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首崗、轉崗、深崗”三層遞進式的中高職會計銜接課程體系探討

2016-12-20 15:48魏標文
價值工程 2016年32期
關鍵詞:中高職課程體系

魏標文

摘要: 課程銜接是中高職銜接的核心,同時也是中高職教育銜接的難點。目前中高職教育真正意義上課程能有效銜接的不多,更多的是體現在學制上的銜接。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程銜接,本文提出構建基于“首崗、轉崗、深崗”三層遞進式的會計專業課程銜接體系。

Abstract: The linking curriculum is the core of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ection, and also a difficulty. The effective course link in the true sense is not much, and more is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it, this paper provides to build a connection of accounting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three progressive model of "First position, Turning the posi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關鍵詞: 會計崗位;三層遞進;中高職;課程體系

Key words: accounting positions;three level progressive;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2-0232-02

0 引言

中高職銜接是當前職業教育體系中最關鍵的環節,是關系到職業教育質量的核心內容。目前職業教育系統常用的中高職教育銜接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照式”,另一種是“下延式”?!皩φ帐健敝懈呗毥逃暯邮菍F有中、高職課程體系進行對照,將二者重復的部分合并或刪減,使中、高職課程銜接流暢,同時避免內容重復而浪費教育資源;“下延式”是以高職課程體系作為終極目標,基于中職院校的教育能力使其分擔一部分更高水平的職業教育任務,從中職教育開始讓學生接觸職業教育知識,這將對其素質拔高和職業技術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為此,筆者提出按照會計崗位中高職銜接課程結構。以上兩種教育銜接模式都能有效減少課程內容重復,在節約教育資源的同時能大幅度提高人才培養效率,但是嚴格來講,這兩種模式都無法充分實現中高職銜接的最重要目標:(首崗、轉崗、深崗)所需要知識與技能來設置理論與實踐課程,從而實現首崗能勝任、轉崗能適應,深崗有后勁的人才培養目標。

1 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的調查分析

現階段,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結構的銜接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為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現狀,需要調查課程體系銜接不暢的原因。為此筆者針對該校會計專業的三校生采用了麥可思評價系統,設計了相關調查問題,共對126名學生進行了調查,有122名學生作答,作答率96.83%,相關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1 課程設置是否重復

針對“就讀的高職和以往中職的在專業課程設置上重復的地方很多,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實際”的問題,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有24 人,占 19.67%,選擇“比較符合”為 49 人占 40.16%,“一般符合”的為 44 人,占 36.07%,“不符合”的為5人,占4.10%??梢?,接近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在高職與中職課程是重復的。

1.2 重復課程是否還需開設

針對“你是否同意在高職不再重復學習中職已學過的知識”的問題,選擇“完全同意”的人有 30 人,占 24.60%,選擇“比較同意”為 64 人 占 52.46%,“一般同意”的為22 人,占 18.03%,“完全不同意”的為 6 人,占4.91%??梢?,接近 77.06%的學生認為不需要再重復學習。

1.3 專業教材使用是否重復

有關“就讀的高職和以往中職的在教材選用上重復的地方很多,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實際”的問題,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有10 人,占 8.20%,選擇“比較符合”為30 人 占24.59%,“一般符合”的為 44 人,占 36.07%,“不符合”的為38人,占31.16%??梢?,接近也有不少學生認為在高職與中職教材方面都有重復。

1.4 中高職實訓課的差異分析

有關“高職的實訓課和中職的實訓課差別大嗎”的問題,選擇“有,很明顯”的有22 人,占18.03%,“不是很明顯”的有 33 人,占 27.05%,選擇“不知道”的有18人,占 14.75%,“沒有差別”的有 49,占40.16%??梢?,中高職實訓課程的設置與教學方面差異性也不大。

2 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銜接問題分析

2.1 培養目標層次不清

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中各有差異同時又緊密聯系的兩種教育模式,在人才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上有共通性,但是也必然有差異。然而通過調查發現,許多中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文字表述上與高職基本雷同,培養的模式方面也有照搬照抄的現象,從而導致了高職與中職培養差別性不大,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2 課程設置較多重復

根據對中高職課程體系的研究發現,重復的內容除了包括專業理論,還涉及部分實訓內容,并且兩套課程自成體系,未形成一套完整而具有層次感的課程結構。比如財會專業中的成本會計、會計核算課程在中高職課程中就內容上的重復,這是造成部分教育資源和學生學習時間浪費的主要原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受挫,并且高校教師無法更完善地組織高職教學。

2.3 教學內容較多重復

主要體現在一些專業核心課上重復,如《財務會計》,在中職期間所學的與高職所學的內容基本上一致,無非就是高職階段對一些內容進行了深入學習。

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銜接問題產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中高職教師沒有交流,各自組織教學,高職的教師不清楚中職的學生都學過哪些課程,中職的教師也不知道將來升入高職后還會學哪些課程。

3 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的策略分析

3.1 課程體系設計基本原則

①以市場為導向原則。中高職教育是為廣大企業培養可以勝任不同崗位的技術技能人才,因此企業需求決定了職業教育培養方向,尤其對會計這類專業技能要求強的專業,需要職業院校做好人才需求的調研工作,與企業深度合作,全面了解崗位技能需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設不同層次的課程。

②強調職業情景能力。中職與高職在課程設計時都應該強化職業情景能力,通過設置課程幫助學生構建屬于他們自己的職業經驗世界。還原職業崗位真實情景,分解課程內容,把職業情景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相對真實的職業行為。

③循序漸進原則。在構建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時要充分考慮到會計職業技能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一般來說,中職強調的是單一技能熟練,高職重視技能的遷移和綜合應用。要梳理清楚兩個層次之間關系,盡量避免課程的重復。

3.2 中高職課程銜接具體策略

①設計思路。按照“首崗能勝任、轉崗能適應、發展有后勁”人才培養理念,設置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開展階梯漸進的培養。設計的整體思路如圖1所示,分為三個階段:首崗能勝任課程全部在中職階段完成,強調“做實”;轉崗能適應課程根據3+2、2+3不同培養模式差別設置,若是3+2模式大部分轉崗課程應該在中職階段完成,而2+3模式則是大部分要在高職階段完成,強調“做寬”;深崗有后勁的課程在高職階段完成,強調“做精”。②課程設置。根據設計思路,設計“崗課對接、階梯漸進”課程體系,下面就主要的專業課程加以展示,如圖2所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會計專業所面向的崗位出發,以“首崗課程、轉崗課程、深崗課程”三個層次構建出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框架,每一層次課程設置以能力為本位,包含了理實一體化課程和實訓課程,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通過三個層次遞進式的設計課程,可以減少中高職課程設置的重復與脫節,真正實現中高職教學的無縫對接,為企業培養不同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傳雙.對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問題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

[2]郭志成.淺談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2.

[3]鄧倩蘭.對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的若干思考[J].企業家天地,2013.

[4]柳燕君.構建“能力遞進、縱橫拓展、模塊化設置”的中高職課程銜接模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7).

猜你喜歡
中高職課程體系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研究
中高職業英語教學大綱對比與銜接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英國大學課程體系特色借鑒
法國高校課程體系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