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只看到荒誕,你就輸了

2016-12-22 09:23曾勛
廉政瞭望 2016年23期
關鍵詞:村婦潘金蓮雪蓮

文_本刊記者 曾勛

如果只看到荒誕,你就輸了

文_本刊記者 曾勛

深挖矛盾濫觴,這仍舊是因私利而起的悲劇,沒有人是無辜的。李雪蓮為了多要房子、多生孩子提議與丈夫假離婚,為一己私利欺騙政府,這種行為,不也是對公利的侵犯嗎?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這就是活生生的現實生活。

一個村婦,將一個站不住腳的冤情,沸沸揚揚地從縣城鬧到北京。

一個首長,一個拍案,下面一串官員全部遭殃。

一頭老牛,一聲哞叫,讓上訪了十年的村婦開始懷疑人生。

一個無厘頭的荒誕理由,繞進了無數荒誕的人和事,澆灌了無數荒誕的養料之后,長成了一棵荒誕的參天大樹。

有人嚷嚷李雪蓮“法盲”“刁民”,自作自受、無理取鬧。其實,荒誕作品中的荒誕,從來不是重點。正如無需糾結《等待戈多》中戈多是何方圣神,《變形記》中格里高爾為何變甲蟲,跳過荒謬本身,窺探背后的沖突,才是荒誕故事的內涵指向。

強勢與弱勢的沖突:性別是關鍵的一道坎

李雪蓮穿行在一群思維迥異的男性中,處處碰到“雞同鴨講”的窘迫。甚至有人說,電影表面講李雪蓮,其實是講28個男人?!芭薞S男人”的格局,給予了強勢與弱勢以社會性別的隱喻。

一糙老爺們兒上訪,無法比“要胸有胸、要腰有腰”的李雪蓮上訪更能撩動公眾神經,更能引發戲劇性的沖突。強弱的對峙,在官民沖突之前,性別沖突首當其沖,且更加具有深刻的時代內涵和外延。

經典的故事套路,無非講平凡的男人成功,講美麗的女人落難?!段也皇桥私鹕彙吩谶@方面玩得十分徹底,不僅要落難,而且還要20年如一日,在“無事生非”的孤獨環境中與強勢的“直男”們斗智斗勇。

她試圖證明自己符合男權世界的評判標準,證明自己是良婦而不是蕩婦。她被這套荒謬的生存規則束縛著,習慣按照男權社會的規則活成男人喜歡的樣子。第一步,李雪蓮便陷入最大的陷阱。

人言雖然可畏,但換個地方開一家牛骨湯店不行嗎?李雪蓮偏偏要自證清白,與令所有良家婦女聞風喪膽的符號“潘金蓮”劃清關系。

男性官員們的群像與老胡、趙大頭,共同組建成了男權的堡壘,將作為“第二性”的弱小女性李雪蓮粗暴地拒之門外。

對于女性主義的投懷送抱,原著中表現更為強烈。漫漫上訪路中,真正給李雪蓮無私指引和幫助的,只有兩個女人。

一個是素未謀面的看廁所的婦女,她同情李雪蓮,衷心勸她別去殺秦玉河。李雪蓮被一語點醒,才沒有走上“殺人”的歧路。

第二個是她的中學同學孟蘭芝。原著中,李雪蓮的二孩并沒有打掉,生了下來。為了上訪,她把兩個月大的女兒托付給孟蘭芝。孟蘭芝以前跟李雪蓮是情敵,最后都撈了個空,反而成了生死之交。這種同病相憐的設置,將女性與男性的對壘,交涉得更加清晰明了。

電影中,法院院長王公道給上訪戶李雪蓮送禮慰問,還攀親套近乎。

李雪蓮的“胡攪蠻纏”,恰似昆汀作品《殺死比爾》中的切割機關槍男人的女主角Bride。只不過,在馮小剛這里,用暴力要正義被上訪取代了,公器武士刀被“首長”取代了。

也許,正是出于對于女權問題的世界性思考,《我不是潘金蓮》英文名譯為《我不是包法利夫人》。在施耐庵的《水滸傳》中,潘金蓮首先是個“女人”,而在《包法利夫人》中,愛瑪首先是一個“人”。這種翻譯上的乾坤大挪移,雖有偷梁換柱之嫌,卻讓李雪蓮站在了女權的角度,以弱者的身份,找到了與世界傾訴的方式,而且是永恒的方式。

影片開始,老領導的妻子說所謂婚姻,就是“一忍再忍”,何嘗不是女性在男權世界中無可奈何的政治心理。難怪有人說,這些年馮小剛和劉震云的電影從《手機》到《我不是潘金蓮》,走了一條漫長的“厭男”道路。

人治與法治的沖突:官民都是受害者

劉震云表示,《我不是潘金蓮》是一部“底線作品”,“探一探當下的喜劇生活中幽默和荒誕的底線。我寫的不只是官司,更是官司背后的生活邏輯?!?/p>

李雪蓮的邏輯很簡單,自己受騙了,還被罵成“潘金蓮”,法庭不為自己伸張正義,哪里還有規矩?她用自己的規矩上訪,送肉送油行賄,卻不知自己就是一個規矩甚至法律的破壞者。她深諳文化傳統和官場生態的人情世故,這些都不需要學,從小到大浸淫其中,耳濡目染,早已演化為一種“本能”。

官司失敗后,走法律的途徑沒轍了。

她的潛意識中始終相信“權大于法”,于是找到“能管住”審判長的法院院長,不行了,又找“能管住”法院院長的縣長、市長……渴望在一級級的官員序列中,出現一個“青天大老爺”為自己伸冤。

李雪蓮的冤情通過首長拍桌子的“人治”方式得到了伸張,這樣的“人治”偶然性大,治標不治本,所以,十年后地方官員換了一輪,矛盾繼續在原地打轉。

電影里的基層執法人員,為阻止“沒文化”的村婦上訪,一靠嘴皮子磨打溫情牌唱白臉,二靠安保人員蹲守唱紅臉。面對棘手的李雪蓮,一切程序和制度都荒誕地喪失了效果。抓她,可是人家沒有犯法;不抓,她可是有過變身“大殺器”的先例,整垮過一批地方官員。人與人間的互相傷害,就這樣游離在法律的邊緣。

官員們在“和稀泥”的過程中,基本也都默認了“人治”的秩序。在傳統的政治文化中,地方官往往被稱為“父母官”,這個代稱本身就渲染著濃烈的人情世故。

當身為“小民”的李雪蓮走法律途徑無果后,其實,她后來的所有上訪行徑僭越了行政系統的管轄范圍。按照法理,官員不管,不算瀆職。但是,身為“父母官”,不僅要管轄區內“法”內的事,還要管“法”外的事。再加上被“人治”后果嚇怕了,擔心上頭又出現“青天大老爺”,道聽途說后拍拍手跺跺腳,摘了自己的烏紗帽。

李雪蓮和官員們共同將司法范圍內的個案,演變為事件,將“法治”變為了“人治”,導致他們在漫長的歲月中殫精竭慮、惶惶不可終日。

回到現實,討論李雪蓮案,必然牽涉到嚴肅的社會治理難題。在社會規則體系之中,是否應當給予邊緣人起碼的尊重和理解?一紙冰冷的判決書對于他們來說,遠遠還不夠。

如果不給李雪蓮設置層層關卡,反而給她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從一開始就將其納入法治軌道,相信她在明白無法翻案的同時,也能明白一些道理,怨氣恐怕也會逐漸煙消云散。

公利與私利的沖突:他人即地獄?

李雪蓮上訪理由的荒誕不經,并不能弱化其上訪行為的合理性。正如加繆所說,荒謬作品漆黑的世界背后,總能看到一個痛苦掙扎的靈魂。在《我不是潘金蓮》中,這個掙扎的靈魂,便是打不倒的李雪蓮。

按照慣常的邏輯,官民對立,官是強勢一方,民為弱勢一方。李雪蓮似乎沒有實際那么弱,與北京建立了聯系,“就不是普通的村婦”,開了掛般能把市長、縣長一圈人拉下馬;官員群體沒有想象那么強,縣長、市長“低三下四”地來拜訪李雪蓮,苦口婆心。但無休止的折騰并未終止,問題出在哪里?

問題出在,官員們沒有將事情當成公案來處理,反而顯山露水地捍衛私利。當李雪蓮開始上訪,從法院領導到史縣長,都以“惹不起我躲得起”的心態應對之。

事件演變為一個公共事件后,在上面或外人眼中,這遠不止是一個村婦的信訪問題,而關系到當地政績和吏治。地方官員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公共性,單純地為了保住烏紗帽,處處表現出維護私利的迫不及待,挨著來給李雪蓮做思想工作,還逼迫她寫保證書。在“為公辦事”的幌子下,挖空心思,動用一切公共行政資源對上訪途中的李雪蓮圍追堵截。

庭長賈聰明在官員與李雪蓮的“亂戰”中,看到了升遷的機會。趙大頭則為私利為李雪蓮構造了一個愛情烏托邦。最后勸李雪蓮不要上吊的果農,他真正擔心的是自家果園吊死人影響生意,擺了一個救人的大烏龍。所有幫助或者不幫助的人,心里都打著小算盤,連賣肉的屠戶都想從這件事上得利。

李雪蓮的問題其實不難解決,除了秦玉河應受道德譴責和賠償李雪蓮精神損失外,他們二人都應該受相關法律的制裁??吹阶詈?,觀眾快憋出內傷了,為什么始終不見官員依法行事呢?因為人治對應“私利”,法治對應“公利”,故事這樣設計,正是為了藝術化地揭露官場之流弊。

深挖矛盾濫觴,這仍舊是因私利而起的悲劇,沒有人是無辜的。李雪蓮為了多要房子、多生孩子提議與丈夫假離婚,為一己私利欺騙政府,這種行為,不也是對公利的侵犯嗎?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這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現實生活。

薩特說,他人即地獄。被某些人誤解為狹隘的利己主義。薩特這句話建立在“為他”基礎上,應該理解為,如果不能正確對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獄。為官者,公權在握,對這句話更應該有積極和負責任的理解,否則,王雪蓮、張雪蓮……便有可能成為其仕途上的終結者。

作為超越的一筆,原著里寫到被撤職的史縣長回家開飯鋪的事情,每天來吃的人都要排隊,史縣長公正不阿,哪怕自己親戚來也堅決不許插隊?;恼Q了一本書,這一筆,讓人暖心。

猜你喜歡
村婦潘金蓮雪蓮
為什么雪蓮不怕嚴寒
村婦
如果武大郎沒有錯過潘金蓮的排卵期
村婦
雪蓮: 高處的綻放
對人性的重新審視與反思:論荒誕川劇《潘金蓮》
村婦小謝
潘金蓮幻想一對一的情愛是悲劇
PAN JIN LIAN'S DIARY 潘金蓮日記
怕打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