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獻翻譯初探

2016-12-24 18:26韓孟軒
藝術評鑒 2016年19期
關鍵詞:問題研究

韓孟軒

摘要:翻譯是人類文化交流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動,亦是兩種或多種語言間的轉換與傳達。展開浩如煙海的翻譯史卷軸,各類的翻譯學派豐富著翻譯理論,推動著翻譯事業的進程。翻譯絕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譯者需擅于語言間的交替轉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滿足多種不同需求,以達文化傳承與交流之目的。

關鍵詞:翻譯活動 讀者對象 審美取向 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6)19-0026-03

翻譯這種語言間交流與轉換的過程已歷經了幾千年,并對中西文化傳播與交流施展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從最初的“翻譯可能論”到“翻譯不可能論”,“可譯論”到“不可譯論”,對“直譯”還是“意譯”的爭論,再到嚴復提出的翻譯三準則——“信、達、雅”,再到“歸化“和“異化”等等,種種爭論形成了翻譯界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術業有專攻,不同專業的翻譯也需掌握專業性的詞匯與語言。翻譯時譯者需注意英漢間的差別:英語是“形合”,注重邏輯:中文是意合,注重達意。也就是說,英文句式一般較復雜,譯者需明晰句式結構和詞匯應用等內容。而中文往往一個字就意義深遠,如我國佛經中的“文派”和“質派”之爭,一“文”一“質”,看似簡單,寓意豐富。英漢的翻譯方法例如増譯、減譯,直譯、意譯、轉譯等,翻譯策略有“歸化”和“異化”等。這些都需譯者在實際翻譯實踐中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去細細體味。筆者在此淺談對翻譯的認知,以豐富自身翻譯理論的儲備以及更好地促進翻譯實踐活動的進行。

一、初識翻譯:翻譯的定義及譯者的素質

翻譯一詞在《禮記》中曰:“譯”,后佛經譯者在其前加上“翻”而組成今天為人所熟知的“翻譯”二字。提及翻譯二字,雖已有如此多的既成定義,但人們對翻譯的認知仍是不盡相同。傳統翻譯理論認為是“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轉換”,然而也是一種跨語言和跨文化的交際活動。翻譯的種類繁多,根據其功能、所用器材等可分為:口譯、筆譯、機譯和同聲傳譯等。除此之外,美國的語言學家雅克布遜還首次將翻譯分為語內翻譯、語際翻譯與符際翻譯這三類,他的這一分類對翻譯界影響頗深,并且準確形象地揭示了翻譯的本質。

翻譯絕不是一種單一的文化現象,而是多種復雜因素綜合的結果,如:時間、地點、條件、環境等??v覽歷史,古人對翻譯的定義眾說紛紜,隨之對翻譯的討論也接踵而至:翻譯的可能性;直譯還是意譯;譯事三難,信、達、雅等。隨時代的推進,各種新的需求和新型詞類的涌現,使得翻譯也需與時俱進。所以說,翻譯的定義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隨時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創新,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功效,益于世界、造福人類社會。

提及譯者的素質,最重要也是首要的一點是熱愛,對翻譯事業深沉而熱切的愛。這份愛,是譯者的生命力,也是翻譯事業的生命力。對于譯者,翻譯猶如修砌金字塔,翻譯大量文章的過程中獲取寶貴的翻譯經驗。翻譯經驗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可使譯者如虎添翼,翻譯過程游刃有余;使用錯誤就會陷入“經驗主義”,誤入歧途。同時,譯者還需保持積極熱情和飽滿的求知欲,加強翻譯理論的學習以及各學科知識的積累和儲備, 從而獲得寬闊的視野和廣闊的知識面。所以譯者須從始至終保持躬親、嚴謹的態度,拿到一個翻譯任務時,做足譯前的相關工作,提升“源語”和“譯語”的水平,認真推敲譯文,精益求精,以獲取更好的翻譯效果。翻譯的過程猶如沙中淘金,廣袤的沙海,譯者是置身其中的淘金者,秉持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反復研磨、認真去體味,方可淘到翻譯之真諦。正如國學大師季羨林說“學習一門外語就猶如鯉魚躍龍門,也許開始的路程并沒有那么艱難,但一旦到達龍門前,想要跳過龍門,卻萬分困難……”翻譯這門學科亦是如此。

二、再談翻譯:英漢文化的共性與差異及譯者的審美取向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币胝嬲龊梅g事業,不僅要大量實踐,還需了解不同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文化間的共性是可譯性的基礎,但文化間的差異導致了不可譯性的產生。正是文化共性這個粘合劑把各國文化緊密相連,使得多種文化間求同存異、共同發展。而言其差異性:一國的文化與其政治、經濟、歷史、宗教等緊密相連,其歷史積淀、人文風情、地理環境以及日常的生活習慣,造就出屬于本國的獨特文化,正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天人合一”,推崇仁、義、禮、智、信;而西方則是“主客二分”,注重理性科學的思維。從文化組成上看,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字的演變也是交疊更替,不難看出,漢語十分注重字形上的變化和語言的實際意義,所以稱之為“語言美”;而英文源其特殊的字母組成,則更加注重的是其句式結構,追求稱之為 “結構美”。

不論文化間的共性抑或差異,不同的文化都需保留其本真的部分。英漢文化間的共性成就了它們的“和而不同”,而差異則決定了它的豐富多彩與色彩斑斕。這也為譯者的審美取向給予了更多的空間與選擇。譯者游走于英漢文化之間,經過大量的閱讀和翻譯實踐,日積月累形成自己獨有的審美取向。而審美取向和經驗反之又會指引譯者獨具匠心地處理這些文化間的共性與差異,這是一種反復的良性循環。

無論譯者擁有怎樣的審美取向,如何處理譯文, 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策略,翻譯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讀者。譯者的語言風格,表述方式均會影響讀者對譯文的接受度。我國最早的佛經翻譯中,始終存在著“文派”與“質派”兩種翻譯風格,“文派”主張清新雅致,“質派”堅持質而不野。盡管譯者的行文風格、審美取向不一,但翻譯仍要以“信”為基礎,加之“達”“雅”稍以潤色,才會使得譯文熠熠生輝。

三、深入翻譯:文獻翻譯過程中的幾個實際問題

翻譯是一個極其復雜并苦樂交織的過程。篇幅的巨大、內容的繁多會給譯者造成一定的困難,但經過勤奮耕耘,譯出讓人滿意的譯文,也是樂事一樁。英漢兩種文化中兼具兼容性和互補性,有時英漢兩種語言的語感會相互影響,所以譯者需全心投入整個翻譯過程當中,認真分析結構,仔細尋求其規律所在,結合文獻的風格、語境、受眾等進行翻譯。翻譯首先需要準確、流暢、完整,譯后還需仔細校驗。校驗等于將翻譯過程一絲不茍地再進行一遍,完成全文的翻譯等于完成了整個翻譯過程的一半,而完成了校驗工作,翻譯的過程才算圓滿。原文經過譯者的二度創作,是一個新生的整體,譯者嚴謹地校驗,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再度創作,既是對原文作者的尊重,更是對讀者和譯者自己的尊重。

下面,筆者就自己在英漢翻譯實踐中的一些體會,談談翻譯過程中需注意的幾個實際問題:

(一)英語重結構,從句疊加甚多,所以翻譯時就需要充分弄清楚英語的句子結構

例:But the “disintegration”——or,better stated,the departure of music from traditional practices and ingrained principles,especially the supremacy of melody and harmony,of structural unity and contrasting variety in the way a piece unfolds——had already begun late in the previous century.

譯:但這種“瓦解”——抑或換一種更好的陳述,音樂遠離了那些傳統經驗和根深蒂固的準則,尤其是一部作品展現給我們的結構統一、對比變換、旋律與和聲的至高無上的權利——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

此例句較冗長。主體部分為破折號前后兩句話“這種瓦解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破折號中間部分更詳盡地解釋了這種“瓦解”?!癲eparture from”指向音樂遠離了哪些內容?!癳specially the supremacy of……of……”of之后為兩個并列的部分,內容強調著這兩部分的主權都在弱化甚至瓦解。本句的中文翻譯遵循了英語原文的句式結構,然而是否與原句結構一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具體情況,看是否應調整句序,或是中文翻譯取掉破折號,使句子更加簡明清晰。

(二)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源語英語翻譯到目的語漢語時,我們需要不斷清楚指明動作的發出者和接受者。

例:To be properly understood in relation to a piece of music,it must be felt.

譯:為了恰當理解一部音樂作品,正確感知作品是非常必要的。

中文里,我們通常說理解音樂作品,感知音樂作品。而在上文英語中,則是“be understood”、“be felt”,所以在英文中,被動常常起到強調和加強語氣之功用。

(三)英文詞匯經常包含一詞多義

英語一個單詞往往包含有許多含義,這就需要譯者加以甄別,找到最恰當得體的詞與之對應。有時,一個詞的本意在具體的文獻翻譯時根本行不通,這時就需要轉義,找到相近并符合文獻的邏輯含義。有時還需對詞性進行轉換,例如英文中的動詞在譯成目的語時常常轉換成名詞等。

例:Wagner was a master at elongation.

譯:瓦格納十分擅長延長音樂的持續時間。

瓦格納是德國的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義大師,是世界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巨匠。他的音樂一般篇幅較長,持續上映達數日。如他著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是空前絕后的大手筆,其規模巨大,需要4個晚上才能演完。所以,elongation在英文中的意思僅僅為“伸長、延長”,而在本句中,很明顯翻譯不通。所以,在此句中,詞性需轉換為動詞。

(四)對于音樂文獻的翻譯,必須掌握必要的音樂理論知識

了解與文獻翻譯相關的專業知識,毋庸置疑地會有利于翻譯行為的有效實施。如若翻譯中遇到了不解的文字和思想,作為一名譯者,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但這種想象力并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根據文章的上下文與語境,根據文獻所涉及的內容來勾畫出流動的場景,以達到翻譯的準確性。

例:Did not Stravinsky himself proclaim that his music was an “object”,a “thing”,with a life of its own,and with no other meaning than its own purely musical existence.

譯:斯特拉文斯基本人曾聲稱,他的音樂是富有生命的一種“物體”,一件“東西”,除了其純粹的音樂存在,別無它義。

如譯者之前對斯特拉文斯基這個作曲家和他的音樂思想不甚了解,但又有所耳聞,那么,譯者就只有根據文章的上下文和已掌握的關于斯特拉文斯基的資料來理解和翻譯了,這也是翻譯策略中“歸化”的一種體現。

(五)優秀的文獻翻譯需要把源語言的意境真實地表現在目的語中

例:In mere words,it simply means that every good piece of music must give us a sense of flow——a sense of continuity from first note to last.

譯:簡言之,每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必須給予聽眾一種流動之感——一種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到最后一個音符結束,自始至終是連續不斷的。

英漢文獻翻譯中不可避免地會涌現出許多問題與困惑,并且每個譯者因其自身的語言能力、知識結構、性格特點、語言表達風格、審美趣味等都會有不同的難點所在。遇到較困難的部分需翻閱相關資料,查閱相關書籍,甚至可以咨詢翻譯前輩,直到弄清楚每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雖每一個小細節毫不起眼,但如處理不得當,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四、結語

譯本的完成,僅僅是文化傳播的開始,以傳播視角探究譯本的傳播,反過來再修正原來的譯本或者指導新的譯本,如此反復多次,更容易去除文化溝壑離文化融合更近一些,傳播力也就更遠更久一些。這種“融合”,絕不是霸權主義式的文化侵略和文化吞并,而是樹立跨文化意識,珍視英漢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尊重他者,尊重不同文化的獨特性。

文化傳播與交融的完成,翻譯的“譯入”與“譯出”是其中重要一環。中國為跛腳的翻譯大國,現狀為“譯入為主,譯出很少”。據翻譯實踐來看,“譯入”,即英譯漢相對較易,許多譯者的翻譯學習也是從此著手。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漢譯英的練習,需在英語翻譯的世界里全面發展,多步并進,投入更多精力于漢譯英的文獻翻譯。為了宣揚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避免一些由誤譯產生的問題,中國譯者需擔負起這任重道遠的任務。

翻譯不僅促使了世界文化間的交流,器物、技法等奧妙也都蘊藏于大量的文獻之中。音樂文獻的翻譯更是如此。音樂給人們以視聽的享受,凈化心靈、修養身心。從西方音樂文獻中我們了解了古希臘羅馬音樂的起源,西方代表了人類情感的七聲音階調式,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的交響曲,德彪西的印象主義音樂,勛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和享譽國內外普契尼的《帕蘭朵》。這一切歸于音樂文獻的“譯入”帶來的裨益。而中國文獻的“譯出”文本同樣也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如深沉蒼涼、格律優美的彝族撒尼創世敘事史詩《尼迷詩》的英譯本,中國古代詩歌的英譯;《瑪納斯》的德文譯本、俄文譯本和英文譯本;抑或中國著名文學著作:阿萊《塵埃落定》、莫言《豐乳肥臀》的外譯版本等。音樂文獻與詩歌典籍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凝聚中華民族精神,音樂文獻的翻譯實際是文化跨語境傳播的橋梁和紐帶。所以,翻譯可以使不同國度之間的人們彼此增進了解和理解,這樣不同文化之間才能彼此包容,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季羨林.談翻譯[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

[2]朱小雪,高立希,劉學慧,王京平.翻譯理論與實踐——功能翻譯學的口筆譯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謝天振.當代國外翻譯理論導讀[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4]左飚.沖突互補共存(中西文化對比研究)/英漢對比與翻譯研究[M].上海:上海外教出版社,2009.

[5]劉宓慶.新編當代翻譯理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12.

[6]Aaron Copland.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M].New American Library,2009.

猜你喜歡
問題研究
新形勢下加強克拉瑪依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問題研究
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研究
經濟法共識下法制精神踐行
新時期科學信息媒體傳播方式研究
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探討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土地流轉問題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