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銹病的發生與防治

2016-12-26 11:10王翠敏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6年12期
關鍵詞:銹病防治玉米

摘要:近年來,玉米銹病已成為玉米主產區的主要病害,病情呈逐年加重的趨勢,其發病時間集中、蔓延速度快,致葉片提前枯死,嚴重制約著玉米產量的提高。銹病是玉米發生較普遍的一種病害,發生范圍廣,對玉米正常生長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使玉米植株干枯、耔粒不飽滿,導致減產,減產量可達10%~30%?,F將銹病的發病癥狀、發病規律、發病條件、綜合防治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關鍵詞:玉米;銹病;發生;防治

中圖分類號: ?S51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24.056

1 發病癥狀

玉米整株都有可能發生玉米銹病,發生最多的部位是玉米葉片,如果銹病發生較嚴重也有可能對玉米果穗、苞葉、雄花等發生侵害。發病初期,在葉片兩面散生或聚生淡黃色斑點,突起形成紅揭色皰斑,后小皰破裂,散出鐵銹色粉狀物,即病原夏孢子。后期病斑形成黑色近圓形突起,開裂后露出黑褐色孢子,即病原冬孢子。玉米銹病發生嚴重時,葉片上布滿孢子堆,造成大量葉片枯死,失去光合作用,消耗全株的營養和水分,植株早衰,籽粒不飽滿,導致減產。最嚴重時,可造成葉片從受害部位折斷,全株干枯,減產嚴重。

2 發病規律

玉米銹病,除本地菌源外,玉米銹病的初侵菌源是通過高空遠距離傳播的夏孢子。5月中下旬見玉米銹菌冬孢子,7月份達到高峰。9月份是第二個高峰;6月中下旬見夏孢子,8月中旬達到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中旬,這一個月時間內是玉米銹病的侵染盛期,該病從7月中旬開始有零星發病,夏孢子靠氣流傳播,重復侵染,8月底是發病盛期。田間發病時,先從植株頂部開始向下擴展。田間葉片染病后,病部產生的夏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蔓延擴展。生產上早熟品種易發病。當氣溫在20℃~30℃,陰雨天較多,相對濕度在95%以上時,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偏施、過多施氮肥的植株發病重。通常生長周期短的早熟品種易發病,馬齒型品種對玉米銹病表現出較好的抗性。

3 發病條件

3.1 氣候條件

溫度和濕度條件是影響發病最重要的氣候因素,玉米銹病在溫暖高溫天氣適于發病,在氣溫16℃~23℃,相對濕度100%時發病重,夏孢子在13℃~16℃時萌發最好。

3.2 土壤和種植

地勢低洼,密度大,光照不足,通風、透氣性差,發病較重。

3.3 施肥

不施用有機肥,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塊發病較重。

3.4 品種

生育周期短的早熟品種易發病,甜質型玉米抗病性較差,馬齒型較抗病。

4 綜合防治技術

玉米銹病以栽培防病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4.1選地

由玉米自身的生物學特點決定玉米對土壤的要求并不嚴格,它的適應性較強,所以各類土壤均可。但是由于玉米的根系較龐大、玉米植株也比較高大,因此,需要在地勢平坦的地方進行種植,比較適合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的地方進行玉米種植。

4.2 選種

選擇優秀的,適合本地栽培的雜交玉米種、抗玉米銹病的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措施?,F在所種植的玉米種子大都是雜交種子,通俗的說法就是一年種(不能留種),主要是利用它的雜交優勢,來提高玉米的產量,品質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近年來在全市主推的玉米雜交品種主要以良玉號為主,這些品種田間表現還是較為穩定,都適合于本地種植。

4.3 合理施肥

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調整氮磷鉀肥比例,配方施肥,避免偏氮肥,噴施葉面營養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玉米每畝施肥量一般是:農家肥1000~1500公斤,普鈣30公斤,尿素40公斤,鉀肥10公斤,鋅肥2公斤。

4.4 適時早播種,合理密植

玉米播種都一般在4月中、下旬就開始播種,4月底基本上就播種完畢,這段時間的氣溫也基本穩定12℃左右,適宜于玉米播種。玉米最佳的播種密度每畝在4000株左右,如果密度過低或過高,玉米的產量都上不去。

4.5 田間管理

消除田間和地頭雜草,玉米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以減少菌源。中耕松土,適量澆水,低洼積水地塊要及時做好排水工作,雨后排水降濕,改善環境,創造有利于玉米生長發育的環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發生。

4.6 發病初期

應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發病時及時防治,使用化學藥劑來抑制孢子的萌發和傳播,即使部分植株發病,噴施具有內吸作用的殺菌劑后,同樣具有追殺病菌和治療作用。玉米銹病的發病初期用藥,建議可選用以下幾種農藥: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噴霧防治。10天左右一次,連續防治2~3次,控制病害擴展。

4.7 孢子高峰期

使用化學藥劑對其萌發和傳播起最大的抑制怍用,事半功倍。藥劑選擇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24%噻呋酰胺懸浮劑1500倍液、30%苯甲·丙環唑乳油2000 倍液、25%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能夠有效預防和減輕后期銹病的發生。

5 結語

玉米銹病發生范圍廣,發病率高,應強化技術指導,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宣傳防治方法,指導開展防治,確保防治效果,同時要注意推薦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種植地塊集中區域及時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玉米銹病處于初發期,是開展化學防治的關鍵時期,雨后及時組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減少病原擴散,控制蔓延,以確保玉米高產穩產。

作者簡介:王翠敏,中專學歷,公主嶺市葦子溝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

猜你喜歡
銹病防治玉米
玉米黃銹病現狀和青貯調制措施
收玉米啦!
試論天山東部云杉銹病及防治措施
谷子品種耐銹病性試驗初報
小麥銹病的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