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線”概念性設計元素在舊廠房改造中的運用

2017-01-18 22:20佟理邱偉強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11期
關鍵詞:廠房建筑設計歷史

佟理?邱偉強

在建筑設計中隨處可見“線”元素,這不僅能夠體現出“線”的流暢之美,而且還具有鋼之韌性以及簡約之風。本文論述在舊廠房改造中,舊廠房原有的框架結構就是“線”元素的體現,如何在堅持原有的“線”結構再運用“線”元素,什么是舊廠房改造中“三個世界”的設計理念以及“兩種模式”的設計手法,本作者試圖在利用舊工廠的轉型探索設計中發現新方向或新觀點。

近些年的經濟危機很多公司和企業轉型或倒閉,一些工廠停工,廠房荒廢等現象碌碌發生?!癓OFT”空間設計藝術傳到中國以后,廢棄的舊廠房重新有了“生命”重新利用和開發,使舊廠房有了新的地位,如北京的798。在舊廠房改造中,“線”設計元素作為主要的設計元素,除了其本身垂直、水平、傾斜所具有的象征意義以外,它還是一條貫穿于整個建筑的脈絡,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一座橋梁,更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線”設計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廣泛應用

線具有張力和方向,在畫面中,線還可以界定各種形狀,勾勒出體積。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方向等因素的變化讓線條產生了不同個性的形式感和不同狀態的視覺語言。在現代建筑中“線”概念性設計元素已經與建筑融為一體,不僅讓建筑散發出線條的剛、柔、韌、美,而且還讓線條來詮釋建筑的獨特魅力。密斯·凡德羅在他的眾多建筑設計作品中許多建筑設計中都明顯體現出“線”設計元素。垂直和水平是密斯建筑的基本語言。四條相等的線,其水平和垂直交叉構成正方形,正方形的連續便成為長方形,化為三次元就是矩形。正方形作為一種基礎形態,滲透到密斯建筑的任意一個細節。例如:柏林新國家美術館、克朗樓。正是現代建筑中所包含使人感到挺拔、堅強有力和方向感的垂直的線;使人感到平衡、寧靜與安定的水平的線;帶給人優美、流暢與節奏感的曲線;使人感到發展、方向與動感的斜線。于是才會有那些豐富變化、多種多樣的尺度感和空間感,使人能夠感受到部分特定空間的純粹性和整個空間的統一性。

以“線”演化“三個世界”的設計理念

被人廢棄的舊廠房都是有“歷史”的,在設計舊廠房之前的準備階段考慮到它的歷史原因或地方特色可能是一種地區代表,其具有的文化歷史積淀,它存留于建筑間,融匯在生活里,對城市的營造和市民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城市和建筑的靈魂。所以擬定以“線”演化“三個世界”的設計理念:

“歷史世界”——在歷史的這條垂直線上,舊廠房是一個城市文化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市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工廠不斷地轉型,從建國初期的老工業到新世紀的多種新型工業,在轉型的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舊廠房在工業的轉型中存在著大量的遺失,舊工業、舊工廠特有的歷史文化傳承的基礎上結合遺留下來的舊廠房走文化產業之路賦予新文化創意內涵,使其具有更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藝術世界”——感性的表現。水平線給人的感覺是平衡、扎實、冷靜與安定。這樣的感覺完全適合于傳統工業所傳遞出給人的感受。用不安與動感的斜線來打破這種安定,讓這兩種相互補的線通過藝術手法的結合轉換為建筑語言表現出來。

“建筑世界”——建筑是所有藝術形式中對自然、時代和人文最為敏感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將建筑看成是有機的生命,不單單是人文生命的體現、自然生命的衍生,更是這個時代生命的烙印。舊廠房其暴露的骨架,高大寬敞的空間,簡單的外觀都是其建筑本身的鮮明特點?;貧w建筑本身,結合其自身簡單的線條,考慮建筑功能與造型,考慮舊廠房的地理位置、周邊各類生活設施、是否有商業圈、交通出行是否便利等問題。在重新改造舊廠房既要保留原有的建筑文化,又要融入現代主義建筑風格。只有這樣才可以傳承舊廠房所具有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

“兩種模式”的“線”在舊廠房改造中的設計手法

1.路徑模式

“路徑模式”出自相機的取景路徑。從相機的取景器中觀看物體,物體通過鏡頭到達反射鏡,經過不同位置的鏡片反射,最終到達相機取景器觀察到物體。相機作為過去的記錄者,受此啟發,利用相機取景路徑這條“線”作為舊廠房改造的設計元素。設計上采取的策略是:將路徑作為建筑的基本平面,利用原廠房的高大寬敞空間,先減后加的方法將 建筑改造成統一的整體。將舊廠房所帶有的工業符號鐫刻在“路徑模式”上,可使人們在建筑中體會到歷史與現代的時空穿插,建筑保留原廠房的混凝土框架以及部分墻體。走入建筑中感受一些歷史片段。為了使“線”概念性設計元素與舊廠房自身的歷史片段有一個很自然的銜接,可利用鋼結構和玻璃在建筑中進行探索,這恰如相機的取景路徑,依托鋼架的支撐透過鏡片可以記錄正在發生的故事。

2. 構成模式

“在設計領域,構成-----指將一定的形態元素,按照視覺規律,力學原理、心理特征、審美法則進行的創造性組合”。將相機取景路徑這條線進行復制、旋轉、翻轉從新組合。將組合完成的線進行放大衍生成面、或塊。線作為構成中主要的設計元素,其具有的張力和方向更能夠影響著整個建筑的風格。在設計上運用曲線、斜線的翻轉、平移、復制重組構造很自然的界定出各種形狀,在建筑的內部空間中,平面或立面體現線的平面構成變幻成線的立體構成。雖然仍是簡單的垂直線、水平線、曲線和斜線,但是其中包含著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線”設計元素在舊廠房改造中達到的藝術效果

展現在眼前的就是用“線”作為設計元素,將抽象的線利用造型上的特點進行設計。通過“構成模式”的設計手法將“線”化作鋼材料和玻璃材料表現在建筑上。為了使得建筑內部與外部之間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以把室內沒有承重的立面墻體最大限度的拆除。由于原廠房具有高大空間,其高大垂直的混凝土支架和水平框架給人挺拔、堅強有力、扎實平穩的感覺,在設計中可加入一些斜線讓整個立面能夠傳達出更多的象征意義。這些交叉相連的線將舊廠房所蘊含的工業文化,歷史價值和現代建筑設計中藝術與技術穿越性的連接到一起。立面可用玻璃幕墻具有很強的通透感,視野很開闊能夠清楚的看到建筑外的景色,同時也可以達到分割區域的作用。

舊廠房建筑運用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鋼結構與玻璃現代科技的結晶和老工業廠房的混凝土骨架。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整個建筑在審美與造型上別具一格,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時代性。運用“線”概念性設計元素作為整個建筑改造的主要設計元素。首先在設計的切入點上并不去破壞原廠房混凝土骨架,適量拆除部分墻體來突破傳統“紅磚型”建筑的框架束縛,也使得在空間上不再受形體的束縛。將設計元素結合構成法則的設計手法與鋼材、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通過技術手段把原廠房“方盒形”建筑改造成現代感造型建筑。設計構思不落俗套造型新穎、大方,節奏清晰、明快,統一中有變化,讓舊廠房建筑充滿生命力。

依托舊工業、舊工廠——走文化創意之路

在建筑設計中設計元素千百種。在舊廠房改造設計中也有很多設計元素可以應用。但是利用一個能夠把舊廠房所帶有的工業歷史文化與現代主義建筑設計風格融合在一起的設計元素卻很難。通過探討“線”概念性設計元素在舊廠房改造中的運用,發現“線”設計元素是適合作為舊廠房改造的主要設計元素。舊廠房混凝土框架的垂直線、水平線遍布于廠房之內,運用“線”設計元素與原廠房的混凝土框架產生呼應效果。運用構成法則將曲線、斜線應用到建筑設計中,為扎實的建筑增加動感,使得改造之后的建筑更具有活力。

舊廠房在過去的歷史中有著輝煌的生命時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舊廠房的生命也在慢慢的衰老,只有向舊廠房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夠讓其生命重新煥發光彩。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運用現代主義建筑設計思維,結合具有時代性的設計元素,將現代主義設計文化融入到舊廠房改造中。通過新與舊的碰撞,創造出既能夠傳承老工業歷史文化又能夠符合現代人們審美需求的現代建筑。

(作者單位:長春科技學院;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大眾村)

作者簡介:佟理,女,吉林省長春市,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廠房建筑設計歷史
工業廠房給排水與消防系統創新設計分析
讓老廠房變文創新地標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舊廠房改造之庭院微氣候創建
建筑設計的困惑
新歷史
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分析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