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聾啞學生手工制作的教學

2017-01-12 22:06祝野
東方教育 2016年13期
關鍵詞:聾啞學生對策分析

祝野

摘要:手工課是中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它包括折紙、剪紙、布貼、泥塑等,從小學到中學,手工課都在美術課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初中美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聾啞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對物象的觀察、表現能力。由于條件的局限,現在的手工課在有些地方和學校無法很好的開展,同時也有一些教師忽視對學生手工作品造型的認識和審美感受,初中美術手工對于培養聾啞學生對物象的觀察、審美以及表現能力至關重要;通過學習和實踐,可以讓聾啞學生對物象的感受更加直觀、真實。

關鍵詞:教學氣氛;聾啞學生;美術手工制作;對策分析

手工制作類教學是我校中學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漆畫、十字繡、紙工、布貼等材料,以各種形式的藝術手段來完成作品。由于該教學內容本身含有手工勞技的成分,和其它課程的相比要自由的多,聾啞學生可以主觀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加上制作過程的新奇性、趣味性和結果總是能帶來成功的喜悅,聾啞學生在整個制作活動中充滿了愉悅,課堂氣氛活躍,因此深受聾啞學生喜愛。手工制作類教學為聾啞學生搭建了一個沖破束縛,發揮想象的平臺。對于培養聾啞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多項才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聾啞學生在不斷的進行創作,鍛煉他們激發靈感的能力。同時,手工課也是一次團體合作的機會,在發展速度極快的當下,團隊意識的重要性早已經引起重視,手工課是讓一個團體的靈感,能力互相融合的機會。作為美術教師,在我的實踐教學中,我覺得手工課更能激發聾啞學生的興趣,是聾生最喜歡的一種美術課型。這是結合美術教學的一些經驗,談談初中美術教學手工制作部分的一些看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當聾啞學生對教師感到親切、輕松、愉快時,就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溫和自然時,學生會受到感染,進而愉快、積極地學習。我上了這堂課,讓學生通過觀看投影儀了解折紙花詳細的方法與步驟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赐旰笪矣肿屗麄冏约簞邮肿鲆蛔?。但是結果十分不理想全班就只有3,4個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折的不錯,然后我讓學生們探討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有問題當然就得解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再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做,找出自己出錯的原因。老師在易錯的地方要及時提出來,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解決。例如:在制作前,先規定紙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所以,這樣做下來,差不多所有的同學都會做了,所以在這個環節里,我覺得還算是成功了。接下來是讓學生將花進行裝飾,學生通過老師出示的花畫,學生明白可以用貼畫的方式進行制作,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方法,采用的開始制作。學生的畫法很新穎,其中有的學生折了好多花拼成一顆愛心,中間寫上玉樹兩個字,表示有很多很多的人都關心這次地震帶來的災難,大家都用會愛心行動,鼓勵他們,給他們力量。還有學生用鉛筆將紙卷起來,卷成幾種形狀再拼起來,再花上一些花蕊然后做成花…..他們的想法都很多。

這節課同學們的積極性比較高,他們不僅僅學會了怎樣折紙花,還運用了各種方法將花裝飾的豐富多彩。這樣,聾啞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制作了各式各樣的作品,雖然有些不是很精美,但都富有創意,聾啞學生對于自己的作品也很滿意和開心,事實證明,給聾啞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開放的學習氛圍和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在聾啞學生面前,老師應永遠是親切、自然的,應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與聾啞學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只有這樣,才能使聾啞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美的教育,從而達到提升聾啞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這就必須強化直觀教學,聾啞學生先天性的不足更加需要這一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教學枯燥乏味,如將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引入美術課堂,使教學媒體多樣化,就可以調動聾啞學生的視覺來參與感知,激發聾啞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的教學,增強教學效果。這些資料對于大多數學生是比較熟悉的,但他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聾啞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告訴我他們見到的各式各樣的戲劇臉譜。后來,我又在課堂上拿出一些聾啞學生更為熟悉的卡通人物面具,頓時聾啞學生的興致更高了,爭先恐后地告訴我這些面具上的人物叫什么名字,是哪些片子里的,課堂一下活躍起來,聾啞學生個個都想親手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面具。果然在作業時,聾啞學生設計出一個個令我感到驚喜的面具,有些學生制作的面具還融合了戲劇中顏色的含義,很有個性和特色。因此,多媒體在手工制作方面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又面向全體學生。因此,很值得推廣。

尊重聾啞學生個性,充分發揮聾啞學生創作力、想象力在美術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常說一件真的偉大的杰作,有一千個人贊美它,那么也一定有一萬個人批評它。想象力是創新的源泉,在現在的教育中,聾啞學生越來越多的想象力早早的就被扼殺在搖籃里,而藝術貴在創新,因此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積極努力的保護并開拓聾啞學生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間。例如有個聾啞學生喜歡剪紙,另個聾生喜歡布貼,不能同時實現,這要如何準備材料?許多老師一定會按部就班,這節課講什么就準備什么,這無形之中就給學生步下了天羅地網,把他們的思維牢牢地限制在框架之中。學生的創造力想要達到正無窮,那么我們給他的環境也應當是正無窮的。同時,我還對造型獨特、制作精致的作品進行點評,對學生進行表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手工制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中,尊重聾啞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的創作能力,使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獨特風格,進而達到創新的目的。聾啞學生只有在自己進行操作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答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充分運用杜郎口模式,減少老師機械講授的過程,增加聾啞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聾啞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每個人的教育經歷和環境是不一樣的,不可能每個人每個作品都優秀出彩,完成的作業(制作的工藝品)并不能代表一切。為了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學習信心,我鼓勵聾啞學生大膽的去制作,要積極努力去對待,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取的經驗和教訓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可以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斷的提高。同時我注意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只要聾啞學生的作品能夠表現出藝術的特點就可以,美術課作業是一種藝術創造活動,應鼓勵聾啞學生大膽地想象、深入思考,為了完善作品根據自己的思維和教師的提議可以在制作中反復修改,或用完全不同于常規的方法來制作,根據自己的個性制作出一個“美”的作品。這樣聾啞學生就可以快樂學習,學習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美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很多美術教師在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中認為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了,培養創造創新的意識應該是學生自己做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聾啞學生自身培養創造力的意識并不強,加之聾啞學生自身在藝術方面的素養還不夠,美術知識的儲備也不夠多,這使得聾啞學生很難培養自身的創造能力,美術教師在專業素養和知識儲備方面的水平都比較高,應該在美術手工制作課中向學生們滲透創造意識,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培養聾啞學生的創造能力并喚醒他們的創造意識。

美術教師在聾啞學生對美術興趣的理解,應該端正對于聾啞學生的研究,把握好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的藝術性與實踐性的關系,仔細理解教學手工設計和應用的規定,了解聾啞學生的性格,不丟失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原有的實踐性特點,也要使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擁有藝術性,循序漸進地培養聾啞學生的創造性。做到這些需要教師們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擺脫陳舊的不適合當代美術課的教學理念。

美術手工制作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聾啞學生學會制作某種物品,而是通過聾啞學生手工制作的過程,培養聾啞學生手、腦、眼等部位的協調能力,培養聾啞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因此美術手工制作課的存在不是一種讓學生們放松自己的課程,而是對于培養聾啞學生創造力非常重要的課程,應該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不是所有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的教學都有問題,在對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進行改革時對于那些不錯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應該保留,對于存在的問題要積極更正,既培養聾啞學生的較高藝術素養和動手實踐能力,也培養當代聾啞學生的創造力。相信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一定能夠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以往美術課往往都是教師傳授技能要點,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聾啞學生做作業,教師輔導這幾個固定的環節組成,本活動設計大范圍地調整了課堂教學結構,把活動引入課堂,聯系生活實際,營造文化氣息和身心自由的學習環境,激發聾啞學生想像力與創造性思維。采用多元化激動式評價,促進聾啞學生身心發展。聾啞學生一直處于緊張的設計、創作、競爭氣氛中和愉快的歡笑聲中,課堂營造得就像全家人一樣氣氛活躍。經教學嘗試及課后調查,聾啞學生興趣、信心倍增,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整個課堂活動有張有弛,有靜有動。即具備了藝術課的內涵,又迎合了聾啞學生的審美要求和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周遐.利用初中美術手工制作課對學生進行動手教育[J].考試周刊,2015,(9):184-184.

[2]李美燕.怎樣上好初中手工課[J].新課程·中旬,2014,(12):107-107.

[3]作者:紀玉攀《新課程學習·中》2015年第02期

猜你喜歡
聾啞學生對策分析
淺析商業銀行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優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險的產品定價和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對策
淺談如何有效地對聾啞學生實施教育實踐
試論如何培養聾生的閱讀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