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財政資金建設

2016年,安徽省實現生產總值24117.9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67.7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11666.6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9883.6億元,增長10.9%。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6758.1億元,增長11.7%。進出口總額443.8億美元,下降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00.2億元,增長12.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8%。城鎮新增就業66.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2%。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8元,增長8.9%。

全省財政收入4373億元,增長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73億元,為預算的102.4%,增長8.9%。加中央稅收返還及轉移支付2611億元,上年結余收入98.8億元,調入資金199.8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57.4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收入956.9億元,接受其他地區援助收入2億元,預算總收入679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占比69.5%。省對市縣轉移支付2232億元,14個市財政收入超100億元,68個縣(市、區)財政收入超10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23億元,增長5.4%,加上解中央支出26.3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20.5億元,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740.3億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88.4億元。

一、支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一)支持“去降補”。明確中央和省50%、市(縣)和企業50%的比例,創新共管賬戶管理,撥付專項資金21.8億元,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完成煤炭、生鐵和粗鋼去產能任務,妥善安置職工3.8萬人。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全年減免稅費702.4億元,較上年增長29.7%。安排住房保障類專項資金,撬動政策性金融機構資金,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56.5%,推動房地產去庫存。建立以地方政府債券為主體的舉債融資機制,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687.3億元,節約融資成本近80億元,對緩解地方政府償債壓力,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融資成本,防控債務風險,促進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安排10.5億元支持創新型省份建設,綜合采取后補助、股權投資、競爭立項等方式,爭取財政部授權9項先行先試改革舉措,支持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三重一創”建設,采取“借轉補”方式推動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發展基地建設和首批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安排8億元引導資金創建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流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支持合蕪蚌獲批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擴大科研項目資金管理和高校、科研院所財務管理自主權,全面推開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引進高層次人才,調動企業創新創業積極性。企業技改和中小企業發展資金規模增加到5億元,設立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企業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三)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安排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11億元,安排注資參股資金17億元、風險補償專項基金3億元,推進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國有融資擔保機構的貸款擔保費率降至不超過1.2%,“安徽擔保模式”經驗做法被國務院融資擔保聯席會議向全國推廣。繼續安排續貸過橋資金10億元,兩年累計調撥20億元,帶動市縣投入29.2億元,撬動貸款691.4億元,扶持企業12058戶,周轉率達14.7次,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爭取中央基建資金、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協議貸款,擴大有效投入。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32個項目入選財政部第三批PPP項目庫,總投資774億元。繼續安排文化強省、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養老產業化等資金,促進消費和產業轉型升級。支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商務誠信體系、物流標準化等試點。

(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全省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47.5億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落實補助資金5.4億元,支持開展國家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延續新安江流域補償機制試點政策,省級每年投入2億元,2016年完成投資48億元,帶動國開行貸款56.5億元,累計實施項目近200個,新安江流域水質穩定向好。健全大別山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撥付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15億元,安排環境保護及生態治理獎補資金12億元,探索地表水跨界斷面生態補償。自2012年啟動實施以來,累計安排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資金16.4億元,引導撬動市縣和社會經營主體投入,全省完成人工造林978.9萬畝,創建6個國家森林城市、46個省級森林城市、5927公里森林長廊示范段。支持銅陵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帶動投入10.2億元,完成投資332億元。實施池州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政府投入資金48.5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入163.1億元,重點投向污水治理和水環境建設。

二、支持現代農業發展,促進城鄉協調一體

(一)支持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制定實施《關于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貫徹意見》,成立省級農業擔保公司,全面啟動規?;炕瘬I務,創新開發“勸耕貸”擔保品種,累計為57個縣2144家種糧大戶提供擔保貸款14.9億元。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統籌2.6億元推廣優質專用品種、新型肥料等技術,將鄉鎮及社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認證體系建設納入民生工程。全省累計投入農田水利專項資金97.5億元,整合各類涉水資金38億元,吸引群眾及社會資金投入37.3億元,支持除險加固小型水庫400座、加固新建小型水閘1342座、擴挖塘壩5.9萬口、改造灌區末級渠系340萬畝,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

(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自2014年農村綜合改革啟動以來,統籌13.2億元,支持113個縣完成8700萬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工作。投入10億元在300個村開展國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完成80個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任務。撥付71.6億元,在全省全面推開農業補貼“三合一”改革。全省安排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25.5億元,帶動群眾籌資和社會捐贈等7.6億元,實施項目1.4萬個,推動農村公益事業發展。投入11.6億元,在全省5個市、38個縣(區)開展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試點。投入24.6億元,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保障工程建設。撥付15億元,推動大宗農作物保險全覆蓋,全年賠付近20億元,有效分散化解農業生產風險。全省一卡通累計發放財政惠農補貼資金275.1億元,覆蓋30大類102小項,惠及3400多萬鄉村人口。

(三)支持區域協調發展。以注入資本金形式撥付南北合作共建園區資金9.3億元,帶動市縣投入10.2億元,撬動金融機構貸款104.7億元,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安排專項資金27.5億元,推進皖江示范區、皖北地區和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支持城鎮“五統籌”和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建設。制定并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安排獎勵資金9.9億元,引導各地吸納農業轉移人口,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統籌支持合肥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建設,通過基金、財政金融產品、提高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等方式,全面放大資金效益。爭取合肥市列為國家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建設,試點項目總里程58.3公里,項目總投資54.3億元。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一)全力支持脫貧攻堅。建立專項扶貧資金預算與地方財政收入增量掛鉤機制,省級、貧困縣及所在省轄市的地方財政收入增量20%以上,其他有脫貧任務的市、縣按照10%以上增列專項扶貧資金。全省財政扶貧投入累計173.4億元,超額完成投入任務。其中專項扶貧56.5億元、同比增長1.3倍;整合涉農項目資金68.6億元;市縣盤活存量8.2億元;債務資金投入40.1億元,支持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建設。省政府出臺支持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的實施意見,下放涉農資金審批權、使用權,支持31個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建立“351”“180”健康脫貧綜合保障政策體系,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繼續實施光伏扶貧、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

(二)支持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累計投入防汛救災資金28.3億元,開通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做到“隨到隨撥、隨調隨撥”,保障水毀工程修復、倒房重建、生產救災、災害防治和衛生防疫等工作,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生活和農業生產需要,3.18萬戶水毀住房群眾搬進新居。安排5億元啟動資金,支持災后水利水毀修復與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三年行動計劃。

(三)促進就業創業。制定《安徽省就業脫貧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就業方式幫助40萬貧困勞動者實現脫貧。撥付資金23.2億元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年累計購買5.7萬個公益性崗位,安排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1.1萬個,開展就業技能培訓34.5萬人次。撥付2.1億元失業保險省級調劑金支持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深化“創業貸”試點。發放268家青年創業引導資金貸款3.78億元,帶動就業5472人。

(四)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省財政投入910.9億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改革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生均補助標準增至小學每生每年600元、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實施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推進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源資金整合,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統籌20.8億元提高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新農合及城鎮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提高到420元/年;推進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農村低保標準增至314元/人/月。投入84.2億元,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產業發展。

(五)支持公共安全防控建設。鞏固政法經費保障體制改革成果,支持政法部門辦案和業務裝備建設,18家第一批試點單位法檢兩院財物納入省級財政統一管理,做好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經費保障,支持深化平安安徽建設。投入安全生產資金8132萬元,下達安全生產預防與應急專項資金,支持石化?;反a頭及油氣輸送管線遷建、煤礦重大災害隱患治理和非煤礦山隱患治理等,維護社會穩定安寧。

四、深化財政改革,健全現代財政制度

(一)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財稅庫收入征管分析工作機制,加強財政收入形勢研判、監測分析和入庫管理,實現收入平穩可持續。推進預算信息公開,依規公開政府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公開中首次公開機關運行費、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管理等情況,并增加相關解釋說明,增強預決算信息透明度。印發全面開展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市縣一體推進中期財政規劃編制。制定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完善省對下均衡性轉移支付辦法,推進省以下轉移支付規范管理和資金高效使用。將水土保持補償費等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省級政府性基金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共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2.8億元。

(二)推進稅制改革。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聯席會議機制和政策培訓服務機制、輿情監測處置及報告機制、改革試點督查機制,“1+4”“營改增”試點工作機制,全省“營改增”試點納稅人51.4萬戶,減稅105億元,小規模納稅人100%實現減稅,新納入試點的四大行業實現全面減稅。全面實施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做好環境保護稅開征準備和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前期準備,推進健全地方稅收入體系。

(三)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印發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調整省與市縣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保持省與市縣財政體制穩定。清理整合規范專項轉移支付,省以下轉移支付由2013年的502項壓縮至115項,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占比較2013年提高5.1個百分點。

(四)創新財政資金管理。深化財政涉企項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應用,納入系統管理項目數14180個,納入系統管理的資金總額127億元,申報項目通過率在75%左右,推動涉企資金更加精準有效。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承接基本公共服務,省級預算安排政府購買服務實施目錄5大類219項,全年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3239個,涉及資金124億元。開展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全年省級共開展國庫現金運作管理200億元,利息收入2.21億元。

(五)推進政府性債務管理改革。健全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舉債融資機制,制定政府置換債券定向承銷發行兌付辦法、政府一般債券招標發行規則、政府一般債券發行兌付辦法等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相關制度,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規??刂坪拖揞~管理,加強政府債務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債務風險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加強債務信息公開,注重債務績效評價,強化債務監督檢查和考核,做好債券還本付息工作,全省政府債務規模適度、風險可控。

(六)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省統籌投入480.1億元,保障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多項任務落實,出臺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意見,開展公立醫院投入及債務情況專題研究,出臺公立醫院債務化解政策,進一步提高基本醫?;I資標準、擴大報銷范圍和提高保障水平,規范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層級,推動城鄉基本醫保制度整合。

(七)推動金融體制改革。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新設和引進金融機構獎勵等政策,引導全省254家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涉農貸款1493.7億元。做好全省400余家金融機構財務季報、決算報表的收集、審核、匯總分析及運用工作,開展地方金融機構國有資產產權登記、保值增值,出臺《安徽省省屬金融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安徽省國有金融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管理實施辦法》,履行國有出資人職責,加強地方金融企業財務資產監管。

(八)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擬定全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實施意見,制定中央下放企業和省屬企業“三供一業”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制度,推進國企改革進程。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管理,全年累計收繳省屬企業國有資本收益19.46億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占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19%,確保國有資本收益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加強財政基礎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一)深化法治財政建設。印發法治財政建設實施方案,有序推進安徽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等條例立法進程,出臺《省財政廳關于推進制度規范全覆蓋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操作規程和程序規定,制定完善249項制度,財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率、備案率均為100%。制定《省財政廳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規則》,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4起,作為被申請人的5起行政訴訟均勝訴。

(二)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印發《關于推進省級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建設的通知》,穩步推進項目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完善省級預算評審論證辦法,建立評審監督員機制,建立省級預算評審專家庫,探索網絡評審、聯合評審、第三方評審等方式,拓展評審范圍,強化結果運用,推動開門辦預算邁上新臺階。

(三)嚴格預算執行管理。加強預算執行分析,健全支出進度動態監控、考核和通報約談制度,建立預算執行考核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激勵預算部門采取措施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建立并實施八項重點支出月調度制度和年底支出日報制度,促進支付方便、快捷、規范、透明,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清理2015年結轉結余資金,對超過規定年限的資金收回統籌使用。

(四)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預算績效評價由重點項目評價逐步拓展到部門整體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省本級選擇40個重點評價項目、4個部門整體支出評價和1個財政政策和管理評價,涉及財政資金2008億元。推進績效評價結果公開,選擇10個省級財政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向省人大預算工委公開。

(五)嚴格財政監督管理。注重加強財政監督管理,組織開展會計督查檢查、非稅收入檢查、預決算公開檢查和內部審計。強化內部控制建設,優化預算編制、資金分配等業務流程,推動預算單位和市縣財政內控建設,構建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創新涉農資金監管方式,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的源頭控管機制,制定《關于推進鄉鎮涉農資金信息公開的實施意見》,加強涉農資金管理。

(六)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加強省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日常監管,對112家省直部門和16個市所屬的32577家行政事業單位和有關機構開展國有資產清查,完成事業單位及其所辦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強化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責任,健全制度體系,加強資產配置、使用、處置、收益管理。

猜你喜歡
財政資金建設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略論近代中國花捐的開征與演化及其財政-社會形態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醫改需適應財政保障新常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