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西湖地區名人故居保護研究

2017-01-18 13:38陳瑩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故居名人西湖

陳瑩

引言

回顧一種文化發生與演變的歷程,離不開考察它的建筑影態。當今世界,文化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在杭州近代城市發展過程中,那些深厚而極具內涵的名人故居建筑成為城市的文化名片。本文力圖探索近代時期的設計師在敢為天下先的實踐中,為杭州帶來的新建筑之風,以及分析這些建筑藝術與文化,探尋杭州城市建筑的歷史變遷。

杭州名人故居概況

杭州歷代人才輩出,民國時期達到了空前的高峰。民間有“一部民國史,半部在浙江”的說法,林徽因、史量才、蔡元培、蔣經國、夏衍等這一時期,政治、軍事、外交、經濟、金融、文化、教育、科技,幾乎所有重要領域都涌現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名流們多在杭州西湖周邊置地購房,據杭州文物保護部門的不完全統計,杭州已有名人故居(舊居)100多處,包括如清末名人龔自珍、王文韶,風云人物史量才,政治先鋒蔣經國,以及文藝大家林風眠、蓋叫天等,都在這里留下了歷史的足跡。其中,西湖北山路上就聚集了20多處,已然成為了近代建筑遺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湖地區名人故居以秀麗山水為載體,以歷史文化為靈魂,以民國建筑為骨架,被譽為“一個沒有圍墻的中國近代建筑博物館”。

名人故居發展階段

1.東西方相遇——興起階段(1911年-1919年)

這段時期對杭州今天的城建格局與定型等起到了深遠的影響。1911年11月,杭州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敗統治,廢杭州府治,開始有計劃的拆除清旗營城墻,改建新式馬路,同時修建湖濱公園、填埋古河道,開辟“新市場”。此時的杭州住宅建筑也主要受到社會經濟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在建筑上表現對新的建筑形式風格的嘗試,典型代表就是南潯劉氏別業。

湖州南潯首富劉墉三子劉梯青,在西湖新新飯店旁邊斗氣所建的歐式羅馬建筑取名“孤云草舍” (1912年),整體為三開間三層樓建筑,紅瓦圓頂,拱形門窗,歐式連廊,構筑精美的鐵藝欄桿,造型是對歐洲古典主義建筑風格模仿建造;哥哥劉錦藻在杭州北山路27號修筑占地17畝的小劉莊,將山上中式建筑堅匏別墅和山下西式風格的小蓮莊合并,規模宏大,建造精美,同時將江南私家園林和西式洋樓囊括其中。這些建筑主要是將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等建筑思潮融入在杭州傳統民居中,呈現出新與舊、古與今、東方與西方建筑風格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全新探索。

2.工商業興起——成熟階段(1919年-1937年)

1920年,省議會決議修筑杭州環西湖馬路,西湖湖濱一帶迅速成為杭州鬧市區。加上1927年,杭州正式建市。與此同時,1929年,西湖北山路拉開了中國第一個博覽會——西湖博覽會的序幕,之后保留下來的工業館改建成西湖博覽會博物館,成為近代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之一。一方面對西湖的憧憬加上杭州城市正式形成,一時間思想家、政治家及富商豪賈移居杭州,都爭相在西湖之畔筑園隱居。此后,杭州的住宅建造活動達到一個全盛時期。

秋水山莊,建于1933年,原是《申報》主人史量才與沈秋水位于杭州的別業,現保存較為完好。別墅臨街而建,背靠寶石山,面朝西湖美景,整座建筑兩層三開間,采用西式建筑結構,清水磚作為墻體維護結構,外立面裝飾則采用細格窗欞和雕花欄桿等中式元素,故居極為精致典雅。內院仿照《紅樓夢》怡紅院格局建造,設有亭廊、假山、曲池、花木、小徑等,體現江南園林的幽雅宜人。這座故居建筑平面和外觀按照中式庭院建造方式,但在結構上一改木建筑體系,選用磚木混合結構,是一棟集東西方建筑優勢為一體的西方東漸潮流下的新型住宅,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發展新需求與舊有體系的矛盾所作的探索。

3.抗日戰打響——停滯階段(1937年-1949年)

抗日戰爭期間,杭州的建筑活動很少,現代建筑思潮影響中斷,對杭州乃至中國的建筑實踐產生巨大影響,但存在一些小規模的別墅建筑活動實踐。

龔文干故居,是浙江建筑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筑師龔文干先生為自己建造的一棟私人別墅,他與林風眠、趙無極等藝術界名流一同畢業于杭州國立藝專。整棟建筑依山勢而筑,平面呈幾何式不規則布局,外墻面由塊狀巖石構砌,與江南的粉墻黛瓦相比更顯粗曠,屋面采用江浙民居傳統黑瓦,內部結構則是采用西式別墅構造,將中西方建筑文化利用建筑師特有的技藝融匯貫通,是這一時期少有的新穎之作。這種創作已經不再停留于中式或西式的舊有形式,上升到靈活的自由組合各種風格、形式上更加多變的新形式建筑。

對名人故居的保護策略

杭州的名人故居作為近代地方傳統民居形式的代表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因強勢的西方建筑文化對東方傳統建筑對的影響,中國傳統建筑已脫離原有的發展軌跡,從原有的木構建筑逐漸發展為磚木混合結構為主建筑的轉型時期,它是研究浙江乃至中國建筑史、近代史等方面的重要作證史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一定的建筑藝術價值。

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關注,名人故居保護制度也逐步有所完善,杭州歷史建筑保護中心設立省級和市級重點保護點,并對部分名人故居建筑修繕利用。目前,保護利用可分為四種狀況:1.改建為專門的紀念館、博物館建筑;2.作為商業性功能開發,如賓館、餐廳、酒吧、會所等;3.作為公益事業再利用,如美術館、文學會館、黨史館等。4.民用,建筑外形不變,內部空間置換。這些現狀表明,杭州名人故居保護仍有需要優化和改進的空間,使得地方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下去。

結語

杭州西湖現存的這些名人故居不僅是杭州乃至浙江建筑風格演變的縮影,更是杭州城市歷史變遷的重要作證,對名人故居本體保護只是一個基礎,充分挖掘其建筑文化的深層內涵才是真正意義的傳承與更新。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猜你喜歡
故居名人西湖
衛立煌故居
?? ( 西湖), ?? ?? ??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魂兮歸來返故居
瞻仰胡適故居 見其未知一面
當西湖遇上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