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如何加強小學學校管理

2017-01-19 14:55安旺龍多
讀與寫·上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

安旺龍多

摘要:教學與管理是學校工作的核心內容,教學是學校工作的核心,管理是促進教學落實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特別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提高小學教學質量需要學校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需要通過管理工作來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12-01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站在教育的第一線,有好的教師才可能有好的教育。為此,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對搞好學校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1.1要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做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教師要有事業心,熱愛學生,工作上認真負責,不敷衍了事,遵守學校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早退,不拖課,教學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衣著得體,不穿奇裝異服。除此之外,學校要把教師的師德表現與考核、評價掛鉤,讓教師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相結合,對教師進行督促和監督。

1.2提高教師的能力水平。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學校辦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沒有高能力的教師就教不出高素質的學生。學校要從多方面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供機會。例如,學校組織進行培訓,讓教師從教學理論到教學實踐都有不斷的提升;請一些名師來學校進行指導,讓教師到兄弟學校聽課、觀摩,吸取外校教師的講課經驗;抓骨干教師的培養,通過一批優秀教師帶動年輕教師的成長。另一方面,倡導終身學習理念。學校要創建學習型的團隊,讓教師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鼓勵自學,教師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善于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還要具有淵博的知識,讓教學更加多樣化。

2.努力營造寬松的管理氛圍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教師對民主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他們希望領導能以民主的作風為學校創設民主和諧的環境,使大家心情舒暢、和睦共處、自我約束而又自我完善。所以,校長在管理中要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工作,引導教師樹立"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識,幫助教師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學會與人和睦相處、心理相容,為自己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校長應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親,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以"每一位教師都是強者,依靠每一位教師辦好學校"為信條,放手讓教師大膽地在班集體建設、教研組建設等各個方面發揮特長,激起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使教師們懷著快樂的心情為學校工作,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

3.走進學生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我們學校的管理更要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優質的服務,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并傾聽他們的心聲,讓有學習差異的學生享受到無差異的呵護。因為"看一所學校是好是壞,一個重要的因素不是看它如何對待最好的學生,而是看它如何看待最差的學生。"我們應該明確"團結所有的學生,不僅為那些成績超群的學生感到驕傲,也為培養出好父母、好鄰居和好公民而驕傲",因此,我們學校管理者(與教師)應該經常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尤其是自信力不足的學生,在平等的聊天中,傾聽他們的"訴說",以得到他們最真實的反映,我們也說出自己的心聲,增進彼此的理解。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變化快",這說明我們的教育對象,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我們的學校管理也應與時俱進。課余飯后,聽一聽學生們的心聲,走進孩子們的世界。通過平等"對話"中的充分交流,我們可以學到最鮮活的東西,并適時地調整心態,跨越"代溝"。對于學生好的建議,我們及時采納,以完善學校的管理措施,而對于他們的牢騷(或誤會),一方面,先讓他們一吐為快,在充分聽取的基礎上,進行耐心的解釋和開導,暗示他們學會多角度看問題;另一方面,針對學校存在的不足,我們要及時分析,加以改進。這樣,在師生的相互理解中,體現出人本關懷的氛圍。

4.校長工作要達到高度和力度

所謂高度,即有較高的立意和出發點,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學校教育要緊密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在宏觀上樹立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學校教育只有站在為現代化建設服務這一點上,才能明確教育的作用和育人方向,才能萌發出民族憂患意識和歷史使命感。所謂力度,即從實際出發,對重大事由要該斷則斷、該決則決。也就是說對事物要敏感,判斷要準確堅定,工作要有魄力。一要深入探討。工作的新局面、教育的新進展是等不來的,最重要的是深入探討本校的情況,找出切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二要恪守公正廉潔。學校管理應公開聲稱是為教學、為師生服務的。牢固地樹立了這些觀點,必定一舉一動都會注意到師生的情緒。"公生明,廉生威"這兩句古訓應最為校長所奉行。校長公正廉潔,不威而會生威,工作自然會有力度。三要團結務實。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一盤散沙是沒有用的,只有和鋼筋水泥混合起來才堅硬結實,受力最大。

5.要有凝聚力,加強教師間的合作

有效的管理才能實現有序、創新、良好的學校管理。 "管"和"理"關系是這樣的:"管"是必須的,通過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建立良好秩序的行為,從而約束和規范教師言行; "理"就是理順內部和外部之間的關系,理順行政和教師,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只有理順各種關系,通過良好的指導,以化解矛盾,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全體師的工作積極性,讓每一個教師在學校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充分參與,意識到學校的質量、成就、榮譽、效益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做到了這樣,才能增強學校的整體競爭能力。

6.建立完善的約束、激勵制度

建立和制定規章制度,使學校管理有序、科學,讓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規范辦學行為,是學校管理應該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師對民主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他們需要理解與尊重。他們希望和歡迎領導能以民主的作風為學校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環境,使大家心情舒暢,和睦共處,自我約束而又自我完善。對教師的管理,實行過分嚴厲的控制固然不行。但也不能沒有一定的控制措施,正確運用控制手段也是確有成效地實行對教師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方法。

7.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滲透到管理的各個層面

精度包括精到和精致,所謂精到是在密度管理層次上將管理細化、深入,而精致則是在精到的基礎上更進一層。在小學學校管理中,當學校職能部門明確后,就需追求精度管理,精到地推動各職能部門工作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注重調節個人和團隊的關系管理。學校行政對學校實施的管理更多的是對職能部門而進行, 而對職能部門的管理是通過對職能部門的負責人而實施管理而實現的。從一定角度上說,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是個人,而整個職能部門是整體,同時,職能部門中的每一個成員也是個體,管理中正是通過對負責人管理而實現團隊管理,職能部門負責人對職能部門成員進行管理而完成管理實務。以教研組管理為例,學校對教研組長 實施管理而實現對教研組的管理,教研組長對教研組的管理實現教學管理。

校長對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影響的力度一般是通過諸多中介來實現的,不可能事必躬親。但有一點要肯定,就是求真務實、帶頭實干、率先垂范。廉潔、實干,這是人民的心聲,這是時代的呼喚。

猜你喜歡
小學學校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