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微商創業與創業意識培養

2017-01-17 21:19易娟
東方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創業意識就業互聯網

易娟

摘要:大學生積極參與微商創業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大學生創業意識的覺醒,通過研究大學生微商創業的利弊,發現大學生創業的問題,從而為大學生創業提出切實解決途徑,并對普通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系統教育與互聯網創業意識培養的具體實踐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創業意識;互聯網+

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式依舊嚴峻而復雜,高達749萬的畢業生,再次造就“世上最難就業年”。在這樣的就業條件下,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在剛剛結束的2016年兩會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又一次成為兩會熱詞關鍵詞,這無疑表明了政府對于支持創業、激發民族創業創新的決心。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是微商元年。隨著“微商熱”的越演越烈,大學生作為社會接受能力最強的群體,也紛紛跳入了微商創業的大潮之中。因此,引導大學生利用好互聯網創業?!斑m應并抓住創新創業這個經濟形態和機遇,為自身就業創業做好準備,用創新帶動就業,用創業實現就業,是每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也是這個時代的要求”[1]。

一、大學生微商創業利弊研究

通過一年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就大學生這個群體而言,大學生微商創業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1.大學生思維處于活躍階段,對新事物保持著好奇并且愿意主動接受學習新事物。2.大學生受教育程度較高,學校教育讓大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增強,因而大學生能夠獨立和快速的接受新事物,有能力迅速加入到微商中去。3.相較一般就職人員來說,大學生有一定的課余時間。就微信這個平臺而言,大學生微商創業也有明顯優勢:1.大學生在使用微信的人群中占有率大,這就使得大學生從事微商創業信息比一般社會人員傳播更快,范圍更廣。2.大學生從事微商創業比一般社會人士更有信用度,更多的顧客會選擇大學生微商而不是社會微商。

不過,微商創業也有明顯劣勢,一是微商出現的時間短,大部分顧客仍持觀望態度,不太購買商品。二是微商缺乏相應的規范和監管導致所售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魚目混珠。

二、大學生創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微商創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兩點:1.大學生思想不夠成熟,缺乏理性思維,存在盲目跟風和眼高手低的現象。有的高校大學生對微商這個機制完全不了解,只是看見同學賺了錢就跟著跳進了“朋友圈”。還有的同學認為自己是大學生,臟活、重活完全不愿意做,就只想著賺大錢。2.缺乏對學生系統的創業教育與創業意識培養。一般院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明顯不重視甚至缺失,使得創業對于大學生來說往往是最后的選擇,大學生更傾向于就業而不是創業。

在解決大學生創業中的問題上,我們認為主要要從高校創業教育著手。前面我們提到的大學生創業缺乏理性思維、創業系統教育與創業意識的培養的問題,都是由于普通高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夠重視,大學生自主創業意識缺乏造成的。所以,普及創業系統教育與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是解決大學生創業問題最主要的方法。

三、我國高校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情況

我國高校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是分為兩個階段的。第一階段是從1997年到2004年4月,各高校自主探索階段。如1998年清華大學發起的首屆“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1999年,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舉辦全國首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同時教育部也作出決定允許大學生、研究生休學保留學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以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二階段是政府引導下的多元化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從2004年開始到目前為止,2015年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苯逃?016年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要點是:推動高校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納入學分管理的創新創業課程,推出一批資源共享的創新創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推動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推動各地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建設一批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四、普通高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解決途徑

1.改革高等教育課程,真正落實創業教育。

許多高校為了促進大學生創業綜和素質的提高,設置了演講與口才、市場營銷、公共關系等選修課,但成效不大。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對未來規劃的不確定,對選修課的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偏重理論教育,忽視實踐,教育評價也大多由考試成績為準繩。所以,要真正落實創業教育,就要做到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改變片面追求畢業率、就業簽約率、考研率的標準;應重視學生在創業方面的實際需求,持續加強高校創業教育,積極為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提供創業資源、創業培訓和引導,積極為創業者尋求提供實踐崗位。

2.提高創業教育水平,加強創業教材建設。

創業教育的師資水平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要加強創業師資團隊的建設,可以從社會中引進一些創業成功人士,指導學生創業實踐;切實有效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跟蹤孵化服務,派遣專業指導老師或工作人員,實地指導、對口孵化;對創業教育教師進行培訓,造就一批帶頭人和引路人?,F在高校創業教材比較缺乏,創業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存在著教材的編寫內容重點不明確、也不清楚到底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問題。所以要加強教材建設。

3.注重創業心理教育,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心態不穩定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很多大學生對微商創業并沒有過多的了解,只是在網上看見很多做微商的人一夜暴富的新聞就決定創業,以至于后面遇到學習和創業的沖突都難以克服而選者放棄。單打獨斗的創業者已經很難看見,更多的是團隊合作。馬云最開始創建阿里巴巴的時候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團隊可以讓個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也能讓風險降低,利于之后公司擴大。

4.積極創造條件,形成良好的創業環境。

從社會大環境看,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氛圍已經比較濃厚,但有些政策的落實缺乏保障,如創業資金的發放、辦公場地的提供、營業執照的辦理等方面仍然是環節繁瑣。在這次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原院長何友就提出:“探索建立創業失敗大學生保底機制,并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提高大學生創業熱情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建設有序的中介服務體系,較為方便有效地為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資源和創業平臺。二是完善孵化基地統一管理制度。三是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政府應聯合各行各業,整合扶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資源,建設統一的大學生創業資源庫,便于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優質的資源和全方位的服務?!盵2]

據不完全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為2%—3%,遠低于美國的20%。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者出師不利。只有出臺相關保底機制,減少大學生創業者的后顧之憂,大學生群體才能充分參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去。要建立創業保險,即建立由國家機制保證、行業政策引導、商業保險機構參與的大學生創業保險制度,增強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化解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融資難、經營不穩定的風險。

參考文獻:

[1].程煜 李鵬.大學生就業創業與互聯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07/2

[2].蔡曉彤 劉暢.全國政協委員何友:探索為創業失敗大學生保底[N]齊魯網北京2016/03/09

本文為校級2015年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項目《大學生微商創業利弊研究》(CX201541)的結題論文。

猜你喜歡
創業意識就業互聯網
崗位創業視閾下高職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對中職學生創業教育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