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一種眼光看節后招工難

2016-12-20 07:41黃春景
職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6年4期
關鍵詞:大省用工農民工

黃春景

每年春節過后,各地“招工難”的話題都持續引發關注。今年,這一問題是否依然突出?日前,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隨著許多勞務輸出大省,特別是中國西部省份經濟不斷發展,一些打工者選擇就地發展,不再節后外出打工。致使許多企業月薪4000元都難招到人。據統計,勞務輸入大省廣東今年節后缺工人數將達18.91萬。(2月23日中新網)

節后是企業用工的高峰期,于是企業急得頻出奇招招工。但是月薪4000元仍難招到人,這說明了招工并不僅僅體現在薪酬方面,其他方面也是關鍵性的因素。在筆者的印象中,這幾年每每春節過后,輿論都要吆喝一陣“用工荒”,但節后招工難這一現象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日趨嚴重。為了緩解被動局面,企業想方設法破解“用工荒”難題,紛紛上演搶人大戰。在筆者看來,節后招工難的背后,并不見得是一件壞事,畢竟務工多元化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是農民工選擇了就地發展。浙江省今年2月初發布的《2015年全省人力資源供求分析報告》顯示,去年來浙江務工的外來務工人員占比下降。浙江全省人力資源市場數據顯示,2015年求職人員中外埠人員所占比重為48.11%,較上一年同期下降2.51個百分點。外來務工人員不再愿意選擇到異鄉打工,就地發展成了他們的新選擇。近年來,不少地方的發展越來越快,企業越來越多,工作機會也不斷增多,農民工很多都在考慮回家鄉發展。特別是隨著國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萌發了返鄉創業的意向。農民工回鄉創業,開辟了農民增收新渠道,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加速了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可謂好事一樁。

其次是倒逼企業加速轉型升級。招工難的背后,凸顯了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性,促使企業在硬件方面增加技改投入,提高創新力和競爭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要加快改造生產線,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另一方面要從代工企業向品牌企業過渡,培育品牌,開拓內銷。尤其是在招工難的大背景之下,企業走自動化之路也許將成為一種新趨勢。此外,招工難還進一步倒逼企業在“軟文化”方面大打“溫情牌”,講究“以情留人”,通過抓牢企業文化,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等舉措,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以此緩解用工荒。

再者,有利于提高勞動者地位、改善勞動者就業質量。過去,農民工的身份地位往往處于弱勢地位。農民工與城市職工相比,面臨的勞動環境和社會處境較差,比如勞動時間長、勞動合同簽約率低、社會保險參保率低、子女入學難等等。如今,新生代農民工不僅對工作環境、福利待遇、發展機會和文化生活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渴望人文關懷,對尊重、平等、社會承認有著更多的期盼。隨著勞動力從過剩變成了日趨短缺,特別是招工難的持續發酵,必將使得勞動者的地位得以大幅提升。換言之,只要企業持續有求于人,必然在用工對象上賦予更多的尊重和更好的待遇。只有把農民工“招待”滿意了,企業才能在破解用工荒上邁出關鍵步伐。

說到底,節后招工難不僅僅是一種現象,更是一道值得社會各界合力破解的時代課題。節后招工難所呈現出來的,既有令人憂心之處,亦有可喜進步的地方?!罢泄るy”的結構性問題,不能這樣無休止地上演,必須要有一套政策和制度為此“對癥下藥”。而對于招工難背后的可喜現象,這可以說是時代發展衍生的“附加紅利”,尤需有關部門加以重視并進行合理的引導。當可喜的現象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節后招工難漸漸地得以有效化解,因為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都在這一難題上默默地持續發力,招工難自然也就不會長期存在“高燒不退”。

猜你喜歡
大省用工農民工
淺析國有企業多元化用工管理思路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視角下黑龍江邊疆文化大省建設研究
2016年勞務用工形勢分析
我國2.8億農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先進制造業:河南崛起的新力量
公租房計劃中不能少了農民工等5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