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技能水平發展研究

2017-01-18 14:18李海海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11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青年教師經驗

李海海

當前,高校教育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一批批高職院校也大量的涌現。國家大力提倡高職教育的同時對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高校的擴招,青年教師的比例也與日俱增,解決教師隊伍實踐能力低、技術水平落后、企業經驗缺乏的問題也迫在眉睫。

隨著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市場經濟推動了高職教育的蓬勃發展,同時帶動了大量的應屆畢業生投入到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中來。由于絕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都是從中職院校轉變而來,為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增加了很多新的學科專業,因此需要新進大量的教師來補充職位空缺,這使得青年教師的比例逐年增加。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研究生,理論知識豐富,但是沒有企業工作的經驗,實踐技能、崗位知識較缺乏,在課堂教學中主要以照搬本科教學模式為主,重理論輕實踐,完全背離職業教育的教學宗旨。因此,我們必須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入職后職業技能的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并通過各種途徑加強青年教師的教學和實踐能力,最終實現高職院校的職業教學目標。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技能水平的現狀

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青年教師的數量與日俱增。以湖南多所高職院校為例,青年專業教師的比例達到50%以上,作者所在學校更是高達70%以上。青年教師無疑成為了高職院校的主力軍。其中主要以剛畢業的研究生為主要來源,極少來自于企業。他們剛從學校畢業就進入了高校教學,缺少社會實踐能力的這批青年教師卻成為了高職教育的主要授課者,這無疑給專業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完全違背了最初創辦職業教育的宗旨。因此,增加高職院校具有企業經歷的教師比例,積累青年教師的社會實踐經驗是實現高職教育穩步發展的必要途徑。

1.職業技能發展意識薄弱、專業發展方向不明確

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主要是以畢業的研究生為主體,研究生階段主要是以理論研究為主,屬于學術型范疇,缺乏與企業直接接觸的機會,因此會出現職教目標不明確,教學能力、職業技能薄弱,企業精神不足、責任感和團體意識較差等一系列問題,很多青年教師無法明確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而停滯不前。同時,由于絕大部分青年教師不是師范類學校畢業,他們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指導,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也不明確,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逐漸完善。但是,現在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量相對比較繁重,還要兼職一定量的輔導員工作,很難有充足的時間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造成職業技能發展的意識薄弱。

2.教學經驗積累意識淡薄、專業技能水平落后

教學經驗的積累是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現有的教育體制重視職稱的評定,研究生畢業的青年教師入職一年后就可直接申請講師職稱,擁有一年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成為了高職院校教學的中堅力量。這樣的職稱評定方式導致很多教師對教學經驗積累的意識淡薄,相對于教學經驗達五年以上的講師,他們的教學能力完全達不到職業教育的要求。而且由于對入職教育僅限于高校教師資格證的崗前短期培訓課程的局限性,也是導致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較差的重要根源。

不同于企業中優勝劣汰體制下的激烈競爭,高職院校的教師職業相對比較穩定,這也是很多畢業生選擇教師職業的重要原因?,F在的青年教師一般入職一年后就評定了講師資格,職業規劃也主要圍繞考博和評副高為主要方向,發表論文、申請課題為主,極少有青年教師去考慮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水平,往往課程教學主要是以吃老本為主,專業知識陳舊,技術水平落后,完全脫離企業發展。

3.實踐動手能力欠缺,重學術輕職業現象嚴重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以職業性為主的技術性人才培養。其培養目標的職業性決定了教師的特殊性,要求教師自身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即所謂的“雙師型”教師資格。但是限于高校對學歷的門檻要求,擁有企業經驗的本科生很難進入高校任教,學術型研究生成為高職教師的主要來源。從校門進入學校,角色變換了,觀念卻沒有變化,理論知識豐富,論文和課題寫作能力強,卻缺乏職業教育最需要的崗位相關工作經驗,實踐和技術能力嚴重欠缺。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技能水平提高的途徑

1.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明確自身職業規劃方向

青年教師作為現高職院校的中堅力量,在入職后的幾年中會逐漸形式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和人生觀。相關教育職能部門應該積極開展定期的針對青年教師的職業培訓,以職業教育為主導,以青年教師為主,定制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計劃,包括職教理念、辦學模式、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內容。辦學模式可以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主要以線下集中培訓為主,教學內容包括聘請職業專家講座、高校教師交流研討會、下企業參觀考察等,力求以職業技能為主要培訓方向,加強青年師資隊伍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根據專業類別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的培訓課程,幫助不同職業的青年教師更好的深入職場,深刻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定位,為他們今后的職業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2.因校制宜,改革高校職業教育體制

高校教師職稱的評定是教育部對教師業務水平評定的重要方式。主要的評定內容以論文、課題、教材編訂、獲獎等形式為主,因此絕大部分的青年教師從入職開始就開始專研職稱材料,主要的精力都投在寫論文、申請課題、參賽等方面,很少涉及職稱評定不被重視的業務和職業技能水平考核上,這樣勢必導致青年教師不會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職能技能發展方面。因此,教育職能部門應該根據高職院校的特點,適當降低學術上的要求,增加職業技能和業務水平考核方面的比重,包括專業技術實踐技能、校外行業影響力、職業資格等級考核等。政策一旦改變,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就會積極參與校外的實踐活動,提高職業技能水平也不再是紙上談兵的事情,實現高職教育的職業化也指日可待。

3.倡導自我研修,積極參加職業技能課程培訓

青年教師從剛學校畢業,知識結構體系不全面,應當積極主動的進行課后自我研修規劃,包括學歷提升和技能提升兩方面。每個教師的教學水平、業務能力、專業技能各不相同,要根據自己所教專業的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研修計劃,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企業經驗。鑒于教師職業的局限性,很多青年教師無法切實的參與實際的職業培訓或實踐工作,導致自我研修無法開展,教育部門應當積極聯合相關企業在暑、寒假期間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上崗培訓機會,使時間和培訓效率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當然,青年教師的顯著優勢在于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學校應鼓勵他們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參與線上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及時更新技術,緊跟市場,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4.深入企業,提高自身職業技能水平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職院校實現職業教育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教師提高自身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方式?!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文件中明確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定期深入企業頂崗實習提高實踐工作經驗。一方面各高職院校也應該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考核要求,為老師創建適當的企業實踐機會,鼓勵青年教師利用寒暑假積極投身企業鍛煉實踐技能。另一方,青年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的尋求企業實踐的渠道,將學校所學理論知識充分利用到企業實踐的各個環節中去,通過實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實現理論和實踐的融會貫通。

高職青年教師的成長關乎到整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前景,不僅是各高??焖侔l展的要求,也是自身成長的需要。只要各部門齊心合力,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建立起來一支能適應高職教育的以就業為導向的、強化技能實踐性為主的青年教師隊伍。

(作者單位:湖南藝術職業學校)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青年教師經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