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易經》英譯本中專有名詞的誤譯

2017-01-03 18:16劉陽王妹月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年13期
關鍵詞:誤譯英譯本易經

劉陽 王妹月

[摘要]《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享譽中外,譯本眾多。但由于成書年代久遠,以及中外文化背景、思維習慣的差異等各種條件的局限,即使在相當權威的譯本中,也難免存在理解的偏頗與局限性。本文以《易經》中專有名詞為研究對象,以汪榕培、理雅各和衛禮賢三個經典英譯本為研究文本,來研究《易經》英譯本中專有名詞的誤譯問題,旨在分析各英譯本的不足之處,揚長避短,以提高復譯質量,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

[關鍵詞]易經;英譯本;專有名詞;誤譯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3-0160-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77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文化典籍,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華夏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曾是中國歷代科舉考試的必備科目之一。易經雄踞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之首,三玄(易、老、莊)之冠,有群經之首的稱號,兼具哲學、史學、文學以及天文歷法、數學、醫學等眾多學科的研究價值,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思想、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西方,易經被稱為“中國的圣經”。自17世紀至今,易經被先后翻譯為多種西方文字,其中僅英譯就有十多種不同的版本。西方譯界公認的權威譯本有兩個,即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譯本(以下簡稱理本)和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譯本(以下簡稱衛本)。理雅各譯作《易經》(The Book Of Changes)于1882年在牛津大學出版發行,并收入到穆勒(F.Max Muller,1823—1900)主編的《東方圣書》第十六卷,被稱為西方譯學研究史上的“舊約全書”。衛禮賢的《易經》德譯本于1924年在德國耶拿出版,獲得了“易學研究上的新約全書”的美譽。此后,美國學者貝恩斯(Cary F.Baynes)將其轉譯為英文,名為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理本和衛本是易經向西方世界譯介的進程中里程碑式的譯著。而國內最權威的易經英譯本是典籍英譯專家汪榕培和任秀樺合譯的《易經英譯》(以下簡稱汪本)。本文則是以這三個英譯本為底本

選用相關譯例,通過深入對比和分析其專有名詞的英譯情況,分析其翻譯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建議。

二、專有名詞

《馬氏文通》提出將名詞分為“本名”和“通名”兩大類,其中“本名”指的就是專有名詞。此后專有名詞就作為名詞的一個類別,而受到廣大學者的重視。

王力先生在《中國古文法》中提出關于專有名詞的界定問題:“名為一物所專有者也?!睏顦溥_的《高等國文法》將專有名詞成為“獨有名詞”,包括人名、地名、時代名等;楊伯峻、何樂士的《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認為,專有名詞是“表示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書名、山水名、星辰名等,是一事物所獨有的名稱?!比欢钡浆F在對于專有名詞的所指范圍也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權威界定。

《現代漢語詞典》對專有名詞的解釋是“專有名詞,指人名、地名、機關團體名之類,如‘魯迅、淮河、北京大學”。筆者認為,專有名詞是名詞的一個類別,它和普通名詞相對,用來指稱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強調“專指性”的詞語,是一種重要的語言構成要素。然而對于專有名詞準確的分類問題仍值得深入探究。

三、易經中的專有名詞及誤譯

易經的卦爻辭廣泛記錄了上古時期人民戰爭、祭祀、占卜、漁獵、婚嫁等大小方面的內容,并通過這些內容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而深邃的政治、哲學、倫理等文化思想?!秴问洗呵铩分姓f易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可見易經包含的范圍之廣。作為一本廣大精微,無所不包的寶典,易經中含有十分豐富的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職名、國名、部族名等。除此之外,作為上古時期的一本占筮書,易經還有一些獨有的特殊專有名詞,如卦名和爻位等。

正如一些學者所說,翻譯是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必然結果,是語碼之間的轉換活動。在翻譯過程中如何用另一種語言把一部作品準確無誤而又充滿美感地表達出來,這無疑是一項無比艱巨的任務。著名日本學者河盛好藏在《正確對待誤譯》中曾經說過:“沒有誤譯的譯文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對于專有名詞的翻譯,不僅要求譯者深諳原語言文化背景,還要盡力使其與目的語文化相契合,加之易經中很大一部分的專有名詞植根于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中,現代譯者尤其是國外譯者對其理解難免有所偏頗。下面筆者從理本、衛本和汪本三個英譯本中選取相關語料,并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易經中專有名詞的誤譯進行對比分析。

(一)人名類專有名詞

例1

原文:

泰卦第十一

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對于泰卦六五爻“帝乙歸妹”一句,三個英譯版本分別如下:

理本:

(king)Ti-yi,s(rule about the)marriage of his younger sister.

衛本:

The sovereign I

Gives his daughter in marriage.

汪本:

When the king offers his sister for marriage.

據《周易本義》:“泰卦是由上坤下乾兩經卦組成,是為男娶女的婚姻之象。周王朝法律規定男娶女為合法婚姻而通行天下,故謂之泰?!睔w:女子出嫁。此爻講的是殷周聯姻,商王帝乙將少女嫁給了周文王這一事實。

其中,三個版本分別將“帝乙”的翻譯為“(king)Ti-yi”、“The sovereign 1”和“the king”,帝乙到底是誰呢?《史記·殷本紀》中說“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币馑际钦f帝乙的長子為微子啟,次子為辛,也就是后來的商紂王,是王后所生的嫡子。按照古代的宗法制,王位傳嫡不傳長,故而商紂王繼承帝乙的王位。由此可見,帝乙是商紂王的父親,歷史上稱殷高宗。理本的“(king)Ti-yi”,采用歸化與異化相結合的翻譯策略,使目的語文化讀者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語言和文化障礙,不失為一種比較合適的譯法;汪本“the king”則是完全采用歸化的方法,盡可能避免文化沖突,易于目的語受眾理解;而衛本的“The sovereign I”釋義難免有所偏頗,不符合原文的本義。

例2:原文

明夷卦第三十六

明夷,利艱貞。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六四:人于左腹,獲明夷之心,出于門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對于明夷卦六五爻“箕子之明夷”一句,三個版本英譯分別如下:

理本:

how the count of Ki fulfilled the condition indicated by Ming I.

衛本:

Darkening of the light as with Prince Chi.

汪本:

Feign madness to avoid injury.

明夷是卦名,《辭?!罚骸耙?,通痍。創傷?!泵饕呢允侵v在商紂王的黑暗統治下,朝臣們容易見傷。

據《史記·殷本紀》記載,紂王“剖比干,觀其心?;討?,乃佯狂為奴,紂又囚之”,后武王“釋箕子之囚”?!跺琛罚骸皟入y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贝素呈钦f在紂王昏庸政治腐敗之時,其大臣箕子久諫不遂,于是裝瘋為奴以躲避禍患,保全性命,這就是“箕子之明夷”。由上文可知,理本和衛本分別將“箕子”譯成“the count of Ki”和“Prince Chi”,表示箕子作為王公大臣的身份,并皆采用歸化和異化結合的方法,使譯文既貼近原語言文化又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理解和接受,不失為一種比較好的譯法。而汪本譯為“Feign madness”,意為“裝瘋賣傻”,雖然大體上能表達出該爻內在涵義,但失去了語言所負載的文化內涵。

(二)地點類專有名詞

例1:原文

隨卦第十七

隨,元亨,利貞,無咎。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孚于嘉,吉。

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8]113-116

此卦中上六爻“王用亨于西山”的英譯是這樣的:

理本:

(We see)the king with it presenting his offerings on the west-eiil mountain.

衛本:

The king introduces him

To the Western Mountain.

汪本:

The king entrusts you

To attend the sacrificial rites on the West Mountain.

對此《周易校注》中這樣解釋:王是指周王,用俘虜做人牲,在西山(有可能是岐山)祭祀周室先公先王?!拔魃剑横?,拘系之:將拘捕的俘虜反綁著。乃從維之:讓他們維持一個跟一個走的隊形。王用亨于西山:周王要用他們祭享周室始祖。岐山是周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周王朝的始祖廟所在地。古代以俘虜作為祭牲是很平常的事,認為這是對祖先的誠敬?!?/p>

由此可見,“王用亨于西山”中的西山是西周境內的山名,在今陜西岐山縣東北,是中國特有的地理名詞,屬于專有名詞。理本用“western mountain”(西面的山),不能體現出“岐山”作為周王朝發祥地這一專有名詞的意義;而衛本和汪本把“west”和“mountain”兩詞的首字母均大寫,用以表示專有名詞,是一種相對準確的譯法。

例2:原文

既濟卦第六十三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六四,有衣{如,終日戒。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榆祭,實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厲。

下面是九三爻“高宗伐鬼方”的英譯:

理本:

Kao Chung,who attacked the Demon region.

衛本:

The illustrious ancestor

Disciplines the Devils Country.

汪本:

……the king to conquer the enemy.

既濟:已渡,引申為勝利?!缎蜇詡鳌罚骸坝羞^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奔葷允且捉浟呢灾械诹?,表示事物在完成了一個發展階段小有成果的情況。九三爻講的是商高宗當年討伐鬼方這一事件。

《史記·殷本紀》中說:“帝武丁崩……立其廟為高宗?!薄吨衲昙o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三十四年克之?!睋S壽祺考據,鬼方是當時一國名,甲骨文對鬼方的事也有記載?!吨芤状筠o典》中:鬼方,商代西北方國之一,其地在今山西西北、陜西北部、內蒙古西南一帶。

理本和衛本將“鬼方”譯為“the Demon region”(鬼族)和“the Devils Country”(鬼國)恐怕對國外受眾來說很難正確理解和把握;汪本的“enemy"則不能體現其文化內涵。因此有學者認為中國譯者李燕將其譯為“the Kingdom of Guifang”這種音意兼顧的方法比較合理。

(三)星宿類專有名詞

例:原文

豐卦第五十五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六二:豐其部,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無咎。

九四:豐其部,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上六:豐其屋,部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見,兇。

對六二爻“日中見斗”的翻譯:

理本:

…at midday he can see from them the constellation of the Bushel.

衛本:

That the polestars can be seen at noon.

汪本:

That the Plough can be seen at noontime.

作為一本帶有濃厚神秘色彩的最早的占筮書,《易經》中少不了星象方面的內容。豐卦就是其中一例?!吨芤渍x》對“豐”的解釋:“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意?!薄吨芤仔陆狻氛J為,豐卦記錄了歷史上罕見的一次天文現象。據《竹年紀年》載:“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被缸T《新論》說:“二年甲子日,日月若連璧,五星若連珠,昧爽,武王至于商郊牧野?!边@都表示,武王伐紂這天天空出現了異象,據專家研究,武王伐紂是在公元前一。四六年一月二十日甲子日,這一天天上出現了彗星。

“豐其部,日中見斗”一句是說“天空中出現了彗星,鋪天蓋地,遮擋住了日光,以至于白天可以看見北斗星?!倍?,即為北斗星,而九三爻中的“沫”則是指北斗星的輔星,星光黯淡。

衛本和汪本用“polestars”和“Plough”(英俚)表示“斗”所代表的“北斗星”,皆有其可通之處;而理本將“斗”直譯為“Bushel”——一種容量單位,顯然不合情境,沒有正確意識到其本義,屬于表層翻譯。

(四)刑罰類專有名詞

例:原文

睽卦第三十八

睽:小事吉。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上九: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后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對于六三爻“其人天且劓”一句的翻譯如下:

理本:

he is himself subjected to the shaving of his head and the cut-ting off of his nose.

衛本:

A man s hair and nose cut off.

汪本:

The driver is defaced.

中國古代的刑罰種類很多,此句涉及到關于古代刑罰的專有名詞。天,即墨刑,古代刑罰的一種,指在額頭上刻字;劓,劓刑,即割掉鼻子。由此可知“其人天且劓”意思是這個人是被執行了墨刑和劓刑的罪犯,也就是噬嗑卦六二爻辭所言“噬膚滅鼻”。

理本和衛本將“天”譯為“shaving of his head”和“hair cut off”,意思是“刮頭,剃發”,明顯偏離其本義;汪本將“天”和“劓”用一個詞來翻譯:defaced,意思是“損壞外觀,丑化”,使譯文更通順,有其合理性。筆者認為“天”用tattoo一詞來譯比較準確。

(五)其他專有名詞

正如前文所說,《易經》中古老晦澀的上古文化形態,對于現代譯者來說是不小的困難,對不同背景受眾的讀者來說更是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其中一些中國文化中的詞與英語中對等詞的意思大相徑庭,如中國文化中的“龍”象征神秘剛健的動物,是古代喻示吉祥興盛的圖騰;而英語中的“dragon”卻是罪惡的象征,如英國撒克遜人的長篇史詩《貝奧武夫》其中就包含勇敢強大的戰士貝奧武夫與巨龍決斗的故事。

《易經》中還有一些中國文化中特有的文化內涵詞如“陰”和“陽”,“陰陽”問題是易學的核心,可是其在英語詞匯中是完全空缺的。理本將其譯為“active”和“inactive”,顯然大大縮小了其文化內涵,屬于欠額翻譯。事實上以上兩種情況可以利用加注的方式達到更好的翻譯效果。岳峰在《試析<周易>英譯的失與誤》中就提出將“龍”加注為:“In Chinese culture,the dragon symbolizes blessing,respect.power and holiness,and is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ern world.”他還試將“陰”“陽”改譯為“Yin and Yang constitute what is called the course(of things),并加注“Yin and Yang represent the two opposite but non-antagonistic and mutually transformable sides in human society and nature.”實際上,國外的一些字典如《牛津英語大詞典》和《章氏新國際詞典》等都已收入了“Yin”和“Yang”的表達法??梢娂幼⑹墙鉀Q此類專有名詞英譯問題的有效方法。

四、結語

翻譯就是理解和闡釋的過程,理解是翻譯的前提,譯者必須在理解原語文本的基礎上才能把它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誠然,《易經》成書年代久遠,很多字詞句意都無從考證,導致近現代學者對易學的研究進入種種誤區。筆者能做的只是在相關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易經三個英譯版本中幾類專有名詞的誤譯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知水平和理論水平難免有一定的欠缺,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希望對今后易學的復譯及傳播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封麗萍)

猜你喜歡
誤譯英譯本易經
《孫子兵法》羅志野英譯本研究
《易經·序卦》探微
功能對等理論下《醉翁亭記》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史鐵生小說日譯本中的誤譯分析
淺談《酒國》俄譯本中的幾個翻譯問題
簡析《易經》文化與太極拳
探析長沙岳麓山韓語公示語誤譯現象
《易經》不是用來算命的
日語連體修飾語及翻譯
橫看成嶺側成峰——淺析《紅樓夢》兩個全英譯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