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綠色智能建筑

2017-01-18 13:35林清錫楊洲何逸文宣屹穎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11期
關鍵詞:年輕一代智能建筑屋頂

林清錫 楊洲 何逸文 宣屹穎

本居住功能需求向滿足人的體驗需求轉變,由此興起了家居智能化的行業革命。同時由于居住環境不斷受到污染,人們對住宅的綠色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論述了在互聯網+時代,綠色環保建筑設計理念以及智能化家居控制系統如何在舊建筑的改造中發揮創造性的作用.

互聯網+綠色建筑智能化的含義

建筑在漫長的歷史中,從來都是被作為一種構筑物,至于里面的使用功能并不經常會被放在第一位先考慮。隨著時代的前進,建筑的內在形態逐漸發生變化。所謂智能建筑,通俗地講,整幢建筑寬帶接入互聯網,高效的數據傳輸保障了信息在建筑里的交互,互聯網使得人能與整幢建筑進行“交流”,甚至遠在國外都能實時管理自己的小屋。嚴格來說,智能化的是整個建筑生態系統,其中包括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設備智能化,服務智能化。運用以上的智能化技術能為人們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美觀的居住辦公環境。

綠色智能建筑發展的動力因素

智能化誕生之初就是為了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美好,每一項新技術的背后都有消費的潛力存在。智能化的推進因素包含了人群因素以及市場因素,其中對于年輕一代:1、年輕一代對互聯智能化建筑的巨大需求(目前,對大多數年輕人,沒有了WIFI跟智能手機他們會感覺生活缺失了什么,智能建筑就像WIFI一樣以后能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速寬帶接入是能吸引年輕一代買房的『暗器』。)2、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相對超前,他們中的大多數愿意花費以后的錢提前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智能化建筑對他們來講就像買了第一部手機一樣新奇。

寧波象山廟前楊村舊宅智能化改造案例分析

1.初始建筑:農家小宅

寧波象山廟前楊村改造前原始建筑采用傳統結構,布局簡單經濟,在90年代進行過一次翻新改建。建筑雖然被遺棄但結構保留完好。

2.改造意圖:“逃離”城市

互聯網時代的大發展讓遠離城市這個愿望逐漸成為可能,人們在家中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高房價,環境差,交通擁擠等等讓居住在城市的青年一代喘不過氣?;ヂ摼W時代的大發展讓智能化建筑辦公逐漸成為可能,人們在家中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

3.改造方式1:空間“流動”+集成智能化控制

舊宅結構簡單改造前房間通行性差,交互性幾乎沒有,為了追求空間流動性,減少隔閡,在現有建筑的基礎上,通過敲掉各個房間的墻體,實現了多功能流動性交通空間,也打破了高度上的隔閡,實現了“空間”上的流動,不僅僅局限于平面。在改造后得到了質的飛躍同時為智能化的加入奠定了基礎。舊建筑在建筑內部的空間進行改造實現流通后下一步就是安裝智能化控制系統從而使整幢建筑能與SOHO一族進行“交流”,SOHO一族可用手機終端控制整幢建筑包括雨水收集,水溫調節、電力控制等一系列功能。

4.改造方式2: 智能化屋頂的引入

除此之外輕量化的屋頂支架,減輕了對原建筑的壓力。聚碳酸酯的半透明材料,抗風透光,中間的智能太陽能光伏板減輕了建筑的能源壓力;屋頂模塊化的設計使得智能剖屋面窗成為可能,使用者可以通過APP或者手動操作開啟,將陽光和風引入到室內;建筑還有一套智能雨水收集系統,同樣通過APP控制,供水,澆灌;屋頂擁有各個方向的通風的同時還有充足的光照和可調節的溫度,同時,屋頂攜帶的蓄水裝置增加了水資源的利用。

5.改造方式3: 青年一代的智能共享理念

整個設計基于“智能改造”的理念,以及如何利用屋頂下的空間,強調上下層的互動關系,將植物融于建筑中,使室外成為室內空間的延續??臻g被打造成了一個流動的辦公室。青年一代可以在常規的桌子上工作一天,也可以選擇在餐廳,甚至上到屋頂上去,去任何一個角落,因為小宅是智能化控制的,這使得工作區域完全的開放和靈活的運用。

結語

建筑智能化在國內起步晚,系統理論知識豐富但是缺少實踐,現行標準尚且不能全部滿足智能化設計的需求,在設計與施工兩方對智能化建筑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下的時代是一個互聯的時代,人們更加注重體驗而非需求,環境的污染也同時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師,如何處理好人與環境,建筑與環境的關系也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建筑學院)

通訊作者:黃麗斐

猜你喜歡
年輕一代智能建筑屋頂
借“光”生財的屋頂
年輕一代集體登場改寫這歷史
智能建筑機電設備自動化技術
年輕人月均儲蓄1624元
屋頂屋
智能建筑自動化設備安裝技術的應用探討
各行各業的炫富摔
屋頂的雪(外四首)
激發年輕一代夢想 共創可持續的城市未來——科思創舉行2017公眾開放日活動
讓人腦洞大開的智能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