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準備三步法則

2016-12-16 10:17許湉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7期
關鍵詞:法則大學畢業生心理準備

許湉

摘要:“就業”對于每一屆高校畢業生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和選擇,如何在這場戰斗中找準自己的定位,脫穎而出,需要從三方面做好心理準備;明確自身定位;理性擇業;加快職場角色調整。只有主動做好心理調節準備工作,才能積極地迎接未來的挑戰,找準未來的方向,努力前行。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心理準備;法則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每年鳳凰花開時,幾乎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都不得不面臨“就業”這一無法回避的挑戰??墒?,不少同學這一人生新階段的開局并不太順利,究其原因,往往是因為自身的心理準備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時適應新的人生角色和工作環境,導致對工作本身產生了畏懼,甚至動搖了對未來美好人生的信心。因此,在這里筆者決定結合自身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和身邊學生案例,與大家分享我所總結出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準備三步法則”,希望對即將畢業同學們有所助益。

第一步:明確自身定位,自信面對未來挑戰

人立于世,往往少不了各種各樣的比較,也正是通過不同的橫向空間與縱向時間的反復比較,每一個人才能找準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定位。面對初入職場這樣重大的人生抉擇,更是只有明確好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找準未來的方向,有的放矢地努力前行。

1.充分了解當前就業形勢

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全國整體就業形勢,對面臨的就業環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以2016年為例,全國高校畢業生約765萬人,初中、高中、職校等未進一步深造青年勞動總人口數約與之相同,因此可以簡單得出2016年全年青年需就業人口數約為1300萬人,為歷年之最。因此我們可以清醒地認識到,高校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環境十分嚴峻。

其次,我們要對所處的區域或者意向謀職區域就業情況有所了解。根據最新的調研報告,中國各區域間人口流向十分明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傳統經濟優勢區域人口凈流入趨勢明顯,而以東三省為代表的經濟落后或者產業轉型升級困難的地區,人口呈持續流出狀態。毫無疑問,經濟發達地區將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上升空間,當然這里的就業競爭壓力也將相應提升,而相對落后區域則與之相反。

最后,我們還要對不同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分析。當前,互聯網產業所帶領的“互聯網+”產業群方興未艾,而面向清潔能源、新型材料的新能源、智能化制造等產業也同樣屬于朝陽產業。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過去一些傳統產業正在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難現昨日的輝煌。因此,畢業生們在結合自身專業的同時,更要認真分析立志投身的產業發展趨勢,切莫浪費青春的寶貴時光。

2.客觀評估自身條件

作為一名高校畢業生,在謀求一份崗位之前,客觀地評估自身的實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會將應聘者的個人條件大致分為院校背景、專業素養、職業技能和個人素質四方面,不同崗位對這四大方面的要求和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建議畢業生們針對心儀的工作,有針對性的制作不同簡歷,以提高最終成功應聘的可能性。

第二步:理性擇業,從容面對就業壓力

受中國國情與體制影響,中國的高校畢業生在其成長過程中,往往是在考場上以分數“論英雄”,缺乏在復雜人際交往過程中,面對面進行競爭的鍛煉機會,因此就業過程中的種種心理不適就展現的尤為明顯。為克服這些困難,筆者認為應該從兩方面予以著手:

1.理性選擇未來從業方向

中國應試教育主要模式大多是家長和學校引導推動為主,孩子配合完成為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家長和學校產生了習慣性的依賴。而這種依賴的后遺癥往往延續到高校畢業生在未來從業方向的選擇上,是選擇自己的對口專業繼續走下去還是跳出專業限制選擇一個不同方向是不少高校畢業生共同的困惑。

首先筆者需要說明的是,就未來個人職業發展而言,對不對口就業可以說是各有利弊,在就業過程如何選擇均無好壞對錯之分。因此,在這里筆者建議畢業生們首先要樹立一個以“我”為主的概念,擺脫對家長的完全依賴,在認真地進行就業環境和自我分析后,廣泛收集各方意見,從個人興趣愛好以及能力所長出發,以對自我負責為最根本原則,做出自己的就業方向選擇。

2.建立遭遇“挫折”的心理預期

求職是一場只知起點,不知何時是終點的“痛苦”旅途,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名高校畢業生既會遇到功虧一簣的遺憾,更會遭到被接二連三拒絕的打擊。一份重要的工作,往往會有海選、初面、筆試、復試和終面至少5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會有相當比例的應聘者被不幸篩除,而失敗的原因往往各不相同。因此,高校畢業生在參與就業競爭前一定要建立遭遇“挫折”的心理預期,做好應對長期困難的準備,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的自信心會被不斷地磨滅,只有在不斷總結之前經驗教訓的同時,給予自己足夠的鼓勵和信心,才能最終在求職這條道路上走到自己理想的重點。

第三步:加快角色調整,主動融入職場環境

作為職場新人,高校畢業生融入職場環境的第一步便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調整,以崗位要求為目標,建立良好的心態,穩扎穩打地通過一次次工作任務的完成來塑造自己職場新形象。

1.面對新環境要“熱心”

職場和社會上每一個關系環境網一樣,都是通過人與人的交際溝通所編織而成,想要成為這個“網”上的一份子,作為職場新人,畢業生們就必須展現出足夠的熱情和活力,并通過敏銳的洞察力和勤快的雙手將其釋放出來。很多畢業生,剛參加工作卻總是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是處理大問題、完成極重要工作的,辦公室里如打掃衛生等瑣事是不屑于參與的,久而久之,周邊的工作環境就逐漸開始惡化。而當自己的工作遭遇困難時,則很難再有同事施以援手了,最終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困頓,不利于自身未來的發展。

2.面對新工作要“虛心”

不少名校畢業的同學,認為自己從對口專業畢業,掌握的都是新理論、新方法,遇到新的工作任務,便一腦門子地按照自己的方法開干,對于周邊同事甚至公司安排帶領自己的“師父”的建議都不屑一顧,結果自然是問題百出,工作任務以失敗告終。

因此建議高校畢業生們要從好高騖遠轉變為腳踏實地,認真評估自身能力和可支配資源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扎實工作,以實際行動贏得企業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3.面對困難要“平常心”

面對新工作所帶來的一些困難,高校畢業生難免會出現一些迷惑和壓力,但要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這些暫時性的困難都會被克服。同時,由于高校畢業生普遍具有文化素質高、知識面寬、接受能力強、對待事物有自己的見解等優勢,長遠來看這些優勢將助推畢業生逐步成為各行各業的棟梁之才和領軍人物。所以,當下更要用樂觀的心態,積極思考當前的工作,內外兼修,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各方面能力,很快就可以進入角色,越做越好,完成由學生到職業者的良性轉變。

人的發展高度往往是由自身內因所決定的,希望所有高校畢業生能夠參考本文的建議,在扎實積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面對未來職場競爭,主動做好心理調節準備工作,以自信的心態和昂揚的斗志去面對未來的挑戰,迎接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歡
法則大學畢業生心理準備
神回復
二寶媽坐月子 要有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
大學畢業生租房消費影響因素研究
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
創業前必做的心理準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