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征精神在雪山草地行中的具體體現

2017-01-14 04:11王欣媛
前線 2016年12期
關鍵詞:自治州阿壩雪山

王欣媛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瑞金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隨后,紅二、六軍團和紅四方面軍相繼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靜寧地區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在紅軍長征經過的眾多地區中,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阿壩自治州)是最能體現長征特點與精神的地區。阿壩自治州以雪山草地而聞名。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紅軍相繼進入阿壩,在阿壩經歷了爬雪山、過草地等挑戰人類生存極限的行軍。

阿壩自治州有四個“最”之稱:紅軍長征停留時間最長的地區(1年零4個月)、紅軍長征途中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最多的地區、紅軍長征時期最艱苦的一段行軍歷程(爬雪山、過草地)、紅軍長征時期黨內斗爭最激烈(粉碎張國燾的分裂主義活動)的地區。在雪山草地的征途中,紅軍戰士憑借著強大的理想信念,以英勇頑強、不懼犧牲的無畏精神與堅強意志,完成了這次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遠征,使長征成為20世紀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永載史冊。

信念堅定,英勇無畏

阿壩自治州屬于高原季風氣候,但因受高原和高山峽谷地形的影響,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從氣候來看,高原地區的顯著特點是空氣稀薄,容易缺氧。以夾金山為例。1935年,當地群眾對夾金山的惡劣環境進行了如下描述:“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更不可攀,要想翻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眾A金山海拔4000米以上,6月的時候還飄著飛雪。除了面對陡峭的山勢,紅軍戰士還要經歷嚴寒和缺衣少食的痛苦。然而,即使在此艱難面前,紅軍戰士依然沒有被嚇倒。他們以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踏上了這座“死亡之山”。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終于成功翻越了夾金山。美國作家索爾茲伯尼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道:“對于大多數紅軍戰士來說,翻越夾金山是長征開始以來最艱苦的一天,其艱苦程度超過湘江戰役,超過翻越五嶺,超過四渡赤水,比起只有少數人參戰的搶渡金沙,飛奪瀘定橋來,更是艱苦得多?!?/p>

在成功翻越長征中的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后,紅軍又相繼翻越了海拔4114米的夢筆山、海拔4400米的亞克夏山、海拔4140米的倉德山、海拔4395米的打鼓山,還有位于今理縣、紅原、馬爾康三縣交界處、海拔4457米的鷓鴣山等。除了翻越大雪山,紅軍還走過了人跡罕至的大草地。草地廣闊無邊、無路可尋,氣候惡劣,泥潭密布。老紅軍姬鵬飛曾回憶:“過草地比爬雪山損失的人還多?!北M管如此,紅軍卻成功走過縱橫300多公里、面積15200平方公里、海拔平均在3500米以上的川西北草地。紅軍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卻成功挑戰了人類生存的極限。

艱苦奮斗,樂觀勇敢

阿壩自治州是紅軍長征最苦的一段行程。行程雖然苦,但絲毫沒有打敗紅軍的斗志。在紅軍看來,條件越是艱苦,他們越能鼓足勇氣,戰勝困難。他們時而唱著振奮精神的革命歌曲,時而圍坐在一起互相安慰與鼓勵。在翻越夾金山時,紅軍迎著風雪高唱著“我們的隊伍滾滾向前永不?!钡燃ぐ旱脑~曲。翻過夾金山后,紅一、四方面軍舉行了會師聯歡大會,兩支部隊的劇團在會上演唱歌曲,傳達了兩軍全體指戰員的心聲,戰士們聽著都流下了熱淚。大家精神為之振奮,都跟著唱起來。

在過草地時,掉隊的人越來越多。有的傷員提出了疑問:“走了十多天還不見人煙,什么時候才能走出這個鬼地方?”為了提高部隊的戰斗情緒,紅軍宣傳隊立即創作了《慰問傷病員歌》,極大地鼓舞了傷員,也使泄氣的戰士轉變了思想,伴著歌聲走下去。在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時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的朱德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長征勝利結束后,朱德回憶說:“當過草地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是極困難的了,我還認為是很好玩的。有草,有花,紅的花,黃的花,都很好看,幾十里地都是,還有大的森林與樹木。草又是青青的,河流在草地上彎彎曲曲的,斜斜的一條帶子一樣往極遠處拐去。牛羊群在草地里無拘無束的自由上下,也是極有趣的。也許因為自己帶著樂觀性吧?!敝斓碌倪@種可貴的品格,是廣大紅軍指戰員學習的榜樣,也是長征取得勝利的重要動力。

團結互助,和善友愛

除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樂觀的奮斗精神,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也是紅軍在長征時成功走出阿壩地區的重要保證。阿壩自治州自古就是個由藏、羌、回、漢民族所組成的地區。原本民族語言的不通給紅軍進入阿壩地區帶來了苦惱,再加上國民黨反動勢力對當地少數民族的欺騙宣傳和造謠污蔑,導致這些少數民族同胞對紅軍懷疑、恐懼,有些聽聞紅軍來了而逃避深山,有的甚至對紅軍存在著敵對情緒。根據這種情況,紅軍制定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并提出“堅持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要求。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紅軍在阿壩自治州順利地開展了民族工作。他們幫助當地群眾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組建了自己的革命武裝,同時開展土地革命,發展生產,還培養了大量少數民族干部。當地群眾對紅軍的付出深表感激。

與此同時,阿壩地區的群眾也給予了紅軍和中國革命極大的支持,作出了巨大的犧牲。紅軍長征時期的阿壩自治州,農牧業生產水平低下,物產并不富裕,各族人民生活相當困苦。在紅軍經過阿壩的16個月里,在“總轄面積不足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20多萬,人均占有糧500斤左右、人均牲畜不到兩頭”的艱難生存環境下,阿壩當地群眾卻承擔著支援10萬主力紅軍給養補充的重任。據歷史統計,“紅軍在阿壩期間,根據地每天出動強勞力5萬人次以上;支援紅軍糧食總量在2500萬斤以上,各類牲畜(以牦牛為主)20多萬頭,先后有5000余藏、羌青年參加了主力紅軍,另有10000多人參加了游擊隊”??梢哉f,在中國革命的危難時刻,阿壩各族人民做到了忘我的犧牲和無私的奉獻。對此,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曾多次高度評價紅軍長征在阿壩時藏、羌民眾的革命業績,并深情地將其贊譽為中國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

【本文系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資助項目:“紅軍長征在阿壩時對藏民的宣傳工作及當代價值”(項目編號:SLQ2016C-11)和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員會2015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師優秀社會調研成果資助項目“阿壩自治州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項目編號:9121624003)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金蕾蕾

猜你喜歡
自治州阿壩雪山
綠色貴州引客來
云霧飄渺景如畫
?一圖
雪山歷險記
雪山歷險記
自治州民族文化遺產立法保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