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大學生金融安全意識調查

2017-01-03 14:51徐新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金融安全防范風險

徐新

[提要] 針對日益暴露的大學生金融風險事件,通過對沈陽部分高校在校大學生的金融安全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進行調研,旨在引導大學生加強金融安全意識,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注重自身的信用問題,養成理財的習慣,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合理規避金融風險。

關鍵詞:金融安全;風險;防范

基金項目:2016年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在校大學生金融安全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調查研究——以沈陽市高校為例”(編號:201610149018)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在校大學生金融安全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調查研究——以沈陽市高校為例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29日

一、開展該項調查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大學生作為年輕的消費群體,擁有旺盛的消費需求。作為成年人,他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卻缺乏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作為學生,他們還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和獨立面對狀況的能力。隨著互聯網金融和非正規金融的快速發展,衍生出眾多專門針對大學生群體的諸如校園貸、網絡信貸、分期付款購物、信用卡透支、互聯網理財等金融產品;與此同時,大學生越來越青睞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渠道。但是,這些門檻低、方便快捷、良莠不齊的金融產品和支付渠道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提供便利、緩解小額資金短缺的同時,還存在隱形高息、泄露個人信息等諸多風險。由于大學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和風險意識,部分在校大學生消費方式不夠理性,在面對虛假宣傳時易被誘惑,掉入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陷阱;同時,防詐騙意識不強,輕易將個人證件借給他人或將個人信息資料透露給他人,金融安全意識薄弱,給非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如今日益暴露的大學生金融風險事件已引起了校園內外的關注,大學生的消費觀、理財觀、金融安全意識、風險防范能力已不僅僅是校園內的話題,而是成為了整個社會關心的話題。引導大學生加強金融安全意識,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注重自身的信用問題,養成理財的習慣,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合理規避金融風險,對在校大學生來說已成為非常必要的事情。

二、調研情況

(一)調研對象。以沈陽化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遼寧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沈陽建筑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位于沈陽市的部分高校在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由于一些高校大四學生多在校外實習,不方便聯系,所以調研對象主要針對大一、大二、大三這三個年級。

(二)調研內容。調查問卷共涉及19項問題,為了方便調研,只有一項是主觀題,其余均為選擇題。調研內容包括:被調查同學的性別、年級、使用過(或正在使用)哪類金融產品或服務?平常喜歡以何種形式購物方式?習慣的付款方式?網絡支付的安全保護措施是有哪些?會定期更改自己的網絡賬戶或銀行賬戶的密碼嗎?在使用ATM機時會注意哪些情況?有人向您借錢時你會怎么做?銀行卡和身份證是否會攜帶在一起?對于那些掃二維碼關注APP送小禮物的活動參與過嗎?如果別人向你借證件你會怎么做?您的證件(身份證、學生證)是否有借給別人用的經歷?在公共場合您如何選擇WIFI?在購買網上金融產品時會愿意購買保險以降低風險么?是否有為自己的網絡金融賬號綁定手機號碼以實時掌握資金流動方向?認為學??梢酝ㄟ^什么途徑加強學生的金融安全意識?通過什么渠道獲得金融安全風險防范措施知識的?您對提高大學生金融安全意識有什么建議或意見?

(三)調研路徑。主要通過網絡(QQ、微信、電子郵件、論壇)和實地走訪這兩種途徑來發放調查問卷。

三、調研結果及分析

通過QQ、微信、電子郵件,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25份,其中,女生78人,男生47人;實地走訪式,課題組共發出300份紙質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40份。

(一)網購及網上支付已成為大學生普遍的消費方式。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購物渠道主要是網購,而且女生比男生更熱衷于網購。網絡調研中的78名女生有85%喜歡網上購物,47名男生中70%喜歡網上購物。網購就會涉及網上支付,調查顯示,對于金融支付方式的使用,支付寶是大學生最常用的付款方式,幾乎95%的人會使用支付寶,無論男生還是女生。支付密碼作為最重要的安全保護措施,調查結果顯示女生更喜歡頻繁的更換密碼,多數在三個月到半年期間更換一次,而男生則很少更換密碼。由此可見,女生比男生更注意支付安全,也說明女生互聯網金融安全意識稍微優于男生。

(二)大學生網絡金融安全意識薄弱。針對在“購買網上金融產品時是否愿意購買保險以降低風險”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少有學生會選擇購買。通過采訪不進行購買網絡金融保險的同學,得知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有網絡保險的項目;二是個別認為自己的支付寶及網銀足夠安全;還有一部分人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多數情況下,麻煩不會找到自己。調查問卷中還對“是否有為自己的網絡金融賬號綁定手機號碼以實時掌握資金流動方向”進行考察,其結果顯示,女生們更傾向于選擇“綁定”,以便定期檢查、分析自己的賬戶變動和資金使用情況,而男生在此方面就稍有不足。究其原因,除了與女生的細心有關之外,還與她們經常網購有關,網購讓她們對自己的資金更加關注更了解。整體來說,現在高校大學生網絡金融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尤其是男生。

(三)高年級的比低年級的安全意識強。在實地走訪收回的240份有效問卷中,針對“銀行卡和身份證是否放在一起”的問題,有180人選擇“放在一起”,占總人數的75%,其中大一、大二的學生居多,相對而言,大三的學生警惕性更強一些,他們多數選擇分開存放。對于“掃二維碼關注APP送小禮物的活動是否參與過”的情況,大一學生中有80%的人選擇參與,大二有30%的人選擇參與,而大三僅僅有4%的人參與。進一步詢問大一參加活動的原因和大三沒有參加活動的原因,大一有學生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做什么的,反正掃一下就可以得到小禮物,也不費事兒,禮物也挺可愛的?!币晃淮笕龑W生則解釋“這種掃碼領東西見多了,新聞也報道過,有些是陷阱,怕被騙了?!睂τ诠裁赓MWIFI的使用、ATM取款注意事項、別人向你借證件你會怎么做、有人向您借錢時你會怎么做等生活中常見問題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年級越高的學生,對于金融安全防護意識越強烈,風險防范經驗也較多,而低年級尤其是大一的學生,這方面還很欠缺,不論是金融安全意識還是風險防范知識都有待于提高。

四、提高在校大學生金融安全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的建議

(一)加強媒體宣傳教育力度。在資訊發達的今天,通過加強媒體宣傳提高大學生的金融安全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尤其是通過網絡、電視、廣播電臺、報紙等媒介,對已經發生在大學校園里的具有警示意義的鮮活實例進行報道,更能引起大學生的共鳴,讓他們知曉哪些行為會帶來金融風險,又該如何進行防范。宣傳部門可以不定期地在大學校園舉辦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并給學生發放金融安全知識手冊。學??梢岳眯@廣播循環播報金融知識,或在校園官網開設金融安全知識專欄,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讓同學們在學習之余把金融安全重視起來。

(二)學校開設相關課程或相關知識講座。高校設立面向所有專業學生的金融理財知識課程,普及金融知識,倡導合理消費,防止掉入超前消費陷阱。除此之外,還可以請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專題講座,它既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課堂的延伸。通過視頻播放、情景模擬等方式,介紹、解釋生活中遇到的金融現象和熱點問題,幫助學生了解金融知識,初步樹立健康的金融誠信、金融安全、金融消費、金融理財理念。

(三)組建金融或理財社團。各高??梢怨膭顚W生組建金融或理財社團,社團以金融專業的學生為主,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也為開展相關互動提供條件。社團應配備金融專業的指導教師。社團承擔金融知識志愿宣傳、定期組織參觀、投資模擬大賽的策劃組織等職能,并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參加金融方面的各種競賽等。

(四)大學生加強自身管理。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面對不斷推陳出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機構,大學生要加強自己的判斷力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樹立理性的消費觀,不攀比、不過度消費,這樣就不會掉進那些非正規金融的“陷阱”;另一方面保護好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及密碼、網上支付密碼等,自己的重要證件不輕易外借或交給別人。與此同時,大學生要珍惜個人信用記錄,提高對個人信用的認知度。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偉,王曉珊.大學生金融教育問題探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8.

[2]陳鵬.校園借貸:餡餅,還是陷阱[N/OL].光明日報,2016.3.29.

猜你喜歡
金融安全防范風險
國家審計維護金融安全功能與路徑研究
關于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研究
高校增設金融安全的國防教育課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