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巴州尉犁縣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

2017-01-18 13:20蔣梅
中國棉花加工 2017年3期
關鍵詞:棉農機采棉花

■蔣梅

〔巴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新疆庫爾勒841100〕

新疆巴州尉犁縣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

■蔣梅

〔巴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新疆庫爾勒841100〕

針對新疆棉花品質難以滿足棉紡織企業用棉需求的現狀,2016年巴州尉犁縣積極參加了新疆自治區開展的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工作,成為全疆參加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工作5個縣市之一。尉犁縣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重點圍繞提升棉花品質“五大指標”、推廣綜合植棉集成技術、與棉紡企業合作,實施訂單農業,探索出“紡織企業+棉花加工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棉花產業發展模式,構建集棉花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解決了當前棉花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新疆巴州尉犁縣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緣,位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下游,總面積5.97萬km2??h域內熱量豐富,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3075h,全年無霜期達184d;年平均氣溫10.5℃,≥10℃的積溫有效4147℃,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50.7mm,蒸發量2730mm。尉犁縣現有耕地面積8.27萬hm2(124萬畝),尉犁縣農民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種植棉花至今已近40年,棉花已成為尉犁縣域經濟和農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尉犁縣是全國重要的高品質細絨棉和優質長絨棉產區之一,是國家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縣,是新疆的植棉大縣,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90%以上是棉花,縣域棉花種植面積逾百萬畝。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為棉花大規模高產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氣候條件,使所產棉花纖維長、色澤好、品質高,先后被命名為“雙百斤皮棉縣”、“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

一、尉犁縣棉花生產現狀

2014年、2015年、2016年尉犁縣棉花種植面積分別為7.94萬hm2、7.80萬hm2、7.51萬hm2,占全縣農作物總面積的97.58%、94.33%、91.11%,占全巴州棉花面積的25.28%、35.57%、34.77%。2014年、2015年、2016年尉犁縣棉花總產分別為12855.7萬kg、15202.7萬kg、15911.5萬kg,分別占全巴州棉花總產的26.69%、34.92%、35.42%。2014年、2015年、2016年尉犁縣平均皮棉單產分別為1620kg/hm2(108kg/畝)、1950kg/hm2(130kg/畝)、2115kg/hm2(141kg/畝),分別是全巴州棉花平均皮棉單產的106%、98%、102%。

二、尉犁縣棉花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2014年國家開始在新疆試點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使棉花種植、收購直接同市場接軌,棉農按“老三高(即高產量、高衣分、高利潤)”的思路種植棉花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但植棉戶還不能完全從以前的植棉習慣中解脫出來,導致近幾年種植棉花平均收益大幅下降,甚至倒掛。從挫折中汲取經驗,當地政府、棉花加工企業、植棉戶均清醒地認識到再按以前“老三高”的思路去發展棉花已落伍了。一時間,廣大棉農對種植棉花十分困惑,產生了疑慮,棉花還種不種?怎么種?棉花產業發展的出路在哪里?特別是對尉犁縣剛剛起步的機采棉發展影響較大。面對這種困局,2014年尉犁縣委、縣人民政府大膽探索,以問題為導向,知難而進,開展了一系列試點實踐與探索。

(一)探索棉花供給側改革“兩個模式”

尉犁縣通過深入調研,積極探索出“企業+合作社十農戶”準訂單和“農場(企業)機采棉管理”兩種模式,從播種、田管、采摘、儲運、加工全過程強化質量控制,提高棉花品質,破解“老三高”,走優質、優棉、優價之路。

1.“企業+合作社十農戶”準訂單模式。

由尉犁縣供銷社(棉麻公司)牽頭,眾望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出資組織實施。瞄準市場,從選擇優良品種入手,將絨長、馬克隆值、強力、三絲等優質棉指標納入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統一賒銷棉種、技術管理、回收棉花,為農民提供全方位服務。此模式下,出現300hm2白棉一級、單產8400kg/hm2(560kg/畝)籽棉、衣分42%左右、馬克隆值3.8~4.5之間、絨長28.5mm以上、強力28cN/tex以上的優質高產田,走出一條既優質又高產的路子。年初,由縣分管領導帶領眾望合作社負責人逐鄉動員引導,眾望合作社已吸納6鄉1鎮18個村572戶農民,涉及土地10360hm2,其中基本農戶489戶5333.3hm2,加入合作社的棉花長勢明顯好于其它棉花,平均產量從2015年籽棉2250kg/hm2(150 kg/畝)~3300kg/hm2(220kg/畝)提升到 2016 年5250kg/hm2(350kg/畝)~6000kg/hm2(400kg/畝),并實現白棉一級2000hm2,籽棉單產500kg以上666.7hm2,為全面推廣長度好、強度大、馬克隆值適中的棉種提供示范和借鑒。

2.“農場(企業)機采棉管理”模式。

由中良棉業與統一種植新陸早41號農戶簽訂機采棉訂單,承諾3129等級40衣分保底價5.5元/kg收購。對使用公司同一優良品種,籽棉單產4500kg/hm2(300kg/畝)以上的全部返還購買棉種資金,同時,對棉田距離中良棉業軋花廠150km以上,每繳付1kg棉花由中良棉業補貼運費0.1元,提高農民種植機采棉的積極性。2016年簽訂機采棉收購訂單6666.7hm2,每公頃減少采摘費3750元以上。

(二)筑牢“六大基礎保障”,提升棉花品質

1.調控棉花面積,合理調整種植結構。

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則,編制尉犁縣農業種植業規劃,對沒有用水保證的棉花低產區和生態脆弱區,逐步實行休耕和種植其他作物;對調減出的風險棉區、次宜棉區發展林果、花生等其他特色農作物。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步伐,鼓勵基本農戶把土地流轉給有能力的種植大戶、農業公司等社會團體,探索農民以土地入股參與合作經營;鼓勵棉花加工企業與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簽訂棉花種植協議,推進“訂單農業”的發展。

2.強化棉花品種管理,完善良種繁育體系。

優質棉花的生產離不開優質種子的供應。按照政府扶持、企業生產、鄉鎮引導、跟蹤服務的原則,著力打造全疆棉花制種基地縣。大力整合全縣棉花種業,積極培育具有較高科研、生產、加工、檢驗、銷售能力,質量有保證的大型種業集團,健全棉花新品種育、繁、加、推體系,打造自治區級棉花制種基地縣,占領產業制高點。規范棉花品種管理,開展棉花品種普查,篩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高產優質、各項品質指標協調的優質棉花品種10個以內作為主栽品種,從源頭上保證棉花質量。同時,將鄉鎮優良品種選用情況納入年終農村農業工作考核范圍,明確優良品種選用率低于50%的鄉鎮考核為不合格。2016年篩選出制種企業6家,通過自治區農業部門審定制種繁育主打優質品種8個,全縣良種種植率達80%以上。

3.推廣立體管理,提升棉花單產。

按照“誰運用補貼誰”的原則,將棉花綜合集成技術的運用情況納入惠農補貼范圍,引導農民自覺使用精量播種、雙膜覆蓋、高標準節水灌溉、綠色防控、測土配方及增施有機肥、殘膜綜合治理、耕地深松、無人機植保等10項綜合技術。建立健全專業式服務、機械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機制,成立由自治區農業專家、州縣農業技術員、兵地農民土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從植棉收益到植棉技術指導、從選種育種到市場風險防控全部實行產業化管理,解決棉農后顧之憂。聯合保險公司制定符合棉花生產特征新型商業險種,提高棉農抗風險能力,形成綜合補貼和保險相結合的政策體系,推動尉犁棉花產業從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模式轉型升級,實現棉花生產的智能化、精準化,降低成本,提高單產和品質。

4.嚴控“三絲”,提高棉花品質。

棉花“三絲”控制既是生產成本控制的重點又是質量控制的難點,做好“三絲”防控是適應企業需求的關鍵要素。通過宣傳培訓、統一裝備、簽訂責任書、返還溢價等方式,全力做好棉花“三絲”控制。即利用農閑時間,從“三絲”管控、采摘、裝備、堆放、加工等環節面對面進行培訓,提高棉農對治理“三絲”重要性的認識。從源頭控制“三絲”,推行裝備“三統一”(即統一采摘裝備、統一收購堆放、統一加工),防止異性纖維的混入。積極引導軋花廠與棉農簽訂“三絲”管控責任書,對“三絲”含量在0.2g/t以內的,出現的溢價全部返還給農戶,提高棉農主動做好“三絲”防范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5.推廣機采棉,降低種植成本。

如何降低棉花種植成本,增加農戶的收入,最大的降低成本空間就是采摘環節。經測算,機采棉比手摘棉綜合成本降低250元~300元。尉犁縣委、政府將全面推廣機采棉作為推動棉花規?;a、集約化經營、降低成本的重要戰略來扶持。通過制定機采棉優惠政策、提供機采棉專屬優質棉種,選派專人跟蹤技術指導方式,引導棉農積極種植機采棉品種,激發他們的種植熱情。依托兵團農機裝備和技術優勢,與兵團二師31團聯合成立綠源農機公司,每年為尉犁縣農村機械作業666.7hm2以上,將機采棉生產線建設納入惠農政策補貼范圍,全力推動機采棉生產線建設。目前尉犁縣已建機采棉收購企業3家,采棉機20余臺,2016年種植機采棉28000hm2。

6.延長產業鏈條,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依托自治區級尉犁工業園區,圍繞自治區紡織服裝產業“三城七園一中心”和巴州“一城六園”發展布局,按照“延伸配套、錯位發展”的思路,出臺企業扶持政策。完善紡織服裝產業招商引資項目,重點圍繞發展織布、家紡、成衣下游產業和紡織終端產品,突出大項目和紡織服裝差別化招商引資,提升產業層次和集聚程度。從信貸、稅收、價格補貼、市場準入等環節研究出臺一系列的扶持性政策,規范收購加工企業,加快龍頭企業和貿易平臺建設,鼓勵紡織行業加快企業并購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堅持走“精品、特色”路線,延伸發展紡紗、織布、針織、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六大類產品,到“十三五”末,力爭紡織服裝園區形成100萬錠紡織規模,精品服裝1000萬件、針織2000萬件,爭創3個自治區級針織和家紡產品品牌。目前,已吸引了63家紡織企業落戶園區,形成棉花種植、皮棉加工、棉紗、織布、成衣制造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有力推動了尉犁原棉品牌建設,提升了尉犁原棉在疆內外的影響力。

三、尉犁縣開展棉花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

尉犁縣通過棉花產業“2+6”供給側改革的嘗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今后幾年棉花種什么品種?怎么種?怎么增收?等問題,初步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成效。

(一)促進了棉農思想轉變

從2014年國家在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以來,植棉戶因還是按“老三高”的思路種植棉花,導致植棉效益下降,部分植棉戶認為,棉花收益降低是因為國家推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造成的。通過參與實施棉花供給側改革,糾正了部分植棉戶的錯誤認識,目前,廣大植棉戶參與棉花供給側改革的積極性逐步提高,從最初排斥到觀望再到積極響應的思想轉變,由過去單純追求單產、衣分到棉紡企業要什么棉花、收購企業收什么棉花,棉農就種什么棉花的轉變。如尉犁縣阿克蘇普鄉積極主動與眾望合作社洽談合作,在基本農戶種不下地的情況下,全鄉共有170戶,約890hm2棉花田加入合作社,其長勢明顯好于未加入合作社的棉花,平均產量較2015年有很大提升。

(二)創新了棉花產業發展模式

通過認真總結形成了“企業+合作社+農戶”準訂單和“農場(企業)機采棉管理”兩種模式,探索出新形勢下棉花種植方式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新路徑,形成了可推廣復制的種植新模式,找到了一條相對穩定的發展之路。在自治區棉花供給側改革座談會上,尉犁縣做了專題交流發言,納入全疆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5個重點縣市之一,承擔了1項自治區棉花供給側改革重點課題。

(三)提升了棉花經營水平和棉花品質

通過繁育優良棉種,改變種植模式和管理方式,基本做到了棉花產業統一制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機采棉推廣面積不斷擴大,有效提升了棉花纖維品質的一致性,降低了棉花種植成本和“三絲”對棉花質量的影響,使尉犁縣原棉有效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初步適應了紡織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的新需求。

(四)基本形成了利益聯結機制

通過與紡織企業對接,按照紡織企業提出的用棉標準,探索出與企業簽訂皮棉質量供應訂單,并按訂單中紡織企業提出的用棉標準與合作社(農民)簽訂棉花生產訂單,組織合作社(農民)按照訂單生產符合收購標準的原棉,構建起尉犁棉花制種、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利益聯結機制。

四、存在的問題

(一)棉花種植品種多亂雜

2016年尉犁縣種植的棉花優良品種有新陸早61、新陸中22、新陸中42、新陸中46、新陸中72,新陸中26、新陸中35、新陸中56、新陸中65以及適合該縣機采的新陸早41-2品種。人工采摘棉主栽品種太多,還沒有做到“一區一品種”。

(二)棉農誠信意識淡薄

試點企業尉犁縣眾望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從種植環節開始建立了統一的棉花種植管理技術規程,統一的棉花質量監控體系。但部分農戶缺乏質量誠信意識,未按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生產和管理,仍然盲目追求高產、高衣分、低品質的棉花,造成皮棉滯銷,影響企業經營;少數農戶不履行合同條款,不按時償還春季賒銷農資款,影響了合作社的資金周轉。

(三)銷售環節未完全實現優質優價

在尉犁縣眾望合作社棉花供給側改革試點工作中,生產出的棉花達到了優質皮棉的“五大”指標,贏得了市場青睞,價格比其他棉花每噸高2000元左右,但是價格不穩定,往往是有質無價,還未形成以質定價的市場價格機制。

五、對策建議

(一)精選棉花品種,嚴把種子環節

由皮棉加工廠與種子企業合作,比選出試點區域符合用棉企業用棉標準的棉花品種,試點區域實行單品、單種、單收。要生產出“雙30”的商品棉,必須培育和種植優于“雙30”的品種,鼓勵扶持制種企業大力培育和推廣符合用棉企業要求、適宜試點區域種植的高品質機采棉或手摘棉品種。

(二)實行區劃種植,重抓種植環節

由皮棉加工廠與土地合作社合作,采取“一區一種”單品種植的標準化種植管理模式。即在同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地區只種1個品種或少數幾個品質相同的品種,實行區劃種植。建立棉花共性技術突破性發展試驗示范區,制定試點區域機采棉或手摘棉種植技術規程,大力推進標準化、規?;a,實現棉花優質高效、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殘膜回收利用,達到棉花種植提質節本增效的生產目標。

(三)實行單品單采,嚴管采收環節

對籽棉實施分摘、分曬、分存、分售、分軋,經檢驗后的皮棉按品質分類打包、組批,品質混雜問題將會得到較好解決。采取機采棉模式的試點縣市,實行單品專機單采的標準化采收模式,制定完善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強化機械采收環節監管,做好棉花落葉劑噴施,按照采收時間要求降低棉花回潮率和含雜率,滿足棉花企業需求。采取手摘棉模式的試點縣市在棉花采摘中推廣使用白棉布帽子、棉布兜、棉布袋等拾花工具,采取棉花采摘后集中堆放,堆放前挑揀“三絲”,堆放后不允許人畜接近等措施,徹底解決棉花異性纖維(三絲)含量高問題。

(四)實行單品、單收、單軋、單儲,關鍵在加工環節

棉花加工企業對試點種植的棉花實行單品、單收、單軋、單儲。同時加快機采棉加工生產線加濕設備的改造,推廣籽棉回潮加濕技術,提升機采棉加工技術能力。嚴格管理加工環節,提升加工皮棉品質,生產出符合紡織企業濕度、強度、長度等指標要求的皮棉。棉花加工企業根據長期積累的棉花加工經驗,總結形成優質棉軋花規程。

(五)實行優質優價,重在銷售環節

由棉花收購加工企業與紡織企業簽訂優質優價皮棉采購合同,對試點范圍內定品種植的棉花采取比同期市場價高的合同價格進行收購,形成以質定價的市場價格機制。

(六)建立產加銷一體化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共贏

結合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工作,研究提出在棉花全產業鏈發展過程中建立起棉農、農民專業合作社、軋花企業和棉紡織企業間相互制約、監督、合作,共同創造國際一流原棉產品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棉花全產業鏈各環節、各單位的有機融合和互利共贏,引領棉花產業發展模式轉型升級,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進“中高端品質”棉花發展,提升新疆棉花產業水平和國際競爭力?!?/p>

猜你喜歡
棉農機采棉花
新疆機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證檢驗質量分析
機采棉加工質量管理對棉花品質的影響
想要了解機采血小板,請看這里
棉花是花嗎?
棉農
棉花
在改革中綻放青春
——記鵬遠棉業公司棉檢員杜軍
機采系統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不可思議的棉花糖小村(上)
印度棉價暴跌導致棉農自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