并不能強制每個大學生進行還貸,這就導致的工作上的低效率,據調查,大部分申請過助學貸款的大學生都表示,畢業后的還貸制度太過嚴格,自身的還貸壓力也比較大。

(三)資助相關的宣傳不力

在當下的信息時代,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學生群體是來自于社會的,他們最終也會走向社會,回報社會,目前,社會各界對沒有對學生資助政策的重要性有一個相對正確的認識,很多有志資助貧困生的社會力量或個人都不知從何開始。而在另一方面,針對大學生的資助宣傳也很不到位,例如大眾媒體僅僅在新生開學報到時,對貧困生進行一定的關注,但是有關針對文件精神以及后續的還貸上的說明就報到的很少。許多校內資助宣傳并沒有讓廣大學生了解清楚,也沒有起到一個積極向上的健康的輿論導向作用。

(四)高校輔導員資助工作開展困難

在大學生的資助實施過程中,大學輔導員是重要的參與者與執行者,他們在深入開展各項貧困資助宣傳、認定貧困生的相關等級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當下輔導員的工作內容過多、過繁、過雜,導致其很難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大學生資助工作上來。

三、大學生資助政策實施的相關建議

(一)提高政府的資助強度

國家在實行大學生資助的政策時,其資金來源是主要的保證,大部分的資金都是由國家財政部直接下發,部分有地方政府和高?;I得,所以如果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過少,那么有限的資金很多在貧困大學生身上發揮該有的作用,就目前的發展形式來看,未來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越來越多的,政府應該逐年增加大學生資助的相關資金投入,并積極發揮地方政府資助中心的主管能動性,對高校的貧困生進行動態的跟蹤調查,將個人的家庭經濟情況搜集后上報個地方,作為每年資助投入比例的一個重要性參考。

(二)資助信息網格化管理

目前的高校資助政策個性化加強,而社會各界組織和高校助學政策的連接較弱,需要組建一個能夠進行信息溝通的網絡化平臺。目前即便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能夠供貧困生資助和查詢的系統都是不夠完善的,這一現象直接導致有限的資助資源無法得到一個最大化的實行,只有盡快完善系統,提供覆蓋全地區、多樣化的資助功能和信息收集功能,開展監控機制,才能滿足未來資助工作的需要。利用這一資助網路平臺,可以隨時更新貧困生的基本信息資料,這樣更加有助于各組織機構合理使用資助資源,促進資助過程的全透明和公開化,網絡平臺有利于于加強高校對資助工作的監管,促進政府、銀行、高校、學生之間的多方的互動監督,把受資助學生在校期間的繳費情況、畢業后的還款情況都納入監控,確保不同資助方對大學生資助的執行情況,推進大學貧困生資助工作的落實。

(三)深化貧困認定的標準

大學生資助政策的主要對象是貧困生,而貧困生的認定顯然是一個重點問題,目前針對大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貧困有一個標準,但是此標準很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以H高校為例,其評比辦法是通過個人申報以及評議小組集體評議來決定,那么一些比較自卑、人緣不好的學生在經濟困難認定中,就容易被評為等級較低,但是貧困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鑒于此,首先要做出一個客觀、細化、公正的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根據高校當地的實際經濟情況,確定學生的實際困難水平,通過量化測試和民主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對學生的實際經濟情況進行判斷,而且量化數據不能只有學生個人提供,還需要生源地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并且與貧困學生簽訂相關的協議,用法律來約束其受助后的各種行為,對不履行協議的學生,進行從嚴處理。

參考文獻:

[1]傅松濤.教育社會學新論[M].河北大學出版社,2013.

[2]沈華.國家助學貸款還款負擔率新舊政策比較[P].天津: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204.

[3]馬經.助學貸款國際比較與中國實踐[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探索政策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為何淪為“萬分正確、十分無用”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