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校黨建與大學文化建設互動關系的探討

2017-01-16 00:50郭建平
東方教育 2016年19期
關鍵詞:大學文化互動關系高校黨建

郭建平

摘要:大學文化對于師生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和價值取向形成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高校黨建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重要保證。黨建工作為大學文化建設提供思想引領和組織保證。大學文化建設豐富黨建工作內涵,推動黨建工作創新。應當進一步加大思想文化建設力度,強調思想引領,凸顯文化育人效果,實現文化育人,推動學??缭桨l展。

關鍵詞:高校黨建;大學文化;互動關系

大學文化是一所大學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所積淀下來的融匯辦學理念、彰顯辦學特色并映證優良辦學傳統的一種精神存在,它內蘊在大學的精神風貌、制度章程、行為范式和物質環境之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于細雨無聲之中浸潤著師生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和價值取向。大學文化建設是推動大學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力量,營造出奮發向上、志向高遠、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形成牢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引導師生將智慧與力量投入到學校的長遠發展之中,為學校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支撐。高校黨建工作處于大學治理體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為現代大學發展規定了明確的方向和提供完善的組織保障,黨建工作的精神動力更是其他方面工作所無法比擬和超越的。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推動新時期大學科學發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實現教育強國的根本保證,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須需要通過加強高校黨建工作來實現。在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新時期,大學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是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支柱,切實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充分發揮它們對于大學發展的能動作用,形成發展合力,將極大地推動學校實現跨越發展。

一、高校黨建工作與大學文化建設的功能詮釋

1.黨建工作為學校建設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撐

高校黨建工作是學校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工作,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從根本上把握高校建設和發展的正確方向,加強黨對學校的領導,是我國高等學校的一個顯著特征。通過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以及實行先進典型人物示范引領,可以提高廣大師生的政治覺悟和政治識別能力,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對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在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問題上,保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和行為導向。加強高校黨建工作開展與創新,可以使黨的各級基層組織的工作效能得到提升,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廣大師生積極性、創造性和自覺性得到不斷強化,促進學校整體道德水平的提高,營造和諧、良好的學校文明氛圍。高校在“五育人”的理念上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方針,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抓好主旋律,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通過深入持久的理想信念教育、扎實有效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全面系統的素質教育,增強了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服務人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大學生在高校這個特殊的環境中不僅成人而且要成才、不僅要學會做人而且要做好學問,逐步成長為對社會有用、對家庭負責、對自己負責的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2.大學文化建設具有教育引導和凝聚輻射功能功能

高校肩負傳承與傳播先進文化的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陣地。大學文化建設不同于理論武裝的直接灌輸,也不同于領導、教師的耳提命面,大學文化建設的教育引導功能更多地體現在對師生員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滲透,大學發展的歷史沿革、辦學風格、價值取向、精神陶冶、制度規章等,創造出一種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圍,在無形中對師生們的思想和意識形態進行著沖擊,內化成為價值信仰、精神動力和覺悟習慣,使師生員工逐步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對學校發展的共同認知和不懈追求。因此,大學文化建設就是一種粘合劑,從而使學校各個方面形成一種強大而持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全體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目標統一到為學校的穩定和持續發展而共同奮進上。充分發揮高校先進文化集散地的作用,可以使青年大學生們在充滿和諧、積極向上、團結一致的大學文化氛圍中,不斷積淀豐富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學術精神、創新精神,不斷傳承、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這些大學文化建設背景下培養的高素質人才一旦服務社會,就成為先進文化的意要傳播者和輻射源,豐富并充實整個社會的文化內容,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引領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

二、黨建工作是大學文化建設的堅實保障

1.黨建工作為大學文化建設提供思想引領。高等學校既是一個文化機構,又是一個教育機構,承擔著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應始終按照中央要求,堅持立德樹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切實加強以“育人”為核心的文化建設和文化傳承創新,引導師生員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增強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學校的文化認同。同時通過文化建設把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融入育人全過程,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不斷加強思想修煉、文化修養和道德修為,努力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才。而“在一切文化現象中都體現出某種為人所承認的價值”①,價值觀是文化體系的核心,不同文化的差別主要在于價值觀的差別。文化在不斷地傳承、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又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產生影響,促進個人價值意識的形成,不斷增強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即文化也是有意識形態屬性,并非是超越階級利益而存在的純粹形而上學。在建設大學文化過程中如何把握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正確方向是應當予以密切關注的重點,一方面我們要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知識的渴望和對于優質教育機構形成的需求,樹立前瞻性視野主動融入國際化之路,另一方面必須要有自己的價值定力和文化堅守,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的西化異化傾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校黨建工作能夠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堅定師生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在不良社會思潮沖擊大學思想文化領域的時候保證大學文化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前行。

2.黨建工作為大學文化建設健全組織保證。開展大學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對大學的文化管理,所以我們經常說“辦大學就是辦一種氛圍”,這是現代大學治理的需要也是高校人員結構特殊性的要求。在高校工作學習生活的是一個“高”智商群體,在采取制度管理和政策管理的同時,實行文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制度、政策是硬性的,一旦制定出臺即使遇到不滿意的情緒也必須執行下去,保證學校工作的效率。但是作為“高智商”群體的知識分子的情緒出口是多元的,尤其是在現如今這樣一個愈益開放的社會,問題處理不好會給學校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就需要采取良好的文化管理,創造一種好的氛圍,正確引導配合科學管理來推動各項工作開展。這里就出現又一個問題了,學校畢竟是一個辦學場所,師生的關注點主要在課堂教學和科研工作上,由誰來組織開展大學文化建設,履行文化管理的職責呢?尤其是各二級學院和實驗機構,是沒有專門的宣傳部門來抓文化建設的,文化建設的難度是普遍存在的。這時就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能動作用和組織能力了,高校黨組織是大學文化建設最重要的力量和政治核心。大學文化的頂層設計、工作推動、活動開展到實現文化真正落地,主要是通過各級黨組織的有效工作來完成。高校里還活躍著一只龐大的師生黨員隊伍,他們從來都是最有覺悟的一群人,是大學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和榜樣示范。因此要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強化黨委對對大學文化建設的領導,指導和協調好黨、政、工、團、學各方面的力量,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支部的積極性,將全體師生黨員動員起來,推進理論創新與文化創新,引導師生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努力建設好我們的精神家園。

三、大學文化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平臺

1.大學文化建設豐富黨建工作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從嚴治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在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的同時,更應該加強思想上的影響與約束,引入文化載體與手段,建設黨建文化,從“治行”深入到“治心”,確保共產黨人在精神上的堅守與不懈追求,這是現實使然,也是我們黨在多年革命與建設中積累的寶貴經驗。要注重組織生活創新,積極開展各類主題黨課、黨日活動,使黨員在活動中受到感染形成主體意識與參與意識,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要加強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將黨建工作的核心理念、黨員應堅守的行為準則等融入到學校環境建設中去,建設“立體化”的黨建文化陣地,達到精神塑造、行為引導和環境感染的效果,使師生黨員隨時不忘黨的宗旨,牢記黨員的責任。要加強制度建設,形成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的傳統,通過制度文化建設來發揮黨建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約束機制,進一步夯實從嚴治黨的文化基石。高校的大學生黨員群體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正在養成的階段,有一定的價值判斷力但是又未完全成熟,青年教師黨員們盡管已經成年并且知識水平很高,但是也大都屬于需要繼續提升政治素養的狀況。這兩類群體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對象,也屬于最易受到多元文化思潮影響的人群,通過推進黨建文化建設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師生黨員的思想和行為,確保他們思想上正確和一步步走向成熟。②

2.大學文化建設推動黨建工作創新?!皣@中心抓黨建”一直是各級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基本遵循,高校黨建工作也應如此,如果各級黨組織不關注學校的發展,只顧埋頭抓具體黨建事務性工作,使黨建工作與學校建設形成“兩張皮”,是實現不了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高校黨建工作要服從服務于學校改革發展大局,圍繞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工作中心,將黨建工作滲透、融入學校各項具體工作中去,為學校的改革和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將黨建工作與大學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通過文化的滲透和輻射,可以增強師生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形成師生們愛校興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有力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通常一所大學的發展必須把握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要排除一切干擾,維護學校穩定,切實保障學??沙掷m發展。學校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這樣或是那樣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中國大多數高校都經歷了合并重組的發展階段,一些淺層或是較深層次的矛盾、問題,歷史積留的舊的矛盾、問題及發展中涌現的新的矛盾、問題都會影響到學校發展和創新,因此師生員工的團結奮進成為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重要保障。通過開展大學文化建設,將學校經過長期辦學實踐所積淀下來的既體現著學校的歷史傳統,又反映學校對現實的思考和對未來展望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進行深度挖掘、凝練,成為全體師生能夠理解、接受、認同的文化價值追求,實現精神價值層面達成共識,就能實現各級黨組織的團結,黨政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廣大師生員工的團結,實現黨建工作創新,建立推動學??沙掷m發展的長效機制。

四、小結

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對于學校改革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要進一步加大思想文化建設力度,強調思想引領,凸顯文化育人效果,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充分體現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實現文化育人,推動學??缭桨l展。首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主導新時期大學文化建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社會存在多樣化的背景下,與社會密切聯系的大學文化也必然多樣化。因此,體現先進文化的主旋律,促進主流校園文化形成就顯得十分重要。其次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核心作用,尤其重視廣大教師和學生黨員在大學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科研過程中言傳身教所體現的精神風貌,對廣大青年學生的精神價值取向產生無形的影響。再次,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組織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特別是發揮共青團和學生會等核心組織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最后,結合學?!半p一流”建設目標,盡可能實現校園環境建設與精神文化建設的結合,為師生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傊?,團結向上,豐富多彩的大學文化的逐步形成,將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改革與發展。

注釋:

①[德]李凱爾特.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第21頁,1993.

②袁貴仁.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第386頁.

猜你喜歡
大學文化互動關系高校黨建
從校園生活談當前大學的兩種校園文化
論高校國際化進程中的大學文化戰略
淺析大學文化育人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新媒體成為高校黨建“新武器”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運用QQ群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黨員教育管理路徑探析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協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安徽省產業集群與城鎮化的互動關系
高師院校大學文化建設現狀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