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認證引領下高職電工實訓“職業化”改革的研究

2016-12-20 13:38楊麗麗
繼續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認證職業化電工

楊麗麗

摘 要:文章通過分析電工實訓教學環節研究現狀,提煉該課程改革的四個方面。根據相關企業對崗位上崗要求提出以電工上崗證認證標準為引領對其進行職業化改革,使學生所學知識更貼近實際,解決電工實訓改革兩個極端。建議通過引入先進的教學軟件構建開放式實訓環境,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電工實訓與職業上崗證認證環節有機結合。

關鍵詞:高職;電工;職業化;改革;認證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內容及授課模式的“職業化”已成為當前較為熱門的研究主題。高職電工實訓作為電工課程的深化環節,無論對電專業還是非電專業都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特別是對通信行業,根據從業標準和國家安監部門要求,所有參加通信工程一線工作的員工都必須具備電工上崗資質。因此,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能力。高職電工實訓應該緊密結合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建立能夠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嚴格參照職業資格標準進行教學和實施。

一、現狀及問題

電工實訓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模式與教學要求不相適應,教學設備落后、更新緩慢,實訓教學內容與行業前沿技術相脫節等問題。要轉變思想,改進教學內容,在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思路引導下融入新的教學方法,構建開放式電工實訓基地,根據實際情況分層次設計電工實訓教學過程等。

(一)教學目標定位不夠準確

教學目標是對一門課程授課要求的集中反映,是該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設置及學生培養目標實現中所起作用的具體體現。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電工實訓課程的開設主要是對電工課程內容的進一步鞏固,是對電工基礎知識的實踐驗證。因此,電工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一般都會概括為“知、懂、會”三個字。所謂“知”,即讓學生知道所訓練項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對項目所涉及知識的初步了解;所謂“懂”,即讓學生對訓練項目操作流程有較準確的把握,對操作項目的內在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所謂“會”,即要求學生能較獨立的、安全的完成各項訓練科目的基本操作。這樣的培養目標固化了課程的知識結構,學生只能局限于掌握所訓練的項目,對于課程的“職業化”改革和目前倡導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二)教學內容不夠“職業化”

教學內容選取的恰當與否是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基礎。研究認為,目前電工實訓課程內容設置存在兩種現象。

一是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許多高職院校的電工實訓定位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其教學內容延續著中專時期的幾個老項目。對于學生“職業化”能力培養及創新意識激發不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是電工實訓課程太過專業化,高職院校相關研究人員在改革電工實訓課程的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陳舊存在一致的看法,在設法調整的過程中,部分院校將電工實訓課程按照維修電工的要求進行了改革,將電氣行業領域最先進的技術、標準、工藝等作為了電工實訓課程的授課內容,使得非強電專業學生無法很好的接受,偏離了該課程在此類專業中開設的意義。

(三)教學模式陳舊

傳統的電工實訓一般采用“口授+板書+掛圖”的教學模式,理論灌輸比例較重,實際操作部分采用演示和學生固定式模仿操作相結合,逐步達到“會-精-快”的訓練要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樣的培養模式,對于提高學生對某個項目或某個實踐領域的操作熟練度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對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和職業能力的提升促進作用較小。

(四)教學環境落后

電工實訓是一門相對枯燥的專業基礎課,各高職院校對其發展的重視程度相對其他專業課程較小,導致一直以來教學環境的改善欠缺,設備也相對落后。另外,由于教學內容的固化和教學模式的陳舊,導致教學環境一直停留在原實驗室的條件下進行,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先進教學軟件的應用程度嚴重不夠。上述條件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實訓環境的閉塞導致對外交流的機會減少,服務企業的功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形成一種不良的循環。

根據當前企業需求,結合電工上崗證認證標準,深度改革電工實訓環節,通過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改革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改善教學環境等步驟,解決電工實訓存在的問題,使該課程真正發揮其專業基礎課的作用,同時也使其能夠更好的服務企業。

二、課程改革

(一)教學目標明確化

高職電工實訓是高職工科類(含電子、通信、電力、電氣等)專業的基礎課程,一般安排在高職第二學期電工基礎授課結束,作為知識鞏固、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確立和基本用電安全常識樹立的重要環節。

對于上述工科專業學生,電工上崗證已經被確立為上崗的重要指標,因此,很多院校都會對學生在在校期間專門集中進行培訓認證。其認證的目標可以概括如下:使學生獲得一般電氣類工作崗位必備的電氣測量、電路連接及電動機和觸電急救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為日后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打下基礎,同時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學習遷移能力、環境整理整頓能力和安全生產能力以及執行能力等綜合職業素質。

該目標可分為三部分內容:即知識學習目標、技能訓練目標和素質形成目標。對于知識目標的要求是學生能用相關知識描述問題;對于技能目標的要求是學生能使用工具完成常見技能任務;對于素質形成目標則是要在日常的學習和訓練中逐漸養成符合素質要求的行為習慣。

目標與電工實訓環節培養目標存在相互滲透的內容,因此,可以將兩者進行結合,即電工實訓環節可作為學生電工上崗證認證前培訓的一部分。使學生在該環節結束后達到上崗證認證的要求,并能夠直接參加認證。達到節省人力資源、節約培養成本、提高實訓環節效率的目的。因此,該環節的教學目標可以進一步明確為:使學生具備一般電氣類工作崗位必備的電工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備基本用電安全常識及觸電急救能力,具有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執行能力,為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電工)資格認證及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內容職業化

高職學生培養目標向職業化發展一直是社會和高校最為關注的課題,教學內容是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根據對課程培養目標的研究和重新確立的要求,教學內容應進行相應的改革。其改革的方向應緊密結合電工上崗認證要求、結合各項能力培養目標及電工實訓課程培養目標。改革按照項目化教學設計,設計思路如下:一是分析各知識點的布局,確定學習任務;二是根據各學習任務明確該任務的學習目標,細化各項技能訓練內容、要求及方式,明確考核標準;三是明確各模塊授課學時。

教學內容的選取要充分考慮職業化,由于該課程是作為普通工科專業的基礎課程,因此內容不能過于專業化(電專業除外),但也不能停留在電工基礎水平,介于兩者之間,讓學生在過程中不僅掌握電工基礎知識,達到認證要求,還能較全面的了解用電的基本常識,讓所學知識對接各類相關企業的基本職業要求,使學生學完后能夠從事基本的電工工作。根據自身教學實踐經驗,按照電工課程理論知識由淺入深的結構層次,選取安全用電影視賞析、火災消防演練、觸電急救演練、室內照明電路安裝、低壓配電箱安裝、三相異步電動機典型控制電路設計與安裝等項目為載體進行內容編排,使學生達到電工上崗證認證的標準,并配備相應設計項目鍛煉學生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教學模式一體化

一體化教學是各高職院校在各類課程中一直改革推進的方向。對于高職電工實訓課程,既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又需要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采用一體化教學是較為合適的實現手段。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有一支專業知識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學隊伍共同完成,要求能充分了解課程的教學目標,提煉和分配知識技能要點,合理設計項目任務,細化各任務實施步驟,并能在授課過程中掌控全局,以學生為主導進行引領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本文列舉“三相異步電動機典型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安裝”項目的教學內容編排案例進一步說明該課程一體化授課的組織形式。

三相異步電動機典型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安裝:

1.實訓目的和要求

熟悉常用低壓配電電器、低壓控制電路的結構,能拆裝、檢修開關、按鈕、交流接觸器等低壓電器。

能正確地將三相異步電動機接入電源并正確使用,能對電動機使用過程中一些數據進行測試。

能規范地進行電動機控制線路的安裝與調試。

2.實訓器材

(1)三相異步電動機1臺;

(2)交流接觸器2個;

(3)熱繼電器1個;

(4)熔斷器5個;

(5)按鈕3個;

(6)空氣開關1個;

(7)導線、端子板等。

3.實訓內容

一是熟悉電路元件。檢查所需要的元器件的質量,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規定要求,否則應予以更換。對照電路圖尋找并且熟悉電路的組成元件,在空白紙上按照比例畫出以下元器件相對的安裝位置,并且標明該元件在電路圖上的代號:

(1)熔斷器:FU1、FU2

(2)接觸器:KM1、KM2

(3)熱繼電器:FR

(4)按鈕:SB1、SB2、SB3

(5)空氣開關:QS

(6)三相異步電動機:M

(7)端子板:XT

二是將學生分為5大組,每大組分為3小組,各小組分別負責接觸器、熱繼電器、按鈕3塊電路的設計和連接。要求各大組能根據電路圖,在控制板上安裝所有的電器元件,元件排列要求合理、整齊、勻稱、間距合理,元件緊固程度適當。

三是各小組根據負責電路圖,進行布線。要求“橫平豎直,直角彎線,少用導線少交叉,多線并攏緊貼安裝板一起走?!眹澜麚p傷線芯和導線絕緣;接點牢靠,不松動,不壓絕緣層,不露銅過長等。

四是各大組將各分電路集合,形成完成的控制電路,要求仔細檢查,尤其是各電路之間的銜接部分,更應反復查驗。

五是經指導教師檢查通電運行。

六是觀察接觸器KM對電路的影響。改變接觸器KM1常閉常開觸點的接線順序,觀察電動機的轉動情況。改變KM1、KM2的位置,觀察電動機轉動情況。

七是熱繼電器FR的作用。撤除熱繼電器,觀察電動機轉動情況,并作比較。

八是觀察按鈕SB對電路的影響。改變SB1的接線順序,觀察電動機的轉動變化。改變SB2的接線順序,觀察電動機的轉動變化。改變SB3的接線順序,觀察電動機的轉動變化。

九是各大組從以上變化中,任選1個,設置完成后,互相交換電路,找出故障所在,并記錄在下表中:

參考文獻

[1]任曉敏.關于高職院校電工實訓教學問題的思考與探索[J].職教廣角,2012(7-8).

[2]朱楠高職維修電工實訓一體化教學初探[J].教育論叢,2012,(11).

[3]徐國華等.非電專業學生電工技能培訓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4).

[4]葉瑩電工實訓教學的改革探索[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

[5]劉安寧.分層次教學在電工實訓中的應用探索[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

[6]馬麗娟,王平安.電工實訓教學改革的探討[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6).

[7]王英群.“電工實訓課”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淺談[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10)

[8]汪洪波,朱武,王君.新專業實驗室建設經驗點滴[J].實驗室科學,2008(1).

[9]謝忠志,劉伯生,劉永勝.工實訓課教學的六要素[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猜你喜歡
認證職業化電工
糊涂的維修工
關于完善軍代表職業化制度的思考
中職校園網絡安全管理系統設計
ASME鋼印鍋爐安全閥PE認證實踐
職業化建設解決村官帶頭乏力問題
中國籃球職業化發展探析
職業化院長尚無生存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