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氣格局重構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基于地緣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2016-12-30 22:50
對外經貿 2016年10期
關鍵詞:中俄油氣能源

李 芳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

油氣格局重構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基于地緣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李 芳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頁巖氣革命”引發了能源生產中心的OPEC成員國、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非OPEC傳統產油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非常規油氣供應國三足鼎立之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能源消費中心則呈現出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的趨勢,美洲油氣與俄羅斯油氣爭奪亞太市場的競爭將不可避免。中俄能源合作在世界油氣供銷局勢影響下,將迎來較長的機遇期。

油氣格局重構;能源合作;中俄合作

能源素有“國民經濟血液”之稱,對一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世界能源的消費高度依賴煤、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然而,這些可耗竭的化石能源的生產分布以及消費的不平衡性將導致能源相對稀缺成為常態。各國圍繞能源獲取在政治、經濟方面展開博弈,國際能源合作也因此伴有經濟、政治屬性,中俄能源合作尤為明顯。

中俄能源合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兩國能源互補性強,且為鄰國,具有運輸便捷的天然優勢。受地緣政治影響,俄在實用主義外交政策的指導下,與我國的能源合作曲折發展。在能源格局重構趨勢日漸明朗,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不斷變化中,兩國的能源合作迎來新的機遇。

一、世界能源格局重構

(一)“頁巖氣革命”推動傳統能源的生產邁向三足鼎立格局

世界上對頁巖氣資源的研究和勘探開發最早始于美國。依靠成熟的開發生產技術以及完善的管網設施,美國的頁巖氣成本僅僅略高于常規氣,這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頁巖氣大規模商業性開采的國家。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實現了非常規油氣開采的技術性突破,在其引領下,北美乃至整個美洲地區將成為世界油氣供給的新增長極。美國在2006年以后頁巖氣產量實現跨越式增長,2010年頁巖氣產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能源獨立幾近實現,并強勢加入油氣出口市場。

挪威雷斯塔能源(Rystad Energy)獨立咨詢公司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可采石油儲量,約為2640億桶,超過俄羅斯的2560億桶和沙特的2120億桶。隨著美國總統奧巴馬2015年12月18日簽署政府支出及稅務法案,正式解除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國油氣供應商可以在全球出口市場競價。受美國技術外溢的影響,加拿大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頁巖氣商業化開采的國家,對歐洲、亞太地區的供應逐年增多。2015年,北美從能源凈進口區域變為凈出口區域。未來,委內瑞拉重油、巴西鹽下石油的潛力若得以大規模開發,西半球將逐漸成為世界油氣供給的另一極,世界油氣市場將呈現OPEC成員國、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非OPEC傳統產油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非常規油氣供應國三足鼎立之勢。

(二)國際金融危機加速了能源消費中心東移的趨勢

國際金融危機后,亞太地區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持續增長,對能源需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OECD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因經濟放緩而導致能源需求增長乏力,兩者形成巨大反差。全球能源需求市場正逐步集中到亞太區域,“東移”趨勢明顯。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數據,我國在2009年消費了22.52億噸油當量,較美國高出約4%,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能源消費增長率有所放緩,但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地位一直沒有變。印度在2015年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費國。隨著中印經濟體量的持續增大,兩國在世界能源消費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能源消費中心東移趨勢愈加明顯。

(三)全球能源供給過剩導致油氣價格低位徘徊

隨著非常規油氣開采技術的突破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全球能源供給能力顯著提升。能源需求側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需求增長乏力,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呈現出供給過剩的態勢,油氣價格下行壓力加大。2014年下半年開始,油氣價格一路狂跌,生產商遭受到巨大損失。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各國減產的動力不足,生產過剩進一步加劇,油氣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世界主要油氣生產商的市場份額之爭將長期存在,英國石油公司(BP)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俄羅斯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其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的地位依然穩固;美國的油氣產量增長十分迅猛,2014年超越沙特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同時其頁巖氣產量增長迅猛,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隨著美國石油出口禁令的解禁,未來美俄在全球油氣市場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全球油氣低價位徘徊將使能源市場競爭更加殘酷,伴隨能源需求增量向亞太地區的新興市場集中,增加了能源市場的博弈變量。隨著北美地區非常規油氣涌入世界能源市場,俄羅斯市場被擠占已成必然,油氣價格下行壓力加大。美國與俄羅斯在亞太市場的油氣競爭將迫使俄羅斯加速與中國的能源合作,以穩定自身的能源出口市場。

二、能源格局重構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的新變量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互補性進一步加強

我國東北部與西北部分別與俄羅斯接壤,兩國進行能源合作具有運輸成本優勢,還可有效規避過境第三國時可能的各種風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為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拓展對外能源合作,逐漸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能源合作經驗,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兩國合作的互補性將進一步加強。

兩國市場互補性明顯。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且隨著能源消費需求的持續增加,對世界范圍內的油源和氣源需求將持續擴大。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出口國,在全球能源供給過剩、傳統歐洲市場萎縮的背景下,俄加速了能源“東向”的步伐,重點開拓亞太市場。在2012年中國原油和天然氣進口來源中,俄羅斯占比分別僅為9%和2.59%。近年來雖比重稍有提升,但相對于中國的市場需求和俄羅斯的出口能力,雙方依然存在巨大的合作潛力。

兩國技術、資金互補性明顯。我國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在煤炭清潔化開采和利用、油氣開采等領域擁有較大的技術優勢。而且,我國外匯儲備充足,可以有效彌補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在能源勘探、開采和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和資金不足的短板。

(二)西方經濟制裁加強了俄與我國合作的意愿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美歐日針對俄羅斯進行了多輪制裁,希望在政治上孤立、經濟上打壓俄羅斯。

能源出口在俄羅斯的內政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能源出口是俄羅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2014年俄石油和天然氣相關收入約6.5萬億盧布,占財政收入的48%(占GDP的8.9%)。[1]另一方面,能源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強大的能源供應能力為俄羅斯開展能源外交提供了堅實后盾。西方國家對俄的聯合制裁,導致俄羅斯經濟復蘇雪上加霜,使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為緩解經濟壓力,俄改變了以往與我國能源合作的消極態度,中俄能源合作進入了快車道。在2013—2015年的三年間,中俄達成的能源合作項目數超過以往十年。2014年,俄在我國煤炭進口和原油進口排名中均升至第三位,我國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和電力資源也呈大幅上升趨勢。

(三)南海問題持續發酵,威脅中國能源安全

我國70%以上的石油進口需通過馬六甲海峽,與東南亞各國,尤其是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的關系將直接影響我國能源運輸通道的安全。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庇護下,菲律賓、越南等國頻頻挑釁我國南海主權。南海問題的持續發酵,不利于我國能源安全,在錯綜復雜南海局勢下,中俄能源合作對于降低中國能源威脅意義重大。

(四)“一帶一路”建設為中俄能源合作帶來新契機

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合作中的重要內容。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出訪俄、蒙,并出席首次中俄蒙三國元首會晤。俄羅斯的“跨歐亞大鐵路”計劃與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蒙古國的“草原之路”計劃成功對接,為中俄能源合作帶來新契機。據估算,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能為中蒙俄三國在2020年帶來高達2500億美元以上的貿易額,這為三國推進合作提供了潛在動力。同時,亞投行、絲路基金也將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能源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支持。

三、中俄能源合作的進展及前景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進展

煤炭領域。俄羅斯的煤炭資源質量較好,同時,我國在能源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提高了煤炭進口質量和數量的標準。2014年10月,中俄兩國簽署煤炭領域合作“路線圖”,規定中國大公司可以參與俄羅斯的境內項目。由此,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得以與俄羅斯多家煤炭企業在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達成多項合作。

油氣領域。中俄雙方在油氣貿易、管道建設、投資合作等方面進展順利。2013年,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Rosneft與中石油集團簽訂協議,商定在未來25年每天多輸油30萬桶。[2]2015年6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國段正式開工,建成后年輸氣量達380億立方米,這是繼中俄原油管道之后兩國間的第二條能源戰略通道;此外,雙方還就推進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達成共識,未來東西兩線輸氣量合計將達680億立方米,這將使我國超過德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市場。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間,中國“絲路基金”以10.87億歐元價格獲得“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9.9%的股權,該項目為中俄兩國間最大的合作項目。

電力合作。中俄電力合作機制日趨完善,電力貿易穩定,火電、水電及輸電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企業間交流也更加密切,合作領域也不斷擴展。[3]2014年,中國對俄購電突破136億千瓦時。2014年11月,中國華電集團公司與俄羅斯第二地區發電公司在北京簽署并購阿爾漢格爾斯克項目框架協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與俄羅斯水電集團就水電站建設達成合作協議。2014年11月,兩國維護能源合作運行安全取得新成就——中俄聯合完成500千伏黑河換流站俄方穩控裝置指令傳輸時間測試。

可見,中俄能源合作正在形成多領域齊頭并進,集勘探、開采、煉化、裝備制造等全價值鏈式的合作格局。中俄能源相互依存度的提升,對于開啟中俄能源長期合作具有積極作用。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

周邊復雜多變的地區安全形勢增加了中俄能源合作的意愿,促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良好勢頭。能源合作的全面展開則進一步為兩國長期合作奠定了基礎。在全球能源格局進入新一輪調整的大背景下,俄羅斯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面對我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俄與我國能源合作的積極性較以往會大幅提高。有三點依據可以預判,俄羅斯推進中俄能源合作的意愿仍將持續。第一,俄羅斯傳統的歐洲市場正在萎縮,歐洲國家通過進口多元化和新能源替代戰略降低對俄能源的依賴。第二,“頁巖氣革命”增加了未來北美頁巖油氣進入亞太市場的可能性,俄羅斯的能源東向戰略與美洲油氣在亞太市場的競爭將不可避免。第三,世界經濟整體進入低速增長周期,能源需求萎縮,進一步壓縮了俄羅斯能源出口市場。因此,在美洲非常規油氣大規模涌入亞太市場前,是俄羅斯搶占亞太能源市場先機的戰略機遇期。

在爭取俄羅斯能源的亞太國家中,日本、韓國、印度等國仍然與中國存在競爭,但我國面臨的形勢較以前有很大好轉。一方面,當前的能源供給過剩、油氣低價位徘徊的狀態有利于能源消費國,俄羅斯實用主義能源外交政策效力明顯減弱。另一方面,在美洲非常規油氣資源供應增加的趨勢下,亞太地區能源消費國的選擇增多,這必將對亞太各國競爭俄羅斯能源起到緩解作用,為我國爭取對俄能源合作營造了有利環境。

俄羅斯在能源格局中的影響力日漸式微,與我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影響力日益增強形成對照。中俄能源合作正進入到較長的機遇期,兩國應當充分認識、倍加珍惜,借機推動雙邊能源合作向長期合作方向邁進。

四、推動中俄能源長期合作的策略選擇

為推動中俄能源步入長期合作軌道,我國應積極把握并創造條件延長機遇期,在積極拓展對俄能源合作的同時,要防止對俄能源過度依賴,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全球能源話語權,以力量均勢撬動中俄長期的能源合作。

(一)重視對俄能源合作,加快制定對俄能源合作的總體規劃

在中俄能源合作初期,由于我國缺乏面向全球的能源合作規劃,低估了與俄羅斯合作競爭的激烈程度,導致幾次合作失利,比如BP石油公司購買俄“露西亞”石油公司10%股權的教訓,至今依然有借鑒意義。我國應立足對外能源合作的整體布局,加快制定對俄能源合作的總體規劃,為中國能源企業參與對俄合作提供指導。

(二)繼續拓展進口來源地,防止對俄能源過度依賴

我國能源進口來源地相對集中,應進一步拓展油氣進口來源,提升能源安全。根據國家海關總署的統計,2014年我國進口原油前十位的國家合計占原油進口總量的80.2%,且大多為OPEC國家。俄羅斯排名第三位,占10.7%,與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沙特和安哥拉仍有一定差距。鑒于未來能源供應格局將呈現三足鼎立趨勢,我國應面向美洲地區尋找油源和氣源,從多元化進口來源中實現力量均勢,防止過度依賴俄羅斯能源。

(三)大力發展可再生源替代技術,降低對傳統能源的消耗比例

在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下,我國能源結構亟待向清潔化轉型,可再生能源相對于傳統的一次能源更加清潔。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需改革國內現行的能源體制、激發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活力、擴大可再生能源入網門檻。通過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的提升,實現中國能源結構的清潔化轉型,同時,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

(四)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增強能源話語權

原有的全球治理格局中,新興經濟體處于缺位狀態,與當前新興經濟體在能源需求市場中日益上升的地位不相稱。中國應當抓住新一輪能源格局調整的機遇,通過積極參與G20、《能源憲章條約》、IEA等機構的能源治理,以自身的能源市場容量為要價,增強自身能源話語權。通過國際能源治理機構,實現對俄羅斯能源合作的平等對話。

[1]馮玉軍.國際石油戰略格局與中俄能源合作前景[J].現代國際關系,2004(5):23-28.

[2]韓立華.俄羅斯能源出口戰略東移與東北亞能源合作[J].亞非縱橫,2009(5):11-16.

[3]郝宇彪,田春生.中俄能源合作:進展、動因及影響[J].東北亞論壇,2014(5):71-82.

[4]李國玉.油氣南下工程——中俄合作開發伊爾庫茨克—薩哈油氣區的設想[J].國際貿易,2001(6):13-14.

[5]張恒龍,秦鵬亮.中俄能源合作博弈及其地緣政治經濟影響[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2-44.

[6]Elena Shadrina1,Russia’s Foreign Energy Policy: Norms, Ideas and Driving Dynamics[EB/OL].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of Pan-European Institute, www.tse.fi/pei.

[7]Leonty Eder, Philip Andrews-Speed, Andrey Korzhubaev. Russia’s Evolving Energy Policy for its Eastern Reg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J]. Journal of World Energy Law & Business, 2009, 2(3):219-242.

[8]儲蕓.一份耗時三年的研報顯示:美國油儲首超沙特和俄羅斯[EB/OL].華爾街見聞,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2553.

[9]國際能源署:中國超美國成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EB/OL].2010-07-20.http://finance.qq.com/a/20100720/003577.htm.

(責任編輯:郭麗春 藍亮)

李芳(1986-),女,漢族,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亞太能源。

F113.2

A

2095-3283(2016)10-0044-04

猜你喜歡
中俄油氣能源
中俄今起海上聯演
平涼,油氣雙破2萬噸
“峰中”提前 油氣轉舵
《非常規油氣》第二屆青年編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薛范:畢生譯配只為中俄文化交流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2016年中俄貿易有望實現正增長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