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使西日記中的體育記載研究

2017-01-18 20:56謝丹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近代歐美日記

謝丹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晚清時期使西人員的撰著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查找出著述中有關“體育”的記載,并進行歸納與分類。研究認為:晚清使西日記中體育記載的項目種類繁多;悉數為國人聞所未聞;考察全面,包括對規則、場地器材的記述;文化沖突,含有主觀色彩。晚清使西日記在引進西方近代體育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器物層面:西方近代體育項目的最初譯介;西方近代體育技術、規則的最早傳入;西方近代體育場地器材的最早詳細考察。制度層面:體育教育體制的求索。思想層面:強種強國體育思想的早期傳播;婦女解放思想的早期倡導。

關鍵詞:近代;使西大臣;歐美;日記;體育

中圖分類號:G81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6)05-0066-07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writings by ambassadors to the Wes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ound out and classified the records about "sports". tudies suggest that the recordings have documented a wide range of projects, almost all of which have never been heard or known by the Chinese people at that time; the investigation was complete, covering the recordings on the sports rules, fields and equipment; there was cultural conflict with subjective color in the recordings. he role of the recordings in introducing the West modern spor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implement aspect: it is the initial translation of Western modern sport, the earliest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modern sports technology and rules, and the earliest detailed inspection in Western modern sports equipment; second, institutional level: it is a seek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third, ideological level: it is the early spread of powerful sports ideology, and an early advocate of women emancipation.

Key words:modern; ambassador to the West; Europe and the United tates; writings; sports

1問題與提出

晚清使西日記,是指晚清時期奉旨出使西方的使臣及其從僚所撰的日記[1] 。19世紀80年代之際,使西日記曾經風靡一時,這些文獻通過各種途徑在社會上傳播,為人們了解西方社會和文化做出了貢獻。日記中記載了西方的風土人情,并把西方的體育見聞也收錄其中,這些體育史料在引進西方近代體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19世紀60年代以后,清政府向西方派遣使臣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何種契機下萌生了使西的舉動,既之出現了西方體育的記載,并在此刻發生了中西方體育的碰撞與交流。

1.1使臣西方遣派溯源

清代向西方派遣使節可謂是亙古未有之事。自滿人入主中原,建清以后,外交方面沿襲了元、明兩朝的朝貢體制,將周邊國家如朝鮮、越南、緬甸等作為自己的藩屬國。兩次鴉片戰爭以后,傳統的意識和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西方列強在以武力手段敲擊清國大門的同時,運用外交、文化等“非武力”手段進行侵略。其中,以英法為首的西方列強用武力脅迫清政府同意“外使駐京”,又以口舌辯取清政府向西方國家遣使[2]。而在中國,不少有識之士早前也有提出向海外遣使的方略。

1865年,清朝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向總理衙門上《局外旁觀論》一文,文中稱“派委大臣駐扎外國,于中國大有益處”[3]。1866年春,赫德請假回國,行前他建議奕派同文館學生一二名,隨他前往英國,“一覽風土人情”[4]。清廷接受了這個建議,這便是斌椿使團的緣起。同治中,志剛、孫家轂之出,是為中國遣專使之始;光緒建元,郭嵩燾、陳蘭彬諸人分使英、美,是為中國遣駐使之始[5]。

1.2使臣日記匯報制度

要求出使大臣撰寫日記,是總理衙門制定的一個制度。1866年2月20日,在由斌椿率同文館學生隨赫德游歷歐洲的奏折內,有這樣的明文:“擬令臣衙門札令該員及伊子筆貼式廣英同該學生等,與赫德前往,即令其沿途留心,將該國一切山川形勢,風土人情,隨使記載,帶回中國,以資印證。[4]”晚清的第一部使西日記《乘槎筆記》由此誕生。后又有郭嵩燾與總理衙門的議定,“初議,至西洋,每月當成日記一冊呈達總署,可以討論西洋事宜,竭所知為之”[6]。1877年12月,《總署奏咨送日記片》一文曰:“再前因籌議海防事宜,據李鴻章、李宗羲、王凱泰等先后條陳,以各國應選明白洋務之人,隨時遣使以宣威信、通情款,各國如何情形,隨時馳報,庶幾耳目較靈,不致中外隔閡等因,各在案。是出使一事,凡有關系關涉事件及各國風土人情,該使臣當詳細記載,隨時咨報,數年以后,各國事機,中國人員可以洞悉,即辦理一切,似不至漫無把握?!盵7]

2晚清使西日記中的體育記載

據尹德翔不完全統計,晚清出使西方國家的外交使臣(包括特派公使、常駐公使及副使)及屬員(包括領事、參贊、翻譯、隨員),有22人著有日記,共計30余種(不同版本不2計在內)[1]。根據以上作者的統計,并參考其他歷史資料,筆者統計出來的晚清使西日記中的體育記載約有18種(含“未刊稿本”“無體育記載”“尋不到本”“進行補充”的情況),其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晚清使西日記中體育記載的特點

3.1項目種類繁多,涵蓋老中青、休閑、學校、競技、軍事等各類體育

晚清使西日記記載了各式各類的西方體育,可謂是西方體育的一次大放映。清末是中國外交人員使西的初次高峰期,出使的國家幾乎囊括整個歐美,出使西方的外交使臣包括特派公使、常駐公使、副使以及屬員,也包括領事、參贊、翻譯、隨員等。晚清外交官所著的關于西方的著作,也并不僅限于日記,也有筆記、短篇游記、詩文和專門的史地著作等。這些使西日記涵蓋了西方社會的方方面面,體育作為西方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詳細地記載其中。從這些體育的記載中可看出,體育在當時西方社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體育項目開展豐富多彩;體育的參與對象包括老、中、青、兒童等各年齡階段的人士;體育項目包括球類、田徑類、體操類、射擊類、水上項目、冰上項目等;體育的活動主體包括休閑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軍事體育。

3.2項目新穎有趣,悉數為國人聞所未聞

晚清使西著述中記載的西方體育,對于思想仍被封建意識所束縛的國人來說,可謂是聞所未聞。其實不僅僅是固步自封的國人,就連這些初出國門的外交官,在看到西方國家玩著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時,也驚嘆于西方的文明與智慧。如張德彝出使法國時記錄的一則親聞:“初一日庚申,晴。見外國有皮球之戲具。二球色黃而體輕,以手足踢打,旋轉不少停。薄郎善是技,當庭戲舞,上商低,無不怕合,如獅子之解數,宛轉環生,翅甚。[8]”足以表達張德彝親歷這一西方體育游戲的驚訝與喜悅之情。黎庶昌也對初見的擊劍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巴黎有舞劍處,劍心亦用鐵鑄成,長與劍等,無鋒及尖,而有四棱,粗僅如筷,中間稍稍綿軟,可彎曲,舞生衣極粗厚,麻布單衣一層,右手戴手套,以皮為之,內實棉絮,一指之巨。面戴一極細鐵絲罩,兩人持而對舞,以刺中胸前六次為勝,斷則另易他劍。[9]”此外日記中對羽毛球、地滾球、滑旱冰等體育項目的描述,對于國人來說也是初次了解。

3.3考察入微,注重西方體育技術、規則的記述

晚清時期出使西方的外交官對西方的風土人情觀察細[JP+1]致入微,并有詳細具體的記載,體育一聞亦不例外。這些外交官在親聞了西方人玩的體育活動后,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并把一些西方體育的具體玩法和規則記錄在著述中。如張德彝出使美國時所記述的13種兒童游戲,對每種游戲的玩法和規則都描述得甚是生動。洪勛在游歷瑞典時對“水球”的記錄,精確到了球徑的大小,摘錄如下:“水中央豎柱架板為基址,筑室百十間于其上。中有池長方,周圍百余步,木堤橫互之,分而為二。置梯四隅,三面各懸鏡,一方巾櫛數事,供易衣梳拭之用。其一面為岑樓、方丈,自頂及地四重。泅者多十余齡童子,分十數人為一班,兩兩躍下,浮水面而作諸劇。每食頃易一班,乃自樓而下。善泅者至樓頂背水立,足趾垂外,僅以指著檐,翻身騰跳入水。久立始出后,有皮制球徑尺五,拋擲水中,壯者八九人,蹴踏為戲。[10]”從這些西方體育技術規則的記載,可看出現代西方體育的顯著特征,其規則與我們不同,中國注重倫理等級,而西方則十分注重制度和規則。

3.4文化沖突,偏自覺意識記錄,含有主觀色彩,

使西日記是晚清使西人員對西方文化自覺意識的記錄。外交官對西方文化不同的認識程度決定了他們對西方文化不同的接受態度。晚清使臣是對西方文化具有切實接觸的第一批人,他們對中西文化這樣那樣的看法,從邏輯上說,是近現代中西文化論爭的真正起點[1]。外交官對西方體育文化的抉擇與態度,可以說是五四運動時期“新舊體育之爭”的肇始。王韜、薛福成、郭嵩燾等作為洋務派典型的代表人物,對西方的體育文化一直保持著欣賞與認同的態度。王韜與斌椿對西方的舞蹈甚感興趣,且斌椿還將西方的舞蹈用中國化的詩歌方式進行描述,如“長裾窄袖羽衣輕,寶串圍胸照眼明;曲奏霓裳同按拍,鶯歌鳳舞到蓬瀛”[11]。黎庶昌在觀看完巴黎賽馬之后,曾有把歐洲馬術引進到中國的念頭,贊曰:“西洋各國鄉會都鎮往往有之,國人莫不以為盛事,百觀不厭,成為風俗,并以行于中國,亦是講求馬政之一端也。[9]”王之春在俄國欣賞過滑冰之后,聯想到了中國的冰嬉,并嘆曰:“視京師之打滑,尚不能及其精健也。[12]”經過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與洗禮,這些文化激進主義者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對西方體育文化進行審視。

晚清使臣作為切實接觸西方文化的第一批人,具有西方人文知識的不多,能夠深刻了解西方思想的人很少。主觀意識受母國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得他們在認識西方體育文化的過程中會有偏差,且駐留于表面,隨之在記述過程中就會有抨擊西方體育的字眼出現。比如說在記錄“舞蹈”“斗?!钡扔秀V袊鴤鹘y倫理方面的活動時,主觀色彩尤為突出。以中國傳統的封建標準,視西方男女的舞蹈服裝“緊貼腿足,遠視之若裸其下體者然,殊不雅觀也”[13],視西方的斗?!盁o不譏其殘忍”[9]。

4晚清使西日記引進西方近代體育的歷史貢獻

梁啟超曾把中國近代歷史發展和向國外學習的過程劃分為器物層、制度層、文化層等三個階段和層面[14]?,F代學者把文化分劃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個層次[15]。高兆明從文化哲學的角度也從器物、制度、觀念三個層次對文化的結構及其關系進行分析[16]。這些是學者關于文化結構研究中經典的三層次劃分說或圈層說。晚清使西日記對西方體育記載的歷史意義,概括起來主要是向中國引進、傳播西方近代體育文化,然后推動中國體育向近代化發展。根據上述學者關于文化結構的三分法,筆者從器物層、制度層、思想層三個層面對晚清使西日記引進西方近代體育的歷史貢獻進行逐層解析。

4.1器物層的譯介

4.1.1西方近代體育項目的最初譯介

晚清時期作為第一批被遣使西方的人員,對西方體育的考察與記錄在當時封建與動亂并存的年代,引領了體育領域“西學”的第一次浪潮。使西日記中對西方近代體育項目的記載,有很多是在中國歷史上對西方體育項目的最初翻譯和介紹。如《隨使法國記》中,張德彝在同治十年(1871年)有關對羽毛球的記載:“又種玩物,名曰“巴塔多爾”(badminton-筆者注)者,系一長柄木圈,內織絲網。圈周與柄,長各尺半,以之擊拱把鵝翎。翎長五寸,十數根束于一處,下半包以皮布。二人相距數武,彼此對擊,多中者勝。[8]”羽毛球運動的起源眾說紛紜,基本說法為現代羽毛球誕生于19世紀60年代的英國,由網球派生而來,并于20世紀初傳入中國,從西人創辦的基督教青年會和外國人的俱樂部里逐漸推廣到一些教會學校進而傳入社會。張德彝在法國對羽毛球項目的考察與翻譯,對羽毛球傳入時間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線索。又如《西洋雜志》中,黎庶昌在1878年對西方的賽艇、斗牛、滑冰和滑旱冰等活動的記載:“溜冰之戲,西洋風俗大同,名為司蓋丁爾令克(skating-筆者注)。其法用皮條作如中國草鞋或木屐式,底安鐵骨,長與之齊,而薄共棱。掌心前后,橫貫鐵條各一。鐵條兩端,安四小木輪,務令堅實圓滑,轉圈如意,著時用帶著緊?!?現代冰上運動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19世紀末,1881年北洋軍事學堂將滑冰納入操法課。從19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現代滑冰在天津逐漸興起。較早的記載是1884年《津門雜記》:“有所謂跑凌鞋者,履下包以滑鐵,游行冰上為戲,兩足如飛,緩急自然,縱橫如意,不致傾跌,寓津洋人乘樂為之,借以舒暢氣血?!贝送膺€有對競走、擊劍、射擊等一些體育項目的記述,也是在近代史上的最初譯介。

4.1.2西方近代體育技術、規則的最早傳入

晚清使西日記對西方體育項目的介紹與翻譯,為國人接受西方體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對運動規則和運動技術的推介,則使中國近代體育逐步走向規范化,并加快了國人開展西方體育和運動競賽的步伐。晚清使西日記對西方近代體育技術與規則的推介主要集中在體操、游泳、賽艇、擊劍、射擊等方面。

19世紀60年代末的歐美國家,雖然萌發了體操改革和新體操流派,但體操的內容仍是以騰越項目為主。如張德彝記載的騰越動作中的“躍蛙”“飛帶”和“擲巾”,跨跳動作中的“賭遠”“跳索”和“騎駒”。其中躍蛙即跳背分腿騰越,運動方法和規則有兩種:其一“躍去率十二人,令十一人立成一行,俱鞠躬,以此首置彼臀,首尾相銜,手或抄起,或扶膝上,肘向內收,頭向前抵,額匿胸前,肩腿用力。如此則第十二人以后奔至第十一人背后,手把其肩,躍過其手,再把第十人之肩;如此接連,至第一人,愈速愈妙,躍畢另立一處?!逼涠跋嫡垩允种孟?,仰首以肩代背,有能躍過其遠者為妙計,然不必十二人?!睆埖乱蛯幼鬟^程與規則的表述如此具體,看得出其對西方體育運動的觀察與記述能力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近代游泳運動起源于17世紀中葉的英國,19世紀中,游泳在英國已經十分普及,技術也日趨成熟,并不斷向國外擴展。在《歐美環游記》中,張德彝游歷英國期間拜訪了英國體育學者拜森布,并把拜森布敘述的“泅水十四論”翻譯和記錄下來,成為我國近代游泳史上最早最詳細的游泳專論。該文用了將近5 000字的篇幅敘述游泳,歸納起來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方法論、泳姿論、救生論。第一,方法論。即學習游泳,必須掌握游泳技術的重點與難點:投水,“未曾習泅,先須習水”。重心,“無論身之俯仰斜正,須令得其重心,方浮而不沉”。助器,“泅水固倚臂力,而佐以氣襖,氣脬、輕木等物,更覺輕易”。第二 ,泳姿論。共概述了7種泳姿,且詳細記述了每種泳姿的動作要領和技術規范?!捌角觥?,即蛙泳?!靶鼻觥?,即自由泳?!芭郧觥?,即側泳?!白阈醒銮觥迸c“首行仰泅”,即仰泳?!暗骨觥奔礉撚??!鞍吻觥奔床人?。第三,救生論。即針對在水中遇難時可采取的急救方法和預防措施。療疾,“腿有不仁之疾者,若泅時發作抽筋轉縮,可盡力直伸其腿,或挺身上飄,以手支持待救等”。救難,“設有被溺之人,須潛蹤躡其后,以扶持之等”?;厣?,“凡溺而瀕于死者,率由于痰壅氣塞,救之者可先令其換氣,使天氣入于口鼻等”。馀事,“假如學者習熟,可令服衣而泅,自能如法浮沉,倘日后偶然落水,或拯救沉溺,皆有裨益等”。

無疑,使西日記中對運動項目技術和規則的翻譯和推廣,促進了中國近代體育體制的形成。

4.1.3西方近代體育場地器材的最早詳細考察

在西方近代體育向中國的早期傳播過程中,其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體育場地器材的限制。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對場地要求不高,有三兩地就可以開展,但西方體育項目的玩法與規則比較新穎苛刻,且與生活和時尚結合比較緊密,這是在國內所不易見到的。19世紀中期,出使西方的人員大多是經過封建禮教熏陶過的文人,思想開明,對西方社會觸處成文,無所不記,從鐵甲兵船到兒童游戲,巨細無遺?;蛟S是對西方資本主義懷有的好奇心,或許是對西方新文化、新生活的幾分向往使然,使西人員對西方體育的場地器材進行了進一步的詳細考察,使得使西日記成為最早詳細考察西方體育場地器材的著作。

跳水臺?!队螝v瑞典挪威聞見錄》中,洪勛對瑞典的跳水場地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八醒胴Q柱架板位基址,筑室百十間于其上。中有池長房,周圍百余步,木堤橫亙之,分而為二。置梯四隅,三面個懸鏡,一方巾櫛數事,供易衣梳拭之用。其一面為岑樓,方丈,自頂及地四重?!痹诖饲爸袊鴤鹘y的水上項目只有龍舟競渡,跳水臺的記載無疑為中國引入新興的跳水項目提供了可能。

旱冰場。張德彝的《隨使英俄記》、黎庶昌的《西洋雜志》中,都有對西方的旱冰場地的描述,如“旱冰場系在室內,漆鐵墁地,鞋與冰鞋式樣相同,惟前后立四小木輪”“場地用石腦油和沙土筑平,人行其上,與真冰無異,環以闌桿,亦設音樂”。室內旱冰場且有音樂作伴,對于國人來說既新奇又有趣,旱冰場的描述對中國引進滑旱冰這一時尚的體育項目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斗牛場?!段餮箅s志》中,黎庶昌對斗牛場的考察最為詳盡?!棒Y牛場也。圓墉四周,而空其中央,徑八九十丈,外為走廊,內列坐,可容一萬數千人。坐分三等,上一層為有房倉之坐,正中一廂較大,該國君主之坐。第二層為中等坐位,正對君主坐為軍士作樂所。此兩層皆設幾凳,上有房檐罩之。第三層為下等坐位,露空,凳皆石條,累下十二級。三層各有鐵闌為護,下層鐵闌外有走巷一條,再外以木板植立為大圓圍,高可及肩,中鋪細沙,為牛鬥處?!敝袊慕堑职賾蛑须m然也有舞巨獸、人獸相斗等雜技項目,但與西方的斗牛文化完全是不同的兩個層面。中國的百戲重在表演,而西方的斗牛則重在表現斗牛士的勇猛精神。

4.2制度層的求索:西方體育教育體制的早期考察

近代中國學校體育發端于洋務運動,但體育課程在學校教育體系中得以確立則是在1903年《奏定學堂章程》的頒布與實施之后。西方體育的傳入是中國近代學校體育形成的重要因素,晚清使西日記作為西方體育傳入中國的一種途徑與方式,其對西方學校體育體制的介紹與傳播對中國學校體育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使西日記中對西方體育教育體制的介紹主要包括學校體育比賽與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張德彝對一所英國德露芝學堂的體育課與體育比賽進行了詳細的記述:“學生分四等,頭等者十五歲以下,二等者十三歲以下,三等者十一歲以下,四等者六歲以下。每等皆設有體育課舉行比賽時共演二十五次。第一,賽移物之力,以能運行者勝。二賽拋球之遠近。三賽踢球之遠近。四賽隨拋隨踢,以路遠數多者勝。五賽跑路三百尺,先到者勝。六賽跳墻高逾一丈。七賽跑一里。八賽躍高,旁立木牌,號以尺寸。以上頭等二等。九賽跳墻高七尺。十賽跑三百尺。十一賽躍高。十二賽跑二百五十尺。以上三等四等。十三則各等同跑三里。十四又頭等賽躍高。十五,二等者賽跑洋里四分之一。十六則各等柱棍躍高。十七,二等者再躍賽高。十八,頭等者賽跑一里半。十九,頭等者賽跑三百六十尺。二十,各等同跑三百六十尺,中途橫有木柵,高約三尺。二十一,四等者跑三百尺。二十二,頭等者賽跑九百尺。二十三各等同賽走四里。二十四,又二等者賽跑三百六十尺。二十五,系所有以前跑躍落后者,復集聚同跑三百六十尺。[17]”從記述中可以看出英國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注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學校體育比賽乃是學校運動會的縮影,且有制定明確嚴謹的比賽規則,比賽內容主要是田徑運動中的賽跑(不同距離)、競走、跳高、跨欄跑等運動。我國的學校運動會,始于1890年前后上海圣約翰書院舉辦的以田徑為主的運動會,與西方體育傳入中國的時間先后是一致的。此外,張德彝提到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皆設有“力學”(即體育課)[17]。 郭嵩燾對女生學校中的體育課也進行了描述。由此可知,使西日記中對西方學校體育體制的引進與傳播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學校體育體制的形成。

4.3思想層的引介

4.3.1強種強國體育思想的早期傳播

從洋務運動到中華民國成立前的這段時期,是西方近代體育在中國早期傳入和傳播的重要歷史時期[18]。從洋務派再到維新派所主張的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學習,已不僅僅局限于物質或軍事制度層面的簡單模仿,而是從更深層次的文化差異角度來重新審視導致中國幾近淪亡的原因[19]。在體育思想認識上的表現是:中國人意識到體育不僅有軍事上的強兵作用,更有在國家與民族長遠利益上的強種、強國作用。由此,人們對體育的解讀,總是在強兵御侮、強種強國的主題下,將體育與國家的前途和民族利益結合在一起的。在強種強國體育思想指導下,中國近代體育的發展道路經歷了與西方社會截然不同的近代體育傳播路線,即體育最初是在軍隊中開展,并逐漸走向學校、走向社會的。

使西日記中,對強種強國體育思想傳播的觀點主要為:第一,國民之體力為國立之基礎。1878年7月5日,郭嵩燾在考察德國克虜伯兵工廠時,參觀其附屬工人子弟學校,除了解學生的學制和課程設置,他還親自到體操場地觀看學生利用器械鍛煉身體,并感嘆說:“所業不過工匠,而其教課之方,一皆文武實用,人才安得不盛!國勢安得不強![20]”第二,體育應納入學校教育之中。1878年2月2日,嚴復在拜見郭嵩燾期間曾發表言論:“西洋筋骨皆強,華人不能。一日, 其教習令在學數十人同習筑壘,皆短衣以從。至一點鐘而教師之壘先成,余皆及半,惟中國學生工程最少,而精力衰竭極矣。此由西洋操練筋骨,自少習成故也?!眹缽褪侵袊状翁岢龅轮求w三育并重思想的先進人士,堅信只有通過發展體育、智育和德育,才能使中國擺脫困境,走向富強。第三,學習西方國家的體育經驗。使西日記中,使西人員對所觀察的各項西方體育項目、體育規則以及體育成為西方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對中國與西方的體育觀念、體育形式進行對比,可以看出使西人員提倡國人應學習西方國家的體育經驗。清末強種強國體育思想作為體育思想領域的一種發展階段和形式,也是軍國民體育思想因時間的遞嬗而呈現出來的不同內容,對軍國民體育思想的興起起到了先導作用。

4.3.2婦女解放思想的早期倡導

近代中國的女子解放思潮與西方文化的傳入和傳播是緊密聯系著的。晚清使西日記作為直接譯介西方女子解放問題、介紹西方國家女子參與體育運動狀況的著述,是近代中國女子解放思潮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使西日記中介紹的女子解放思想主要包括:第一,興女學,主張男女交際和婚姻自主。王韜在《漫游隨錄》中對西方的女子教育與婚配進行了一番言論:“英人最重文學,童稚之年,入塾受業,至壯而經營四方;故雖賤工粗役,率多知書識字。女子與男子同,幼而習誦,凡書畫、歷算、象緯、輿圖、山經、海志,糜不切究窮研,得其精理。中土鬚眉,有愧此裙釵者多矣。國中風俗,女貴于男?;榧藿宰耘?,夫婦偕老,無妾媵。[21]”第二,廢纏足,提倡女子體育。王剛在《初使泰西記》中對女子體育進行了一番介紹:“至其優游逸豫,士女偕臧,則以適其情者,暢遂其天。如聚跳、冰嬉、觀劇,皆不拘于男女,而不止海澡之一事。故曰:中國重理而輕情,泰西重情而輕理[22]。郭嵩燾在法國觀看賽馬時,僅對比賽場地和婦女賽馬做了詳細的記載:“婦女五人,有騎烏騅者,凡三躍過池,橫坐馬上,若無事者。[23]”對西方婦女的神勇,甚是佩服。張德彝在介紹英國所見的滑旱冰時,主要提到“一名幼女名班格者,每日亥初來作戲,其翻身仰射,倒體回旋,飄灑超群,便捷有出于意外者[16]”。使西人員對西方女子體育運動的記載,與中國當時社會的傳統觀念大相徑庭,實屬奇文異章,但無疑是對中國傳統的封建禮教重重的一擊;維新派繼之對女子解放、女子體育的宣傳;我國第一所女學堂——經正女學在上海的創辦,該堂“設體操之課,以祛單弱”。這些歷史史實證明,凡事必有著其源頭,從新觀念的出現到現實,是同一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晚清使西日記與女子解放思想的傳播到清末女子體育的實施,顯然是有其必然聯系的。

5結語

晚清的西學東漸與西力東侵,促成了近現代中國的文化轉型,使西日記所誕生的歷史階段,乃是這一轉型過程的初始階段[1]。這一時期對使西人員的遣派,代表著“落后”的中國對西方文化的態度正逐漸開始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吸收”演變。晚清出使人員對西方國家體育活動的記述過程,即中國對西方體育的吸收過程。晚清使西日記作為西方體育文化傳入中國的一種方式與途徑,對西方近代體育的傳播與介紹,在不同程度上豐富了中國近代的體育內容,開拓了國人的視野。這些有關體育的記載不僅反映了中國與歐洲的體育交流,而且為我們研究歐洲體育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參考文獻:

[1]尹德翔.東海西海之間:晚清使西日記中的文化觀察、認證與選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褚德新,梁德.中英天津條約[M].中外約章匯要1689-1949,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132-133.

[3]寶鋆.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 卷十四[M].臺灣:文海出版社,1966:10.

[4]寶鋆.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 卷三十九[M].臺灣:文海出版社,1966.

[5]趙爾巽.清史稿29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7:8781.

[6]沈云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16輯152冊[M].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680.

[7]吳相湘.中國史學叢書:36冊[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89-92.

[8]張德彝.隨使法國記[M]//鐘叔河.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166.

[9]黎庶昌.西洋雜志[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0]洪勛.游歷瑞典挪威聞見錄[M]//王錫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上海著易堂:1891:123.

[11]斌椿.乘槎筆記·詩二種[M]//鐘叔河.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165.

[12]王之春.使俄草[M]//王錫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上海著易堂:1891:21.

[13]劉錫鴻.英軺私記[M]//鐘叔河.走向世界叢書.岳麓書社,1986:151-152.

[14]陳書良.梁啟超文集[M].北京:燕京出版社,1997:450-451.

[15]蕭楊,胡志明.文化學導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81-85.

[16]高兆明.器物、制度、觀念新論綱.青海社會科學,1996:70-71.

[17]張德彝. 隨使英俄記[M]//鐘叔河.走向世界叢書. 長沙:岳麓書社,1986.

[18]崔樂泉,楊向東.中國體育思想史:近代卷[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72.

[19]何舒.中國近現代體育思想的傳承與演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5.

[20]郭嵩燾. 倫敦與巴黎日記[M]//鐘叔河.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642.

[21]王韜.漫游隨錄[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11.

[22]志剛.初使泰西記[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7.

[23]郭嵩燾. 倫敦與巴黎日記[M]//鐘叔河.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217-218.

猜你喜歡
近代歐美日記
“六經皆史料”:“六經皆史”論的近代詮釋及其意蘊
近代中國社會的愛國主義問題(1840—1911)
成長日記
里約日記
成長日記
蘇州商團歷史沿革略考
亞歐美港口燃油價格
成長日記
亞歐美港口燃油價格
亞歐美港口燃油價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