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建立科學的聲音概念觀

2017-01-11 23:18王玉忠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美聲聲樂重要性

王玉忠

摘 要:美聲唱法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入中國之后,一大批優秀的音樂藝術家為美聲唱法與中華民族風格相結合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使美聲唱法在中國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觀眾,還在國際美聲唱法領域中大放異彩。他們立足于美聲唱法的科學性,廣泛吸收中華民族戲曲、曲藝和民歌藝術精華,成就了中國特色美聲唱法的獨特風格。聲樂教育者要使學習者樹立科學的聲音概念,進而培養學生健康敏銳的聲音聽覺。在整個聲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關鍵詞:美聲;聲樂;重要性;科學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274-01

歌唱中對聲音的質量要求非??量?,在聲樂教學中講究“由外及內”,外是指對聲音的訓練,內是指對科學聲音的認識以及形成自己的聲音特色?!肮び破涫卤叵壤淦鳌?,將聲樂學習者對于聲音的追求,比作斫琴師對于古琴完美音色的打造,要求學生對聲音要不斷打磨、追求完美。同時還強調耳朵是“由外及內”建立聲音概念的橋梁,通過敏銳的外部聽覺的積累、合理的模仿、藝術性的創造,建立起內部聽覺,進而形成科學的聲音概念。

一、科學的聲音訓練

聲音要做到凈、柔、通、圓等,用打哈欠的感覺打開擠捏的喉嚨,保持良好的喉器位置,身體松緊有度,精神飽滿,加上強有力的氣息支持,才能發出好的聲音。人的聲音由聲帶發出,每個人的聲帶各不相同,就會出現不同類型的聲音。無論聲音有什么樣的不同,都要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歌唱的聲音要做到:干凈、柔和、通順、飽滿,四個特點實為一體,而只注重其中一項會使聲音走向極端,就不會發出優美動聽的聲音。所以在聲樂學習中,各個特點都要注意到,兼顧到,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為一體。

所謂聲音的“干凈”是指發出的聲音音色的純凈,聽起來自然,沒有雜質,越是干凈的聲音,演唱出來的效果就越是清晰,聽起來也是十分的悅耳。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講到此問題時,必須要求:聲音的干凈是由很多方面決定的,主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聲音條件,聲音條件‘好是非常重要的,那什么才是好的聲音條件呢?主要是聲帶閉合好,氣息運用得當,所發出的聲音里沒有雜質,干凈,可以用一個‘純字來形容,01如此歌唱者就可能會發出想要的那種純凈而又不失優美的的歌聲。

發出來的聲音不要生硬,要剛中帶柔,柔中帶剛,既要有柔和細膩的音色,又不失明亮有力的音色,想要使自己的音色柔美,在發聲練習初期,氣息的力度不要太強,母音轉化不要太復雜,以‘a‘o‘u為主,其它母音為輔,最后通過‘a‘o‘u母音來銜接其它母音,平時要多練習一些藝術歌曲,曲目小的歌曲和一些意大利的古典名曲,此時最忌諱去演繹一些大的曲目,比如一些詠嘆調什么的,不單不會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影響整個聲樂的學習。聲音的純凈、連貫、流暢、飽滿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聲音,一切不通,擠壓的聲音都不會長久,一切顫抖,刺耳,擠卡,粗糙,緊張,悶暗等不舒服的聲音都是不完美的,都是不正確的。

從聽覺審美角度上來講,“圓”是指聲音的圓潤,好聽悅耳,它與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氣息通暢是發出動聽圓潤豐滿的聲音的基礎,“圓”是衡量聲音的一個重要標準,美聲唱法里面更是最突出的聲音的特點。每個老師都要特別注重聲音的圓潤。

聲音的“通順”,指氣息通、聲音通、位置通。聲音通是整個聲樂學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歌唱者首要解決的問題,經常幫助學生建立聲音的通道,要想聲音通,首先氣息要流暢通順,那么聲音就自然而然通順了,流動了,走動了?!拔鼩獗仨毷沁@樣的:不費力地、不消耗多余的力量而得到發聲所需要的氣的量,聲音的延續長短和它的強度決定于氣的呼出,對于那些不會儲存氣,不會節制呼氣動作的人來說,要他們在歌唱和朗誦時分句或拖長聲音是不可能的,減慢呼氣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把嗓音支持在胸腔的某一部分?!雹俑璩淖藙莘浅V匾?,把氣息吸到腰部的周圍,身體可以隨旋律稍微扭動,從而帶動氣息的流動,保持胸腔,咽腔,頭腔等腔體的打開,從而使氣息聲音更加流動,不至于擠壓,達到聲音的通順。

關于聲音飽滿,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如音域寬窄、音色的明亮與渾厚等,有個性,也有共性。整體而言,無論音色有何不同,都要做到聲音的飽滿有力,聲音的飽滿是學習者學習達到一定基礎的結果,初學者不要急躁,要按部就班地科學訓練。

二、靈敏的聲音聽覺

聲樂學習者首先要有一副好的耳朵,來辨別什么樣的聲音是通暢、通順、流暢的。聲音辨別能力指的是能夠接受并可以辨別各種不同特色的聲音,而音樂是一門聽覺上的藝術,那么聲音對于音樂中的聲樂學之價值,便是靈魂,是全部,沒有聲音的音樂便不能稱之為音樂。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老師也是主體。老師要敏銳地聽出聲音的不足之處,指引著學生找到正確的方向。沈湘說:應當明確我們聲樂訓練的標準是什么?標準是正確的聲音概念,是我們的耳朵,好的聲音概念是非常要緊的,聲樂教師的最終目的就是改變學生的聲音概念,教唱的全過程就是改變學生聲音概念的過程,訓練老師和學生的耳朵,培養歌唱家的耳朵。②方向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歌唱者的學習的成敗。

歌唱者要求靠自己的敏銳的聽覺,養成好的聽覺習慣。著名歌唱家也是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說:“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歌唱當然也是聽覺藝術,從事這樣專業的人,耳朵里沒有分辨歌聲的標準,對細微的變化之好、壞、對、錯能不能分辨,是能不能成功的關鍵?!雹垡虼?,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聲樂訓練的第一標準就是培養學生的正確聲音概念。聲樂訓練的基礎永遠是耳朵的訓練,音準對于一位歌唱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歌唱者對音準的把握往往都是要用自己的音樂耳朵來判斷的,所以是否具備有一個健康、敏銳的音樂耳朵對于聲樂學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強調學生應該有一個健康的聲音聽覺,傳授聲樂重要的基礎應是關于音質的觀念,為聽覺訓練指引著前進的方向,涉及學生成長道路上的發展和改變。

聽覺不僅僅有傳統意義上的聽覺,更有一種“內部聽覺”即良好的聲音概念,就是演唱者經過長期積累對聲音的感覺與經驗,在歌唱前事先于內心中“聽”到自己所希望的演唱效果。

1.長期的積累,要有準確和敏銳的聽覺分辨的能力,要學會聽,聽優秀的歌唱家的演唱,或者碟片,全方位涉及不同時期的優秀作品,提升自己的音樂耳朵,提高對聲音整體的感知能力,領悟好的聲音概念,加以記憶,從而體會音色,氣息,音質和語言的不同等等。

2.模仿與鑒別,要不斷完善和逐漸提高聲音的鑒別能力,在模仿優秀聲音的過程中,將自己實際的演唱效果與事先聽到的“聲音”做比較,及時有效地發現問題,逐步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

3.藝術的創造,即創造屬于自己的聲音。通過不斷完善和逐漸提高聲音的鑒別能力,從而形成完美正確的聲音觀念、形成了準確的聲音概念,并在歌唱實踐中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特聲音。

在聲樂的教學道路上,聲音的對比、聲音的辨別、耳朵的訓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好的音樂耳朵,對提高學生的發聲的聽辨能力,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打下良好的基礎.

注釋:

①那查連科,汪啟璋(譯).歌唱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130.

②③李晉瑋,李晉媛.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臺出版社,2008:67.

猜你喜歡
美聲聲樂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論當代中國民族唱法的演唱趨勢
讀《邊疆的重要性》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