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高職院校教師對職后培訓激勵制度分析

2016-12-23 15:09康少偉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激勵制度民辦高職院校教師

康少偉

【摘要】民辦高職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一個補充,其價值和定位逐步凸顯,近年來為適應我國轉型發展的要求,民辦高職院校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提供了一大批高級技能型人才。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就針對民辦高職院校對教師職后培訓激勵制度中暴露出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意見。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 教師 職后培訓 激勵制度

我國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時間較短,但取得的成就卻是不容忽視的,加上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市場對各類型實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就業形勢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傳統高校畢業生已難以全面滿足市場的需求,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為我國經濟的發展供給了一大批高級技能型人才,但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民辦高等職業院校也逐漸顯露出問題,特別是在對教師職后培訓的積極制度方面,缺乏相對完善的教師職后培訓體系和缺少對教師職業發展的指導這兩個方面,下面就民辦高職院校對教師職后培訓激勵制度中存在的這兩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當前高職院校對教師職后培訓激勵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教師職后培訓體系

相對于傳統高校而言,民辦高職院校主要通過績效和薪資來吸引和留住教師,因而教師隊伍的流動性較高,每年,甚至每個學期都有教師離職,也會有新教師入職,而新入職的教師大多是剛踏出各高校校門的學生,知識結構與企業需求有所脫節,實踐經驗也相對缺乏,民辦高職院校針對這些新入職教師的崗前培訓大多很不系統,盲目上崗之后,更是缺乏系統的職后培訓制度,大部分民辦高校針對教師的職后培訓大多只要求學歷方面的繼續教育,如攻讀在職碩士或博士,而在業務能力、教學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訓方面卻明顯不足,并且學歷培訓大多也靠教師自愿參與,民辦高職院校大多不會系統組織,導致民辦高職院校的廣大教師在業務能力、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與傳統高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對學校的發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不利于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

(二)缺乏必要的職業發展指導

由于民辦高職院校的性質為非公,因而在許多必要的制度方面都不夠健全,加上大部分民辦高職院校對教師職業的承諾保障不如公辦高職院校,因此,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缺少安全感,這也是民辦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不穩定的原因之一。同時,由于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不高,校方大多也不愿意花大代價為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提供指導和培訓,一方面是出于辦學成本考慮,一方面則是出于市場競爭考慮,避免自己培養出來的教師最后成為了其他學校的骨干。在雙方多因素的影響下,使得大部分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要么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要么只把民辦高職院校當成積累從業經驗的地方,為未來做準備。這對于民辦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三)職后培訓激勵措施單一

民辦高職院校對教師職后培訓的激勵措施大多以簡單的提高薪資為主,但在數額方面卻顯得有所保守。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的薪資主要分為基本薪資、獎勵薪資、福利薪資和附加薪資四個部分,基本薪資依據職稱和學歷劃分,這雖然是能夠刺激到教師投入職后培訓的因素,但差距并不大,因而刺激效果并不明顯。同時,大部分民辦高職院校也沒有合理的職后培訓考核制度,績效計算仍然以授課課時為主,使大部分教師產生了“去不去職后培訓也無所謂,只要授課課時到了就行”這一錯誤觀念。此外,民辦高職院校對教師獎勵大多以直觀的經濟物質獎勵為主,功利化的辦學理念使其忽視了文化熏陶、社會價值觀念培養及教師職業情感培養等方面的激勵措施。

二、完善民辦高職院校對教師職后培訓激勵制度的對策

(一)提升校方對教師職后培訓激勵的意識

無論是培訓體系不完善還是職業規劃缺乏指導,主要原因都在于民辦高校頂層設計中缺乏對教師職后培訓激勵力度,針對這一問題,民辦高職院校管理層應當著眼于學校的長遠發展,著眼于社會對民辦高職院校的需求和期盼,切實關注教師的物質需求、能力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同時,對教育負責,對教師負責,對在校學生負責,只有對教師職后培訓激勵的意識上去了,才有可能真正科學合理的開展對教師的職后培訓工作。

(二)完善教師職后培訓體系

要完善教師職后培訓體系,必須從教師的實際需求出發,從個人知識儲備、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同時,幫助和指導教師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努力將教師打造成符合高職院校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雙師型”教師人才。

(三)完善針對教師職后培訓的激勵制度

首先,建立合理的薪資制度,為教師的工作付出合理的酬勞,同時盡可能使其對職后培訓沒有后顧之憂;其次,明確民辦高職院校教師職稱晉升與職位晉升制度,不斷刺激教師職后培訓的積極性;再次,注重教師精神需求,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如此通過多種激勵措施來促進教師個人素質和教師隊伍穩定性的提升。

三、結論

民辦高職院校應全面關注教師的物質需求、能力需求和精神需求,從教師和學校的長遠發展為目的,并通過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和相應的激勵措施來提高教師投入職后培訓的積極性,努力將其培養成符合個人需求、適應學校發展、滿足社會要求的高素質教師。

參考文獻:

[1]鄭圓圓,許艷婷.民辦高職院校教師激勵制度現狀嘆

息——以閩南民辦高職院校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

(22).

[2]湯向玲.民辦高職院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的意義[J].學理

論,2010(26):240-201.

[3]張玉,周強.民辦高校教師職后培訓的新思考[J].人力資

源管理,2016(7).

猜你喜歡
激勵制度民辦高職院校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生源危機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轉型發展思考
民辦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實踐研究
“互聯網+”時代民辦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辦高職院校師德師風長效機制
淺談國有企業如何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留住人才
淺談激勵制度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關于徐州路興內部業績評價的研究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