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在治療原發性青光眼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2016-12-25 07:48,,,,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6年3期
關鍵詞:前房鞏膜縫線

,,,,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湖南 衡陽 421001)

·臨床醫學·

探討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在治療原發性青光眼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劉翀,肖啟國,費志剛,彭輝燦,袁滿紅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湖南 衡陽 421001)

目的觀察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在治療原發性青光眼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回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的病歷資料,其中選取常規小梁切除術和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各40例作為分析對象。常規小梁切除術組對患者采用常規小梁切除術,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對患者采用聯合絲裂霉素C及可調節縫線的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對比分析兩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和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比較,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術后Ⅰ級和Ⅱ級淺前房明顯較低,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治療后濾過泡形成情況和眼壓控制情況效果較優(P<0.05)。結論原發性青光眼應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不僅僅可以改善患者淺前房和術后濾過泡的形成情況,同時也能有效控制眼壓,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 原發性青光眼; 治療; 臨床應用效果

青光眼主要是一種常見的致盲疾病,因持續高眼壓導致視神經損害后視力常無法恢復,在我國青光眼主要以原發性青光眼為主。常規小梁切除術于1968年Cairns首先提出后已廣泛應用于各類青光眼的治療,是當代最流行的一種抗青光眼手術。我國臨床治療多采用常規小梁切除術,在控制眼壓維持視功能方面療效確切,但也常伴有各種術后并發癥,如術后早期持續性淺前房,低眼壓,和濾過泡瘢痕形成使濾過泡失效等。長期以來對于如何做好原發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療始終是醫學關注的焦點之一[1]。近年來,常規的小梁切除手術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復合式小梁切除術逐漸在臨床上應用[2],通過術中應用抗代謝藥物及鞏膜瓣可調節縫線,大大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回顧分析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間在本院行常規小梁切除術及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將兩者在控制眼壓,術后淺前房的發生,及維持功能性濾過泡等方面做一比較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分為常規小梁切除術組和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每組各40例。常規小梁切除術組中的40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 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在54歲到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4±2.3)歲;30例為閉角型青光眼,10例為開角型青光眼。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中的40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 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在52歲到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4±3.3)歲,28例為閉角型青光眼,12例為開角型青光眼。對比分析兩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常規小梁切除術組中的40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應用常規小梁切除術治療,倍諾喜表面麻醉,利多卡因球周及結膜下浸潤麻醉,上直肌牽引縫線,做以穹隆部為基底的結膜瓣,做一5×5 mm約1/2厚度的鞏膜瓣,向前分離至透明角膜區內1 mm,于顳側角膜緣1 mm處15°穿刺刀做前房穿刺口,放出部分房水后切除鞏膜瓣下1.5 mm×2 mm的小梁組織,并做相應部位的虹膜周邊切除,整復鞏膜瓣,10/0尼龍線縫合鞏膜瓣頂端兩針,并縫合球結膜切口,下方球結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萬U,地塞米松2.5 mg,涂10 g/L阿托品眼膏。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中40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應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基本步驟同常規小梁切除術,但在手術過程中,鞏膜瓣制做完畢后,用浸泡有0.2 mg/mL絲裂霉素溶液的棉片置于鞏膜瓣下3 min,然后用大量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干凈。顳側角膜緣1 mm處15°穿刺刀做前房穿刺口,放出部分房水后切除鞏膜瓣下1.5 mm×2 mm的小梁組織,并做相應部位的虹膜周邊切除,整復鞏膜瓣,10/0尼龍線縫合鞏膜瓣4針,其中2針為可調節縫線,經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鹽液重建前房,根據房水從鞏膜瓣下滲漏的情況調整縫線松緊,以產生合適的房水濾出,最后結扎縫線,并縫合球結膜切口,下方球結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萬U,地塞米松2.5 mg,涂10 g/L阿托品眼膏。

前房深淺按照Spaeth分型,淺前房分為Ⅰ、Ⅱ、Ⅲ度,Ⅰ度為輕度淺前房,Ⅱ度為裂隙狀淺前房,Ⅲ度為無前房。濾過泡根據形態可分為4 型:Ⅰ型微囊狀泡,Ⅱ型平坦彌散泡,Ⅲ型瘢痕泡,Ⅳ型包裹性囊狀泡,其中Ⅰ型和Ⅱ型為功能性濾過泡,Ⅲ型和Ⅳ型為非功能性濾過泡。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周內淺前房發生情況。兩組患者出院時眼壓均控制在21 mmHg以下,所有患者術后隨訪6月以上,并比較6個月后兩組眼壓控制及功能性濾過泡的情況。

1.3手術后眼壓控制的成功標準[3]完全控制:手術后最終隨訪時不用任何降眼壓藥物,眼壓≤21 mmHg;部分控制:手術后應用降眼壓藥物(1~2種),眼壓≤21 mmHg;控制失敗:手術后應用降眼壓藥物(2種以上)眼壓>21 mmHg,且需進一步行抗青光眼手術者。

1.4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兩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術后Ⅰ級、Ⅱ級淺前房、Ⅲ級淺前房情況如表1所示,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8例I級淺前房、4例II級淺前房,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1例I級淺前房。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術后I級和II級淺前房和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比較,明顯較低,P<0.05。

表1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術后I級、Ⅱ級淺前房、Ⅲ級淺前房和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比較

組別例數I級Ⅱ級Ⅲ級常規小梁切除術組40例8例(20%)4例(10%)0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40例1例(2.5%)00χ210.02510.01410.201P<0.05<0.05<0.05

2.2濾過泡形成情況如表2所示,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20例為I級濾過泡,12例為Ⅱ級濾過泡,8例為Ⅲ級濾過泡;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16例為I級濾過泡,8例為Ⅱ級濾過泡,12例為Ⅲ級濾過泡,4例為IV級濾過泡。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治療后濾過泡形成情況明顯優于常規小梁切除術組,P<0.05。

表2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治療后濾過泡形成情況和常規小梁切除術組的比較

組別例數I級Ⅱ級Ⅲ級IV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40例20例(50%)12例(30%)8例(20%)0常規小梁切除術組40例16例(40%)8例(20%)12例(30%)4例(10%)χ210.25810.30410.10710.097P<0.05<0.05<0.05<0.05

2.3眼壓控制情況如表3所示,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中的患者治療出院6個月后隨訪36例完全眼壓完全控制,4例部分控制。常規小梁切除術組中的患者24例完全控制,16例部分控制。和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比較,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控制效果較優,P<0.05。

表3兩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眼壓控制情況比較(例,%)

組別例數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失敗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4036(90%)4(10%)0常規小梁切除術組4024(60%)16(40%)0χ210.71010.01210.130P<0.05<0.05<0.05

3 討 論

青光眼作為一種慢性眼科疾病,常伴有眼內壓的持續性增高,并將眼球耐受最大程度超出,對視神經有著較強的壓迫,并使得視神經處于一種萎縮狀態,逐漸縮小視野范圍,患者視力不斷減退,并導致失明。一旦青光眼視力受到一定的損失,將會使得眼內壓處于不斷升高的狀態,患者出現較強的頭疼以及頭暈癥狀。李效領[9]認為,原發性青光眼主要是一種視神經萎縮變性疾病,需要注重遠期療效,對視盤形態及時的觀察,做好視野變化的有效性改進。近年來,醫學界研制出很多治療青光眼的藥物,特別是前列腺素類衍生物的出現,為治療青光眼提供了很多新的途徑,但手術仍然是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主要為濾過性的小梁切除術。常規小梁切除術經過40余年的臨床實踐證明其降低眼壓的療效確切,適用于藥物及激光治療不能阻止進行性視神經損傷和視野缺損的各類青光眼。但該手術方式也存在著術后早期淺前房低眼壓及后期由于纖維增殖導致濾過泡瘢痕化兩個影響手術效果的并發癥。近年來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在國內總結提出了聯合運用鞏膜瓣可調節縫線及抗代謝藥物的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的概念[4]。鞏膜瓣可調節縫線的使用,可以有效便捷的主動控制術后濾過量,既能維持正常的前房深度,避免術后早期淺前房及眼壓過低,又能通過適時的拆除調節縫線維持術后正常的功能性濾過泡以較好控制眼壓。而絲裂霉素作為一種抗代謝藥物的使用對成纖維細胞具有比較強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手術后患者球結膜瓣下功能濾過泡的形成,避免遠期眼壓的不良控制。

丘紅紅,等[5]關于改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中認為,在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治療中,常規方法往往是常規小梁切除術,而改良復合式的小梁切除術治療中,主要是進行術后通道有效改良,盡可能的將手術成功率逐漸的增加。章余蘭,等[6-7]關于復合式小梁切除術聯合絲裂霉素C治療青光眼的臨床觀察中表明,臨床中抗代謝藥物的應用,往往是將術后降眼壓的效果提高,并在并發癥的預防中,做好淺房前的有效性預防,盡可能的將淺前房發生率逐漸降低。胡翠霞,等[8]認為,在小梁切除術的應用過程,就要做好可調節縫線的有效性縫合,對鞏膜瓣進行縫合,并對房水的流出量進行調控,并避免淺前房的發生。

我院通過對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應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研究結果表明,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8例Ⅰ級淺前房、4例Ⅱ級淺前房,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1例Ⅰ級淺前房。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術后Ⅰ級和Ⅱ級淺前房和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比較,明顯較低,并有統計學意義(P<0.05)。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20例為Ⅰ級濾過泡,12例為Ⅱ級濾過泡,8例為Ⅲ級濾過泡;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患者16例為Ⅰ級濾過泡,8例為Ⅱ級濾過泡,12例為Ⅲ級濾過泡,4例為Ⅳ級濾過泡。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治療后濾過泡形成情況明顯優于常規小梁切除術組,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眼壓控制情況和常規小梁切除術組比較,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組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控制效果較優,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原發性青光眼應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不僅僅可以改善患者淺前房和術后濾過泡的形成情況,同時也能有效控制眼壓。這一研究結果和李效領[9-10]等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原發性青光眼應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不僅僅可以改善患者淺前房和術后濾過泡的形成情況,同時也能有效控制眼壓,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麗萍,王芳.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2011,32(11):1455-1456.

[2] 李紹珍,陳家祺.眼科手術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491.

[3] Sisoti PA,Belmonte sj,Liebmann JM,et al,Trabeculectony with mitomycin-C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glaucoma[J]. Ophthalmology,2000,107( 3):422-429.

[4] 葛堅,孫興懷,王寧利.現代青光眼研究進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64-169.

[5] 丘紅紅,李東豪.改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2):73-75.

[6] 章余蘭,況榮華,汪昌運.絲裂霉素C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中的個體化應用[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50(10):74-78.

[7] 萬道紅,趙強.小梁切除術聯合絲裂霉素和干擾素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5,15(1):146-148.

[8] 胡翠霞,劉偉,張在芬,等.改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眼科新進展,2013,33(11):1070-1072.

[9] 李效領.改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0(16):113-113.

[10] 吳鳳奇.改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探討[J].醫學信息,2013,26(30):678.

EffectofCombinedTrabeculectomyintheTreatmentofPrimaryGlaucoma

LIU Chong,XIAO Qiguo,FEI Zhigang,et al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UniversityofSouthChina,Hengyang,Hunan421001,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laucoma.

Methods80 cases of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trabecular resection surgery group and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excis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and received normal trabecular resection operation and adjustable suture composite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with mitomycin C,respectively,which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Compared to the normal trabecular resection surgery group,in the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excision group of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the I and II stage shallow anterior chamb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the formation of filtering bleb 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 better (P<0.05).ConclusionPrimary glaucoma with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excision in the treatment,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hallow anterior chamber and filtering bleb formation,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which has certain safety and feasibility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primary glaucoma; treatm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10.15972/j.cnki.43-1509/r.2016.03.019

2016-03-17;

2016-04-16

R775

A

秦旭平)

猜你喜歡
前房鞏膜縫線
鞏膜炎的超聲診斷價值
剖腹產橫切口兩種縫線縫合的對比探討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原因分析及處理療效觀察
外科縫線標準中線徑問題的研究
鞏膜外環扎術治療復發性視網膜脫離的臨床觀察
鞏膜鏡的臨床應用
青光眼術后發生淺前房的觀察及護理分析
縫線抗議
老年表層鞏膜炎和鞏膜炎患者的臨床特征
鋸齒狀縫線皮下埋置面部提升術臨床應用(附1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