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平《隋本黃帝內經明堂》評述

2017-01-16 09:02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610075
中醫文獻雜志 2016年6期
關鍵詞:靈樞全書黃帝內經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610075)

和中浚 王 麗

書刊述評·

廖平《隋本黃帝內經明堂》評述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610075)

和中浚 王 麗

評論廖平《隋本黃帝內經明堂》的主要內容和學術特點。認為全書以楊上善《隋本黃帝內經明堂》居首,故用以作為全書書名,但書中所輯的其它10種文獻僅有2種與其有關。全書包括楊上善的5種醫經著作,清代經學家黃以周與《內經》《太素》有關的4種文獻序文,以及其他2種醫學文獻。學術特點首先表現為從目錄學角度對《太素》和《內經》進行的研究,廖平特別重視楊上善及《太素》,或與其受黃以周的影響有關。提出廖平對黃氏之學的重視及運用應該作為研究其醫學思想和著作的一個重要線索。發現其以《太素》為基礎的醫學文獻研究重點和研究目標的原委。

廖平 隋本黃帝內經明堂 楊上善 太素

廖平(1853- 1932年),四川井研人,清末民國年間著名經學家。60歲(1911年)大病后學醫,以經學治醫,前后共達6年時間[1]70- 76,其醫學著作主要完成于這一時期,共撰有醫學著作26種,附6種[2]。其中《隋本黃帝內經明堂》在《廖平醫書全集》中位列諸書之首,四川存古書局首刊于民國十年(1921年),系《六譯館醫學叢書》之一。但多年以來,除廖果撰文對廖平醫學行狀進行過專題論述外[3],其他研究多在圍繞其生平及學術思想研究時偶有涉及,以其晚年用《內經》五運六氣來解釋《詩經》和《易經》的經學六變最為集中[1]109,[3],[4]90- 108,對《隋本黃帝內經明堂》一書的研究迄今尚付闕如。本文擬從此書著手,對廖平醫學著作進行研究,探討廖平的醫學思想和研究方法,總結其醫經著作的特點,以便更系統地開展川派經學家涉醫研究。

主要內容

全書以其所輯的楊上善《隋本黃帝內經明堂》居首,故用以作為全書書名,但這種命名方法難以全面反映全書內容特點,雖說古代這種例證并不鮮見,但作為全書的書名,并不是很恰當?!端灞军S帝內經明堂》就全書而言不是內容核心,所占文字比重也少,用此作為全書書名很容易誤導讀者以為該書是研究《黃帝內經明堂》的文獻。實際上,書中其他部分的內容與此關系不大,可能是因為黃以周從日本所購《太素》中“以楊注《明堂一卷》混廁其中”[5]43,作為楊上善的著作之一,價值珍貴,故納入該書。

全書共包括其所輯的11種古代文獻,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輯錄的唐·楊上善的5種醫經著作,這是全書的重點;其二是輯錄的清·黃以周與《內經》、《太素》有關的4種文獻序文;第三是輯錄的其他2種醫學文獻。

主要特點

1.首舉目錄

目錄學是古代學者的基本功,如章學誠認為目錄學有著“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作用,是讀書治學的首要之舉。廖平作為經學家,自然得心應手,故全書中一些最有價值和學術分量的文獻首先就表現在廖平從目錄學角度對文獻進行的研究,以《黃帝內經太素篇目》、《靈樞隋楊氏太素注本目錄》、《素問隋楊氏太素注本目錄》、《圖書集成醫部總目表》4種文獻最為典型。

《黃帝內經太素》篇目不僅依次標明《太素》的卷次名稱、篇題、存佚及內容是否完整,卷首是否缺篇名,而且列出《太素》內容出于《內經》何處,并對黃以周的研究予以評注,一些已佚內容多引用《新校正》及《類經》的資料進行補充輯佚考證?!鹅`樞隋楊氏太素注本目錄》、《素問隋楊氏太素注本目錄》屬于全書中作者頗下功夫的內容,學術價值尤為突出,應屬全書的重點,將現存《靈樞》、《素問》原文篇次與《太素》相關篇目依次進行比較參校,是其仿黃以周以《素問》、《靈樞》、《太素》三書互校研究方法的壓軸之作,故有“黃氏之作,未見傳本,今仿其例,別為此書”[5]27。文中對《內經》經文在《太素》中相關內容的存軼和內容是否完整,乃至標明其內容“一見”、“二見”甚或直至“十八見”于《太素》何卷何篇,于《太素》的起止位置和具體字數,以及缺失內容可從何處補足等都有詳盡研究與明確記載,可與《黃帝內經太素篇目》比較參看,這中間無疑花了作者不少的心血,為研究《內經》和《太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目錄學文獻。

廖平在《素問》與《靈樞》的學術價值之間更傾向于《靈樞》,故謂“《靈樞》為經,《素問》為傳,雖不能劈分,大略如是,醫書之于《靈樞》較《素問》尤為根原”[5]27,特別重視對北宋林億等《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新校正)》和張景岳《類經》資料的考證運用,為其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獻資料,從而與全書其他部分主要以輯錄原文(或加按)為主的形式相區別,也為我們找到了為什么在全書主要圍繞《內經》和《太素》的文獻中突然出現《圖書集成醫部總目表》這樣一部似乎毫不相關的目錄學著作的原因?!秷D書集成》是一部520卷的大型類書,在目錄學上有著重要價值,羅元黼謂“誠醫學之類苑,方技之大觀”[5]57,可以借以窺探醫學文獻的概貌,擴大視野,方便研究,從篇末題記看,或為羅氏所輯。羅元黼為四川崇慶人,曾就讀于成都尊經書院,注重經學,尤長于史,與長于經學的廖平等齊名,民國初年為四川國學院教授,1926年纂修《崇慶縣志》。

2.尤重《太素》

全書主要是輯錄中醫文獻,且以與《內經》和《太素》有關的內容為主,與廖平其他醫學著作中主要以楊上善《太素》的內容為基礎進行補正校注的一貫做法相一致。不同之處是該書沒有對原文進行校注,或僅僅在篇首寫有題記,或篇末加有按語,這與全書基本上沒有涉及經文具體內容有很大的關系。該書主要是廖平進行醫經研究的一些基礎性工作,是繼其61歲和63歲校注有關脈學、醫經諸書之后,于64歲時進行的承上啟下的研究[1]70- 74。

為什么廖平特別重視楊上善及《太素》內容呢?書中于《靈樞隋楊氏太素注本目錄》中對此有所解釋:“《靈樞》注本今日所傳大抵明人,其去隋幾千年,師傳亡佚,錯誤滿紙……以《太素》比明注,其相去不可以道里計?!盵5]27也就是說,《太素》出于隋,不僅比唐代王冰注《素問》早,更比現存于明代的諸種《靈樞》注本早得多,其質量和水平當然也就高很多。這里不僅有一個成書時間先后的問題,還表現為廖平對楊上善學識的認可。當然,說明注“錯誤滿紙”,也言之過甚,實際上是廖平復古思想的具體體現。

廖平特別重視楊上善及《太素》另一方面的原因很可能是受到清代學者黃以周的影響,全書中大部分文獻可以說都與黃氏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黃以周與其父、堂弟、子并稱為“三代經師”,先后主持寧波“辨治經社”和江陰“南箐書院”,著《禮書通故》100卷等多種經學著作。黃氏作為經學家研究醫學,特別重視對楊上善《太素》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與同為經學家的廖平有類似之處,為廖平所欣賞。作為先行者,他的思想態度和研究方法無疑會對廖平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在圍繞楊上善及《太素》的研究上表現得最為典型,從某種程度而言,廖平的研究可以說是對黃以周醫經研究的承續。該書的第一部分5種文獻與黃以周都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如前2種因黃氏從日本引入并有考證,后3種遵循和運用了黃氏的研究方法,更不用說第二部分黃氏親撰的4種序文。因此,全書11種文獻中共有9種文獻與黃以周有關,廖平對黃氏之學的重視及運用應該作為研究廖平醫學思想和著作的一個重要線索。

3.以經治醫

全書第二部分內容為其輯錄的黃以周4篇序文,為什么僅有序文而沒有正文,是因為4篇文獻的正文均已佚失[6]。黃氏從經學研究轉向諸子百家,涉足醫經,首?!端貑枴?,再?!短亍?,先后完成《黃帝內經素問校本》、《黃帝內經素問重校正》、《黃帝內經明堂》、《舊抄太素經校本》、《黃帝內經九卷集注》多種,以《太素》、《素問》、《靈樞》三書互校[6],其僅存的序文闡述了其研究考證的見解,記錄了其整理文獻的研究方法,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為廖平所欣賞,故被收錄入此書。并對其后來醫經的研究方法有著重要影響。二人皆以經學家的身份治醫,故必然有氣味相投之處,從廖平的按語中可見其對黃氏的認同。

按語中同時也反映廖平閱讀過大量相關醫學文獻。如《黃帝內經素問重校正》按中評說:“宋新校正古醫書多矣,校語惟此書最詳,其余《傷寒》、《金匱》、《脈經》、《甲乙》、《太素》、《千金》、《外臺》,寥寥數十條,《靈樞》則更無一字?!盵5]50- 51如果沒有讀過這些文獻,斷不會有此明確的認識和評語。

對于廖平醫學著作中的經學研究方法,廖果在論及廖平的治學之道時已提出,其在《經學初程》中提出的“讀書要疑要信,然信在疑先”,“經學要有內心,看考據書,一見能解,非解人也,必須沉靜思索,推比考訂,自然心中貫通”。對這些觀點方法,全書中也有多處體現,如前述對于《太素》的信和《靈樞》明注的疑,對于《太素》與《內經》篇目的融會貫通等。

全書中以輯錄的醫經文獻為主,包括一些與醫經及醫學目錄學有關的內容,并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考證,尤其重視遵循黃以周對《內經》與《太素》的比較研究方法,是其繼脈學及前期醫經著作之后的醫學文獻,屬于廖平進行醫學研究的中后期之作。從中可以發現其以《太素》為基礎的研究重點和研究目標的一些原委,以及醫經是其除脈學和傷寒諸書之外的另一類重要研究成果。

[1] 廖幼平.廖季平年譜[M].成都:巴蜀書社,1985:70- 74,70- 76,109.

[2] 林樂昌. 近代蜀學大師的文獻集成性成果——舒大剛、楊世文主編《廖平全集》簡評[J]. 孔子研究,2016,(2):159- 160.

[3] 廖果.廖季平先生醫學行狀評述[J].山東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4):22- 26.

[4] 陳德述,黃開國,蔡方鹿.廖平學術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90- 108.

[5] 廖平著.王鳳蘭等點校.廖平醫書合集[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10:27,43,46,50- 51,57.

[6] 胡本祥,黃友梅,俞成芬.黃以周治《內經》[J].中華醫史雜志,2002,(1):39.

R221

A

1006- 4737(2016)06- 0058- 03

2016- 07- 11)

猜你喜歡
靈樞全書黃帝內經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素問》《靈樞》引用、解說關系初探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圖片資料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從整體入手提高整本書閱讀成效
《西湖》一部婉約而豪放的西湖全書
《黃帝內經》中“陰陽”的整理與分類
《我的孤獨,只剩愛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