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菜市場營銷模式的轉換

2016-12-23 14:56谷同河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銷售者菜市場消費者

谷同河

隨著1978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恢復了曾被視為“資本主義尾巴”的農貿自由市場,即所謂的菜市場。作為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供應主要場所,菜市場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政府為廣大勞動人民提供服務的窗口,菜市場也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民生工程。至21世紀初,菜市場不可否認的經歷了一個繁榮時期,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菜市場作為“民生菜籃子”的形象正逐漸減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價格更昂貴的超市,連鎖商店。面對日益嚴重的競爭,傳統菜市場業績急速下滑,逐步步入冬天。要想重新迎來春天,菜市場必須轉變它的營銷模式,凸顯產品特色,提高軟實力,強化硬實力,轉型成新型的服務型菜市場。

一、傳統菜市場現狀分析

菜市場由于蔬菜銷量達,品種豐富,菜價便宜等優點,一直受到廣大居民的青睞,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菜籃子”,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對生活服務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地提高,傳統菜市場在與大型超市,連鎖商店相比,在合理布局、硬件設施、環境衛生、日常監管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傳統菜市場的布局不合理。一是現在城市中多數菜市場已經存在十幾年的時間,隨著周圍居民住宅區的規模不斷擴大,有些菜市場在整體上與周邊環境顯得格格不入,需要從整體上改造,以協調周邊環境。二是隨著城市人口的逐漸增多以及居民擁有車輛的增加,一些菜市場的主干道已明顯顯得過于狹窄,使得人們在購買時產生擁擠現象,并且多數菜市場并沒有配套的停車場等,致使在買菜高峰時期菜場門口車滿為患,不僅會嚴重阻礙交通,甚至導致交通事故等。三是很多市場內部的攤位布局很不合理,沒有按糧油、蔬菜、禽類、水產等劃分,雜亂無序,給人們的購買帶來不便。

2.傳統菜市場的硬件設施不達標。由于建設相對滯后,內部設施簡陋,造成菜市場給人們留下不好的印象。很多市場內沒有公廁,使得人們有需要時得不到解決;排水系統不完善,一旦下大雨了,市場內便滿是積水,給人們行走帶來不便;很多市場內沒有通風設備,在炎熱的夏天去菜市場就和蒸桑拿一樣。設備簡陋,功能不健全,致使傳統菜市場只能滿足人們日常的購買需求,而體會不到購物的享受,是很多人轉向超市、連鎖商店的主要原因。

3.傳統菜市場的環境衛生不合格?!芭K、亂、差”一直是居民對傳統菜市場的普遍評價,蔬菜類銷售者每天要制造大量的爛菜爛葉,禽類水產類銷售者每天要制造大量的動物內臟,這些垃圾得不到及時的清理,使得菜市場內彌漫著一股嗆人的氣味,并且活禽宰殺的地方沒有足夠的水源,特別是針對雞、魚等產品,宰殺后得不到干凈有效的清理,除此,傳統菜市場內有很多的蒼蠅,老鼠等,而銷售者卻沒有有效的衛生防范措施,給人們的食材帶來了潛在的安全衛生隱患。

4.傳統菜市場的日常監管不完善。多數菜市場都是私人承包的,他們片面的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菜市場的日常監管,在給菜販征收高額的攤位費時,卻提供不了完善的管理服務。如很多市場沒有監控設施,致使菜市場成為小偷作案的高發地;菜市場的攤販存在嚴重的缺斤少兩等問題,而管理者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當銷售者與消費者發生沖突時,管理者不能發揮調解員的作用,導致銷售者與消費者兩者權益都受損,致使消費者對菜市場的評價越來越差。

二、對傳統菜市場營銷模式轉型的建議及對策

傳統菜市場自身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導致在與超市、連鎖商店的競爭中,逐漸敗下陣來。傳統菜市場要想在今后迎來春天,必然要轉變現有的營銷模式,凸顯產品特色,提高軟實力,強化硬實力,轉型成新型的服務型菜市場。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現有市場的布局規劃,合理安排布局。對現有的菜市場,需要重新規劃它們的結構,在規劃上要做到有據可依,根據方便居民的根本原則,結合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抓緊制定菜市場的改造、提升、規劃,改變現有的市場建設相對滯后,內部設施簡陋,配套服務不完善等現狀;加強市場衛生環境的建設,確保符合GB14881的要求,時刻保持購物環境整潔有序;推進市場從業人員的素質教育,提升銷售者的服務水平,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完善市場內的監管服務機制,著力打造新型服務型菜市場。

2.細分產品市場,差異化營銷策略。傳統的菜市場是銷售者賣什么,消費者買什么,這就限制了消費者的購買選擇。菜市場必須轉換這一模式,通過對銷售者的營銷理論傳授和教育,使每一銷售者通過對消費者進行細分,進而細分產品,以滿足不同的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服務,轉換原有的“以賣定買”銷售模式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以賣定買”,即客戶需要什么,我就銷售什么,將選擇權給予消費者,使消費者不僅完成購買的需求,還可以享受到購物的樂趣,以贏得消費者的長久忠誠購買。

3.加強市場統一管理,強化關系營銷。傳統的菜市場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各個銷售者之間是獨立的競爭關系,相互聯系不大。而要讓菜市場重新回歸居民手中的“菜籃子”,必須要加強市場的統一管理,使獨立割裂的內部關系轉變成統一和諧的關系。同時,還要加強市場的關系服務營銷策略,比如說:(1)市場可以通過印制統一的有關本市場名稱的購物袋供銷售者使用,來強化市場給人的印象;(2)鼓勵銷售者通過適當形式的促銷打折等活動,讓利給消費者,以吸引更多新的消費者,留住原有的消費者。銷售者必須意識到他們的利潤來源就是消費者,他們要想得以發展,就必須依靠消費者的忠誠,而只有在消費者消費后感到滿意,覺得愉快,才會保持長久的購買關系,這樣,銷售者才能保證自己利潤的持續增長。

4.緊隨時代發展,打造O2O菜市場。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菜市場除了傳統的線下零售商的身份,也可以借助網絡、手機等“上線”,實現線上銷售。線上銷售是指利用互聯網平臺,依托手機、電腦等終端,達到消費者在網上選購商品,旨在服務于城市中沒有時間逛菜市場的上班族。為成功轉型,市政商務部門應指導菜市場管理人員借道成熟的電商平臺,搭車互聯網,此舉不僅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更可以實現“互聯網+菜籃子”的飛躍。在積極推行到各個菜市場時,由于銷售者文化水品不同,有些銷售者可以自己解決產品的接單配貨問題,而有些銷售者文化水平較低,不懂高科技的應用,這些銷售者的線上銷售活動應由市場的管理者統一運營,協調配置。在產品的配送方面,應建立一套標準化的配送程序,確保證準時,高效的配送活動。通過不斷地加強科技的應用,改變傳統只能線下銷售的模式,打造新型的O2O菜市場。

5.產品升級,保持核心競爭力。菜市場相對超市、連鎖商店而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便利居民,產品新鮮。菜市場進出方便,需要什么菜進去就可以買,避免了超市里的“兜圈子”以及排隊等現象,同時,菜市場的菜基本上每天都會“更新”,以保證其“高質量”,另外可以隨意挑選,不像超市等捆綁銷售、打包銷售,這就給了消費者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可以增強他們的滿意感。傳統市場在轉換營銷模式的同時,更是要保持這一核心的競爭力,并要不斷的加強這一競爭力,以“高質量”打造核心競爭力。

三、傳統菜市場轉換營銷模式的阻力以及其意義

傳統菜市場長期占據菜市場的主導地位,要想轉換其營銷方式,在轉換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大的阻力,主要有:1.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對菜市場進行全面標準的改造以及管理需要大量的成本,而市場的經營主體的資金有限,此時政府就要擔任這一重任,承擔改造菜市場這一民生工程。2.在進行標準化改造和管理的建設時,持續的時間可能比較長,在此期間臨時市場的選擇與管理,銷售者與消費者的關系,一定要妥善處理好。雖然存在著種種麻煩,傳統菜市場的轉換卻是勢在必行,現行的營銷模式已顯示其不足,而標準化管理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是高品質服務的保證,不僅可以緩解食品安全的嚴峻性問題,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整體環境質量,提高商品交易質量,對銷售者和消費者都有利。傳統菜市場要在日益嚴重的競爭中,轉變其營銷模式,凸顯產品特色,提高軟實力,強化硬實力,轉型成新型的服務型菜市場,找回其失落的春天。

參考文獻:

[1]陳智雯.馬路菜市場標準化管理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

技論壇,2013,12(4)∶229~231

[2]賴寧寧.傳統菜市場怎樣找回春天〔J〕.海峽科技與產

業,2010,3∶14~15

[3]王宏彥.網上菜市場有商機更有挑戰〔N〕.濱海時報.

2010-10-28(005)

猜你喜歡
銷售者菜市場消費者
產品缺陷責任主體相關問題研究
煩人的裝修聲
跟團在景點買到假貨 能要求旅行社賠償嗎
知識付費消費者
跟團游中買到假貨找誰賠
3.15打假
熱鬧的菜場
二則
買菜記
菜市場的早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