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實驗的價值分析

2017-01-19 11:56吳連輝
讀與寫·上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數學實驗價值小學數學

吳連輝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除了常規的課堂講解以及課外練習以外,還要積極開展科學有效的數學實驗。數學實驗有助于在教學過程中完成相關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進而起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效果。此外數學實驗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全面的創新意識和協同合作意識,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實驗的主要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實驗;價值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04-01

數學實驗在學習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一般來講,數學實驗包括多種內容,實驗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力求充分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心理特點。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數學教學的印象停留在各種基礎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與運用上面,同時還要進行大量數學練習。但是除開這些,還存在大量的數學實驗。數學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數學實驗不僅僅是一種有效的探索方法思維方法,同時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也起到積極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實驗起到獨特的有效的作用。首先,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智發育還不成熟,表現在性格方面就是對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愿意去探索各種事物,同時對各種動手項目具有良好的興趣。數學實驗可以對常規的課堂教學進行一定的補充,學生在課堂上聽講往往容易走神,通過使用數學實驗,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在實驗過程中把具體的知識點向小學生解釋清楚,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促進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一步消化吸收。具體來講,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數學實驗的主要價值有以下幾點。

1.促進小學教學新課程標準的落實

最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的要求有如下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猜想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而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時新課程標準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數學思想和模型內容。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雞兔同籠這個具體的案例時,由于學生很少接觸雞兔,因而要學生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形成對這一問題的形象化理解那是很困難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般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假設,這樣的教學往往只注重結果,忽視了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此時如果老師引導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數學實驗就可以把這個問題向學生解釋清楚,而且實驗的過程非常簡單,首先老師在黑板上畫出頭的個數,在用一個簡單的圈來指代雞籠,在雞籠下面畫出雞兔的腳,用兩根豎線表示雞腳,四根豎線表示兔腳,完成以后再跟原來的數據進行比對,發現不符合題目條件的進行科學修正,最終引導學生完全了解整個題目的內涵和意義。

新課標中的數學教材中往往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內容歸納總結出一定的規律,找規律需要學生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相關實驗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有的數學老師把實驗過程直接省略,這樣一來學生往往難以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當然也就談不上如何找規律了。通過進行科學的數學實驗,把數學內容以一個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有助于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易于理解的內容,這樣可以滿足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加深小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實驗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

小學時期的數學教學除了教會小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以及簡單的數學運算以外,還要積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在這方面,數學實驗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在引導學生進行鋪一鋪這一具體實驗內容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用黃色的拼板進行拼圖,然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圖形和什么因素有關,最后組織班上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個過程首先可以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自己動手進行鋪圖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大腦隨著運作,接著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就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并引導學生學會進行獨立思考,最后老師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驗,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口才和表達能力。通過整個數學實驗過程,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表達能力等等都得到有效訓練,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實驗的過程中往往擔心學生難以準確理解實驗的內涵和意義所在,這種擔心使得老師不敢放開束縛讓學生大膽進行實驗,這就對學生的實驗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缺失老師的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往往無法達到理想效果。老師要把實驗內容進行有效設計,然后鼓勵學生大膽開展,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完全置身事外,要在一邊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監督,對于學生的錯誤做法及時指出,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保證實驗對學生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實驗有助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過分關注分數,對學習過程以及對知識的反思都比較少,而且在應試教育的作用下,老師往往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以及監督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是被動接受知識、習題訓練以及考試等等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不利于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對學生的個性發展產生嚴重的壓抑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引入數學實驗,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通過把單一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實驗內容,讓學生打消了對數學的畏難心理,進而引起學生對數學發生興趣,促進學生完成相關數學內容的學習,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小學的數學學習要盡量減少作業以及大量的計算等等,要積極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為了發展學生的這兩種能力,老師可以利用數學實驗,數學實驗通過對教學方式的改變,促進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消化。

4.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實驗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嚴謹的態度

數學的學習需要理性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嚴謹的學習態度。通過各種數學實驗,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課本上介紹的內容,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實驗來檢驗書本中的內容,促使學生形成敢于質疑的思想,通過實驗來證實書本上的內容,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進而形成對事物的深刻看法,此外通過實驗還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動手能力。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應的數學實驗進行檢驗和解決,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對實驗的理解進一步加深,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嚴謹的實驗態度和學習態度。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實驗,是老師進行教學的一個有效載體,可以把學生要學的內容形象化和具體化,加深學生的理解,此外實驗的過程還有助于學生發現各種問題并開展科學思考,促進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能力,進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毛雪蓮.數學實驗為小學數學教學添色彩[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5):68-68,69.

[2]張輝.數學實驗:小學數學教學的新視界[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15,(5):36-37.

[3]寇躍宏.實驗教學——小學數學教學翱翔的羽翼[J].快樂閱讀(下旬刊),2013,(9):43-43.

[4]鮑立志.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實驗[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7):102.

猜你喜歡
數學實驗價值小學數學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