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經濟建設工作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試點重點

一、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

(一)支持處置僵尸企業,推動去產能。會同有關部門對鋼鐵、煤炭化解過剩產能財稅配套政策逐一進行梳理,印發了《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支持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財稅政策體系的同時,印發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將資金安排與化解產能目標任務、需安置職工人數等掛鉤,全年撥付專項獎補資金307億元。

(二)支持完善物流體系,推動降成本。一是深化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在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將試點范圍由特大城市向周邊輻射延伸,2016年新增19個試點城市,并將支持內容由托盤標準化向包裝標準化拓展,推動供應鏈全程“不倒盤、不倒筐”,全面降本提效。二是支持冷鏈物流建設。通過競爭性選拔,支持河北、新疆等10個省份發展冷鏈物流,推動降低農產品流通損耗,加快消費升級步伐。

(三)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補短板。一是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全年新增支持中西部地區240個縣,政策范圍已擴大到全國496個縣,并聯合16個部門印發《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放大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扶貧效益。二是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會同工信部啟動第二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將89個地市納入試點范圍,推動農村等偏遠地區寬帶網絡建設發展,帶動了農村經濟社會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

二、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一)調整優化政府投資結構,加大重點領域投入力度。一是統籌資金支持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相關資金支持中西部鐵路骨干通道建設,支持公路客貨運樞紐等交通運輸重點項目建設,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水平。二是繼續支持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試點。通過競爭性方式確定了地下綜合管廊第二批15個試點城市和海綿城市第二批14個試點城市,試點范圍已擴大到全國55個城市。三是支持“糧安工程”危倉老庫維修改造。通過競爭性選拔,將山東、安徽等14?。▍^、市)納入糧庫智能化升級重點支持范圍。四是繼續支持傳統村落保護和修復。會同住建部等部門印發了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將1598個具有較高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名錄。

(二)制定頒布《基本建設財務規則》。修訂了基建財務管理制度,以財政部部長令形式頒布了《基本建設財務規則》,出臺了相關配套文件,搭建起新的基建財務制度框架。

(三)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一是在城鎮基礎設施、建筑等領域大力推廣PPP模式。在水污染防治、市政公用領域共推出優質PPP項目215個,涉及總投資約3198億元,其中政府投入338億元,吸引社會資本2860億元。二是開展清理規范工程保證金工作。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在組織全國范圍清查摸底的基礎上,印發了《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各類保證金的通知》。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一)支持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一是支持大氣環境治理。安排112億元,用于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落實“大氣十條”,比上年增加6億元。二是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開展水污染防治項目儲備庫建設,進一步提高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同時,繼續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給予支持,推動水環境整體改善。三是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整合資金,設立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安排預算97億元,繼續支持238個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區域,并支持開展詳查工作。

(二)統籌專項資金支持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一是開展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修復。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整合資金支持山水林田湖保護修復的思路,并采取部門推薦、專家指導和實地考察,公開競爭性評選的方式,確定河北、甘肅等4個試點工程予以支持,開展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二是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支持南水北調沿線省份在工程沿線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保障調水安全,并支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確定的13萬個建制村完成整治任務,實現全覆蓋。三是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會同國家海洋局啟動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以城市為單位,系統推進海灣環境整治。通過競爭性選拔,分兩批確定了廈門、汕尾、青島、威海等18個試點城市,有效調動了沿海城市政府參與海洋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三)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態環保的體制機制。一是推動建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擴大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范圍。推動九洲江、汀江-韓江、東江、引灤入津等流域上下游省份達成一致意見,正式啟動試點工作。二是推動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機制。制定《國家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地區政策實施情況階段性評估技術指南》,推動試點省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金額不斷擴大。

(四)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一是推進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對第二、第三批22個城市2015年工作情況進行了考評檢查,并根據考核情況下達了獎勵資金。二是繼續支持發展循環經濟。繼續支持重點園區循環化改造,餐廚廢棄物處理以及工業和農業領域清潔生產技術示范等,促進重點領域提效降耗,實現可循環、可持續發展。

(五)落實好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財政政策。一是提高煤層氣補助標準。明確“十三五”期間煤層氣抽采利用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由0.2元/立方米提高到0.3元/立方米,有效調動了煤層氣企業積極性。二是落實好頁巖氣、燃料乙醇補貼政策。按照確定的補貼標準撥付頁巖氣開采利用補助資金、燃料乙醇補助資金,推動了頁巖氣的開發利用和燃料乙醇產業發展。

四、支持“雙創”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增長動能轉換

(一)擴大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范圍,搭建創業創新支撐平臺。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務部、工商總局開展了第二批“雙創示范”城市選拔工作。通過競爭性評選,將揚州市、西安市等15個城市納入第二批雙創示范城市,示范城市總數增加至30個。

(二)支持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一是支持實施智能制造工程。確定了“十三五”期間支持智能制造工作新思路,支持開展智能制造標準制訂驗證,推進智能制造新模式。二是支持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支持重點領域企業組成聯合體實施覆蓋全部工藝流程和供需環節系統集成改造,解決綠色設計能力不強、工藝流程綠色化覆蓋度不高、上下游協作不充分等問題。三是支持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圍繞產業鏈上下游“瓶頸”問題,會同工信部從工業“四基”中選擇47個重點方向,委托第三方招標代理機構公開招標,組織遴選強基工程承擔單位。四是推進首臺(套)保險補償試點。按照確定的工作機制,中央財政下達補助資金6.6億元,涉及保費總額8.3億元、保險保障總額373.4億元,有效加快了重大技術裝備新產品市場推廣,調動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三)實施海洋經濟創新示范。明確“十三五”期間將繼續開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工作,同時示范區域由省為單位調整為城市,重點推動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海水淡化等重點產業集聚發展。2016年,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確定天津濱海新區、煙臺等8個城市為第一批試點城市。

(四)開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會同知識產權局、工信部在北京、陜西等省市開展試點,支持圍繞重點產業探索基金等知識產權運營模式,培育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增強我國知識產權運營水平,營造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

猜你喜歡
試點重點
重點推薦
這些是今年要重點做的事
首批試點省的醫改報告
先行試點這么做
省級醫改試點的成績單
重點報道
重點報道
重點報道
試點改革 越艱難越堅持
國家醫改試點再擴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