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木抗旱營林技術措施

2016-12-26 11:24高鵬任朋城任廣闊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6年12期
關鍵詞:營林技術

高鵬+任朋城+任廣闊

摘要: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在春季多干旱天氣,水資源供應不及時,將直接導致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長狀態不理想,干旱半干旱地區通過營林實現抗風沙、抗干旱存在較大的難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針對苗木抗旱營林技術措施展開研究,為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區苗木成活率,提升營林抗旱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苗木抗旱;營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18.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24.072

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降水量少且蒸發量大,水資源匱乏,人為破壞較嚴重,導致土地沙化問題較為嚴重,有關部門嘗試通過森林植被的恢復建設改善該地區的生態環境,但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氣候干旱、土壤缺水嚴重,使苗木的成活率較低,通過苗木抗旱營林技術的研究,可以為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提供依據。

1 培育技術

不同的苗木生長習性以及具體的價值存在差異,所以要保證苗木具有較高的抗旱性能,在選擇樹種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堅持鄉土樹種優先原則,例如在陜西神木縣進行苗木種植,就應優先選擇當地的槐樹、柳樹、棗樹、油松、杏樹等喬木,或沙柳、山桃、檸條、黃刺玫花棒等灌木樹種[1]。另一方面要在諸多可選樹種中,結合各樹種對氣候、土壤、地形等方面的實際要求,從中選擇抗旱能力最突出的樹種,例如,針葉林中沙地柏、樟子松。闊葉林中的臭椿、花椒、棗樹,灌木中的檸條、沙柳抗旱能力最為突出。將這兩方面有機結合,才能選擇出較適宜的品種進行培育,為苗木抗旱營林提供可能。

2 栽植技術

在栽植的過程中,涉及多方面的技術,筆者認為以下幾方面最為重要:

2.1 起苗技術

起苗時苗木根系的完整性直接關系到其后期的生長狀態和成活率,所以應盡可能避免傷根,如果不得以傷根要有針對性的有效處理,不能盲目栽植。另外,不同樹種的樹苗起苗技術不相同,例如針葉類苗木通常要在起苗前進行打泥漿處理;闊葉類苗木則需要根部浸泡,但這些起苗技術的應用,主要是為了苗木在起苗后體內和根部具有較充足的水分,避免運輸途中出現嚴重缺水[2]。需要注意的是,在起苗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苗木樹種,進行具體的帶土起苗、苗木修枝、截干栽植等處理,也可以達到避免水分過分散失,提高成活率的效果。

2.2 抗旱技術

現階段人們嘗試通過打漿、覆膜、覆土、覆枯草等措施提升苗木的抗旱能力,其中打漿措施主要應用于針葉類苗木,即在栽植針葉林苗木的過程中將苗木全部置于水桶,并加水,使苗木根部可以吸收充足的水分,然后將處理后的苗木上提式的放在有垂直壁的坑中,在根系基本鋪展的狀態下填土踩實,保留根部水分的方法。覆膜措施即針對具體的栽植穴進行面積稍大的地膜覆蓋,使除植株外的結構均在地膜以下,進而緩解水分揮發的效率,提升苗木抗旱能力[3]。覆枯草措施即將枯草覆蓋在苗木周圍,達到控制苗株土壤溫濕度的效果,進而提升抗旱能力,但此技術對防火的要求更加嚴格。覆土措施即在苗木栽植后,對苗木的根部位置施加一層松土,進而減緩根部的水分蒸發的措施??梢姮F階段我國采取的抗旱技術主要是為了提升苗木根部的水分含量,減緩根部水分的蒸發速度,這主要是因為在根部缺水的狀態下,苗木出現生理性干旱或者死亡的概率較大,可見適當采取以上抗旱技術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3 管理技術

如果栽植的具體區域具備澆灌的基本條件,即使夏季正常降水,也要適當的進行灌溉,避免因嚴重的水分蒸發,導致苗木根系失水,影響生長狀態或造成死亡??紤]到干旱、半干旱地區用水較緊張,應盡可能的增加蓄水措施,例如新疆的坎兒井就是較好的蓄水結構,利用其在雨季存儲水資源,然后在干旱的時節進行苗木灌溉,以此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以及對干旱天氣的適應能力。其次,在對苗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對苗木所處土壤進行松土,松土不僅不會加快水分的蒸發,反而因對水分蒸發通道進行了改變,可以延緩蒸發程度,起到提升苗木抗旱能力的效果。再次,在對苗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定期對苗木周圍的雜草進行清除,一方面可以避免雜草對苗木土壤水分的吸收,加快苗木干旱,另一方面可以為苗木根系持水時間的延長創造條件,降低苗木的死亡率。另外,在苗木成長的過程中,要結合不同階段苗木對成長環境的實際需要,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例如,苗木越冬特殊階段,必須在寒冷的冬季來臨之前,對苗木穴進行埋土防寒處理,直至翌年解凍后,對埋土進行清除,以此避免苗株因大雪覆蓋而失水,出現生理性干旱,降低死亡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對苗木營林的植株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能與選用的苗木品種的生長習性相違背,只有順應植被特有的生活規律,才能保證采取的措施有效,否則不僅難以達到苗木管理的預期目的,而且可能造成人力、物力、資金投入的浪費和苗木死亡率的大幅提高。

4 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已經認識到通過抗旱營林建設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針對阻礙抗旱營林建設的因素,進行苗木抗旱營林技術的探索,通過培育、栽植、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提升其成活率、優化苗木生長狀態,這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戰略落實的具體體現,應不斷地完善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吳會平.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研究進展[J].湖南林業科技,2011(03):42-44.

[2]趙洪林,李振秀,王巍威.苗木抗旱造林技術[J].吉林農業,2016(01):111.

[3]劉喜宏.陜北干旱區抗旱樹種造林技術[J].科技信息,2012(17):445-448.

作者簡介:高鵬,中專學歷,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林業工作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營林生產工作;任朋城,本科學歷,長春市雙陽區燒鍋林場,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營林生產工作;任廣闊,大專學歷,長春市雙陽區燒鍋林場,工程師,研究方向:營林技術工作。

猜你喜歡
營林技術
營林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現代營林技術中植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
營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論營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對策
基于GIS的林場營林管理信息系統研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