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山地植被在園林環境中的配置模式初探

2017-01-11 17:17蒲曉芬
居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植物配置

蒲曉芬

[摘要]在各類建筑設計中,植物的綠化設計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綠化不僅是增加城市含氧量的有效方式,其在設計方面與建筑物的協調統一也是提高城市美觀性與宜居性的一個重要手段。文章以具體的工程實例對景觀設計進行探究,以有效提升園林綠化設計與城市景觀的合理配置。

[關鍵詞]山地植被;龍頭寺公園;植物配置;園路水體

文章編號:2095-4085(2016)05-0035-02

本文以重慶龍頭寺公園植被分析為例,通過對龍頭寺公園園林植物景觀與具體園林環境進行歸類整理,具體包括園路與植物景觀、水體與植物景觀、建筑與植物景觀、地形與植物景觀等幾個方面,探究其規則與景觀設計手法,進而提煉出科學性和藝術性兼備的植物配置模式。

1.重慶市山地植被景觀現狀概述

山地植被景觀是重慶山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構成了重慶獨特的自然風景資源。多變的地形不僅為植物的選種提供了范圍,同時獨特的山地景觀也為植物的搭配種植形式有所要求。好的山地植被景觀不僅要滿足日常游覽觀賞的需要,同時也要滿足其與公園其他景觀的統一協調性設計以及生態功能。重慶山地景觀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地質性質及植被的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方式需要更為全面和深入的思考。

2.山地植被在園林中的配置方式

2.1龍頭寺公園植被概況

龍頭寺公園位于重慶渝北區龍塔街道,占地43.33hm2。公園四周高,中問低,屬谷地公園。龍頭寺公園,設七大功能區即入口景觀展示區、科普園林景觀區、幽谷濕地景觀區、田園花海景觀區、兒童游樂區、山林生態游憩區、服務管理區。龍頭寺公園內不僅植物種類非常豐富,而且植物配置多樣,綠化率高達90%以上,可以稱作是一個天然生態的植物園。

2.2園路與山地植被景觀

(1)主路與山地植被景觀

園林道路是公園綠地的骨架,具有組織游覽路線、連接不同景觀區等重要功能。經分析,由于龍頭寺公園屬谷地公園,地形變化大,所以在較多主路兩旁有地形變化很大的坡地。公園主要通過定距種植高大鄉土喬木(黃葛樹、香樟、楨楠、桂花等)與低矮的灌木叢(紅繼木、金葉女貞、杜鵑、山茶等)相搭配。這種定距種植高大喬木的模式不僅形成了較強的氣勢感、展示了一定的綠地形象,同時也滿足車輛的使用要求。當然,這類行道樹最好是分枝點高、遮陰效果好且適應性強,病蟲害少,干挺枝秀的喬木,而在樹下配以杜鵑、大葉黃楊、紫薇、金葉女貞、紅繼木等整形灌木,景觀特征鮮明,節奏明快且富有韻律。

(2)次路與山地植被景觀

龍頭寺公園高差達100多米,其次路多采用臺階來處理高差。為了保證游覽空間的豐富性、植物空間的趣味性及視線的通透性,其植物配置方式與主道路有很大不同。當空間具有很強的指引性時,多采用道路兩側規則種植的方式來營造和引導空間;當空間較為隨意和自由時,多采用自然式植物種植方式。

2.3水體與山地植被景觀

水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景觀要素,并且具有增加濕度、調節溫度等生態作用。龍頭寺公園擁有一大面積自然水體——云龍湖。其水邊主要栽種垂柳、水杉、落羽松、蒲桃等松柏杉柳類喬木,喬木下配以紅繼木、蕨類、海桐、龜背竹、棕竹、花葉姜等灌木及菖蒲、鳶尾、旱傘草、慈姑等草本,這種喬木與灌木地被的合理搭配,形成了前低后高,層次感強的水邊植物配置方式。除了水邊植物的配置,駁岸的處理在水體植物景觀中也尤其重要。龍頭寺公園內水體駁岸的處理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石岸、土岸、混凝土岸三種方式。其中石岸線條生硬、枯燥,岸邊經常配置垂柳和迎春等植物,讓細長柔和的枝條下垂至水面以遮擋石岸,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鳶尾、菖蒲、地錦等進行局部遮擋,增加活潑氣氛;土岸通常由池岸向池中做成斜坡,如果是草坪的話則一直延伸入水,水中種植菖蒲、蘆葦、慈姑、鳳眼蓮等植物;混凝土岸的設計方式,主要運用喬木灌木以及草本的搭配,對水面和道路進行隔離,選擇性對水景進行遮擋。水面植物的選擇在景觀設計營造中也尤其重要,水面植物的選擇不僅要保證水質,控制其生長,同時也要創造良好的景觀效果和生態價值。

2.4景石與山地植被景觀

園林中的景石在園林設計中起著重要作用。形態自然柔美的植物可以襯托景石的硬朗和氣勢,而景石的輔助也能增加設計感。通過總結龍頭寺公園內景石與植物的配置、歸類,其山石與植物景觀之間主要有三種搭配類型,即:植物為主、景石為輔;景石為主,植物為輔;植物山石的配置因地制宜。其中,以植物為主、景石為輔的類型主要突出植物配置,比如利用宿根花卉或一、二年花卉,栽植樹叢、綠籬、欄桿以及建筑前,以帶狀自然式混合栽種可形成花境,再在其中配以景石鑲嵌;而以景石為主、植物為輔的類型主要突出景石的形態、質地,可在石旁配置一兩株小喬木并結合多種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而植物山石因地制宜配置的類型則不再強調植物和山石誰處于主題位置,而是精心的選擇植物的種類、形態、高低大小及植物搭配形式,使其與景石達到最自然和諧園林景觀設計效果。

2.5建筑與山地植被景觀

重慶多變的地形為建筑與山地植被景觀之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創造性。龍頭寺公園采用生態植物種植設計方式,進行了對屋頂綠化的嘗試。其建筑造型兩側多為緩坡上升型,利用坡度不僅有助于屋頂綠化的排水,同時也創造了較好的景觀觀賞面。屋頂植物常選用耐曬、耐寒,不需要過多水分,根系不深的植物,比如選擇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宿根花卉、藤本植物等。這種建筑物與植物景觀間的搭配方式不僅打破了傳統將建筑與植物分離的景觀創造方式,同時還滿足了觀賞和生態的需要。除此之外,重慶山地公園中還常有堡坎等垂直空間,在進行空間營造時,可合理考慮對立體綠化、垂直綠化的利用,營造重慶“特殊空間綠化體系”。

2.6地形與山地植被景觀設計

山城重慶因獨特的地形特征與自然生態條件,造成其景觀要素與景觀秩序構成與平原城市有著明顯區別。山地植被不僅具有不同的空間形態特征,對于原有植被群落較好的山地,植物景觀還可利用原坡面上的天然植被構成貼近自然、遠離城市喧囂的植物模式。如其植物配置方式可以為喬木(桂花、香樟、黃葛樹等)+地被(腎蔽、杜鵑、梔子等)。對于本身植被條件較差的地區則需要人為的構建坡地山地景觀。如其植物配置方式可以為喬木(香樟、天竺桂、櫻花、紅葉李等)+地被(扁竹根、麥冬等耐蔭性較強的植物)。

3.結語

合理的山地景觀設計是植物與道路、水體、建筑、山石等協調統一的的綜合體。無論是從園路、道路、建筑、地形等與植物配置的關系來看,還是從不同空間植物配置方法來看,山地植被配置都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在進行山地植物配置時,不僅要考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組合,還應該將其與其它園林要素即山石、水體、建筑、園路、小品進行結合。山地植物的配置不僅要滿足山地特殊地形的要求,同時也要因地制宜,滿足生態功能。只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合理利用山地植物配置方式才能設計出適宜的山地景觀。

猜你喜歡
植物配置
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配置探討
城市園藝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思考與探討
自然和生態理念在揚中市郊區城南公園建設中的應用實踐
論述適用性原則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城市園藝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思考與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