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氣象監測預警 服務生態林業建設

2016-12-26 11:31林濤楊茹陳雷潘長虹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6年12期
關鍵詞:生態林業森林服務

林濤+楊茹+陳雷+潘長虹

摘要:由于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頻發,生態林業面臨日益復雜的氣象環境因素影響,長白山氣象局積極開展林業與氣象合作,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做好森林火災和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氣象預測預警工作。

關鍵詞:生態林業;森林;服務

中圖分類號: ?F592.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24.079

1氣象對生態林業服務的重要性

近年來,由于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頻發,生態林業面臨日益復雜的氣象環境因素影響,因此,積極開展林業與氣象合作,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做好森林火災和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氣象預測預警工作,對于防控森林火災和林業有害生物災害,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生態林業氣象服務現狀

2.1部門合作情況

2005年,二道氣象站遷至池北區后,與保護中心開展了部門間的合作,至2012年,長白山氣象局成立后,氣象局與保護中心的合作進一步加深,在森林防火工作和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防治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成績。氣象局與防火辦每年聯合會商200次,聯合發布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180次,發布各類氣象信息100余期。每年春秋兩季,保護中心根據氣象局提供的氣候預測產品召開調度會議,安排防火及森林保護工作。目前,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已經60多年無重大大森林火險發生,自開展合作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踐證明加強氣象監測預警與提高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息息相關。

2.2社會公眾信息服務

拓寬發布渠道,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充分利用電視、網絡、手機等信息發布渠道,及時發布森林火險預警信息,協同保護中心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提高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森林火災防范意識。根據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發展態勢,每年制作松毛蟲防控專報10余期,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提高預警信息的時效性。2012年,和龍林業局、白河林業局、松江河林業局、臨江林業局和白山市的長白、撫松縣境內,落葉松毛蟲發生面積42.16萬畝,其中1/3為重度發生,氣象局及時提供氣象服務,提供飛機噴藥最佳噴灑時間等,落葉松毛蟲防治成效顯著。

2.3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充分利用雙方優勢,加強科研合作,拓寬林業與氣象合作研究領域,針對氣候變化新形勢下面臨的新問題,聯合開展對森林火險預警、森林火災監測、氣候變化與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規律、氣候變化對林業有害生物分布、危害及種群動態的影響、異常氣候條件與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關系等作為研究的重點,不斷提高森林火險預警、火災監測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在研課題有火險指數在長白山保護區適用性研究和長白山保護區紅松球果螟病蟲害氣象指標研究兩項,不斷探索創新林業災害預警和氣象服務的新途徑、新方法,有效提高林業抵御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

2.4建立健全合作機制

建立定期溝通機制,不定期召開聯席工作會議,總結工作經驗,研究合作事項;對防火關鍵期和重點區域加強監測預警,聯合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遇有突發災害時召開工作協調會議;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氣象部門提供天氣預報、氣象災害預警、氣候監測預測、氣象站觀測數據等信息,林業部門提供林業生產動態、林業氣象災情及防御減災技術、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等信息。聯合建設人影地面標準化作業站,部門合作開展增雨作業有效降低了額森林火險等級,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2014年,進入秋季防火期以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氣溫略低,降水偏少,對森林防火非常不利。9月1日~10月15日全區平均氣溫為10.9℃,與歷年同期11.2℃相比略低0.3℃,降水量為51.7毫米,比歷年同期84.3毫米少38%,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僅為20%,枯枝落葉層厚度4厘米,森林防火形勢嚴峻。尤其是風災區,草木已枯萎,枯草高度1米以上,含水率極低,遇有明火或雷擊極易引發森林火災。10月25日11時,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白河站附近發現火情,12時火勢已基本控制,針對火場可能存在的暗火及緊張的防火形勢,按照管委會擴大增雨作業區域的要求,10月25日13時,氣象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研究人工增雨作業的可行性方案,并成立了指揮調度組、氣象情報組、現場工作組三個小組,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10月26日增雨作業的作業區降水量平均9.5毫米,風災區均出現6毫米以上降雪,達到大到暴雪量級,最大積雪深度4厘米,周邊非作業區降水量為0.4毫米,凈增降水量9.1毫米,作業直接影響面積3000平方公里左右,有效增雨2730萬立方米。據防火辦資料,增雨作業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明顯降低,26日火險等級降為1級,起火區大面積已經不存在暗火,留守人員由20余人減少至9人。根據保護中心資料,當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全區3級時,維東站防火觀測點除預備隊外,全員進山巡視,每天24小時在崗,工作量及其龐大,據保護局統計資料,10月1日至10日,當火險預報3級或者4級時,保護區每天平均24.5個組進山進行巡視,平均139人次;當火險預報2級時,每天16個組進山進行巡視,平均86.4人次;當火險預報1級時,每天9個組巡視,平均28人次,只在公路上進行生態保護巡視。本次增雨作業后,火險等級預報直接降為1級,改為每天9個巡視組,28人在公路巡視即可,直接減少巡視人員110左右人(本統計人員不包括森林警察部隊巡視人員)。2012年至今,長白山氣象局與保護中心聯合開展增雨作業6次(如圖1),聯合開展防火應急演練3次,聯合實地調查3次。

圖1 聯合開展增雨作業

3 生態林業氣象服務內容

充分利用氣象科技資源促進生態林業的發展,積極推進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根據生態林業發展對氣象防災減災的需求,不斷更新服務內容。目前主要服務內容有: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和預警服務;人工增雨作業技術為防、撲滅森林火災提供有力援助;為林業部門調整林業生態結構和布局、推廣引進和培育優良新品種、科研試驗等提供專題氣象服務。

4 未來發展方向

擴大服務的覆蓋面和提高技術含量,尤其是2016年開始森林機構深入開展長白山生態修復保護區氣象服務,對長白山生態保護和修復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可以帶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

5 結語

長白山生長著茂密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河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較高,森林生態系統完整,生物種類十分豐富,降水豐沛,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是吉林省乃至東北亞生態環境的重要屏障,長白山氣象局繼續深入開展生態林業氣象服務意義非常重大。

參考文獻

[1]包紅霞,魏新功.淺析舟曲縣氣象要素變化與森林火災的關系[J].甘肅科技,2012,(19).

[2]唐云起,陳麗.發展我省林業氣象信息服務網絡化路徑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7).

[3]周海龍,王金平,謝永德.DYYZⅡ B型林業自動氣象站極大風向風速記錄異?,F象分析[J].林業勘查設計,2009,(03).

[4]王天福,楊振華,楊忠民.淺析迭部地區氣象要素變化與森林火災的關系[J].甘肅科技,2008,(24).

[5]宋宏,馮瑞炤.我省新型氣象服務體系的思考與探討[J]. 山西氣象,1999,(01).

作者簡介:林濤,本科學歷,長白山氣象局,工程師,研究方向:氣象預報、預測及服務。

猜你喜歡
生態林業森林服務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