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展路徑探析

2016-12-17 05:01
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成人辦學發展

姚 琳

(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北京 100054)

一、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簡史

新中國成立后,20世紀50年代已經開始出現夜大學和高等教育函授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隨著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成人高等教育進程得到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為我國培養了數十萬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1949年12月首次教育工作會議

新中國成立后,大力發展經濟引發社會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但是當時有知識有技能的人才稀缺,在這樣一種形勢下,我國首次教育工作會議于1949年12月正式召開[1]。會議中明確要求建立人民大學,將培養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作為新型高等教育的出發點,另外會議還要求積極組織開辦業余補習教育。1952年7月,教育部正式出臺《關于高等師范學校的規定》,其中要求國內高校應當設置夜大,讓成年人能夠白天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利用夜晚時間充分學習。

(二)1958年中央教育工作會議

1958年的中央教育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教育應當和勞動生產聯系起來,教育必須要解決主觀主義與教條主義等思想認識問題,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闡明了“兩條腿走路”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社會群眾參與成人高等教育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推動了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

(三)1977年教育部文件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成人高等教育事業遭受了十分嚴重的破壞。

1977年,成人高等教育事業重新復蘇,我國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高等學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學的意見》,其中要求應當把高等學校開設函授以及夜大納入到其長期戰略發展規劃中來,堅持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共同發展的方針,強調函授和夜大的發展。另外《關于大力發展高等學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學的意見》中還明確要求必須要采取多元化的辦學方式,不斷提升函授、夜大的辦學質量。1978年開始,獨立設置成人高校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

(四)1987年教育部文件

1987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現教育部)出臺了《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決定》,其中提出:要確保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是關鍵所在,應當借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來提升勞動者的綜合素質能力。

(五)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年3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確提出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制度,由此成人教育制度正式開始實施。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也努力組織開辦其他各種形式的業余教育?!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出臺為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六)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綱要中正式提出繼續教育特別是成人高等教育屬于任何人都能夠參與的教育活動,屬于終身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包含社區教育、休閑教育、老年教育等不同形式。應當在穩步推進學歷繼續教育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促進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朝著人力資源強國發展的步伐。而成人高等教育可以說是發展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關鍵一環,在新形勢下,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不僅要堅持學歷教育的發展,同時也應當積極推進非學歷教育的發展,注重成人高等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以及文化傳承功能,徹底轉變過去那種忽略非學歷教育、輕視繼續教育的思想認識[2]。

3.人力資源過剩。目前,煤炭行業正處于發展瓶頸期,現有的經營模式無法滿足新時期煤炭企業對于發展的需求。此外,煤炭企業人力資源對于企業效益與工作效益間的關系不夠重視,造成二者間的矛盾越來越大,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特別是一些大型煤炭企業有著明顯的壟斷趨勢,依然有著國有性質,人力資源復雜,部門層級臃腫,對于煤炭企業的創新求變、加快改革進程等非常不利。不僅如此,在煤炭企業中擁有大量員工,一些身兼要職的人員并沒有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產值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也將其納入到人力成本之中,造成人力資源嚴重過剩。

二、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歷史對我們的啟示

(一)了解社會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國內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也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各行各業對于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各個崗位、各個職業對人才的知識需求逐漸提升。而社會經濟、產業和職業結構發生的這一改變,同時還會造成職業流動性的提高,需要勞動者能夠擁有更高的適應能力。所以,過去那種一次性的教育已經不能夠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人們必須要盡可能地滿足生產與生活的需求,盡可能地去適應現代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學習、持續學習、終身學習中逐漸提高,讓終身學習成為人們的普遍觀念。所以,成人高等教育應當貫徹落實終身教育,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這也是成人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促進體制改革

建國以來到1991年,國內成人高等教育始終都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國家政府部門在培養目標、辦學資格、招生規模、質量監控等各方面都實施統一化的管理機制。雖然這種統一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讓辦學秩序更加規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也制約了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創新的步伐。1992年8月,國家教委發出《關于進一步改革和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應當轉變管理體制,逐漸實施分級管理,即嚴格管理學歷教育,靈活管理職業教育與崗位培訓,管理好高等教育的同時逐步放開基礎教育。如此改革為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創設了非常好的社會環境,對國內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唯有真正實現國家調控、省市監督、依法辦學的體系,才能夠真正發揮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價值[3]。

(三)永葆創新精神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靈魂。針對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失去了創新便不會有其發展的空間。成人教育工作者應當具備創造精神和開辟精神,圍繞“在新的形勢下,如何促進轉型,實現成人高等教育穩步、健康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理論思考和實踐的開辟探索。傳統的一次性的學校教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們不斷更新知識的需要,人們要適應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就只有繼續學習,不斷學習。而成人教育是最接近終身教育的教育形式,是終身教育的主體構件。應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目標,大力發展形式多樣的成人高等教育[4]。

三、成人高等教育發展路徑探析

成人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發展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其生存空間和發展方向,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社會需求的不斷改變引發成人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主要表現為:滿足社會需求、改革辦學方式、堅持不斷創新。

(一)滿足社會需求

信息化社會需要具有掌握信息理論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成人高等教育也擔負了培養此類人才的任務。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并進行創造性勞動,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人才本身是具有社會性的,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人才,為社會提供符合要求的從業人員,成人高等教育應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

1.信息化

成人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社會的科技、經濟及文化的發展也會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成人高等教育學校作為傳承人類文化、維護社會價值準則、培育社會精英的社會組織機構,也將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

2.智能化

日常管理智能化需要員工具備操作智能化設備工具的能力,提高自動化水平。

3.專門化

當前成人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有效市場需求是勞動年齡人口提高職業能力的功利性需求,在引導信息社會成人發展的長遠需求時,又必須立足于工業化時代成人的職業需求,既把握成人高等教育原有的學歷優勢,又必須適當增加職業發展的內容,提升成人職業發展的競爭力,滿足其現實需求。

(二)改革辦學方式

高等學歷教育快速普及后,成人高等教育所能分享的學歷文憑資源空間受到擠壓?,F在用人單位更加看重求職者是否具有從事特定工作崗位的業務能力。多次報道的大學生畢業后接受職業教育證明學校教育存在缺陷——只強調知識學習忽視職業技能的訓練。成人高等教育在終身教育理論的支持下進一步拓寬了發展空間,能夠為終身教育、為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提供持續有力的支持。

(三)堅持不斷創新

1. 創新教育制度

普通高等教育近年來的招生范圍也在進一步擴大,這必然會對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數量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這種形勢下成人高等教育要想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轉變以往單一教育模式,向多元化模式發展,這樣不僅能夠滿足不斷發展的社會市場經濟需求,還更加貼合人們逐漸增長的教育需求和能力水平提高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應在做好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崗位培訓、繼續教育以及閑暇教育等非學歷教育,實現自身多元化教育發展。

2. 創新教育管理模式

一方面,政府應基于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理念制定完善的成人教育相關法規體系,并且要確保法律法規政策的靈活性、實用性和自主性,以便為成人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同時,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來加強對成人教育的監督,讓成人教育辦學質量能夠進一步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另一方面,對于現階段社會各界對成人教育的各種負面評論和質疑,教育部門應借助相關法律體系來加強對社會公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以此來優化成人教育社會輿論環境。另外,針對成人教育還應制定健全的質量評估政策體系,對成人教育開展院校進行監督和審查,加強對成教院校中重大問題涉及人的法律懲罰,確保成人教育教學開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3. 創新教育管理觀念

在成人高等教育過程中,由于成人學員身份的特殊性,他們往往要兼顧學習和工作的雙重壓力,難以在兩者之間恰當分配時間、精力,形成較難解決的工學矛盾。管理人員應當站在學校的整體利益角度,結合學校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堅持系統的理論指導,認真協調好各方關系,最終實現整體最優化。逐漸從過去的學年制轉變為學分制或者彈性學制的管理體制。

4.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當前形勢下,校企合作、聯合等合作辦學方式是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培養模式的新選擇。校企合作、聯合等合作辦學方式的本質就是成人高等教育自身規律與企業對人才需求之間的矛盾的解決。學校通過合作培養模式可以加強人才培養,提高辦學能力。通過與企業合作可以逐步明確辦學思想,找到正確的辦學方向,確立正確的培養目標,明確正確的教改思路、內容和方法。

5. 創新教學內容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目標、招生方式、專業課程設置、教學規劃都難免出現盲目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和理念的問題。要想淡化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普教化”現象,需要從辦學本質上進行改變,創建有成人教育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實現傳統成人高等教育向特色成人高等教育的轉變。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應加快對以往陳舊教學專業設置模式的調整,同時增加特色專業的設置,特色教材的開發,加強對現代科學化教學手段的引入,并充分結合成人高等教育學生自身特色來設置教學課程和教學時間,以此來有效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辦學管理水平及社會信譽度,從而滿足社會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6. 創新教學方式

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師生互動目前來說還相對死板,很多課堂教學都是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要徹底扭轉這一局面,應當將多媒體技術積極應用到成人課堂教育過程中來,盡可能利用好各類教學資源,加入一些有針對性的內容,比較有趣的課件、微課、慕課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鞏固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就教學方法而言,應當將成人學生所掌握的工作經驗結合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來,利用引導式、辯論式的教學手段,讓成人學生能夠具備新的認知結構,提升教學效率。

回顧成人高等教育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展望成人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在取得歷史成績的基礎上,成人高等教育將成為終身教育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成人高等教育將在持續創新過程中,獲得全面的、多樣化的發展,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做出新的貢獻。

[1]李興敏,羅唱,李泳橋.成人高等教育學科之高校生存空間、學者潛力和發展預測[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5(6):1-4.

[2]徐淑貞.“新常態”下成人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研究[J].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學報,2016(1):23-26.

[3]秦凱.論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策略[J].繼續教育研究,2016(1):63-65.

[4]董章誠,吳夢婷,萬俊宏.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助推經濟轉型發展[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4):138-139.

猜你喜歡
成人辦學發展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養大成人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成人不自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成人學習能力研究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