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2016-12-20 15:57劉旭
青春歲月 2016年21期
關鍵詞:理論與實踐中國夢

【摘要】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

【關鍵詞】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與實踐

“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而要實現中國夢,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就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論觀點和戰略思想,從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其顯著特征。學術界對此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視角不同,在描述、概括上又有所區別。

一、整體性

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有學者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機械相加,而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統一整體,整體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特征。這不僅體現在它是對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理論的有機整合,而且還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其基本原理具有內在聯系,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另有學者對整體性進行了透析,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創新,從理論來源上體現了其整體性;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戰略思想不是互相孤立的理論,它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一脈相承的,從內容上體現了其整體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實踐、開放的,在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長河中的每一個理論創新都屬于理論體系的一部分,從發展上體現了整體性的特征。

二、發展性和開放性

十七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有學者認為,這個重要論斷從時空兩個角度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特征。從縱向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理論體系;從橫向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理論體系。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展現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勃勃生機,又為我們繼續進行理論創新打開了廣闊空間。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必須堅持不懈地為之奮斗。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必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性和開放性特征更加凸現。

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具有特征數量的概括,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四個方面說和六個方面說兩種概括,每種又各有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四個方面說的兩種代表性觀點是:一種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充分體現了其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之間繼承和發展性、理論體系自身的實踐性與時代性、嚴整性與開放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相聯系的基本特征;另一種則概括為實踐性、科學性、全面性、開放性四個方面。六個方面說的兩種代表性觀點是:一種是概括為理論淵源的相承性、理論品質的創新性、理論風格的民族性、理論內容的系統性、理論體系的開放性、價值取向的人民性六個方面;另一種是概括為歷史的厚重性、邏輯的嚴整性、鮮明的時代性、鮮明的民族性、高度的開放性、理論與實踐互動中的創新性六個方面。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有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又有對它們的重大發展。有學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一是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二是提出并回答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需要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是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科學發展觀和怎樣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另一個重要理論意義,是劃清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民主社會主義的界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對此,有學者指出,十七大宣布我們黨的理論的正式名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社會主義不是民主社會主義理論,而是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次正名,明確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屬于科學社會主義而不屬于民主社會主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個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重要新概括,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政治前瞻性。有學者認為,這一重要新概括,旗幟鮮明,有利于我們更加自覺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主題突出,有利于我們從根本上理解和把握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一系列重大創新理論;內涵深刻,有利于我們以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理解和把握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一系列重大創新理論;表述簡約,有利于廣泛而深入地普及,為廣大干部群眾所自覺接受;凸顯主體,更加注重黨的創新理論是集體智慧和心血的結晶,更加體現了去個人化的發展趨勢,這對于推進黨內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另有學者指出,理論是行動的指導,我們黨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就明確回答了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什么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為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可靠的思想理論保證。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世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吸收和借鑒了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其影響也不僅僅局限于中國,而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學者認為,這一世界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為豐富世界思想理論寶庫做出了重大貢獻;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的基礎上,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為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模式;再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振興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綜上可見,十七大以來,學術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整體性研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世界意義的研究等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期待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不斷推進,學術界會有更多的優秀研究成果問世。

【作者簡介】

劉旭,男,漢族,邵陽學院音樂系政治輔導員,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理論與實踐中國夢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